(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复习练习:地球上的土壤.doc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15303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复习练习:地球上的土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复习练习:地球上的土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复习练习:地球上的土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地理第五单元测试卷地球上的土壤班级_ 姓名_ 学号_分数_读下图回答 1-2 题。1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2关于土壤剖面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棕色或红棕色B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C淀积层有机质在此积累,含量高D母质层为坚硬的岩石土壤是由岩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复杂的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而形成 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两大循环图。据此完成 3-4

2、小题。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有()A甲-海陆变迁乙-水循环丙-生物作用丁-风化作用B甲-海陆变迁乙-大气循环丙-生物作用丁-风化作用C甲-搬运作用乙-大气循环丙-变质作用丁-侵蚀作用D甲-搬运作用乙-水循环丙-变质作用丁-侵蚀作用4在土壤形成过程中()A甲环节的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无关B乙环节的迁移数量内陆一般高于沿海C丙环节的转变速度一般与海拔无关D丁环节的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读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 5-6 小题。5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圈层是()A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岩石圈B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C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D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3、大气圈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BCD下图示意某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读图完成 7-9 小题。7该山地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8甲地的植被应为()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9与北坡相比,南坡()A水土流失较严重B自然带数目较多C年降水量较小D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大如图示意某土壤剖面,甲、乙、丙代表不同的土壤区域,丁代表底层基岩。据此完成 10-11 题。10该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11土壤有机质来源于自然地理要素中的()A气候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

4、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不同海拔高度典型的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以黄岗山为主峰,海拔高 2158 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依次为常绿阔叶林、针间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等不同植被类型。 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 12-13 小题。12武夷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凋落物较多B土壤质地紧实C凋落物腐殖化弱D土壤通气性差13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低海拔地区,是由于高海拔地区()A有机质矿化速率快 B微生物活性高C土壤呼吸作

5、用较强 D常年维持低温当土壤组成物质体积比为:矿物质 40%、有机质 10%、水分和空气各 20%,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下图示意我国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据此完成 14-15 小题。14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A气候B母质C地形D生物15据图可知()A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B该地可能炎热干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C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颗粒粗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少,有盐碱化现象土壤水分状况是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同时植被也影响着土壤水分状况。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干旱河谷地带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变化图。回答 16-17 题。16据图分析土壤水分

6、随海拔的变化情况()A各月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B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大C早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小D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高于高海拔地区17与其他月份相比,4 月份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的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高B降水少,蒸发旺盛C地下水水位较高D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完成 18-19 小题。18甲土壤属于()A砂土B壤土C黏土D粉土19实验结

7、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 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0-21 小题。20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A成土母质B土壤质地C生物D基性岩21有关地形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同B陡坡土层深厚C平坦的地形区土壤发育较薄D地形直接作用于土壤的形成2019 年 8 月亚马逊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 7.3 万次,与 2018 年同期相比

8、增加了 80%。据卫星数据显示,2019 年 7 月的森林砍伐面积比 2018 年同期增加了 39%。结合下图完成 22-23 小题。22图中土壤肥力由 B 点到 C 点的变化过程表明了()A甲环节增强B乙环节增强C丙环节增强D丁环节增强23推测此次火灾严重最主要原因是()A环保者恶意宣传B大力发展农畜业C全球气候变暖D拉尼娜现象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读下图完成 24-25 小题。24沿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一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

9、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25“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线途经亚洲东部,沿岸地区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材料下图示意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1)据图说明土壤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 (4 分)(2)针对缓坡(坡度在 24及以下)地带土壤侵蚀特点,提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行性措施。 (6 分)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4 分)(1) 写出图中 A、B、C、D 代表的含义:A_,B_,C_,D_。 (4 分)(2)写出图示循环的环节过

10、程:_、_、_、_。 (4 分)(3)图示生物对母质改造作用表现为哪两个过程?(2 分)(4) B 代表的物质有哪些功能?(2 分)(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原因是_。 (2 分)【答案】1D2B【解析】1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 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 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 说法错误。故选 D。2腐殖质层颜色较深

