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Career Management)是美国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发展的新学科。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发展计划和员工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企业能达到自身人力资源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的企业氛围。因此,企业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目标.职业生涯管理的前提是:只有企业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企业的目标实现.在企业提供的有效职业管理中,员工迈向卓越, 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情况下,企业赢得员工敬业
2、和奉献精神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为自己的员工创造条件,使之有机会获得一份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在企业中实际上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个角色是确保员工能长期得到企业的保护与培养,给每一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 挖掘个人潜力并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让员工能争取发挥全部潜力。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职业生涯管理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发展愿望。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以提高公司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 通过个
3、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一、对员工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最终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员工重新审视自我动机、需要、价值观及能力,逐步明确个人需要与价值观,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发展的重点,并针对符合个人需要和价值观、适合个人特质的工作,自觉改善、增强自身才干,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经过这个整合过程,使员工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施恩认为职业定位有 5 大类型:技术职能能力型、管理能力型、安全型
4、、自主型和创造型。1.以技术职能能力为职业定位的雇员,有特有的职业工作追求、需要和价值观,表现出如下特征:强调实际技术或某项职能业务工作。此类雇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或职能工作,注重个人专业技能发展,一般多从事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工作.2.管理能力型的职业定位有如下特点:愿意担负管理责任,且责任越大越好。管理权力是此类型雇员的追逐目标,他们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更大责任.具体的技术工作或职能工作仅仅被他们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他们从事一个或多个技术职能区工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3。创造型职业定位是很独特的一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
5、, 创造型职业定位与其他类型的职业定位有重叠.追求创造型定位的雇员要求有自主权、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但是,这不是他们的主要动机与价值观,有创造空间才是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4。安全型职业定位又称作稳定型。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是这一类雇员的追求、驱动力和价值观。他们的安全取向有两类:一种追求职业安稳,这种稳定和安全感主要源自于既定组织中稳定的成员资格,例如大公司组织安全性高,其成员的稳定系数也高;另一种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例如使自己融入团队而获得的安全感。5。自主型职业定位也称作独立型.这种职业定位的特点是: 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为目的。此类雇员认为,组
6、织生活是非理性的,太限制个人, 甚至侵犯个人私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工作环境。施恩认为,从职业定位可以判断员工职业成功的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最大程度地激励员工。 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企业应根据不同职员的特点来采取对应方法,一般可针对新员工、 中期员工和老员工 3 类人员来进行。对新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是: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最初工作. 在古德曼萨奇斯公司,管理者们总是期望公司的年轻专业人员能较快地做出贡献,能通过在承担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迅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中期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则是:提拔晋升,使职业通路畅顺。这一规划主要应用于有培养前途、
7、有作为、能独当一面的雇员。对于他们,企业依然要充分信任,大胆地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任务交予他们;老年员工的职业规划方法:到职业后期阶段,员工的退休问题必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此外, 在具体的实施上,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应规范化进行.企业要首先分析员工的理想型职业选择和现实型职业选择。两者的距离越近,双方的冲突就越小.因此,职业的选择往往是个人理想与企业现实二者之间的折中.但必须看到, 对一位参加工作的成年人来说,职业生涯的开发是贯穿终生的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最后,作为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其他部门紧密关联,并需要员工、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决策层的共同合作和有效配合。
8、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责任在于个人, 但绝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企业必须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提供大量支持。因此,明确个人、主管人员和企业三方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全员参与式的管理活动,只有充分调动员工本人、管理者、公司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套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这几个方面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又缺一不可。1。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员工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设计.那么企业在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让员工承担哪些责任?或者说让员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应初步
9、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明确自身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开发需求。这一步应该是员工所扮演的角色中的重中之重。 其次, 应该展现出良好的工作绩效。这样,员工才会有在公司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反过来,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助于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主动从上司和同事、客户等信息源那里获得有效的反馈,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有员工本人才能确定, 别人是难以强加的;主动了解公司内部有哪些学习活动、培训项目,通过自我评估,员工确定了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这时就需要主动收集公司内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跟管理者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面谈;与来自公司内外
