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038677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卷第 1页,共 9页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60 分分)1(本题 2 分)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科举制时说:“子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明代八股制艺,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公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此最恰当的评价A他对科举制的评价是正确的B他对科举制的评价立足于考试内容C材料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材料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出现的时间都是错误的2(本题 2 分)明代张居正,祖上四世皆未仕为民,而他却通过科考获致荣显,做出了震古烁今的伟业清官海瑞,父亲亦为平民,且四岁丧父,母亲在困难中将其抚养成人,由举人而

2、得官这表明科举制度A为国家选拔了真正的人才B拓宽了职官的选拔范围C利于公平公正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层次3(本题 2 分)汉代的选官方式以察举制为主体,同时也包括辟除、征召、私人荐举、博士弟子课试、任子(凭借父兄而得官) 、纳赀及其他多种选官方式。其中,辟除是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须分两步进行:先辟为掾属(佐治的官吏) ;然后再由掾属升转。据此可知,汉代A依靠血缘选官已被抛弃B中央丧失官员选任权力C官僚体制存在一定隐患D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4(本题 2 分)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这种对人物的评品,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成誉高名,爱共核论多里人

3、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汝南有“月旦评”之风。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察举制度的实施C九品官人之法的推行D社会环境的宽松5(本题 2 分)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6(本题 2 分)在科举制的推动下,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士子们为试卷第 2页,共 9页了中举入仕,只学习考试内容,其他的一概不问。蒙学教育也强调

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的诱惑来规劝学童读书。据此可知,科举制A助长了士人功利的读书观念B实现了士人追求享乐的愿望C促使社会阶层开始发生流动D强化世家受教育的优越地位7 (本题 2 分)河南尹田敞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款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哎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察举制的弊端B选拔官更以品评为主C地方无选官权D科举考试的选官方式8(本题 2 分)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5、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C宰相职责发生重大变化D进一步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9(本题 2 分)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社会现象试题描述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 “其策安出, 子其昌言”中唐以后,魏音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 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780 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 进士策问二道) 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C土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10(本题 2 分)唐朝

6、初期的进土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唐初进士科考试这一情况A反映了科举制具有双重的作用B说明了科举制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C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积极作用D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试卷第 3页,共 9页11(本题 2 分)19 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致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12 (本题 2 分)1851 年, 美国众议院的部分议员

7、提出“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1855 年,美国国会提出“为了使政府雇员“不致因无能而坏事”,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这些提议有助于A行政效能的提高B国会职责的扩充C权力中心的转移D政党政治的形成13(本题 2 分)1851 年,英国常任文官人数为 4 万人,1901 年达 11.6 万。而到 1968年,文官人数已高达 76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在战后的增长更为迅速,在环境事务部等部门已占全部文官的 52%60%。这种变化表明英国A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B冗官的问题日益突出C君主立宪存在严重弊端D政府社会干预职能扩张14(本题 2 分)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

8、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D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15(本题 2 分)1870 年 6 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16 (本题 2 分)英王乔治三世继位后.亲自行使“恩赐权”, 把许多官职赏赐给他的支持者

9、。1761 年春各地开始大选,乔治三世特授意建立了一个专门收买议员的财政管理办事处,并亲自审阅议会投票记录,对按照其旨意投票者发给奖金。这说明当时英国A 权利法案受到挑战B内阁直接对国王负责C国王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D议会的权力名存实亡17(本题 2 分)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 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 4117 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 435 人,复职者 2897 人,黜降者 471 人,试卷第 4页,共 9页罪罚者 171 人,免职者 143 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8(本题 2 分)

10、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 1 人。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 20 万口得举 1 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 10 万口即可岁举 1 人,这一举措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19(本题 2 分)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20(本题 2 分)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

11、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21(本题 2 分)下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5 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 年 2 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 年 6 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 年 4 月248240516.32%第二

12、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 年 10 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 年 10 月380040010.53%试卷第 5页,共 9页A文官选拔制逐渐被接受B选拔官员方式渐趋完善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D留学生的行政素质较强22(本题 2 分)1906 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 个部的 13 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 7 人、蒙古族 1 人、汉族只有 5 人。晚清的官制改革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孤立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23(本题 2 分)1981 年,中央办公厅印

