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2056343 上传时间:2022-0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课内基础回顾郑板桥画扇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高频考点高频考点1辨识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解题技法解题技法一、表现手法一、

2、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答题格式】【答题格式】1. 以小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_入题,抓住_的_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2. 对比:本文运用对比,把_和_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知识模块知识模块 1( 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和人

3、物形象)抛砖引玉抛砖引玉觉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_。3. 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_相似的特点,通过对_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_的目的。4. 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_,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5. 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_,而先_,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_,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6. 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_衬托_的_,使作者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7. 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_心理,放在一个_的环境里

4、,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8. 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_的_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9. 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点明了_的主旨,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10. 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先把_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11. 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内容更_,中心更_,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12.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

5、描写_的情景,烘托了一种_的气氛(或者渲染了一种_的氛围),表达了人物_的感情(心理)。13. 虚实结合: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14.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起到了生动的烘托作用。二、人称作用二、人称作用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作者所见所闻的事情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有明确的倾诉对象。可用拟人手法,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6、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实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三、人物形象三、人物形象1 1明确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明确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 正面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即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2) 环境描写,明确人物思想。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利于渲染气氛、点明背景、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3) 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

7、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4) 侧面描写,补充人物形象。分析侧面描写,有利于对人物形象进行烘托,对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烘托,因此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答题格式】句子【答题格式】句子( (段落段落) )运用了运用了_的描写方法,描写了的描写方法,描写了_(_(内容内容) ),刻画,刻画( (突出突出) )了人物的了人物的_性格特点性格特点( (品质、精神品质、精神) )。2 2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并举例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并举例分析。(1) 描写概括:根据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或精神品质。(2)

8、 关键句法:分析抒情的语句,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散文中的关键语句都有点明或深化主旨的作用,根据关键语句即可了解人物的特点。【答题格式】分条列举:【答题格式】分条列举:(1)(1) 具有具有_的特点和思想品质,例如的特点和思想品质,例如_;(2)(2) 具有具有_的特点和思想品质,例如的特点和思想品质,例如_。3 3综合人物形象并找出依据。综合人物形象并找出依据。突破此考点的要点是运用“结合法”。人物形象特点结合具体事件来分析,即从哪件事、哪些描写中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在答案中既要有人物的特点,又要包含对具体事件的概括。【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某某人是一个某某人是一个_(_(性格性格、特点

9、特点、思想品质思想品质) )的人的人,从他从他( (她她)_)_、_等几等几方面可以看出。方面可以看出。4 4补写描写内容。补写描写内容。最常考的是补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可用“设身处地法”把自己想象成文中人物,直接把所思所想根据语境描写出来。要求:要求:(1)采用第一人称;(2)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3)要结合语境,并与前后文协调一致。人物形象一直都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拿 16 年金华中考的散文来说,题型虽然一样但是考察方式略有不同,采取的是填表格的形式,总得来说难度是降低的,因为这一类题型最大的难点就是归纳不全或者找到依据但是找不出一个妥帖的词语来概括人物。例 1(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

10、,完成下列各题。西塘的水上清洁工西塘的水上清洁工小河丁丁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 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 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 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

11、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精典例题透析精典例题透析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

12、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 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

13、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六妹很想放

14、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选自文汇报2016 年 5 月 2 日,略有删改)9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 分)人物内容第一位清洁工第二位清洁工外貌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身如铁塔,头大颈粗摇橹不愿意

15、绷紧肌肉大手掌着橹把捞垃圾漫不经心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倒【解析】本题考查文章人物特点关键词提取能力。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直接摘出文章的词语进行解答。真题解析真题解析例 1(20172017 年中考预测)年中考预测)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母亲养蜗牛母亲养蜗牛梁晓声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

16、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我阻止他: “

17、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

18、,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母亲默不作答。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的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

19、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1)_。(波澜顿起)(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3)_。(波澜又起)【答案】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

20、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_【答案】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表现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蜗牛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做铺垫。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_【答案】示例一: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二: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对

21、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示例三: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_【答案】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

22、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解析】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最后用巧妙的方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表现了母亲对情感交流的渴望。第 2 题考查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文章第三段通过母亲给小蜗牛安置漂亮、适合它们生长的家,经常带它们晒太阳,长久地守着它们,怕它们跑丢,把蔬菜最嫩的部分剁碎给它们吃等细节的描写,表现了母亲对蜗牛的喜爱,对蜗牛照料的

23、精心及蜗牛对母亲来说代表的特殊意义,为下文母亲不舍得吃掉蜗牛做了情感上的铺垫。第 3 题考查剖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的能力。首先明确画线句是人物描写中的语言描写,这些语言表现的是人物的心理。儿子的一问一确定,表现了他急切要吃到蜗牛的心理。母亲先肯定蜗牛成长,又否定蜗牛长大,体现了她既为蜗牛的成长感到喜悦,又担心蜗牛被吃掉的矛盾心理。例 2例 3例 4例 5例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手掌里的清凉手掌里的清凉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

