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有精神说课我们有精神说课第第 1 1 课时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 2 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的。本课主版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 这样真精神、 有精神才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了学生生活中典型的五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第二个栏目“有精神才好”通过两组对比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栏目“我们天天有精神
2、”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教材副本谁精神?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不仅仅指外表,而是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结合。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主版教材第一个栏目的内容。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前调查是了解学情的最好方式。为了更好地掌握学情,课前我通过观察、访谈和家长问卷的形式进行学情了解。通过观察、访谈,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单一,局限于对外在精神的感受,往往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对内在精神的理解比较欠缺,如他们会认为读书只要读正确就好了,不需要大声朗读;有些学生读书、
3、做作业时姿势做好了,但不够用心;唱歌只要会唱就行,不需要感情投入等等。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比较懒散,精神面貌不佳。如,认为孩子写字时坐姿不够端正;阅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孩子不能长时间保持“有精神”的状态,需要家长提醒等。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对学情的详细了解, 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2.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其中目标一是本节课的重点。 “有精神”包括外在精神和内在精神两方面。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具体形
4、象思维阶段,要理解“内在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对于“内在精神”的理解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本节课另一个难点是“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结构特点,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活动板块:活动一:学习绘本谁精神?;活动二:这样真精神;活动三:亮眼睛找“精神”;活动四:诵读儿歌有精神。下面,具体说说这四个活动板块的教学过程。活动一:绘本学习谁精神。活动一:绘本学习谁精神。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教师出示森林王国图,创设一个情境:“小朋友们,森林王国里马上要举行一个看看谁精神的比赛了,让我们一
5、起走进森林王国去看看这场比赛吧!”第二环节,师生一起欣赏视频谁精神?,教师组织互动交流:“你觉得小动物们谁有精神?”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基本来自于对故事内容的了解,如:孔雀长得漂亮有精神;猴子眼睛明亮也精神这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相应的图画,并小结:“像小动物们一样,漂亮、眼睛大又明、声音响亮、姿势美都是有精神的表现。”(板贴:有精神)本活动的设计旨在利用有趣的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本活动的设计旨在利用有趣的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有精神有精神”的状的状态。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绘本故事作为本课时的导入内容,引导学生初态。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绘本故事作为本课时的导入内容,
6、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步感受“有精神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可以是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优美等,的具体表现可以是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优美等,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让绘本故事动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让绘本故事动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二:这样真精神。活动二:这样真精神。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视频呈现校园生活中学生升旗仪式时特别有精神的照片,让学生观察照片中哪些同学有精神,他们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并夸一夸有精神的同学,在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提炼: “在升旗仪式上服装洁、站姿挺、脚步正、眼神亮这些都是有精神的状态。
7、” (板贴:服装洁、站姿挺、脚步正、眼神亮)榜样学习是一年级学生道德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环节,呈现天安门国旗班升旗时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视频、交流观看感受,并进一步讨论:“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们能这么有精神?” 通过这一教学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并初步理解:真正的“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第三环节,创设情境,模拟升旗仪式。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雄壮的国歌即将奏响,鲜艳的国旗即将升起,让我们一起用最饱满的热情参加升旗仪式吧!”真正 “有精神”的同学,能获得一枚“有精神章”。然后课件呈现鲜艳的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参加模拟升旗仪式。教师即时点评,颁发“有精神章”,引导学生做到“有精
8、神”的知行合一。第四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正式的集会场合也很有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正式场合都要做到有精神地参加活动。活动二的教学,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导入,通过观察辨析、榜样学习、情活动二的教学,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导入,通过观察辨析、榜样学习、情景模拟景模拟、讨论互动等方法讨论互动等方法,以点带面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层层深入,促进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促进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有有精神精神”的状态并愿意努力做到,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的状态并愿意努力做到,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活动三:亮眼睛找活动三:亮眼睛找“精神精神”。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亮眼睛找找照片中的“有精神”。课件出示日常
