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第三三节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名称及组成。2.理解地球内外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学会运用图象资料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分析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的关系。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1)概念: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2)结构:震源、震中、等震距、震源深度、等震线。震源: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及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震中距: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等震线
2、:将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3)震级与烈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但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2地震波学案2(1)分类:图中 A 表示横波,B 表示纵波。(2)特征A 波:传播速度慢,只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 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3)波速变化在地下平均 33 千米 C 处(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地下 2900 千米 D 处:A 波完全消失,B 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温馨提示温馨提示P 波和 S 波的共性: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性质而变化;均是弹性波且都是能量载体和传递形式。2圈层划分(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2)界面:图中 C 为莫霍面,D
3、 为古登堡面。(3)圈层EF 为地核G 为地幔H 为地壳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易错提醒易错提醒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气。大气圈中的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与3人类息息相关。是最厚的圈层2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海洋,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等。水是最活跃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
4、要的作用。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环境的总称。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4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当某处发生地震时,附近有明显震感的城市中,街道上的行人与湖中船上的人的感觉是否一样,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2为什么说水圈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圈层?答案水圈由固、液、气三态水共同组成,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陆地
5、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水圈没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因此说它是不规则的;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又通过自然界物质的循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说水圈又是连续的。1地球的内部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概况,可简化总结成下表以便于记忆: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概念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从古登堡面到地球核心的内核部分厚度平均厚度 17 km,陆地约33 km,海洋约 6 km2800 多 km3400 多 km物质状态固态固态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主要成分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硅酸盐类矿物在
6、地壳中分布最广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4其他特征厚度不均;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不连续分布;下层为硅镁层,连续分布岩石圈下面有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外核物质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各外部圈层的概况、特点见下表: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厚度2000千米3000千米,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的特殊性(1)组成成分特殊:生物圈由所有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组成,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有机圈层,也是最活跃的圈层。(2)空间分布范围特殊: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唯一不占独立空间的圈层。如图所示:(3)形成过程特殊: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