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157987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2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历史概念,有助于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理解。下表从三个维度解读了某一历史概念,它是历史概念: 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A三纲五常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D格物致知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除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外,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

2、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D中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4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直接推动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兴起,阿拉伯炼丹术又影响了欧洲炼丹术,而现代化学便是在欧洲中世纪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B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C同一科技成果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趋同D中国古代科技外传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5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

3、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伏尔泰推崇儒学是因为A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B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欧C法国教会和王权强大,专制统治腐朽D法国传教土对中国文化的宣传6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唐朝和欧洲。其中向唐朝“拜师学艺”指的是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7从鸦片战争到“五四”前后几十年间,汉语吸收的外来词远远超过了延续千年的汉唐时期,其借词的规模、范围、数量,都是空前的。诸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来复枪(rifle)麦克风(mi-crophone)巴士(bus)咖啡(coffee)等等。这种变化说明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B近代社会变迁影响文

4、化生态C西学东渐有利于白话文改革D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8如下图:“它们随山雕刻、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 )A儒家学说与佛教文化相结合B绘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C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D雕刻艺术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9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这说明顾炎武A强调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B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C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D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10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

5、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11“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12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

6、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13阿倍仲麻吕(汉名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遭唐留学生之-。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脯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14下面是某位同学所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示意图。其中,符合阶段历史特征叙述的是A新儒学具有民主启蒙的意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根本上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C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向西方学习先河D批判理学和抨击

7、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15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又是多样

8、性,比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

9、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1)根据材

10、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1840年后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7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

11、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参考答案1D【详解】结合所

12、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故选D项;先秦儒学重视人事和政治,对鬼神敬而远之,故A项错误;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是宋明理学的特征,故B项错误;就哲学而言,汉代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2B【详解】根据“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理念,故B项正确;ACD项都没有体现,排除。3A【详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潮,表明当时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迫切寻求改造社会的良方,A项正确;19世纪

13、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尚未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改造尚未开始,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B项错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资本主义,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新思想的主流,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当时还没有共产党,D项错误。4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炼丹术传播到欧洲,在欧洲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成现代化学,表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故选B;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炼丹术不属于科技成果,C错误;炼丹术不属于自然科学,D错误。5C【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这是针对欧洲教会渗透入生活方方面面而特意指出的;科举制“使官吏职位

14、人人皆可争取”肯定了科举制在阶层流动方面的作用,科举制以考试选拔人才,下层人民有机会进入上层。伏尔泰实际上是要借此反对法国封建君主专制中的三级会议制度,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7-18世纪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欧,B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6B【详解】大化改新是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的改革。故B正确;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制度时期,排除A;明治维新是学习欧洲,排除C;工业革命是近代时期,排除D。故选B。7B【详解】汉唐时期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的社会,因此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小,而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发生剧变,西学东渐不

15、断深化,故选B;A项与近代史实不符,排除;C概念错位,排除;D过于绝对,从材料中也无法得出,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近代文化。联系西方入侵带来文化的影响。8D【详解】根据“随山雕刻、彩绘”,结合材料中的佛像图分析,说明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雕刻艺术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家学说,排除A;佛像是雕刻艺术,不是绘画艺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书法艺术,排除C。9C【详解】材料“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的意思是君臣都是为百姓服务的,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思想;材料“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的意思是反对君主对百姓的过度索取

16、,因此整个材料强调的是用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的说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的说法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未涉及论述君主统治的必要性,D选项排除。10B【详解】材料中“人人皆可为圣人”突出了不迷信传统的权威,凸显出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正确;心学依然属于儒学的范畴,并不是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主张彰显了人的主体意识,但并没有冲破传统社会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批判君主专制的统治,故D项错误。11C【详解】根据“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

17、进行的是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其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C正确;朝贡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增加收入,排除A项;B项与主旨无关,排除;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是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对社会转型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排除D项。12B【详解】“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在族谱中存在这些内容说明宗谱的纂修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故选B;宗谱纂修不是选官,和科举制无关,排除A;仅依靠纂修不一定能维持血统的纯正,排除C;四民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及社会环境有关,不是靠纂修宗谱确立的,排除D。故选B。13C【详解】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经历体现了当时唐朝开放自信的胸襟,选项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围绕科举制

18、参考资格,选项A排除;材料未涉及日本的政治制度,排除B;材料未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吸收,排除D。14D【详解】是明清时期,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此时批判理学和抨击君主专制的新儒学未能成为社会主流,当时仍然是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故选D项;“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错误;“根本上冲击了”的说法有误,排除B;王夫之并没有开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排除C。故选D。1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说明中国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说明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

19、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C项正确。A项,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排除。B项,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排除。D项,题干未提及农民阶级参与其中,排除。16(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成因(答到4点及以上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民族融合,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农耕经济占居主导

20、地位;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2)君主专制击向顶峰.封建制庶未向兗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使文化赖以支撑的小农经济未能实现突破性转变;八股取土、文化高压下,社会思想迟滞不前,知识分子也多是致力于对旧制度的批判。(3)新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详解】(1)据“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表现为一

21、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等信息可总结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成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的疆域、民族融合、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40年后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指的是中国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传统小农经济未能实现突破性转变、社会思想僵化,从而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救国方案。(3)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新思想萌发的相关历程可知,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是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并与近代的救亡图存相结合。原因可结合列强

22、入侵,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进行总结。17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

23、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示例三: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说明:明末清初时,古代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或: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解放思想;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政治民主化的探索。)(本题还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可酌情给分,比如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等)【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归纳信息及分析评述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首先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归纳出有效信息,其次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分析评述。如可以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从古代至近代,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等角度提炼信息,然后具体分析归纳即可。答案第7页,总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单元检测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