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发展。要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3.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4.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5.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取代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相应地有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贫富分化加剧,使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私有制确立影响)6.国家产生:是阶级矛
3、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根本属性:阶级性7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7.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使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8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
4、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0.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基本特征(实质):生产过剩,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5、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根源。)1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运动兴起、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思想来源)。 先进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局限性: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
6、伟大飞跃。)1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资产阶级必然灭忙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1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
7、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7.社会主义发展的四次飞跃: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实践)、传统到特色。18.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19.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趋没落;近代西方国
8、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20.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2.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A、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B、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运用三
9、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对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标志着新民主
10、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使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了中国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对世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
11、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28.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必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
12、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当时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3、,尽快把我国面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0.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虽然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至此,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1.站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2.改革开放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
1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看看教材32页的三个阶段)3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4.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15、。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和核心要义邓小平理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
16、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科学发展观: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
17、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挑战.)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3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
18、会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发展实际和时代条件,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是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
19、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大精神动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8.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重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20、)。科学内涵: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历史脉络)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奋斗目标)。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奋斗目标)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奋斗目标)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
21、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0.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制约因素: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措施:坚持一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好效益。 把握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2、。 做到“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一以贯之?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深化认识和处理,还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3、。42.我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全书多角度)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核心作用。“三个牢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一以贯之:弘扬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四个“伟大”:勇于担当尽责,勇于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梦想;勇于改革创新,迎难而上,
24、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两个目标: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或: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
25、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时代新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4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原因(特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
26、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如何实现(全书角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看
2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和使命,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要坚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 时代新人 (详见上题42-) 国家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宏观措施: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提高保障和改革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加快生态文明体
28、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4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是党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
29、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4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四梁八柱”的作用。(教材58-59)“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
30、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教材60)4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4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48.在当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4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5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1.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提纲共6页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