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2 页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2-20202 23 3(上上)高高一一年级年级第二次作业反馈历史第二次作业反馈历史试卷试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第 I 卷卷本卷共本卷共 30 题题,每题每题 2 分分,共共 60 分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最符合题目要求。1、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
2、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A.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B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决议设立经济特科,以选“务实之才”,最后保举者达200余人。同年,这些被保举者却不得不狼狈离京,“经济特科”随即“停罢”。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经世致用”遭到清政府摈弃B设立经济特科不符合世界潮流C政局变动影响选官制度的变革D.戊戌变法违背知识分子的愿望3李鸿章曾阐述兴办某一近代企业的意图:“派员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来年江、浙漕粮,已备官船造成雇领张本”,事实上该企业兴办后也达到了预期,“就中国洋面运中国官粮,外人断不敢
3、欺侮海运费大减而运极速。”关于该企业的兴办,分析正确的是()A背景是列强掀起了对中国的瓜分狂潮第 2 页 共 12 页B体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C促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入黄金时期D一定程度上抵制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A下令在各郡国建立学校B开创了选官制度“科举”C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主流地位5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崩乐坏的体现B世袭制度的消亡C宗法关系的解体D
4、官僚政治的建立6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思想观念B体现了科举制度的价值导向C维持了门阀士族的血统纯正D形成“士农工商”四民社会7如表是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销量估算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年份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21837(年均)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A茶叶是最主要的外贸商品B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出超第
5、3 页 共 12 页C反映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D世界茶叶市场中处于垄断8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宋明理学是官方哲学B工商皆本政策的实施C朝廷加强对社会控制D经济社会出现新现象9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推动了早期启蒙思想兴起B彻底打破孔子的思想权威C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D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10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
6、西游记的雏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A通俗文化已成为主导B城市娱乐活动的丰富C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D文艺的平民化世俗化11如表为唐代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这表明()道名关内京畿河东河北淮南山南东山南西江南东江南西前期22.5155771.541后期24331127101A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B政府主导水利工程建设第 4 页 共 12 页C南方水利工程质量提高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12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A史书编写体例方面
7、取得巨大进步B体现北民南迁后的民族交融现象C谱牒之学与选官制变革密切相关D人物传记编纂体现人口户籍变化13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处出土精美玉器,还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B处典型器物是黑陶,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C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D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14.观察如图并结合所学,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出现于()第 5 页 共 12 页A旧石器时代B新时期时代A原始人群时代D“万邦”时代15四川广汉三星堆迪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
8、戈等,又有独特性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由此可知,三星堆遗址体现()A体现了文明起源多元特征B内外服制度促进区域联系C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D自然环境决定了文明进程16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统治者神化王权的需要B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达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D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百姓中普及17“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第 6 页 共 12 页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
9、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A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物质基础B说明政府财政状况出现危机C主导区域经济文化交流D表明中央权力受到削弱18下表为元和郡县志所载唐代藩镇情况。镇别户数兵数户:兵兵数出处魏博74498700001.11旧唐书卷127洪经纶传成德63604500001.31旧唐书卷144阳惠元传武宁37251300001.21全唐文卷716使院新修石幢记泽潞26059200001.31旧唐书卷132李抱真传淮西12867500000.31新唐书卷214吴元济传据此可以判断,藩镇割据()A导致两税法改革B使自然经济瓦解C延续了唐朝统治D加重了百姓负担19明清时
10、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江苏松江府地区种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江西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工商业市镇的规模扩大B市镇的生产专业化增强C工商业的主导地位凸现D商业经营方式出现资萌第 7 页 共 12 页20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赋税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B商税已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C.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顺差D明清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21有弟子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答曰:“此说之弊久矣,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11、。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这位“先生”最有可能是()A朱熹B孔子C王阳明D黄宗羲22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A.希望政府能够倡导实业救国B期望国人应该重视对外交流C美国代替英国世界工厂地位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3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第 8 页 共 12 页第一卷近代中国历
