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性必修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 如表是北宋时期益州“交子”面额变化情况统计(注:一贯等于1000文)。这四种面额的交子最适宜市场流通的是()选项时间发行者本位金面额大中祥符四年(1011)十六户富户铁钱临时书写天禧四年(1020)官办交子务铁钱一贯至十贯宝元二年(1039)官办交子务铁钱五贯与十贯熙宁元年(1068)官办交子务铁钱一贯与半贯(500文)A. AB. BC. CD. D2. 如图是南朝时期的一枚钱币。在当时,货币流通范围减少,功能萎缩,标准不一,形制各异,减重普遍。这主要说明()A. 造币技术严重下降B. 冶炼水平低,金属奇缺C. 商品经
2、济不是很发达D. 人们已普遍使用纸币3. 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三个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A. 1931年,江西瑞金B. 1942年,陕西延安C. 1948年,河北石家庄D. 1949年,北平市4. 秦半两钱重十二铢,币值也很高。然而在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惨烈的楚汉之争后,汉初经济萧条,百业待兴,若仍以秦半两钱为基础货币,则小的物品无法交易,财货难以流畅。故汉初熔毁大钱,铸为小钱。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 秦半两钱的货币价值消失B.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货币改革适应了经济发展D. 楚汉战争导致了货币混乱5. 顾炎武在日知
3、录中说:“古人制币,以权百货之轻重。钱者,币之一也。将以导利而布之上下,非以为人主之私藏也。自古以来,有民穷财尽,而人主独拥多藏于上者乎?此无他,不知钱币之本为上下通共之财,而以为一家之物也。”这表明顾炎武()A. 宣扬君民平等B. 主张扩大货币发行C. 提倡利国富民D. 反对进行商品贸易6. “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就是指“互联网+制造”。结合下图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归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 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C. 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D. 都以创新为手段,体现了科技
4、与生产的紧密结合7. 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 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 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 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 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8. 如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该圈可以用来说明中国()A. 自然经济得到巩固B. 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C. 国内市场逐渐活跃D.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9.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中国
5、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 10. 国富国穷中写到:18世纪以来,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这反映了欧洲()A. 社会环境的开放性B. 经济发展的均衡性C. 贸易体系的平等性D. 经济模式的一体化11. 下列为1750-1900 年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据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改编)
6、。其中引起“欧洲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地 区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1750 年19.20.113.11850 年22.72.38.11900 年24.95.17.4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人口大规模的流入融合 公共健康措施的采取 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A. B. C. D. 12. 1860年,英法两国签订英法条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葡萄酒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法国降低英国煤炭及亚麻品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反映A. 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条约的保护B. 重商主义思想导致贸易政策调整C. 工业革命发展推动贸易自由化D. 工业化与对外
7、贸易关系相互促进13. “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A. 16世纪西班牙的殖民帝国B. 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A. 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 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 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15. 以下国际组织按照成立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华沙条约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
8、协定欧洲共同体A. B. C. D. 16.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A. “关贸总协定”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B. “关贸总协定”存在着严重弊端C. 世界贸易组织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D. 世界各国贸易壁垒不复存在17. 下图体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20世纪下半期世界经济的发展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历史信息的解读最全面的是()A. 为美国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B. 确立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C.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D. 世界各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18. 2015年11月3
9、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深度解析)A. 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B. 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C.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D. 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19.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开始衰落,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业中心地位先是被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取而代之,而伦敦、阿姆斯特丹更是后来居上,成为新的海上贸易中心。这一现象被称之为A. 价格革命B. 商业革命C. 三角贸易D. 世界市
10、场形成20. 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 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B. 小农经济的开始逐渐解体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
11、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
12、迁移的过程持续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下表) 朝代 类型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农业 1626154121314271262大一统 1
13、312592441121358325343283440手工业 4043406347354527474339374546医药 20180884110141621031312其他 11100001901012020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统”技术。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57世纪负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
14、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 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
15、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D项的交子面额虽只有“一贯与半贯”,但交易时组合方便,且易于找零,最适宜市场流通,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情况下的社会需要,故D正确; A项的交子由民间发行,面额又是临时书写,易起争讼,故排除; BC两项的交子虽由政府发行,但是面额较大,交易时有所不便,故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北宋时期益州交子面额变化情况”。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处在分裂、混乱和战争之中,社会经济
16、遭到严重破坏,故出现“在当时,货币流通范围减少,功能萎缩,标准不一,形制各异,减重普遍”的现象,故C正确; “造币技术严重下降”不合当时实际情况,故排除A; B项中“金属奇缺”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 纸币诞生于北宋时期,故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南朝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依据材料“货币流通范围减少,功能萎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答案】C【解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河北石家庄。故选C,排除ABD。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货
17、币的演进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已学知识的识记情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初货币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由题干可知,为适应物品交易,促进财货流通,汉初采取“熔毁大钱,铸为小钱”的措施,反映出货币改革适应了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A.题干只体现秦半两钱被熔铸为小钱,其货币价值并未消失,故A项错误。BD.题干不涉及重农抑商政策和货币混乱的情况,故排除BD两项。故选C。5.【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货币的发行应当促进经济的发展,货币不能成为君主的私有财产,只有让利于民才能国强
18、,所以选C项; 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顾炎武认为货币的发行、财富的流通,不能为君主所“私藏”,应当既利国又富民,材料不能反映扩大货币发行,更不能说明顾炎武反对商品贸易,排除B、D两项。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图示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图示信息“机械生产的供电由水和水蒸气”“供电电能”“电子与信息系统”与三次工业革命
19、联系起来。【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工业10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其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A项错误。B.根据图示“供电电能”可知,工业20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时代,故B项正确。C.根据图示“电子与信息系统”可知,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属于第三产业,而非第三产业兴起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故D项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清朝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解答】D.根据图示可知从1700到1750年中国金银比价不断上升,但低
