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 十一届三中全会(1)重大决议: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注:思想路线是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是指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组织路线是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使重新确立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有了组织上的保证。(2)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2、建设新时期。(3)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意义:相关链接深刻把握、深刻总结、深刻洞察、深刻体悟注: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改革开放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3、局基本形成。 注:全方位是指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多层次是指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宽领域是指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对外开放。改革: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开放: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注:改革开放首先突破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主要
4、形式;开放的顺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内地时间顺序要注意。(2)第二阶段:逐步深化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开放: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注:十四大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第三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20
5、13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开放: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3、 改革开放的意义(1)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2)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
6、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注:关键一招不能等同于关键,4、 改革开放的启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地位)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主题: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
7、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和发展(重点:主要内容和成就)开创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
8、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重点是地位和要求)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强国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
9、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理论、科学理论内容:四个理论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问题、根本制度保障内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0、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总体目标: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精神力量内容:一个指导,一个立场和现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两个文明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11、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3)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要求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