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2088981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病邪辨证病邪辨证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系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系黄冬梅黄冬梅 病邪辨证纲领病邪辨证纲领风风寒寒湿湿燥燥火火暑暑瘀瘀郁郁痰痰食食外感六淫外感六淫内伤病因内伤病因内生五邪内生五邪一、风证一、风证风证风证外风证:外风证:风邪经皮肤肌腠或口鼻、咽风邪经皮肤肌腠或口鼻、咽喉侵犯人体而产生的病证。喉侵犯人体而产生的病证。内风证:内风证: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产生的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产生的病证,以病证,以眩晕、痉挛、抽搐、眩晕、痉挛、抽搐、震颤震颤等动摇表现为主要见症。等动摇表现为主要见症。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

2、阳位。易袭阳位。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风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特性,故属于阳邪;易使腠理疏泄开张;易使腠理疏泄开张;风邪常易侵袭头面、肌表、肩风邪常易侵袭头面、肌表、肩背等阳位而发病。背等阳位而发病。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2 2、风、风性性善行而数变,主善行而数变,主“动动”善行善行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病位游移,行无定处。数变数变风邪致病变幻无常,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发病迅速。主主“动动”-风具有使物体动风具有使物体动摇的特性。摇的特性。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3 3、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

3、邪的首要致病因风邪为六淫病邪的首要致病因素,其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素,其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如: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湿痹风寒湿痹风证的特点风证的特点易犯高位,易袭肌表。易犯高位,易袭肌表。(如:头痛,鼻(如:头痛,鼻塞咽痒,身背项疼,汗出恶风)塞咽痒,身背项疼,汗出恶风)发病急,变化快。(发病急,变化快。(如:风疹)如:风疹)症状具有震颤动摇的特点。症状具有震颤动摇的特点。(如:眩晕、(如:眩晕、振颤、抽搐等)振颤、抽搐等) 上上 动动 急急二二、寒、寒 证证寒证寒证外寒证:外寒证:感受寒邪所致的病证。感受寒邪所致的病证。

4、内寒证:内寒证:机体阳气虚衰,或阴盛导致机体阳气虚衰,或阴盛导致寒邪从内而生的病证。寒邪从内而生的病证。伤寒: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中寒: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寒为阴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寒为阴气盛的表现,其性属阴,故属阴邪;故属阴邪;“阴胜则阳病阴胜则阳病”,故寒邪易伤阳,故寒邪易伤阳气。气。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2 2、寒性凝滞,主痛、寒性凝滞,主痛气血津液所以能运行不息,气血津液所以能运行

5、不息,通畅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推通畅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寒邪侵犯人体往往会使动。一旦寒邪侵犯人体往往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从而出现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从而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各种疼痛的症状。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3 3、寒性收引、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使气机收敛,寒邪侵袭人体,使气机收敛,表现为:表现为:腠理收缩闭塞而无汗;腠理收缩闭塞而无汗;经络经气挛急而疼痛;经络经气挛急而疼痛;筋脉收缩而手足拘急;筋脉收缩而手足拘急;血脉收缩而血行变缓、脉紧迟。血脉收缩而血行变缓、脉紧迟。寒证的特点寒证的特点恶寒、四肢不温等恶寒、四肢不温等头身疼痛、脘腹冷痛等

6、头身疼痛、脘腹冷痛等无汗、肢体蜷缩、四肢屈伸不利等无汗、肢体蜷缩、四肢屈伸不利等排泄物清稀无色,面色及舌苔白排泄物清稀无色,面色及舌苔白 寒寒 收收 痛痛 白白三、暑证三、暑证q暑邪纯属外邪,暑证只有外感而无内生。暑邪纯属外邪,暑证只有外感而无内生。q暑证独见于夏天。暑证独见于夏天。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属阳邪。属阳邪。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热性症状,如:暑邪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热性症状,如:心烦、心烦、高高(大大)热、口大渴、大汗、脉洪大热、口大渴、大

7、汗、脉洪大等。等。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2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故暑邪侵犯人体,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汗出过多,一方面耗伤津液,另一方面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3 3、暑多夹湿、暑多夹湿暑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雨而潮湿,所暑季除气候炎热外,常多雨而潮湿,所以暑邪犯病多兼挟湿邪。常兼见四肢困倦,以暑邪犯病多兼挟湿邪。常兼见四肢困倦,胸

8、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胸闷呕恶,大便溏泻不爽。暑证的特点暑证的特点高热,多汗,烦渴,脉洪数高热,多汗,烦渴,脉洪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倦怠无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倦怠无力,脉数无力力,脉数无力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闷、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闷、呕恶、便溏呕恶、便溏 夏季热症夏季热症 暑多夹湿暑多夹湿 伤津耗气伤津耗气四、湿证四、湿证湿证湿证外湿证:外湿证:感受湿邪所致的病证。感受湿邪所致的病证。内湿证:内湿证:机体津液代谢失常,聚而成机体津液代谢失常,聚而成湿而产生的病证。湿而产生的病证。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湿性重浊、湿性重浊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具有重着的特