9、生活中的一组学习活动时有精神的照片,让学生从照片中找一找,谁的样子有精神?并说说为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聚焦学生“认真读书”“高兴唱歌”的照片,通过“仔细观察,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读书不仅仅要“拿好书、坐端正、声音响”,更要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思考;唱歌时不仅要大声地唱,更要唱得高兴,如脸上有笑容等都是“高兴地唱”的表现。第二环节,亮眼睛找找课堂中的“有精神”。教师先引导:“小朋友们,认真读、高兴唱(板贴:认真读、高兴唱)是有精神的样子,现在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很多同学很有精神呢!你找到了吗?”引导学生就在现场找找课堂上谁的样子有精神?哪儿有精神?通过 “讨论交流现场示范颁发奖章” 系列活动
10、,引导学生明白坐姿挺拔、积极举手发言、说话声音响亮、认真听课等都是有精神的表现。(板贴:响亮说、仔细听)第三环节, 亮眼睛找找其他地方的 “有精神” 。 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考: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样子也很有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家庭、社区找找有精神的样子吧!”这时课件出示表格,表格中显示校门口问好、家庭亲子阅读、假日小队活动照片,这三个不同场合常见的场景提示学生生活中处处可以做到“有精神”。另外,也要考虑到其他场合,以省略号提示学生还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思考。活动三的三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活动三的三个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找精神找精神”展开,找的领域和形式不同,展开,找的领域和形式不同,
11、从过去的生活到现在的生活,从观察照片到现场体验再到发散性思考,由点及从过去的生活到现在的生活,从观察照片到现场体验再到发散性思考,由点及面面,层层深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样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样子,从而对从而对“有精神有精神”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营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营造“有精神有精神”的氛围,鼓励孩子突破自我,乐于的氛围,鼓励孩子突破自我,乐于展示自己展示自己“有精神有精神”的一面。的一面。活动四:诵读儿歌有精神,过程展开如下:活动四:诵读儿歌有精神,过程展开如下:本活动第一环节,在结合已有板书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进一步对话完善儿歌的创编。教
12、师指着板书引导: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服装洁、脚步正、姿势挺、眼神亮,这些都是(教师停顿,引导学生接下去说)升旗仪式时有精神的样子。”(教师板贴:升旗集会真精神!)“认真读,高兴唱,响亮说,仔细听,这些是(教师停顿,引导学生接下去说)读书学习时有精神的样子”。(教师板贴:读书学习精神好!)最后形成一首有趣的儿歌:有精神服装洁,脚步正;姿势挺,眼神亮。升旗集会真精神!认真读,高兴唱;响亮说,仔细听。读书学习精神好!这时,教师指着板书说:你们看,我们刚才边学边创编了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如果能有精神地诵读,一定很好听,而且对我们做到有精神很有帮助哦!“怎样才能做到诵读儿歌时有精神呢?
13、我们一起来商量一下吧!”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声音响亮、坐姿端正、面带笑容等等这些都是诵读儿歌时有精神的表现。之后,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按照大家一起商量的诵读规则有精神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吧。”在音乐声中,师生集体诵读儿歌有精神。活动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作为课堂总结。一方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活动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作为课堂总结。一方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已学内容;另一方面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学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已学内容;另一方面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同时共商诵读规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到学习,同时共商诵读规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到“有精神有精神”的知行合一。
14、的知行合一。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我们有精神说课第我们有精神说课第 2 2 课时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是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 2 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的。本课主版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 这样真精神、 有精神才好、 我们天天有精神。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了学生生活中典型的五个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第二个栏目“有精神才好”通过两组对比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
15、间的关系。第三个栏目“我们天天有精神”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教材副本谁精神?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不仅仅指外表,而是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结合。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主版教材第二个栏目的内容。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 学生已经认识到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初步知道“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学生对于“内在精神”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养成有精神的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经过观察、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不能保持良好的坐姿,行走时不能做到昂首挺胸,需要不断提醒;阅
16、读、听讲时专注度不够等。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有精神”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认识,对保持“有精神”的状态缺乏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现状,我制定了以下课时目标:1.知道有精神能使身体好,面貌好。2.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3.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其中,“知道有精神能使身体好,面貌好;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是教学重点。“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是教学难点。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
17、活动板块。活动一:辨一辨,有精神益处大;活动二:秀一秀,精神劲儿足;活动三:议一议,有精神方法多;活动四:读一读,有精神我最棒。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每个活动板块的具体操作和设计意图。活动一:辨一辨,有精神益处大。活动一:辨一辨,有精神益处大。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欣赏导入先出示本班学生课堂学习坐姿和路队行走等特别有精神的照片, 引导学生欣赏:“小朋友们,请仔细欣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照片,你想说什么?”在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导入课题并板贴课题:我们有精神。第二环节我来辨一辨这一辨析环节直接采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说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 课件出示教材第
