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3 课 从 明 朝 建 立 到 清 军 入 关课标要求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中外历史纲要(上)时时 间:间:13681368年年建立者: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都都 城:城:应天府应天府国国 号:号:大明大明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1.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皇帝中书省中书省吏部吏部 户部户部礼部礼部兵部兵部刑部刑部 工部工
2、部 “ “以后嗣君并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不许立丞相,臣下,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处以重刑。” ” 明太祖明太祖皇明祖训皇明祖训1.1.废除宰相制度废除宰相制度(1 1)原因:)原因: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加强君主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专制的需要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今我朝罢丞相,设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
3、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皇明祖训明太祖皇明祖训(2 2)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对以后的政治体制)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对以后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产生了深远影响。2.2.设立内阁设立内阁(1 1)背景:)背景: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207件、件、411411件事,以致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密勿论思不可无人可无人”。 (2 2)内阁出现:明成祖时期)内阁出现:明成祖时期(3 3
4、)职能:为皇帝提供顾问)职能:为皇帝提供顾问(4 4)性质:秘书咨询机构)性质:秘书咨询机构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属,不得专制诸司 明史明史卷卷7272职官志职官志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明代宦官俑明代宦官俑东厂腰牌东厂腰牌锦衣卫印锦衣卫印3.3.宦官专权宦官专权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明成祖、明宣宗两位皇帝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二、海上交通
5、与沿海形势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欲踪迹之,且欲,且欲耀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之。 明史明史郑和传郑和传目的 直接目的:“欲踪迹之”,寻找明惠帝朱允炆; 主要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扬国威夫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不穷兵,不疲民,夫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不穷兵,不疲民,而礼乐文明而礼乐文明赫昭异域赫昭异域,使光天之下,无不,使光天之下,无不沾德沾德化化焉,焉,非先王之天地同
6、量哉非先王之天地同量哉。唐起于西,故玉。唐起于西,故玉关之外将万里;明起于东,故文皇帝航海之使关之外将万里;明起于东,故文皇帝航海之使不知其几十万里。天实启之,不知其几十万里。天实启之,不可强也不可强也。明明茅元仪茅元仪葢太监郑和与王景弘、侯显辈领之有岁。当是时,四夷君长,执赆献琛,葢太监郑和与王景弘、侯显辈领之有岁。当是时,四夷君长,执赆献琛,顶踵相望。赐宴之日,有忭舞天日,稽首阙庭,叹未尝有,译鞮之馆,顶踵相望。赐宴之日,有忭舞天日,稽首阙庭,叹未尝有,译鞮之馆,充牣旁皇,奕然壮观矣。然而往来使送接伴赏赉,费亦不赀。充牣旁皇,奕然壮观矣。然而往来使送接伴赏赉,费亦不赀。明明何乔远何乔远评价
7、: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领先于欧洲半个多世纪;2. 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未能持续。思考:结合四则材料,谈谈你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材料探究倭寇作乱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对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结果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抗倭斗争的胜利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基本稳定下来。加之,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解除海禁,发展海上贸易
8、。到明穆宗隆庆时,明政府开始取消“海禁”,准许对外通商。在军事作战胜利和经济交流加深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倭寇“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也为后世所传颂。欧洲殖民者入侵 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日益频繁 葡萄牙租占澳门: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 荷兰占领台湾: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领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荷兰独占台湾。(一)内陆边疆n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1571 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n 藏族
9、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宣慰司、元帅府等机构,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n 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1)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 民众百般盘剥(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二)明清易代流民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背景材料:17世纪的中国气候处于小冰河时期,此时
10、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恶化,天下大乱,狼烟烽起。除了材料所说,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2)过程:李自成的队伍发 展迅速,成为起 义的主力军提出口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军纪严明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热烈拥护
11、,起义军势力扩展到10余省,队伍发展到100多万人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3)结果:1644年4月,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末帝崇 祯自缢,明朝统治被推翻崇祯帝自缢处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满洲兴起努尔哈赤建立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 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金明交战:后金军队 接连取胜,使明朝北 部受到严重威胁建立大清:1635年,皇太极改族 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皇太极(2)清兵入关概况:明朝灭亡以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 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兵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结果: 李自成在山 海关交战失 利后,
12、转战 各地,最后 失败 清朝的统一: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清军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确立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3)清朝的统一课堂检测 1明成祖永乐年间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 【详解】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地方军政机构,设立于东北边地,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东北边疆的管理,B正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排除A;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
13、变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D。 2按照清朝规制,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其长官大学士“为百僚之长”,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这说明清代内阁 A代表皇帝办理日常军政事务B直接的管理地方行政 C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D是议定军国大政机构 C 【详解】 根据“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可知,清代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的机构,故选C;清代内阁协助皇
14、帝处理政务,并非代表皇帝办理日常军政事务,排除A;内阁是中央机构,不能直接管理地方行政,排除B;内阁没有决策权,D项“议定军国大政”表述错误,排除。 3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A咨询机构决策机构B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C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D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C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的明代加强专制的措施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或称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而英国的责任内阁则是行政机构,决策机构是议会。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为比较型选择
15、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4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 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 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 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
16、参预机务”可知参与机务,再由材料“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可知内阁又获得了票拟权,阁权之重很像汉唐的宰相,比较可知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说法错误,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B项说法错误,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出现的;D项说法错误大学士并没有决策权,不等同于宰相职权。5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的剧名明显犯了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断历史学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称“宰相”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并无确切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B 【详解】 明太祖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擅权一案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因此清朝不可能设置宰相。故选B项,不选D项。史书记载嘉庆皇帝称呼刘墉为刘驼子,当时刘墉已经80岁驼背也属正常,不选AC两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宰相制度的废除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