9、点。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具有重着的特点。外感湿邪外感湿邪 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湿邪留滞关节湿邪留滞关节 关节疼痛重着。关节疼痛重着。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具有秽浊湿邪为病,其排泄物和分泌物等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不清的特点。小便混浊不清,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妇女小便混浊不清,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妇女带下过多,面垢,眵多。带下过多,面垢,眵多。 重重 浊浊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二)2 2、湿性粘滞、湿性粘滞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指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症状粘腻不爽症状粘腻不爽: : 如湿留大肠,则见大便粘如湿

10、留大肠,则见大便粘腻不爽;湿滞膀胱,小便涩滞不畅;湿病舌腻不爽;湿滞膀胱,小便涩滞不畅;湿病舌苔多见粘腻。苔多见粘腻。病程粘滞缠绵:病程粘滞缠绵:湿邪致病多反复发作,病湿邪致病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程较长,缠绵难愈。如湿疹、湿痹等病。如湿疹、湿痹等病。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三)3 3、湿为阴邪、湿为阴邪,易,易损伤阳气,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阻滞气机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性类水,故为阴邪。由于湿为阴邪,故易伤阳气。由于湿为阴邪,故易伤阳气。湿邪侵犯人体,易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湿邪侵犯人体,易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 湿阻胸膈湿阻胸膈 常出现胸闷常出现胸闷

11、 湿困脾胃湿困脾胃 出现脘痞腹胀,大便不爽出现脘痞腹胀,大便不爽 湿停下焦湿停下焦 气化不利则水肿气化不利则水肿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4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见于人体的下部。湿邪致病多见于人体的下部。如:小便淋浊、带下、泄泻、痢疾、下如:小便淋浊、带下、泄泻、痢疾、下肢水肿、下肢溃疡、阴囊湿疹等,多为湿邪肢水肿、下肢溃疡、阴囊湿疹等,多为湿邪下注所致。下注所致。湿证的特点湿证的特点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关节疼痛重着,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关节疼痛重着,易袭下位。易袭下位。小便混浊,大便溏泻,下痢粘液,带下小便混浊,大便溏泻,下痢粘液,带

12、下秽浊,舌苔厚腻。秽浊,舌苔厚腻。病程缠绵难愈,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淋病程缠绵难愈,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淋漓不畅。漓不畅。 重重 滞滞 浊浊五、燥证五、燥证燥证燥证外燥证:外燥证:感受燥邪所致的病证。感受燥邪所致的病证。内燥证:内燥证:由于热盛伤津耗液、或汗、由于热盛伤津耗液、或汗、吐、下太过,或失血过多,吐、下太过,或失血过多,致机体阴津亏虚而产生的致机体阴津亏虚而产生的病证。病证。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燥邪侵犯侵犯人体人体,易损伤人体的易损伤人体的津液津液,出现,出现各种干燥、滞涩不利的各种干燥、滞涩不利的症状。症

13、状。如: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如: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则皱裂,毛发干枯不荣,肤干燥、甚则皱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2 2、燥易伤肺、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开窍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开窍于鼻,而燥邪伤人,常从口鼻而于鼻,而燥邪伤人,常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入,故燥邪最易伤肺。常见: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常见: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大咯,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大便干燥等症。便干燥等症。燥证的特点燥证的特点口干鼻燥,口渴咽干;干咳无口干鼻燥,口渴咽干;干咳无痰,或少痰

14、,或痰中带血等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等毛发干枯不荣,肌肤甲错,大毛发干枯不荣,肌肤甲错,大便干结,舌光无苔等便干结,舌光无苔等 津津 伤伤 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六、火(热)证六、火(热)证火证火证外火证:外火证:感受火热之邪所致的病证感受火热之邪所致的病证 。内火证:内火证:由火热内生而产生的病证。由火热内生而产生的病证。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1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有升腾上炎的特性,火热有升腾上炎的特性,其致病之多表现在人体上部。其致病之多表现在人体上部。风热上壅风热上壅 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心火上炎心火上炎 口舌生疮口舌生

15、疮胃火上炎胃火上炎 牙牙龈肿痛龈肿痛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2 2、易伤津耗气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泄,消灼阴液。液。症见:汗大出,口大渴喜冷饮,症见:汗大出,口大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大便秘结。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三)3 3、易生风动血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火热之邪 燔灼肝经,劫耗阴燔灼肝经,劫耗阴液液 肝风内动。肝风内动。(高热、四肢(高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火热之邪火热之邪 灼伤血脉灼伤血脉,迫血妄迫血妄行行 出血。出血。火

16、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四)4 4、易扰心神易扰心神轻者:轻者:心神不宁,心烦失眠心神不宁,心烦失眠重者:重者: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五)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五)5 5、易致肿疡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于局部局部 腐蚀血肉腐蚀血肉 疮疡痈肿疮疡痈肿(红肿热痛)(红肿热痛)火证的特点火证的特点面红目赤,口舌糜烂,牙龈肿痛,面红目赤,口舌糜烂,牙龈肿痛,咽喉红肿,疮疡痈肿、发热、小咽喉红肿,疮疡痈肿、发热、小便短赤、舌质红便短赤、舌质红汗大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汗大出,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