18、8 页的图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图中两位小朋友的坐姿, 让他们主动发现图中左边趴着看书的小朋友由于不良的坐姿导致脊柱不正常弯曲,而右边的小朋友的脊柱是正常的弯曲。通过辨析后初步明确“坐得有精神”很重要。紧接着出示“医生的话”,借助医生的专业解说进一步让学生懂得坐姿“有精神”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现场指导学生坐姿。最后教师小结板贴:有精神,身体好。接着,教师导入第二个教学层次:“坐姿端正不仅显得有精神,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那行走的姿势该怎样呢?”课件出示教材第 8 页的图 2,创设一个简单的情境: “这两位小朋友背着书包来上学,你会更喜欢哪一位呢?为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
19、流,体验到行走时“昂首挺胸”“面带笑容”显得精神面貌更好,更让人喜欢。之后请两位学生现场进行榜样示范,其他同学一起来评一评,学一学。最后教师小结板贴:有精神,面貌好。此活动板块的设计,意在利用教材中的对比图,通过观察比较此活动板块的设计,意在利用教材中的对比图,通过观察比较辨析交辨析交流流现场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逐步深入了解有精神对身现场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逐步深入了解有精神对身体健康以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意义体健康以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意义。从而落实本课时从而落实本课时“有精神有精神,身体好身体好,面貌好面貌好”这一教学重点。这一教学重点。活动二:秀一秀,精神劲儿足。
20、活动二:秀一秀,精神劲儿足。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谁的精神劲儿足?课件先出示一组学生的日常活动时的照片:有集体唱歌图,个人跳绳图、讲故事比赛图等。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老师把你们日常活动时特别有精神的样子拿出来给大家晒一晒!你觉得谁的精神劲儿足?”在师生充分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这些动情歌唱、整齐朗读、专注跳绳、响亮发言等都是很有精神的表现。第二环节我来秀一秀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勇敢展示自己的精神劲儿: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有精神劲儿的样子,敢于展示自己有精神的样子是自信的表现, 你们谁愿意来现场展示呢?” 课件出示展示的要求及规则,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
21、交流,然后依次上台展示。师生共同评议交流后教师小结:“像你们这样自信、认真地展示就是有精神的表现。”此活动板块的教学通过晒一晒学生日常活动中有精神的照片,引发学生对此活动板块的教学通过晒一晒学生日常活动中有精神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的期待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的期待。 “我来秀一秀我来秀一秀”活动中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让通过形式多样的展示让学生对学生对“有精神有精神”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认同感,从而促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认同感,从而促进“乐于展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时,也
22、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自信、认真是自信、认真是“有精神有精神”的表现,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的表现,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内在精神内在精神”的理解。的理解。活动三:议一议,有精神方法多。活动三:议一议,有精神方法多。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环节我有“金点子”首先,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每天要做的,要想天天有精神,谁有好办法和大家分享吗?”然后出示表格,具体的内容有:晨读时、上课时、做操时教师特别说明,省略号是指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自由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师生补充拓展,收集筛选“金点子”,引导学生在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张“金点子”卡片,送给自己或小伙伴。第二环节“有精神
23、”能坚持有了好办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践行。教师首先引导:“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收获了那么多金点子,要让自己天天有精神,关键在于我们行动起来哦!”接着出示“天天有精神”的践行表,说明操作步骤,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增加事情的数量。最后教师小结:“看谁能够坚持天天有精神,一个星期以后,我们举行有精神颁奖活动。”板贴:天天坚持。这一板块的教学,围绕教材中主持人的话这一板块的教学,围绕教材中主持人的话“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呢怎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呢”展展开,是对开,是对“愿意天天坚持有精神愿意天天坚持有精神”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想一想、议一议保持每天有精神的
24、好办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达保持每天有精神的好办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达到学习目标。知是先导,行是关键。第二环节践行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将到学习目标。知是先导,行是关键。第二环节践行表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实践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课堂中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实践中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活动四:读一读,有精神我最棒。活动四:读一读,有精神我最棒。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接着,课件出示儿歌我们有精神,教师指着课件说:“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边学
25、习一边创编了一首儿歌, 这首儿歌可以提醒我们做到天天有精神哦!我们一起来诵读吧!”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坐姿端正、面带笑容、声音响亮,有精神地朗读。最后师生一起诵读儿歌我们有精神。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有有精神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帮助孩子总结、归纳有精神的方法,实用有效又富有的认识和理解,并帮助孩子总结、归纳有精神的方法,实用有效又富有童趣。童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我们有精神我们有精神【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2养成保持良好精神的习惯。【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精神。【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唤醒思考。1.观察国旗手升旗的图片,注意观看他们的仪态。请同学们站起来模仿。2.同学们回忆一下,还有哪种样子也精神。二、新知学习。1.你知道什么是精神吗?2.为什么要有精神才好?3.怎么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4.小组比赛,展示小组的精神劲。三、反馈练习。1.游戏,比比谁最精神。2.小组讨论互评,如何才能更精神。四、课后作业将好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五、课堂总结今天我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