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上节课,学生通过探究已经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运用豆子这种标准物,也直观地了解了 20 筒空气的质量大概是多少。本课提出“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的课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生先要厘清问题,确认一袋空气的体积,然后分步解决问题。本课需要学生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的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标准物去测量 20 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测量物体质量,没有使用标
2、准物,这次体验如何选择标准物。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体验过用手掂一掂对比两个物体的质量,在本课学生通过对比装有 100 筒空气的袋子和其他等重的物品可以发现,质量一样的物品,大小(体积)差别却很大。这可以让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一定量的空气还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
3、、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2重点:引导学生观察、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测量标准物。难点: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天平、优质的打气筒、球针、豆子、回形针、皮球、不漏气的大袋子、乒乓球、小泡沫块、医用棉花球、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一、聚焦1教师可以手拿一袋空气,单刀直入地问:同学们,参考上节课的测量结果, 用豆子来衡量空气质量的话, 猜一猜,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粒豆子?2谈话:如果将这些物
4、品(回形针、乒乓球、小泡沫块等)作为衡量物,结果又怎样呢?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参考上节课的测量结果,这袋空气相当于上节课的多少筒空气呢?再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 换算成豆子的数量, 就可以知道这袋空气有多重了。教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能形成明确结果。二、探索二、探索1明确活动要求。(1)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用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天平的另一端来调节平衡。(2)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 20 筒空气,放回天平。(3)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平衡。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4)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充入 100 筒空气,扎紧袋子口,然后分别与这袋
5、空气等重的物品进行比较。 把和 100 筒空气质量相当的各种物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2学生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3学生汇报。组号123456789103绿豆要求句式: “20 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回形针/乒乓球的质量。 ”强调一次使用一种标准物来测量,不要把不同标准物混合。4谈话。(1)在充入 100 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你是如何测量出这袋空气的质量的?(2)将这袋空气和质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如果没有跟生活经验和实际物体联系起来,学生是没有概念的。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空气的质量,本环节安排了用多种物品作为标准物衡量 20筒空气质
6、量的测量活动,而不是用精密电子秤直接称量。本环节把这节课用来测量的物品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说一说,100 筒空气大约相当于多少个摆在面前的物品呢?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把预测结果记录下来。 如果预测和实测结果差异巨大,这种通过测量活动而获得的强烈反差感,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三三、拓展拓展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准备生活中的各种测量工具,比如:电子秤或者电子天平(最好将测量精度精确到 0.1g) 。分别测量班级记录表计算结果里的物品,让学生把对空气质量的感性理解转变为精确称量的理性理解。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轻重和
7、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以当作测量标准物。通过比较,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板书设计】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4+20+20 筒空气筒空气+ +颗绿豆颗绿豆或或+ +个回形针个回形针或或+ +个个乒乓球乒乓球组号12345678910绿豆【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让天平两端质量相同,帮助学生发现称量空气的标准物可以换成别的物体。帮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教师既要让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也要做一份班级记录表,并以5恰当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这便于对所有学生(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表格中要填写打入的空气“筒数” ,不一定要 20 筒,可多可少,关键需要根据打气筒的大小和气密性,选择一个合适的数量。教师要提前做几次实验,以便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