11、,呈灰黑色或黑色,A 错误。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 正确。淀积层是淋溶层淋失的矿物质在此沉淀积累,C 错误。母质层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D 错误。故选 B。【答案】3A4D【解析】3甲由海底到达地表,为海陆变迁;乙将碎屑物质带到江河湖海,为水循环;丙为生物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丁通过风化作用将块状岩石变成碎屑物质。故选 A。4甲环节为海陆变迁,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有关,A 错误;乙环节为水循环,沿海水循环更活跃,故迁移数量一般高于内陆,B 错误;丙环节为生物作用,海拔高的地区,生物量少,转变速度较慢,C 错误;丁环节为风化作用,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D 正确。故选 D。

12、【答案】1D2B【解析】1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 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 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 说法错误。故选 D。2腐殖质层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A 错误。淋溶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B 正确。淀积层是淋溶层淋失的矿物质在此沉淀积累,C 错误。母质层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D 错误。故选 B。【答案】3A4D【解析】3甲由海底到

13、达地表,为海陆变迁;乙将碎屑物质带到江河湖海,为水循环;丙为生物作用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丁通过风化作用将块状岩石变成碎屑物质。故选 A。4甲环节为海陆变迁,迁移数量与内力作用有关,A 错误;乙环节为水循环,沿海水循环更活跃,故迁移数量一般高于内陆,B 错误;丙环节为生物作用,海拔高的地区,生物量少,转变速度较慢,C 错误;丁环节为风化作用,转变速度常与气候特征相关,D 正确。故选 D。【答案】5D6C【解析】5图中显示,圈层能够供水并能够渗透,应为水圈,水圈中的水应向岩石圈渗透,因此表示岩石圈,圈层能够提供氧气,并接受水圈供水,应为生物圈,圈层能够降水,应为大气圈,由此判断,选项 D 符合题意

14、,排除 A、B、C。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是指落花,来自生物圈;“春泥”是指土壤,属于岩石圈,结合上题的判断可知,该诗句反映的圈层关系是和,选项 C 符合题意,排除 A、B、D。【答案】7B8D9A【解析】7该山地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偏大,应为北半球的山地,同时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中纬度地区,故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B 正确。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则甲地植被应为针叶林。D 正确。9南坡冰川位置低,说明该坡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因此与北坡相比,南坡水土流失较严重。A 正确。自然带数目、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同。

15、【答案】10B11C【解析】10据土壤剖面可发现,甲为枯枝落叶层,乙为腐殖质层,丙为淀积层,丁为风化母质层。因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腐殖质层。甲虽枯枝落叶较多,但还未转换为有机质,B 正确。故选 B。11土壤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物死亡后的残体及植物的枯枝落叶,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答案】12A13D【解析】12植被凋落物主要集中在表层,且表层土壤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环境因子更有利于凋落物腐殖化过程的进行,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不断累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作为土壤有机碳来源的植被凋落物变少,且由于土壤质地变紧,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受到限制。故 A 正确;土壤质地越紧实,透气性

16、越差,有机碳的含量越低,故 BD 错误;凋落物腐殖化越弱,有机碳含量越低,故 C 错误,所以该题选 A。13武夷山高海拔地区常年维持低温,微生物活性低,土壤呼吸作用弱,有机质矿化速率缓慢,因而有利于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累积,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答案】14B15A【解析】14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气候和地形对土壤形成有影响,但不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15材料指出理想土壤的体积占比为:矿物质 40%、有机质 10%、水分和空气各 20%。该土壤水分大约占 35%,比理想土壤多,空气大约占 10%,比理想土壤少,故 A 正确。该地土

17、壤中有机质含量约为5%,说明当地微生物活动旺盛,所以当地可能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故 B 错误。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于 40%,比理想土壤稍大,但是颗粒无法判断,故 C 错误。前面已经分析出,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多,故 D 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答案】16A17B【解析】16读图可知,各月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随海拔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A 项正确。雨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小,B 项错误;旱季土壤含水量随海拔升高差异较大,C 项错误;土壤含水量低海拔地区低于高海拔地区,D 项错误。174 月份为春季,此时气温回升快,而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不同海拔段土壤含水量普遍偏低,B