13、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4(本题 2 分)1898 年,清朝礼部颁布的乡会试章程中规定: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 国朝政治论五道; 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 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清政府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

14、度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25(本题 2 分)据某科研机构深入我国农村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干部的选拔经历了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分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发展到现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经济实力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宗法习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复杂历史左右民主政治建设C经济实力决定干部社会特性D村干部选任受时代因素影响26(本题 2 分)如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卓士闳,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 合行发给及格证书, 此证。 ”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

15、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由此可知A当时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B国民政府任用私人现象禁绝试卷第 6页,共 9页C北洋政府禁止女子参加考试D北洋政府通过考试选拔人才27(本题 2 分)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 4498 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 2674 人,占总数的 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28(本题 2 分)1902 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

16、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A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B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C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D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29(本题 2 分)北洋政府的文官考核主要有甄别和考试两种途径,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予以免职,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由此可知,北洋政府实行甄别制的用

17、意在于( )A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B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C为部分权贵打开绿色通道D推动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30(本题 2 分)1904 年 1 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 12 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A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B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C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D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二、材料分析题二、材料分析题(共共 40 分分)31(本题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试

18、卷第 7页,共 9页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 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其中常设的两个科目, 要考什么科由读书人自己决定。明经虽易考但考上后一般不被朝廷重用很难做到大官;进士虽难考但考上后十分受重视且容易做到大官。所以说“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 论语 尔雅 ,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 ,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

19、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 18 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 ,而仅指“事务官” ,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 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 “非政治” 的分子, 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 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 ,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

20、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 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唐代科举考试的特点。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英国工业革命前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试卷第 8页,共 9页(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出现的必要性,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32(本题 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 唐在

21、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 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 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 , “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 , “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 “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 “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 “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22、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33(本题 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 “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 ,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

23、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材料二 1853 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试卷第 9页,共 9页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

24、、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历史背景。(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答案第 1页,共 9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科举是隋朝创立的,不是秦朝。而材料中对科举制全盘否定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此材料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25、C 项正确,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只针对考试内容,排除 B 项;明代出现八股取士,D 项错误。故选 C 项。2B【详解】材料反映了张居正祖上四世皆为平民,自己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海瑞也是平民出身,生活艰辛,通过科考取得官职,成就了一代伟业。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平民子弟有了入朝为官的途径,拓宽了职官的选拔范围,B 项正确;科举制度通过相对公平公正的考试形式选拔人才,但不能保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当官,没体现公平公正的风气及官员文化层次的情况,排除 CD 两项。故选 B 项。3C【详解】汉代官吏选拔方式多样,这一方面会扩大统治基础,另一方面也会

26、形成官员结党问题,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故选 C 项;A 项表述与材料相矛盾,“任子”等体现了血缘选官,排除 A项;中央并未丧失选任官员的权力,排除 B 项;德、才是汉代选官的主要标准,并未发生变化,排除 D 项。4B【详解】由材料“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 结合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注重人才的品行, 并由下而上举荐故当时社会上的品评之风盛行,故 B 项正确;A 项是在隋朝,排除;C 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这与当时跟社会环境宽松并无关系,故 D 项错误。故选 B 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晋书中记载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是由于战乱,士人流动,使过去乡举里选的人才评定方法成为不可能,旧有的人才

27、档案已经失去作用,要想选拔出好的人才,必须实行新制度,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D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排除 A 项;材料认为汉朝的察举制度已经不合时宜,排除 B 项;答案第 2页,共 9页“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与史实不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6A【详解】考査科举制。材料反映在科举制的推动下,读书、科举与教育紧密相连,以功名利禄规劝学童读书,这助长了当时人们读书参加科举、求取功名利禄的功利观念,故 A 项正确;科举制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获得政治地位、 经济利益的途径, 并非一定能够实现人们的享乐愿望,故 B 项错误; 材料主旨不是科举制促