10、不同的群体进行接触,例如一些专业协会、项目小组等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收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2。 管理者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员工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有关信息和有关职业发展的建议。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管理者要承担起教练、 评估者、顾问和推荐人这些角色.教练,是指管理者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员工出现的问题,比如,工作松懈、精神不集中、绩效下降、在工作中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等。发现这些问题后,管理者应与员工进行细致的面谈,倾听员工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员工的诉求以及现实的客观分析来确定出员工的需求, 并加以详细的界定.评估者,是指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职业
11、生涯规划做出反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在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因此,管理者要明确公司的标准、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公司的需求,从而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沿着公司目标的轨迹前进.顾问,是指管理者应该能够向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选择,协助员工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等等.推荐人,是指管理者要向员工推荐其他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比如公司的培训、业务研讨会等;还要向员工反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适时向员工推荐不同的学习和提升机会。3. 公司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公司既是策划者又是监督者, 除了做好咨询帮助和信息支持等以外,还应从组织和制度上给予保证。一是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完成相关的职
12、能和工作。这是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一般来讲,有两种组织模式。一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承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设计工作。比如, AT&T 在 1987 年成立了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系统部,由 15 人组成,专门负责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工作,组织员工职业生涯开发顾问委员会(由来自各业务单位的中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组成)完成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并且向各级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相应的咨询.二是授予人力资源部门相关的权利,使其承担起相关的责任。 例如在麾托罗拉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被划分到人力资源部的不同职能领域。在员工绩效考核系统中,员工个人承诺包含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以及
13、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相关培训和主管人员的支持,并且在与主管的面谈中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在招聘系统中,特别为目前岗位与职业目标不很匹配的员工设立了内部机会系统,企业内部满足条件的员工优先填补职位空缺,保证员工优先在本企业内部寻找到更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岗位。三、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基础制度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是面临竞争的权宜之计,而是应该长期推行的工作之一,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以保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基础制度和监管制度.基础制度保证企业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策划者的角色, 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基础.基础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职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制度。建立及时提供
14、企业内部空缺职位的信息系统及企业内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数据库。例如 AT&;T 向员工提供个人职业生涯参考指南,使所有员工都清楚各个业务单位的工作内容,并提供两份咨询性表格,一份是按业务领域分类的业务单位清单,另一份是按技能分类的业务领域。员工自我测评系统和数据库制度.构建完善的测评系统,提供多种测评工具,并针对每个员工的测评结果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员工的成长过程和职业发展阶段。规范科学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制度.建立对主管人员、 员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内部培训人员的多方位培训体系。例如,AT&T 不仅对各级主管和员工,制定了开展职业生涯开发讨论活动的指导原则,还对培训教员进
15、行培训, 辅导各业务单位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掌握员工职业生涯开发系统及其各项工具,使他们可以对本部门的人力资源代表进行培训。多重职业发展路线以及岗位轮换制度.明确员工职业发展的多种路径,保证员工有多种选择,并且保证企业内部的员工岗位轮换, 使员工享受自由选择职业发展的乐趣,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职业生涯设计程序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执行程序。一般来讲包括员工的自我评估、实际检验、目标设置、确定职业生涯路线、制订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和行动计划等步骤。很多企业都将这些程序与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程序结合在一起,实现职业生涯开发与绩效改进之间的互动发展。当然这种程序制度必须是根据企
16、业经营的实际需要来设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监管制度。主要是对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分配的权利、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主要体现为将基础制度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明确企业、主管人员和员工三个层面的责任、 权利和义务,有序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且监督该项工作的进展和执行情况。四、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技巧企业内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员工个人的事,也不是企业一方的事,更不是某个部门的事。它需要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全力支持,需要人力资源及所有其它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是从组织上、 制度上及职业生涯管