18、项正确。【答案】18B19B【解析】18根据表格中甲土壤的质地百分数值,黏粒占 35%,砂粒占 40%,粉粒占 25%,对照三角坐标图,可以判断甲土壤属于壤土区域。B 正确。砂土砂粒占 60%以上,黏土砂粒占 20%,粉土砂粒比例小于 20%,ACD 错误。故选 B。19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土壤,根据表格中土壤质地百分数值,可以判断乙土壤黏粒比重为 30%,砂粒比重占 45%,粉粒占 25%,说明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粉粒比重小,三者比重差距较大。故选 B。【答案】20A21A【解析】20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是成土母质,

19、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选 A。21地形会影响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由于水热组合状况的差异使土壤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同,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土壤的形成,A 正确,D 错误;陡坡土层浅薄,土壤发育差,B 错误;地形平坦的地区沉积作用比较明显,有利于土壤的形成发育,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 错误。故选 A。【答案】22D23B【解析】22据上图分析,图中甲表示热带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乙表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丙表示海洋水蒸发,丁表示径流(雨林到海洋) 。土壤肥力由最高的 B 点持续下降到 C 点,说明雨林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把土壤中有机质快速淋失掉,主要是径流的影响,主要是受

20、丁影响,故本题选择D。23亚马逊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火灾,多数林火的发生来源于人类活动。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较为干燥的八月到十一月通过火烧清理田地,或养殖业、矿产业借此创造可用的土地,所以主要原因来源于当地大力发展的农畜业导致的,B 对。严重火灾实际是有发生,和环保者恶意宣传没有关系,排除 A;全球气候变暖和拉尼娜现象是自然原因,此次火灾严重主要是人为原因,所以排除CD。故本题选择 B。【答案】24B25A【解析】24图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大体为东西走向,沿线的自然景观受水分变化的影响,大致沿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 B。25读图可知,图中亚洲东部

21、沿岸地区自然景观依次是我国北方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南亚热带雨林。故选 A。【答案】26.(1)缓坡(坡度在 24及以下)地带,土壤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陡坡(坡度在 24以上)地带,土壤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2)修建梯田、护坡、排水等工程;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利用新能源,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多种经营,发展生态农业。【解析】 (1)读图,将坡度分为缓坡和陡坡,分别观察不同坡度的土壤侵蚀变化情况。缓坡(坡度在24及以下)地带,土壤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陡坡(坡度在 24以上)地带,土壤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

22、坡度大,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很小,因而侵蚀程度低。(2)可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护坡工程,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生物措施,强化造林治理,如保护森林。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改善居民的能源结构,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利用新能源,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对土地的破坏。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答案】27.(1)岩石风化腐殖质吸收淋失(2)植物根系吸收岩石风化物中的矿物质合成有机物质微生物分解, 转化成腐殖质释放养分供植物生长(3)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3、。(4)能释放土壤母质没有的氮素养分,促使土壤矿物质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土壤肥力。(5)生物生物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形成。【解析】 (1)土壤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岩石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形成的基础,成土母质能释放出少量矿物养分供植物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完成了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即生物循环过程。在生物循环过程中,其他元素逐渐淋失,有机质不断积累,养分元素不断富集,土壤肥力不断增加。图中 A、B、C、D 代表的含义:A 是岩石风化,B 是腐殖质,C 是吸收,D 是淋失。(2)图示循环的环节过程:成土母质能释放出少量矿物养分供植物吸收,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有机质的合成

24、,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转化成腐殖质,在生物循环过程中,其他元素逐渐淋失,有机质不断积累,养分元素不断富集,土壤肥力不断增加,即生物循环过程。(3)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4)代表的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完全腐烂经微生物分解了的动植物残体,具有适度的黏结性,能使黏土疏松,砂土黏结。含有多种养分,又有较强的吸收性,能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也能缓冲土壤酸碱性变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植物生长。(5)由图示可以看出,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原因是生物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形成。生物物质循环过程:即植物吸收养分,合成有机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并转化为腐殖质,重新供给植物生长的循环过程;土壤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即植物吸收矿物质释放的养分,经微生物分解返还土壤,使养分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其他元素则被淋失到土壤下层的过程。这两种过程都与生物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这两种与生物密切相关的过程作用,才使土壤具有肥力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湘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21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寒假复习练习:地球上的土壤.doc)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