24、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

25、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历届真题演练历届真题演练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

26、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 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 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 “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段奇清/

27、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答案】 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手掌里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富有意蕴; “清凉”是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例清晰,结构完整。【解析】本题考察标题的含义。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用“手掌里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手掌里传递的清凉来自于哥哥对弟弟的关爱,清凉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以“清凉”为行文线索。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渴望(期盼)清凉感受清凉传递(给弟)清凉3.按

28、要求品析语言。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_【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帮弟弟解凉做铺垫。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_【答案】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笨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的费力,表现了哥哥对弟弟的爱。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答案】甲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

29、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_【答案】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脑(聪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解析】本题考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例 2怀念火柴怀念火柴1在这个自动打火的年代,我竟然怀念起了那小小的火柴。2火柴,多数都是用松木做的。点燃时,那股松香味儿,那木质的芬芳,清新,纯粹,淳厚。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3我小时候,看见大人们

30、点燃火柴抽烟,我总要凑到他们跟前,一是好奇他们对嘴上冒烟这件事儿为何如此热衷,再就是想闻那种好闻的松香味儿。4我父亲那一代人,一直是使用火柴的。5我记得,他们并不是每个人衣兜里随时都带着火柴,常常是好几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带着火柴,可能是因为脆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人们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在劳动间隙,想抽烟而没带火柴的人就会喊一声:谁有火?就有人回答:我有火。想抽烟的就走过来,围在那个带着火柴的人面前,将旱烟锅或自制的旱烟卷凑过来,那人将点燃的火柴依序递到他们嘴里含着的烟上,那动作是快速而又小心翼翼的,动作幅度大了,就会招风熄火,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烟火柴就燃完了。帮人点烟因此也算

31、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小小技艺,也是乡村生活中很独特的一个场景。6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细微的火苗,温暖的火种,拉近和连接起彼此的身体、表情、呼吸和心跳,拉近和连接起彼此内心的温情。他们围在一起抽烟的时候,也并不多说什么,这些平时辛苦而粗糙的男人们,他们用这种亲近的身体语言已经表达了更实在更温暖的内容。7而我的父亲,常常是随身带着火柴的那个人。8至今还记得那个动人的场景。9夜晚,吹着寒风,生产队加班修水库,几十个社员默默劳作着,起落的镢头、铁锹,在夜色里划动零星的天光。这时,几个想抽烟的叔叔伯伯走过来,围

32、在总是随身带着火柴的父亲面前。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这时,我那手捧火苗的父亲,火光照亮了他的脸,他像一位古代的祭司,主持着生命与生命、心灵与心灵的相遇、相依和相知,将手中细微的火焰依序递给围在身边等待接火的乡亲们。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成了这个世界的中心。10这很像一种不是宗教而内涵着宗教意味的精神仪式:那手持火苗的人,大家围在一起,默默地重温心灵的约定。这一刻,这些劳作的人,辛苦的人,清贫的人,他们不仰视别的人,他们自己为自己燃一炷香。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和乡亲们的脸,这些古老的乡土的脸,显得那样质朴、单纯、温和。淡淡的烟缕

33、缭绕着他们,质朴的脸上荡漾着平和、安详的佛光。然后,衔着火苗各自散去,那温暖的烟缕,长久缭绕在岁月的上空。11我想,那时,我卑微的父亲心里,一定会生起一种被别人需要和被看重的幸福感觉。而围在他身旁的乡亲们,心里也会泛起一种尊重和感激的细微情思。12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13气势汹汹的汽油和尖锐带毒的化学气息,笼罩了我们的生活,也弥漫在我们的心魂。14谁的衣兜里,还揣着朴素、温和、亲切的火柴?15谁的身上还散发着古老的松香?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16他们以火柴为中心围在一起,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手、胳膊、衣服都互相紧贴着,甚至,俯身接火时,彼此的脸几乎碰在一起。_【答案

34、】细节描写,“围”“紧贴”“碰”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农人们在用火柴点烟时彼此的亲密,表现出乡人们的单纯善良和乡村生活的温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温馨淳朴的乡村生活的怀念。父亲点燃火柴,微弯着身子,挡住风,护着火。_【答案】细节描写,“微弯“挡”“护”等动作写出了父亲手持火苗时的小心谨慎,庄重虔诚,表现出父亲的单纯朴实,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淳朴生活的怀念。例 3辰州途中辰州途中沈从文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山势既较平和,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皆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气倒明明朗朗。小船

35、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其中一只货船大致还是昨天才坏事的,只见许多水手在石滩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摊晒了许多被水浸湿的货物。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追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

36、类,过一会儿,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屈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都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即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

37、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皆同画相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

38、道他们正在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无不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多美丽的一幅画图,一首诗!但除了一个从城市中因事挤出的人觉得惊讶,难道还有谁看到这些光景矍然神往?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岨,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转引自叶圣陶文章例话,略有删改。)3.在作者看