28、使社会阶层的流动, 故 C 项错误; 科举制的推行将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使更多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也可以进入官场做官,推动了世人读书的风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的优越地位,故 D 项错误。故选 A 项。7A【详解】据题意可知, 田敞要求外甥王谌举荐他想要推举的人为孝廉,这说明孝廉的推举中出现了暗箱操作,被上层贵族操纵,因此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A 项正确;“以品评为主”的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排除 B 项;察举制下地方官是有选官权的,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不是科举制,排除 D 项。故选 A 项。8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

29、人,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科举制逐渐得到认可,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 项正确;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 A 项;科举出身的宰相数量增多,并不代表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和数量,未涉及宰相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排除 C 项。故选 D 项。9A【详解】随着庶族地主势力的蓬勃兴起,唐代政治面貌焕然一新,适应这一历史变化的科举考试,命题注重实用, 基本上遵循的是经世致用这一原则, 材料中考试的内容都涉及社会现象和社会弊病,以此来判定考生

30、的知识面、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 A 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考试的命题原则崇尚实用,B、D 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C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因为考试并未阻断士族子弟的人仕道路。故选 A 项。答案第 3页,共 9页10C【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唐科举各项中, 明经科取士最多。 但最荣耀尊贵的, 却是进士科。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面向社会,具有积极意义,C 项正确;材料肯定了科举制带来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科举制的双重作用,排除 A 项;科举制并未扭转门第观念,只是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没有涉及社会尚学风

31、气的形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文官制度是工业革命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该制度的出现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A 项正确;B 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C 项科举制的初衷是加强皇权,这与西方文官制度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完全不同,排除;D 项文官制度是工业化的结果而并非原因,排除。故选 A。12A【详解】19 世纪中期,众议员提议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国会提出雇员在被录用前须通过考试等,有助于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A 项正确;“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等不会扩充国会职责,B 项错误;建立政府雇员的分级考试制度的提议与权力中心的转移无关

32、, C 项错误; 促进文官制度建立的提议与美国政党政治的形成无关, D 项错误。13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国文官即公务员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的干预程度在增强,D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英国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排除 A 项;B、C 材料未提及。14C【详解】从“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 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可知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故选 C 项;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BD。15D答案第 4页,共 9页【详解】从材料中的“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 不能介入党派间

33、的政治斗争”等信息可以看出,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政府工作摆脱党派利益之争, 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故答案为 D 项;奉行“政治中立”原则与保证文官群体素质无关,排除 A 项;政府不能起到对政党监督制衡的作用,排除 B 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斗争状况,排除 C项。16A【详解】18 世纪中期,英王乔治三世不顾权利法案的规定,收买议员,干预议会的选举等,表明权利法案受到了挑战,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内阁与国王的关系,排除 B 项;国王“收买”议员、影响议会选举等行为,不能说明其保留了很大的“专制”权力,C 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议会一直是英国政治的中心,排除

34、 D 项。17A【详解】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 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 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 两项错误。18B【详解】东汉察举制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推选办法, 一方面使得人口稠密地区有更多优秀人才进入中央, 另一方面又试图确保边境州郡特别是人口相对较少的边境州郡人才也有进入中央为官的机会,增强了各地人才向中央政府聚集的动力,进而增强政府向心力,B 正确;AC 与材料无关,排除;察举制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不是改善地方官员地位和待遇的制度,D

35、 错误。故选 B。19C【详解】材料显示, 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 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 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答案第 5页,共 9页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 项错误。20D【详解】根据“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

36、廷以此厉行赏罚”,说明宋太祖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故 D 正确;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减少地方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化现象,“防止了”“遏制了”表述过于绝对,A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加强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没有涉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排除 B。21A【详解】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 从 1915 年到 1920 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故选 A;表格内容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方式,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官员考试选拔,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 C;表格信息不能说明留学生的行政素质,排除 D。22C【详解】清政府进行

37、官制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满族占了多数,说明官制改革的实质仍然是加强满族贵族的统治, 并非实行民主政治, 导致清政府统治的日趋孤立,故选 C;A、D 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晚清的官制改革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动摇了满清的统治基础”夸大了其影响,排除 B。【点睛】23B【详解】材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体现的是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注重德才兼备,B 正确;材料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无关,A 排除;材料与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无关,C 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团结对发展的重要性,D 排除。故选 B。24