12、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运动(1895-1901)第五卷新政,预备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从天津条约到马关条约B制夷、自强、求富与中体西用C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D“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与失败24下表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来源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最可信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邓管带英勇指挥,炮击日舰吉野,向它冲去,不料船尾中了敌舰所放的鱼雷。邓管带见致远行将沉没,愤然投入海中。谷玉霖,来远舰炮手,1946年5月18日口述“致远”驶出队列追击已经快要沉没的“赤诚”,被日舰包围攻击了10分钟,水密舱进水导致倾
13、覆。芝罘快邮(外商报刊),1894年10月1日报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大东沟战况析,李鸿章1894年10月7日报告A致远舰与吉野号同归于尽B致远舰撞向敌舰最终沉没C致远舰因邓世昌指挥不当而沉没D致远舰被包围因水密轮进水而沉25下图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导致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惊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
14、族革命。第 9 页 共 12 页A史学观念不同B社会性质不同C史料选取不同D内外时局不同26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时间代表作鸦片战争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万国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民约论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A西方的民主政治已被民众广泛接受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正确的救国之路C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逐渐融为一体D民族危机推动向西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27苏州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载:“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意有不堪收拾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及至中秋前后,生意渐有起色,市面亦有转机。
15、”这一场景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28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A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图谋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D导致了南方督抚的“东南互保”291879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20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
16、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第 10 页 共 12 页行主要缘于()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增强B传统的天朝上国的观念已被摒弃C社会中出现崇洋媚外的风气盛行D.向西方学习以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0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古议院考,开篇写到“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他还认为,古代中国“虽无议院之名,却有其实”,易书周官礼记孟子这些儒家经典已经包含了一切。由此可知,梁启超()A缺乏对晚清政治体制的反思B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C试图运用传统文化改造现实D.摒弃了清初经世致用的学风第第卷卷本卷共本卷共 2 题,每题题,每题 20 分,共分,共 40 分。分。31、(20分)近代上海城市
17、化进程材料一 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成时间表项目区域租界华界第一条马路18461897第一盏路灯18651873第一次供水18831902材料二 上海有三个城市管理机构,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局,三个公共交通系统,三个水厂,还有三个发电厂。电压在法租界是115伏,而在公共租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不相同。挪威人在上海150年材料三 外国人声称,中国人划租界给他们居住,是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不受欢迎。他们被丢在这块沼泽地,并且被告知说随他们在这里怎么过。外国人花了五十多年时间把这块沼泽变成了一座令人赞叹的城市。很清楚的是,他们被限定住在那里,也就第 11 页 共 12 页是说那里是他们的
18、聚居地,事实也正是这样。没有人管他们。这座令人赞叹的城市的建成,中国当局并未出过力。材料四 开埠后不久,时人观察到:“(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等同)。”“民生日盛,生计日繁,金山银穴,区区草县,名震天下。”五十年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值平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1850年,上海的出口商品中,蚕丝占51%,茶叶占46%;1860年,蚕丝占66%,茶叶占28%。1892年,英国驻沪领事指出:在中国向外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引自周武边缘缔造中心:历史视域中的上海与江南(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4分)你认同材料三中
19、外国人的观点么?为什么?(辩证分析)(6分)(2)结合所学,上海在哪一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写出与其同时开放的通商口岸中距离该地区较近的两个?(4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开埠给上海带来的影响?(6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因素?(6分)材料二 最初,
20、中国政府对租界内行政、司法还保有干预权,后来外国侵略者逐渐排斥中国的主权,实行独立于中国的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他们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在通商口岸,外国侵略者开设洋行,强划租界,享有治外法权,鸦片贩子、投机商、流氓、骗子等等蜂拥而至,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第 12 页 共 12 页(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强在通商口岸获取的特权。(4分)材料四:上海县城墙始建于明代中叶,到了晚清,上海官绅间开始出现围绕上海城墙的拆与不拆展开争论。拆墙派:上海一隅,商务为各埠之冠,而租界日盛,南市日衰,推原其故,租界扼淞沪咽喉,地势宽而展布易,南市则外濒黄浦,内逼城垣
21、,地窄人稠,行栈(注:一种商业机构)无从广设以致稍挟资本之商,皆舍而弗顾。绅等朝夕筹思窃维城垣之设,所以防盗贼而限戎马,表治所而卫仓狱。欧洲古制亦复相同。近数十年策军事海防者多重炮台而不尚城守。埃及罗马之名城观同古器,柏灵巴黎之都会即藉市场,参互而观,可为明证。不拆墙派:十六铺南市马路近邻法界,市面较盛,法人垂涎已久;城垣一拆,则菁华贯萃于一带,愈足启法人觊觎;法界果因而扩入,非特城内均属难保,而贯连之南马路,亦必并为所夺,一利而失两地;法界紧接之处,华商百货所萃,厘局(注:旧时管理征收商业税的机关)林立其间,倘为法并,势必免厘,洋债从何拨补;职等聚族而聚,与斯城相依为命,毁弃之后,如被法占,则生息于外人卵翼之下,国权益消,民气益衰,恐全埠为香港之续;城内地方辽阔,警察既未大备,又无租界之团练,兵舰严密保卫,如无城垣庇护,盗贼更易生心,后患何可胜言。上海市自治志公牍甲编中的苏淞太道瑞照会奉文饬议拆城详案文(3)假设你负责记录当时的这场争论,请分别记录材料四中拆除城墙派和不拆除城墙派的主要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