17、黄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黄燥热极生风,迫血妄行,心神受扰热极生风,迫血妄行,心神受扰 炎上发赤炎上发赤 火性急迫火性急迫 消灼阴津消灼阴津七、郁证七、郁证郁郁 气机阻滞,流通不畅,通称气机阻滞,流通不畅,通称气滞气滞。郁证的临床特点郁证的临床特点1 1、气郁则胀、气郁则胀3 3、气郁则聚、气郁则聚2 2、气郁则痛、气郁则痛轻者胀闷,可兼隐痛,症状时增时减。轻者胀闷,可兼隐痛,症状时增时减。重者疼痛,时作时止。重者疼痛,时作时止。更甚者更甚者痞满,发作有时,聚散无常,部位不定痞满,发作有时,聚散无常,部位不定。八、瘀证八、瘀证瘀血瘀血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

18、畅停滞,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不畅停滞,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的血液。血瘀证血瘀证 是瘀血所产生的病证。是瘀血所产生的病证。(一)瘀血形成的原因(一)瘀血形成的原因1 1、阻滞于血脉中的瘀血、阻滞于血脉中的瘀血2 2、离经之瘀血、离经之瘀血气虚、气滞气虚、气滞 推动障碍推动障碍 血行不畅;血行不畅;血寒血寒 血液凝滞不畅;血液凝滞不畅;血热血热 血受热邪煎熬而粘浓血受热邪煎熬而粘浓 血行结滞。血行结滞。外伤、气虚外伤、气虚 统摄失职统摄失职 血溢出于脉外;血溢出于脉外;血热血热 迫血妄行迫血妄行 血溢出于脉外。血溢出于脉外。(二)血瘀证的临床特点(二)血瘀证的临床特点疼痛疼痛出血出血肿块肿块刺

19、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更甚。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更甚。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肿块、质硬、位置固定不移。在体内多为肿块、质硬、位置固定不移。血色紫暗或夹有块状。血色紫暗或夹有块状。紫绀紫绀舌质舌质 脉象脉象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常见为沉涩、细涩、弦涩等。脉象常见为沉涩、细涩、弦涩等。九、痰证九、痰证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形之痰有形之痰 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者。视之可见,触

20、之可及,闻之有声者。无形之痰无形之痰 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辨证求因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辨证求因的方法来判断出的病因。的方法来判断出的病因。泛指痰涎停留于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而引起的各种病证。体内而引起的各种病证。痰证痰证痰痰(一)水、湿、痰、饮之间关系(一)水、湿、痰、饮之间关系湿湿为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为水液弥散浸渍于人体组织中的状态,湿聚为湿聚为水水,积水成,积水成饮饮,饮凝成,饮凝成痰。痰。稠为痰,稀为饮,更清者为水。稠为痰,稀为饮,更清者为水。水、湿、痰、饮不能截然分开,常统称水、湿、痰、饮不能截然分开,常统称“水湿水湿”、“水饮水饮”、“痰湿痰湿”、“痰饮痰饮”。痰的致

21、病特点(一)痰的致病特点(一)1 1、阻滞气机、气血阻滞气机、气血停留于肺停留于肺 肺失宣降肺失宣降 咳嗽、气喘;咳嗽、气喘;困阻脾胃困阻脾胃 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流注经络流注经络 气血阻滞气血阻滞 肢体麻木,曲肢体麻木,曲伸不利,半身不遂伸不利,半身不遂痰证的致病特点(二)痰证的致病特点(二)2 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痰饮可随着气的升降,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痰饮可随着气的升降,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皮肉。皮肉。 “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多由痰作祟”痰饮致病不仅病证广泛,而且变化多端。痰饮致病不仅病证广泛,而且变化多端。“怪病多痰怪病多痰”痰证的致病特点(三)痰

22、证的致病特点(三)3 3、痰性类湿,重浊粘滞缠绵、痰性类湿,重浊粘滞缠绵大多有沉重、秽浊或粘滞不爽的症状,大多有沉重、秽浊或粘滞不爽的症状,舌苔秽浊粘腻;舌苔秽浊粘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证的致病特点(四)痰证的致病特点(四)4 4、痰贮于肺、痰贮于肺指肺中咳吐而出的狭义的痰;指肺中咳吐而出的狭义的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十、食证十、食证食证食证 饮食不节所致的病证,又称食滞或饮食不节所致的病证,又称食滞或食积。食积。食滞的致病特点食滞的致病特点1 1、不纳不纳胃的受纳腐熟障碍胃的受纳腐熟障碍 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胃脘胀闷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酸,恶心呕吐。2 2、不运不运脾失健运脾失健运 肠鸣腹痛、泻下酸腐臭秽便。肠鸣腹痛、泻下酸腐臭秽便。3 3、积滞积滞食滞日久,耗伤正气食滞日久,耗伤正气腹大如鼓,面黄肌瘦腹大如鼓,面黄肌瘦 (虚实夹杂)虚实夹杂)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基础中医学课件:病邪辨证-2013.ppt)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