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A 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近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一定高度大气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正常情况下,符合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是()ABCD2图中最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BCD3关于大气垂直分层说法正确的是()A低纬度的对流层高度高于高纬度的对流层高度B平流层中存在电离层,能过辐射无线电短波C高层大气靠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D高层大气非常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
2、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其任务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火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的位置是()AaBbCcDd5八大行星中的火星与地球所拥有的共同特征有()都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在同一平面上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ABCD6科学家推测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下列与这一推断无关的依据是()A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B火星上曾有液态水C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D火星上有大气7“天问一号”进入太空的过程中,最开始穿过的大气层及其气温变化特点是()A对流层;随着高度
3、上升,气温逐渐上升B对流层;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C平流层;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D平流层;随着高度上升,气温先降后升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 3U8633 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 9800 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 30 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B电离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9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被风挡玻璃砸伤机内温度过低飞机颠簸强烈太阳辐射太强ABCD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1
4、0反映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ABCD11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的近地面气温低,其主要原因是()A较弱B较强C较弱D较弱12强度不受天气状况影响的是()ABCD读某年 10 月 20 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图,完成下面小题。13出现严重灰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空气对流强D微风或静风14与空气清新的晴天相比,灰霾天气条件下()A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B白天温度低,晚上温度低C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D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15从 25 日开始北京受到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5、ABCD16比较喜欢地理的小明,在 10 月晴朗且风力比较弱的两天内,做了一个实验:小明当天下午在一片开阔地带的草坪上放两张深色绘图纸,在每张纸上压一块石块以免纸被风吹走。打开一把雨伞,将它撑在地面上,遮住其中一张纸的上空。到第二天早晨,小明观测两张纸,其结果应该是()A两张纸变的一样湿B伞下的纸更湿一些C伞下的纸更干一些D两张纸没有变化特朗勃墙是一种特殊构造设计的绿色环保的建筑采暖通风系统。冬季的白天,玻璃墙与集热墙之间的空气隔层产生温室效应,通过集热墙的上下通风口与室内形成热力环流,从而使暖空气进入室内,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7集热墙吸收的太阳辐射主要是()A可见光B红外线C紫
6、外线D微波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 表示等压面) ,回答下列问题。19图中、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BCD20图中、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BCD2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某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表述合理的是()A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BF2
7、 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C等压线的数值 L1L2DF1 是使风向发生偏转的地转偏向力23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AF1BF2CF3DF2、F3的合力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BCD25处的风向为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二、综合题二、综合题26.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将图中、所表示的辐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2)由图知,地面增温主要来自_(填图中数码),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来自_(填图中数码)。(3)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秸秆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27.热力
8、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空气_(上升或下沉) ,其近地面气压_(高于或低于)乙地。(2)请在图中 a、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3)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不均形成的。28.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和“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以下问题。(1)若让你在图 1 中画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的界线,你认为容易画吗?为什么?(2)水圈是由各种水体构成的,其空间分布特点是_。(3)有人说“生物圈只包括各种不同的生物”。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图 2 中 A 为_层,该
9、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5)从飞机起飞到平稳飞行,舱外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29.读“某区域某季节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表示的是_(7 月或 1 月)的气压分布图,此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_方向移动。(2)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该大气活动中心所在纬度受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该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天气特点_;(4)此时 B 处吹_风,其成因_;受其影响 B 处此时气候特征是_。(5)大约半年后,大陆上形成_气压中心,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A2 C3 A4 C5 B6 A7 B8 C9 B10 C11 C12 A13
10、 D14 C15 A16 C17 A18 C19 D20 C21 C22 C23 A24C25B26.【答案】 (1)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2);(3)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浓烟,而使云层增厚,导致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增多、近地面气温升高,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也增强,因此可有效防御因寒潮天气所造成损失【解析】解: (1)根据图示的相互作用关系判断,地面增温后,地面发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能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吸收了少量的太阳辐射和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则发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把能量部分的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故表示大气逆辐射;是使地面
11、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2)由图可知,地面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的,因此主要来自;根据图示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对地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故判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燃烧湿草、秸秆等可产生大量浓烟,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地边杂草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经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局部地区气温升高,从而增强区域的大气保温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防御因寒潮造成的损失。27.【答案】 (1)上升;低于(2)(3)夜(4)冷
12、热【解析】 (1)据图可知,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乙地空气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2)热力环流箭头首尾相接。据图可知,a 处盛行下沉气流,b 处盛行下沉气流。 (3)据图可知,近地面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海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说明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应为夜间。 (4)热力环流是地球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3.作用: 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 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28.【答案】 (1)不容易在地球表面附近,这几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2)连续不规则(3
13、)不同意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属于生物圈的范畴。(4)对流;地面辐射(5)先降低后升高【解析】 (1)根据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可知,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几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因此地球的外部圈层三个圈层的界线不容易画出来。(2)水圈包括海洋水、陆地水、生物水,因此水圈空间分布特点是连续不规则。(3) 生物圈既包括生物, 也包括生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 有人说“生物圈只包括各种不同的生物” 是错误的。(4)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A 为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几乎不吸收,但对地面辐射强烈吸收,因此近地面大气(对流层)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5)飞机起飞处在对流层,平
14、稳飞行的是在平流层,根据各层气温分布的特点可知,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故答案为: (1)不容易在地球表面附近,这几个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2)连续不规则(3)不同意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属于生物圈的范畴。(4)对流地面辐射(5)先降低后升高29.【答案】 (1)7 月;北(2)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3)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温少雨(4)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温多雨(5)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 (1)据图可知,亚洲地区为低压,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时间是 7 月份。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2)夏季,亚欧大陆上的低压中心在印度,气压中心名称是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 (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不考虑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该地区应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受其影响,不易产生降水天气,会出现高温多雨的特征。 (4)B 地位于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风;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导致该地区高温多雨的天气。 (5)大约半年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陆地降温较快,形成高压。A 地位于东亚地区,受高气压的影响,A 处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陆地上的高气压把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