39、来,老水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细读第段具体分析。(5 分)_【答案】这是一个体格健壮的老水手,他年近八十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为了生存,他在干冷的天气里光着脚谈生意,见小船已开出后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抢生意,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如此拼命;在讨价还价无望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要求,主动拉纤,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妥协体现了他对生存的一份强烈的努力而执着。【解析】第段通过对老头子衰老年迈、光脚的外貌描写,被迫开船后果决跳下水拉船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一个生存在社会底层不被尊重的老水手为了生活不得不屈从妥协的心理,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怜悯和尊重。1乡间蜂事乡间蜂事周灿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乡人对堂前的燕子

40、、屋后高树上的喜鹊窝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其实喜鹊、燕子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些许物质上的指望,但他们认为自家屋子周围有这些生灵的鸣叫与飞舞,家中就会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艰辛的生活也就仿佛多了许多盼头。而对蜜蜂,乡人更视其为天虫地宝,他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那家定居下来。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认真扫去桶上的灰尘,朝桶盖上面

41、喷些淡盐水或涂抹些蜂蜜,再把木桶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向蜂探查的地方,然后静静地伫立一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蜂群的到来。眼见着飞舞的向蜂愈来愈多,一旁的人就格外起了精神,如若一切顺利,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群蜜蜂嘤嘤嗡嗡从天而降,熙熙攘攘钻进圆木桶里。那样的情景会让一旁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然而多数时候是热闹一阵之后,向蜂们舔净桶盖上的蜂蜜便各自散去,场面渐渐冷静下来,最后只余下一个孤零零的圆木桶和旁边一颗颗失落的心。然而蜜蜂的爽约并不会丝毫打消乡人们对其期盼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精灵的到来很不容易。在分蜂时节, 有蜂群的人家大多会有人在家守着家中那些宝贝, 一旦分蜂了,待蜂群出门一小半,乡人就急忙用

42、早已准备好的水不断地向蜂群前端泼去,蜂王身上沾了水不能远飞,蜂群就会在就近的树枝上结成球状,主人家就会乐呵呵地拿一个蜂桶盖把他们“招请”回去,安置在另一个空桶里。有时蜂作业:夯实基础训练作业:夯实基础训练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课堂反馈课堂反馈群飞到半途,飞得低了些,被山坡上干活的人发现了,那人就会急忙扔下手中的农活,抓起地上的泥沙,一路追赶着不断朝蜂群扔去。蜂群经不住这有些蛮横的挽留,只好停留下来,而那追蜂人便欢天喜地地奔回家取蜂桶去。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

43、桶盖回家去。此时乡人的话题多是关于蜜蜂的。得到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说得眉飞色舞,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生活一下子光亮起来了。而那些没有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神情黯然,然而也并没有完全心灰意冷,他们默默地收拾好自家的蜂桶静静等待着不定哪一天蜜蜂就会来了呢。在少有的空闲时节,乡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搬一把椅子端一杯茶走到蜂桶旁坐下,看着蜜蜂们匆忙的身影,听着蜜蜂们嗡嗡的闹声,看着听着竟有些困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那小憩的梦中一定有热闹的嗡嗡声。取蜜是一件紧张而刺激的工作。乡人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先把蜂桶倒过来,然后用另一个蜂桶扣在倒着的蜂桶上,再用木棍急促地敲打下面的蜂桶,蜂群受惊,便匆忙向上爬去,估摸

44、着蜂群都到上面的蜂桶里去了,这才把那蜂桶挪开,用小刀把蜂桶的蜂蜜割取下来,一层一层地轻放在准备好的盆中。这时那紧皱不安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闪着亮光的喜悦就挂满了整张脸。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乡人看看蜂桶中稳定下来的蜂群,看看空中依旧飞舞着的蜜蜂,心中比吃了蜂蜜还要甜,也便觉得日子因为蜜蜂带来的热闹而变得格外甜美。1阅读第段,依据文章内容填空。段落时节乡间蜂事分蜂时节在木桶盖上喷淡盐水或涂抹蜂蜜,期盼蜂群到来分蜂时节向蜂群泼水、扔泥沙,挽留蜜蜂空闲时节在蜂桶边小憩,看蜂、听蜂取蜜时节倒置蜂桶,割去蜂蜜,与乡亲分享甜蜜。2.文中的“乡人”主要有哪些特

45、点?就其中一个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_【答案】热爱生活、富有智慧、过着诗意的生活、淳朴、团结、和睦。如文中乡人在分蜂时节向木桶上喷淡盐水、涂抹蜂蜜吸引蜜蜂以及向蜂群泼水、扔泥沙来挽留蜜蜂都表现了乡人富有智慧。3下列文段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_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答案】文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的表现了在分蜂之时,乡人对这些得之不易的宝贝的小心、虔诚和难以掩饰的喜悦兴奋之情。4联系全文,分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_【答案】蜜蜂的到来,一则可以取蜜,更重要的是预示着他们的家庭平安、和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寒假衔接辅导-18 散文表现手法和人物形象讲义+拓展提升练习(教师版)-2021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