38、C【详解】答案第 6页,共 9页材料体现的是清末科举考试侧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考查, 说明的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有所变革,C 正确;当时人才的选拔方式仍然是科举制,A 排除;B 是在 1905 年清末新政上废除的,排除;D 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C。25D【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不同, 村干选任标准也是不同的, 体现了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村干选任标准,D 正确;宗法习俗未操控农村民主选举,选项 A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右”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B 项;选项 C 仅仅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26A【详解】根据材料“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可知,当时公

39、务员选拔有法可依,A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时期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B 项错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是 1947 年,不是北洋政府时期,CD 两项错误。27B【详解】本题考查清末官僚政治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晚清捐纳的官员中大多数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这些官员与传统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后来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因此,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故选 B 项;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因为捐纳制度的推行,故排除 A 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清朝的财政困难,不属于自救运动

40、,故排除 C 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确实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并不表明捐纳制度的推行就解决了财政危机,故排除 D 项。28C【详解】根据材料“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 颁发各省学堂”和所学知识可知, 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 C 项正确。京师大学堂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改革后的结果,A 项因果倒置,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京师大学堂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而是强调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选拔的方式,而是强调答案第 7页,共 9页京师大学堂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41、,故 D 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 颁发各省学堂”, 根据对题眼的了解,从“京师大学堂具有政府机构的性质”的角度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9B【详解】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制度。 依据材料可知甄别是针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留任与否的判断方式,是新旧交替过程中的过渡措施,目的是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所以 B 项正确;甄别制是针对文官而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 A项; 材料体现不出甄别制为权贵提供通道, 排除 C 项

42、; 甄别制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北洋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排除 D 项。30B【详解】从材料的叙述来看,癸卯学制中涉及到了西方的科目设置,但是教育宗旨是中国传统思想,所以体现出一种“中国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在“实现了”二字;C选项与材料中的科目设置相悖;D 选项时间错误,新文化运动在此之后。31 (1)特点:分科考试,形式多样分初试、二试、三试,程序规范;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注重时政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唐代科举: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英国:国王和权贵的恩赐;依靠私人关系和个人情感;(2)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

43、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官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英国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的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政党政治下首相及内阁大臣时有更替,需要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和常态,所以形成了文官制度。共同: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其中常设的两个科目,要考什么科由读书人自己决定”,可见唐代科举制的特点是分科考试,形式多样;由表格可见分初试、二试、三试,答案第 8页,共 9页程序规范;由材料“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 论语 尔雅”可见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学说为主;由材料

44、“答时务策三道”,可见注重时政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小问,唐代科举考试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而英国,由材料“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 可见国王和权贵的恩赐。由材料“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可见依靠私人关系和个人情感。(2)第一小问,经济上,由材料“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运行复杂,经济规模扩大,这要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而原先的文官显然不适应需要;政治上,由材料“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 可见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代议制民主政

45、治确立,客观需要需要保持政府运作的稳定和常态。 第二小问, 由材料“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可见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由材料“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见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由材料“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可见加强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32 (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 多措并举, 削弱地方权力, 维护了中央集权; 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46、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详解】(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搅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

47、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答案第 9页,共 9页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33 (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2)特点:严格考试,精选人才;格遵守则,不容谋私;监察考核,促使守法;法律遏制,文官自律。

48、背景: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3)认识:廉政建设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廉政建设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的双重作用; 廉政建设要注重奖廉惩贪, 塑造为官典范, 优化政治生态; 保持廉洁的行政风气,不仅需要制度、文化上的约束,还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时刻与腐败行为作斗争。【详解】本题考查西汉和近代英国文官的廉政建设,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 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 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

49、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 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不仅将被开除公职, 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 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政党政治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等方面来回答。(3)对廉政建设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要与时俱进、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结合、要注重奖廉惩贪、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等方面来回答。答案第 10页,共 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检测-(新教材)2019新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