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年原先在“腊日”,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过小年”, 是过“大年”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 五祭” 之一。 1、除夕 贴对联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节日,2 . 正月初一 拜年 “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 ,又称“三朝”、“元朔” 。又有“上日”、“三朔”、“三始” 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满堂红”。,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3
2、.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日。,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4. 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 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名“端阳”; 端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重五”;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蒲节”。 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民间节
3、日,六、乞巧节,5. 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月初七又叫女儿节。这一天又叫“ 避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 有时恰逢天气晴朗, 民间有晾晒衣物和书籍的习惯。 晋书阮咸传:“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锦绮粲目。成以竿挂大犊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兔俗,聊复尔耳!”,民间节日,第一节 民间节日,6. 八月十五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 自古有赏月、拜月、吃月饼的习俗。 到宋代, 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 成为我国民俗中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民国元年, 规定
4、: 以元旦为春节, 以端午为夏节, 以中秋为秋节, 以冬至为冬节。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又称为“团圆饼”。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古时候,还设案焚香,祭祀太阴星君(月神) 。,民间节日,7. 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的说法, 最早见于易经,重阳节的月、日恰逢双九, 两阳相重, 古曰重阳。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民间节日,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火把节,火把节原是彝族和白族先民“祭天过岁,祈求丰年”的一种古老习俗,是纯粹的祭祀活动,也有夏季驱蚊灭虫的祈禳rng意义,但有关火把节的来源的传说却异常丰富多彩。,泼水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 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回族学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也有译为“忠孝节”的。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洛萨节藏历新年,你们当地的节日风俗寄托了家乡人什么样的愿望和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