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4621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十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第十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练习际秩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一战结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纲领”,主张“国无强弱,均享均等之与生命安全”,中国才得以获得参加巴黎和会的权利和资格;并且在中国的强烈反对下,巴黎和会承认了日本获得的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这说明A公理战胜强权真实表现B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密切C国际舞台上弱国无外交D美国获取了巨大的利益2第

2、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3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一战爆发后反而参加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种情况最能说明一战的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41917 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 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

3、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5 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材料所描述情况发生在A 马关条约的签订B 九国公约的签订C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6引起下表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B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C俄

4、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同盟国集团D德国元气大伤,无法维持生产7戴安娜康德尔和简里德亚德在为胜利工作:一战中的女性形象 19141918中用了将近 150 幅图片来讲述女性在一战前后的社会角色。在他的书中,女性已经不再是中世纪以来优雅的 lady,而是一身工装、戎装打扮,踏着男性化的步伐:有的担任小镇上的送报员和邮递员,有的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技术员。这些工作往往是由男性承担,但是女性的参与却不能和男性同薪,尽管劳动强度同样的繁重。这反映了A一战导致大批妇女参与生产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社会观念产生重大变化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 650

5、0 万人参战,1000 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萨拉热窝刺杀事件B三国同盟的成立C三国协约的形成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91917 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严复对友人说“兵事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据此可知,严复A主张政府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B希望政府能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受列强摆布的命运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后一致对外1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战)最重要的背

6、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一战的根源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11 剑桥欧洲经济史指出美国经济政策在新政时期的变化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小得多。许多改革都是以往不断尝试但几近失败的计划的延续,它们之所以能在新政时期得以完成是因为大萧条所带来的恐慌情绪超过了谨慎和保守的心理。材料主要强调A新政遵循了美国传统的经济理念B新政的实施缘于社会的恐慌情绪C危机催生了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D危机的严

7、重性加速了历史的进程12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积极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其应归还中国的观点。英美法等国代表认为“所请理由极为充分”。这一外交努力A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要求B改变了弱国外交形象C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全力支持D成功解决了山东问题13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建立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它的主要积极影响是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14有位外交官参加一次国际和会,原本期望大会能对战费、领土等议题作出公正明智的处置,但会中的决议却令他失望。他表示:许多代表运用诡辩掩

8、饰他们的报复行为;强索巨额赔款;又屈从于强权,不能公正处理领土问题。这位外交官批评的是A维也纳会议中,战胜国对拿破仑的安排B凡尔赛和约中,协约国对同盟国的处置C慕尼黑会议期间,希特勒对捷克的胁迫D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对事件的处理15法国的罢工人数在 1916 年为 41000 人,1917 年猛增至 29 万人,罢工工人提出了“打倒战争”的响亮口号。这一事实说明A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B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时代潮流C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的影响D战争加剧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16美国独立和德国统一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美国近代德国177

9、5 年,莱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 年,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1864年, 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向丹麦发动战争,第一次王朝战争;1866 年, 普鲁士对奥地利开战, 第二次王朝战争;1783 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 年,制宪会议制定和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 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第三次王朝战争;1871 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整理自乔明顺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致力于把德国的精力限制在欧洲大陆,并通过精心建立一个制约性的同盟体系来维

10、护帝国的安全。俾斯麦在 1890 年因与德皇意见不合被罢免后,德皇威廉二世认为德国“领土太小”,“缺乏空间”。他说:“巨浪在有力地冲击着我们的国门,并且催促着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会议通过国际协议实现了英美海上霸权的转移。节选自朱东来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德国建立近代国家的不同道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19 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内容以及英国应对这一转变所采取的具体外交行动。英美海上霸权转移的“协议”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协议签订的国际背景。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1、 19 世纪,德意志各邦陆续制定了各自的宪法。这些宪法归根到底是封建贵族为维护其统治的产物,均为“王室的作品”。俾斯麦在 1881、1882 年两次讲演中,明确宣称:在普鲁士、在德国,皇帝代表了真正实际权力。KD布拉赫尔在评论德意志帝国宪法时切中要害强调:“德帝国实行的是逆时代而动的君主制的半专制主义。”摘编自丁建弘、李霞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内容,简述德意志帝国政制“逆时代而动”的表现。材料二 一战后,“许多人从凡尔赛和平的耻辱中省悟出个人困境的原因,并把这种困境同民族的不幸完全等同起来”。纳粹党极力宣传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12、正义性战争”,德国民族灾难根源于凡尔赛和约 ,是战胜国压迫的结果,是一个“强盗和掠夺的条约。”吴晓奎试论希特勒上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凡尔赛和约有关德国西部领土的规定为例,简析“凡尔赛和平”的特征,并概述“凡尔赛和平”对德国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工业化是以私营企业为主要形式进行的,并且就国内经济运行来看,基本上是市场调节,政府直接干预的较少。但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却发挥了如下两种重要作用:一是在国内通过立法和强制的手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通过武力向海外扩张和掠夺,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广大市场。没有上述两种政府的

13、作用,英、法、德甚至美国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化和工业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摘编自严仲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二19 世纪 30 年代中期, 工业革命刚刚起步, 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30 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铁路法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监督,从 1848 年起,政府开始投资修建铁路。到 1850 年,全国铁路网达 6040 公里,1839 年已超过法国,5060 年代超过英国。德国还大力修公路,开运河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重工业的迅速发展,铁路对煤和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煤铁产业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钢铁行业的

14、年增长率为 30。摘编自德国通史简编材料三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面对时代的转型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 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 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材料四一战前列强经济实力、占有殖民地对比表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142.6616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335017401060290(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实现工业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4)根据材料四,概括德国历史发

15、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对 20 世纪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2B3B4C5C6A7A8A9B10C11D12A13D14B15D16 (1)不同道路:美国通过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颁布 1787宪法,建立近代国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形成近代国家。差异: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2)选择阐述内容:由建立欧洲大陆同盟到追求世界霸权。外交行动:英国调整了与法国、 俄国的关系, 分别在 1904 年和 1907 年与法国、 俄国签订协约, 组建了协约国军事集团。选择阐述内容:规定了五国主

16、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背景:美国希望扩大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因此需要限制日本的扩张;美、英、日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17 (1)表现: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拥有权力的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2)特征:带有掠夺性。简析: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 15 年,15 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影响:短时期为德国国力的恢复提供了和平环境;为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埋下了种子;成为德国纳粹党上台的重要原因。18 (1)发展私营企业为主;政府直接干预少;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方式。(2)起步晚,但发展进程快;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处于领先地位;重心较早的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3)贡献:1848 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4)状况:德国工业生产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占有份额远远少于英法等国。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课时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