17、理体系上对组织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应的保障.通常,企业组织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职业生涯委员会来负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事宜,组织编写生涯手册,对企业组织的整体职业生涯管理进行指导。通过举办生涯讨论会及职业生涯咨询等手段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大量企业案例总结,对于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需要组织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可概括为:避免和减轻与新员工的现实震动(Reality Shock) ;帮助年轻员工尽快找到职业锚(Career Anchors) ;帮助立业与发展期员工专心发展;帮助生涯中期员工识别生涯高原(Career Plateau) ;实现生涯转变(Career Tran
18、sition) ;帮助生涯后期员工退休准备与退休。在生涯管理咨询实践中,企业组织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建立企业职业资源中心,畅通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招聘时优先考虑企业内员工;及时提供绩效反馈意见;给员工提供培训学习及轮岗晋升机会;控制工作压力强度、关注员工健康;协调员工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生活;举办关节点仪式;年终成长盘点大会;提供生涯发展咨询,特别是借助外部专业职业咨询机构的支持效果更佳。生涯管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立内容,它是一种新的管理哲学的导入过程。 而当新的管理哲学被贯彻之后,最终将形成生涯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五、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匹配对于职业
19、生涯发展,组织与员工间有着不同的目标和出发点。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侧重在确定组织未来的人员需要、安排职业阶梯、评估员工的潜能、实施相关的培训与实践, 进而建立起有效的人员配置体系和接替计划.而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更多关注在认识自身的能力和兴趣、设定职业发展的目标、评估组织内外部的发展机会、通道及可能性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组织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的匹配模型。在匹配模型中,施恩强调组织与员工个人间应该积极互动,最终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员工的职业发展与成功。施恩还认为,组织在整个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将通过新员工入职
20、培训完成新员工的“社会化”过程,并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全面的绩效管理、工作轮换及工作重新设计等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帮助员工提升职业技能,把握职业发展机会.向阳职业生涯规划专家认为,在整个的组织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互动过程中,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应该首先服从并匹配于组织的发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匹配与协调,是员工职业生涯成功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1)组织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依存载体.员工只有在组织环境中,从事专门的工作或活动,才能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2)企业组织所实施的所有经营管理行为(包括战略决策、技术创新、销售与客户满意、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成本控制、质量改进
21、等) ,都是服从于企业组织的经营发展需要这一根本目的的。(3)员工是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员工主动地适应组织需要、根据组织的要求提升职业能力、整合并确定清晰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评估并把握职业发展的实际机遇等。(4)如果当前组织的发展已经不适合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需要,那员工个人就有必要寻求组织外发展。即寻求在其它企业内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匹配。因此,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应首先服从并匹配于组织发展的实际需要.正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乔治T米尔科维奇等强调的,职业生涯是通过员工为追求理想而做出的选择与公司为实现目标而提供的机会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六、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在员工开展
22、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尤其重要。传统上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单线条的。例如: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一般是: 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而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助理主办主管项目经理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显而易见,技术人员的发展机会要相对少一些。 对于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来说,要让关键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公司重视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单线条式的职业生涯路线会使得专业人员在地位、 薪酬、 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均不如管理人员.最终,高价值的专业人员可能会离开公司。解决的办法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多重的职业生涯路线。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体
23、系可以让员工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向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的乐趣。技术人员有机会进入三种不同的职业生涯路线,分别是一种科研生涯路线和两种管理生涯路线。这三种不同发展路径的薪酬水平接近, 发展机会也较相似,有利于员工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兴趣和技能的发展道路。一般来讲,企业在设计针对技术人员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要坚持以下两点:保证技术人员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地位和奖励等都不低于管理人员,这一条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计时首要关注的一点。当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性质、内容不同, 基本工资可以不同,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可以低于管理人员,但要通过科研奖金、专利奖金等形式使其有机会提高总体收入。要为
24、技术人员提供选择其职业生涯路线的机会。这一点不单单指企业设计不同的晋升路线,向员工展示不同的发展路径,还指的是企业应该为其提供有关的测评手段等职业生涯规划资源。通过测评信息,技术人员会明白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强项技能是与技术职位相适应,还是与管理职位相适应。针对技术人员设计的多重职业生涯路径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能走上管理生涯上来。只有那些确实有卓越管理才能的技术人员才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成为管理人员。要注意多重职业生涯路径的设计决不是为了纵容那些缺乏管理才能的员工。对于无法进入管理层的员工,企业可以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重点考虑对他们的报酬激励。对于这部分员工的薪酬要以知识水平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基于目前工作的要求而定.重点通过薪酬体系的制定, 促使员工拓宽自身的技能,减小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之间报酬率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