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表现在: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狭窄(最初仅限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小动物,后来才扩展到土地、种子等);原始人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 生产关系表现在: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等、互助合作的劳动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 拓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含义内容地位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2)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2.奴隶社会。(1)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程度的生活资料。(2)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3)阶级和阶
3、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产生。阶级:含义: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最早形成的两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产生: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含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和文字的发明。3.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第一个区别:人身自由的不同。奴隶社会时期,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有权对奴隶做任何处理,比如杀掉,卖掉,或者送人。封建社会时期的农民虽然必须依附地主生活,但是农民拥有一定的人
4、身自由。第二个区别:生产方式的不同。奴隶社会时期,奴隶干活基本是白干的,基本和牛马干活差不多。封建社会时期封建地主和农民是一种租赁关系,农民只需要定期缴纳赋税就可以自由耕种土地并且享有劳动成果,有的农民甚至直接拥有少量个人的土地。第三个区别:土地权利的归属不同。奴隶制社会土地是归国家所有,到了封建社会的时候,土地归地主所有。第四个区别:剥削基础。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第五个区别:剥削方式。奴隶社会:奴隶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奴隶社会是残酷的,赤裸裸的;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地租
5、、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封建社会是明显的。4.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作为资本。(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的影响:积极影响: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巨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消极影响:工业革命的成果并没有惠及广大劳动者,反而使产业工人的
6、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和原因。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科学
7、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内容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局限性。历史背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述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述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局限性:空想社
8、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的美好蓝图。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也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无产
9、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3)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宣言指出的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共产主义而奋斗。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
10、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前一个任务是为完成后一个任务的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2.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内部: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11、革命的使命。外部:选择复兴之路,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不可能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3.五四运动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5.中国的革命进程。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
12、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部,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斗争的主心骨。(2)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产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13、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5)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过渡时期:(1)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总路线和总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14、基本完成,这个过渡期的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时间: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2)标志:我国
15、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意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16、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1.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时间重大事件1978年12月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90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2001
17、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大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改革开放的意义:(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强力推动中国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迎来了中国华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3)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
18、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表现时间核心内容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十六大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八大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地位: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深刻
19、认识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刻认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20、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什么是新时代,内涵是什么。新时代本质内涵是:(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的历史脉络;新时代的中国要举什么样的旗,走什么样的路的问题);(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的实践主题;新时代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的问题);(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
21、富裕的时代。(新时代的人民性;新时代要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的的问题);(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的民族性;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宏伟目标的问题);(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际地位,要对人类社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问题)。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依据,准确把握我国社会
22、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意义,是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进入新时代,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例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不仅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需求的质量显著增强;不仅对单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要求与日俱增。考点2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原因。(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
23、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
24、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原因。必要性: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25、,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敢于追梦、敢于圆梦、就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
26、世界人民息息相通。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担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
27、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28、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3.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们的目标。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革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29、;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第三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1)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
30、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3)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
31、并不断丰富发展的。(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5)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
32、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用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吸引着想要透过中国找寻未来方向的世界目光,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主要内容: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
33、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基本方略:坚持党
34、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