20、于世界的金银比值;1750年到1790年中外金银比价保持在同一水平,体现了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D项正确。A.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而不是“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故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排除B。C.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而不是“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排除C。故选D。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需要掌握中国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注意原料出口、手工制品出口、机器产品出口的变化。本题考查对中国沦为外国的商品
21、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能力。【解答】D.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原料出口呈现增长趋势,手工制品出口呈现下降趋势,机器产品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近代中国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故D项正确。A.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逐步解题,故A项错误。B.本项不能从图示中得出,应排除。C.题干图示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的情况,不是反映国内市场的情况,故C项错误。故选D。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电报、电话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第二次
22、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故正确。设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格局的一部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故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体现,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二者不存在层递关系,故错误。美国的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二者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故选C()。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依据题干“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可知,反映了欧洲社会环境的开放性,故A正确。BCD.三项
23、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欧洲人口变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图表。【解答】.根据图示可知,欧洲人口变化中美国和加拿大增多,非洲减少,根据时间“1750-1900”可知,欧洲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科技和交通的进步,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同时政府采取公共健康措施,推动了人口的增长,故正确。.新航路开辟时期三角贸易促进人口大规模的流入融合,图示中非洲人口减少,故错误。故选D。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推动,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解答】C.根据题干并
24、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就本国的出口工业品及原料互相降低关税,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减少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发展,故C项正确。A.题干未涉及世界整体经济发展,故排除A。B.题干未体现重商主义思想影响,故排除B。D.“相互促进”题干无体现,故排除D。故选C。1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知识迁移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解答】A.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尚末形成,故排除A。B.根据题干可知,美洲和东欧、非洲、亚洲分别以西欧为中心形成原料产地、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国际分工格局,反映了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
25、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B正确。C.题干提及美洲、东欧、非洲、亚洲和西欧的概况,题干并未单一体现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故排除C。D.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贸易地位日益下降,与题干欧洲为中心的贸易地位不符合,故排除D。故选B。1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战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并未消除,故A项错误。B.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B项错误。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
26、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故C项错误。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政治经济组织建立,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故D项正确。故选D。1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华沙条约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和欧共体,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世界银行建立于1945年,关贸总协定是在194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则建立于1967年,这些国际组织按照成立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故选B。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贸总协定”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解答】A
27、.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从1945年到1995年,世界平均关税水平不断下降,贸易总额则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关贸总协定”的设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B.图中内容主要反映了“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反映其弊端,故排除B。C.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与图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D.“不复存在”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故选A。1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时间轴信息。【解答】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期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战后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方向发展,但无论是布雷
28、顿森林体系还是关贸总协定,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美国控制的,世界需要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标志着贸易全球化的进行,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因此图示所反映的信息是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ABD.这三项表述都不能全面概括图示所要表达的信息,故排除ABD。故选C。1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民币的国际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成为经济主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不选A。B.题干未涉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故不选B。C.题干中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表明人民币走向世界,体现了人民币国际
29、化的进展加快,故C正确。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D。故选C。19.【答案】B【解析】略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用知识的能力。【解答】A.国内战乱不断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出口的增加,故A错误。BC.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不是烟叶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故BC错误。D.由材料“1844年,烟叶的出口数量为24443万担,1894年为113886万担”可知烟叶的出口量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让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D正确。故选D。21.【答案】(1
30、)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解析】(1)本题考查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欧洲移民的背景,通过材料“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得出欧洲对外殖民扩张;通过材料“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31、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再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工具的变革也是变化的主要因素。中国移民的背景,通过材料“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可以得出中国遭受西方侵略;通过材料“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可以得出东南人口的压力;再结合所学,可以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回答。(2)本题考查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不同和作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通过两则材料可以总结出,欧洲的移民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而中国的移民主要是生存的压力。移民的作用可以从经济发展、人口结构
32、变化、文化交流等角度回答。22.【答案】(1)特点:大一统技术和手工技术比重大;古代技术为大一统政治服务。原因:农耕文明的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中国重实用的文化传统。 (2)原因:古希腊重视理论思辨影响;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贡献;资本主义兴起,市场的推动;笛卡尔和培根哲学思想的影响。影响:重视理论试验推动了西方的科学革命;理性主义推动了启蒙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过份追求物质财富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原因,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归纳概括表格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表格信息中大一统和手工业技术比重从春秋时期的“
33、13%”“40%”到明清的“34%-40%”到“45%-46%”,纵向比较来看其比重较高;再联系所学知识,从古代科技的目的入手分析其特点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文明形式、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其成因即可。(2)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要求具备理解材料信息、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5-7世纪负有盛名”“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从中逐一概括其形成原因即可;再联系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市场、希腊的思辨理论影响等角度来分析其成因即可。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对西方科学、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不利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分析其积极和消极影响即可。第19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