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0-2021 上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 I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提升题 (有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B.C.D.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水循环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某地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
2、列小题。5关于图中 a、b、c、d 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da=cbB近地面 A 处温度高于 B 处C高空中空气由 c 处流向 a 处2DA、B、a、c 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6形成图中 a、c 两地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A垂直气压差异B地面冷热不均C海拔差异D水平气压差异7如果此图是城郊热力环流图,在 M 处建设绿化带,对城市的作用是()A增温增湿B降温增湿C增温减湿D降温减湿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8图中处,气压最高的是()ABCD9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A提高建筑物高度B增加市区道路密度C加强城市绿化建设D扩大中心城区
3、面积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0.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 为水平气流,b、d 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11.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造纸厂B.水泥厂C.家具厂D.电子厂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12.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B.ABDCC.CDABD.CDBA13.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向低纬凸出向北凸出向南凸出A.B.C.D.14 .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丁
4、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小题。15.郊区与市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高、气压高16.据图分析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依次为()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A一一一B一一一C一一一D一一一17.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是()A.加快重工业的发展B.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C.在郊区大力植树种草D.提高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
5、列小题。418.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该时段为夜间该时段吹山风该时段为白天该时段吹谷风A. B.C.D.19.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市的布局如下图。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B一年中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C该城市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D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加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和建设意义重大。 图中示意城市通风系统,其中作用空间指需要改善风环境或降低污染的地区, 补偿空间指产生新鲜空气或局地风系统的来源地区,通风廊道则是将空气由补偿空间引导至作用空间的连接通道。读
6、下图,完成下列小题。20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5A减少风沙天气频率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加快城郊热力环流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 2 米、1 米和 1 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 A, 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 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 A、B 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_原理。(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 A 向_(填“左”或“右”)偏,纸片 B 向_
7、(填“左”或“右”)偏。(3)试根据纸片 A、B 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4)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高处和低处等压面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22. 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城市夏季午后气温示意图。(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_。(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
8、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6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提升题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A 图中右侧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左侧热水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故选 A.2. C 该实验中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环流。这种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故选 C 。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压面凸起的地方,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两侧)高,等压面凹陷,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
9、四周(两侧)低。图中显示,甲处等压面凸起, 乙处等压面凹陷, 表明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点的高空等压面与低空等压面往往对称相反,则丁地等压面凹陷、丙地等压凸起,表明丙地气压高于丁地;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乙地气压高于丙地。综上所述,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气压最低的是丁地,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4B 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甲地气压高于乙地,表明甲地受冷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乙地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即乙地气温比甲地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丙、丁两地气温低
10、于甲、 乙两地。 综上所述,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气温较高的是乙地,B 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5 B 在同一个地方竖直方向上,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读图可知, a 的气压大于 b,d 的气压大于 c 的气压,b、d 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所以气压的关系是 a b = d c,A 错。由于 A 处高空为高压,B 处高空为低压,因此近地面 A 处气压低于 B处,温度 A 处高于 B 处,B 对。高空中空气由 a 处流向 c 处,C 错。A、B、a、c之间的大气运动可能是热力环流形成的,D 错。故选 B。6D 图中 a、c 的海拔高度相同,形成图中 a、 c 两地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11、是水平气压差异,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7B 如果此图是城郊热力环流图,在高空 a 处的气压高于 c 处,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则 a 处的近地面 A 的气压低,c 处对应的近地面 B 的气压高,因此 A 处对应的是城市,B 处对应的是郊区,则地面的 M 处风向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在 M 处建设绿化带,对城市的作用是降温增湿作用。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8B 读“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可以知道,位于近地面,位于高空。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原理可知,气压大于,气压高于。另外,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故气压高于,所以气压
12、由高到低顺序为,最高为,据此分析选 B。9C 提高建筑物高度,会导致城市风力减弱,热量不易散失,加剧热岛效应,A7错。增加市区道路密度,会导致城区机动车数量增多,交通排放的热量增多,热岛效应增强,B 错。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会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增强,降低热岛效应,C 对。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对缓解热岛效应作用不大,D错。据此分析选 C。10.D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 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 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 气流下沉, 近地面气压升高, 而乙地相对较暖, 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
13、两地,由于 b、d 垂直气流运动,使丙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低,而丁处气压比同高度的其他地区高,故丙、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丁丙。 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 乙、 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 D.11.B 因为水平气流 a 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 B 项。12.A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A 处的气压高于 B 处;近地面的气压分布与高空相反,即 D 处高于 C 处;且近地面气压
14、总是高于高空,故四地气压值的正确排序为 DCAB。13.A近地面大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即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故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向北凸出。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1-2题。D 在近地面附近乙地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其为低压,气温较高,空气密度较小;甲地的等压面向上凸起,说明是高压,气温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同理可判断出在高空的同一高度,丙地的气压较高,丁地的气压较低。15. B由于市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排放大量废热,故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即市区的气温较郊区高,热空气上升,故郊区近地面形成气温低、气压高。16.A 热力环流的形成,地表冷热
15、不均产生垂直运动,同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大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形成热力环流。A 正确。17. B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排放大量废热而形成,故应从减少城市的废热排放,即节能减排方面分析,B 项正确。18.A从图中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时段河谷等温线向高处凸,等压线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较高,气压较低,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故选 B.19.C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白天山坡温度上升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污染物被带到住宅区,所以居民发现白天的大气污染较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大,所以晴天较以前减少。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20B 图示
16、城市的热空气上升,郊区来的冷空气顺着通风廊道进入,从而降低城市气温。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B 对;加快城郊热力环流是方法,不是主要目的,C 错;城市通风廊道对风沙天气频率和汽车尾气排放没有影响,A、D 错,所以该题选 B。二、综合题:21.(1)热力环流(2)右左(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8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 A 向右偏动,纸片 B 向左偏动。(言之有理即可)(4)大体如下图所示。【解析】(1)结合实验过程,电炉
17、处形成一个低压,冰块处形成一高压,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2) 结合高、低压位置,低处风由冰块吹向电炉,故纸片 B 向左偏,高处正好相反。(3) 纸片 A、B 的偏动体现的是空气的流动,存在着高、低压中心。(4)结合气压分布状况进行绘图。22.(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2)A(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4)不合理。理由: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解析】()仔细读图,气温曲线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说明图中城区气温高于郊区,市中心作为“热岛”,即热岛效应。市区与郊区
18、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空气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从郊区吹向市区。(2)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 它与城市高层建筑的多少基本没有关系; 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那么地面吸热就少,城市热岛效应就弱;城市热岛效应也是雨岛效应,城市上空云量多,城区的降水几率一般大于郊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3)在近地面,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而郊区近地面气温低,气压高, 风从郊区吹向市区; 在垂直方向上城区空气上升运动, 在高空形成高压,而郊区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高空形成低压,所以在高空,风从城区吹向郊区。于是形成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按上述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高空风从城区吹向郊区,形成环流。(4)由于钢铁厂大气污染严重,除了需要考虑布局在城市中的合理方位外,还应考虑城市热岛效应,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圈之外。读图可知,由于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随城市风从郊区回流到市中心,不能起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作用,故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