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目录壹西汉的建立与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两汉的文化叁贰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前207前202前1419年25220刘邦建汉秦朝灭亡曹丕灭汉刘秀重建王莽覆灭楚汉战争东汉武帝即位西汉王莽新朝23两汉时间轴两汉时间轴一、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 ) 西 汉 的 建 立(二)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二)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全方面重建封建国家
2、制度汉初汉初国策国策推行黄老无为、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承汉承秦制秦制重建国家机器稳定稳定国家国家剪灭异姓王、平定同姓王叛乱“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法治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法治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而失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而失之者,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之者,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夫道莫大于无为,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敝。行莫大于谨敝。 陆贾陆贾(1 1)背景:)背景:现实:汉初经济凋敝,社会生产破坏;现实:汉初经济凋敝,社会生产破坏;历史:秦朝刑罚严苛,赋役繁重,导致灭亡;历史:
3、秦朝刑罚严苛,赋役繁重,导致灭亡;主观:统治集团吸取秦速亡的教训。主观:统治集团吸取秦速亡的教训。(2)2)内容:弱末强本,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内容:弱末强本,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支出。(3 3)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2 2、汉承秦制:重建国家机器、汉承秦制:重建国家机器(1 1)权力核心)权力核心: :皇帝制皇帝制(2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3 3)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继承郡县制,但同时实)地方行
4、政制度:郡国并行制(继承郡县制,但同时实行分封制)行分封制) 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这些异姓王领地汉初,被封的异姓王有七个。这些异姓王领地广,握有重兵,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高广,握有重兵,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高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祖将异姓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惩亡秦孤立之惩亡秦孤立之败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但这却给汉王,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但这却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吴楚等7 7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3 3个月内个
5、月内即被平定。(即被平定。(“削藩削藩”和平定和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汉高祖汉景帝3 3、剪灭异姓王、平定同姓王叛乱、剪灭异姓王、平定同姓王叛乱二、 西汉的强盛 内容作用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设立“中朝”确立察举制为官吏的选拔制度设立十三部刺史对地方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地方势力加强皇权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有利于官员的选拔【推恩令】【推恩令】 愿陛下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愿陛下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国,必稍自销弱。班固汉书班固汉书“大国不过十余
6、城,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小侯不过十余里” ” 皇皇 帝帝中 朝外 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 卿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内外朝制内外朝制创设创设“中朝中朝”。汉武帝从信任。汉武帝从信任的人中加以侍中、给事中、中的人中加以侍中、给事中、中常侍等头衔,出入宫廷,参与常侍等头衔,出入宫廷,参与处理国家大事,成为实际的决处理国家大事,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外朝由丞相为首的三策机构。外朝由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在宫外办公,成公九卿组成,在宫外办公,成为执行机关。为执行机关。【内外朝制】【内外朝制】内容作用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国有抑制富贾大商的实力,加强中央
7、集权,增加政府收入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重农抑商尊崇儒术尊崇儒术公元前136年,设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上思想上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匈奴为患,土地兼并剧烈,西汉初年采用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加强),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学说,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为中央集权服务) 在政治方面,武帝并非纯用儒术,而是广泛吸纳法家思想和在政治方面,武帝并非纯用儒术,而是广泛吸纳法家思想和手段,外儒内法。手
8、段,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霸王道杂之”是西汉政治的本质特点。是西汉政治的本质特点。西汉的强盛西汉的强盛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皆尊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具体而言,法家的一套施政思想、手段因最具实用价值,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只不过由于法家名声不佳,往往暗用明不用,注意用儒术加以包装、“缘饰”。-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三纲五常外儒内法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
9、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大一统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攻打匈奴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民族上: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比以前更加有效。三、东汉的兴衰元成哀平诸帝资质平平鲜能力挽狂澜问题继续累积 易代和复古是西汉末年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最终实现这两个要求的易代和复古是西汉末年颇为流行的社会思潮,最终实现这两个要求的希望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外戚王莽。希望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这就是外戚王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土地兼并赋役减少,国力削弱天灾人祸横征暴
10、敛农民流离豪强坐大矛盾积累,社会动荡冲击着大一统体制01王莽篡汉【9-23A.D.】 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土地兼并造成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土地兼并造成的贫富分化、矛盾尖锐。的贫富分化、矛盾尖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02光武中兴 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南阳、河北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南阳、河北等地区响应刘秀的人,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等地区响应刘秀的人,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强地主。弟的豪强地主。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刘秀
11、的统治为何被称为“中兴”?(2)这场“中兴” 能否彻底解决西汉末年的问题?为什么?思考 东汉王朝的有效统治时间为东汉王朝的有效统治时间为165165年,其中比年,其中比较辉煌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半,也就是较辉煌的时间,大约只有一半,也就是8080年。年。 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史 (1)豪族势力扩张02东汉衰亡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经济上自己自足规模大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
12、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司马彪续汉书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崔寔政论崔寔政论四、 两汉的文化380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04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形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03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华佗,东汉民间医生,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02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乐府诗:宫廷诗歌散文:贾谊过秦论西汉初年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承继
13、了文景之治的汉武帝审时度势,通过西汉初年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承继了文景之治的汉武帝审时度势,通过思想上尊儒、政治上集权、经济上控制、疆域上拓展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思想上尊儒、政治上集权、经济上控制、疆域上拓展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由秦朝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东汉刘秀励精图治,实现光由秦朝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东汉刘秀励精图治,实现光武中兴,再度巩固统一。两汉的强盛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武中兴,再度巩固统一。两汉的强盛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两汉的统治者们无法解决政治黑暗、土地兼并等问题。这些社会矛盾的逐两汉的统治者们无法解决政治黑暗、土地兼并等问题。这些社会矛盾的逐渐积
14、累使两汉最终走向衰亡。渐积累使两汉最终走向衰亡。小结课堂检测1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这体现了(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啬夫由中央任命C2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A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