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概论史学概论 第八章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八章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一节 理论素养 一 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二 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三 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 专业素养 一 “史家四长” 二 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三 历史见识和史学见识 四 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 第三节 道德素养 一 精神境界 二 社会责任 三 学术操守理理 论论 素素 养养 一、理论素养的重要性一、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1.1.历史学离不开理论历史学离不开理论 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的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主体同客体结合的过程,就是史学工作者对历史资料进行
2、分析、综合、判断和阐说的过程。这一过程无法脱离理论的指导。 哪些东西应该纳入历史研究的范围,是与一定的史观相联系的。 古代史学家以帝王将相为历史主体,现代史学家非常注重普通人,差异的背后其实是支配史学研究的理论不一样。 对历史的认识与解释,同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有时候,是新理论产生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例子比比皆是:如我们用唯物史观作指导,对农民战争予以高度评价,着力描绘它们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而古代史学家以儒家意识形态为指导,认为农民起义者是 “贼”,着力描绘他们破坏社会的一面。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我们才会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 评价历史,需要理论。 评价历史,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
3、而任何价值观都是一种理论。 孔子的春秋使乱臣贼子惧,因为其中贯穿了“义”。正史对农民起义者的负面评价,是基于三纲五常的理论。 理论真有中西之分吗?勿以所谓西方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矛盾拒斥理论。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史学理论。但中国史学走向现代化后,未能提出自己的一套有影响力的史学理论,而是主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包括唯物史观也是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的。于是难免出现一些论调,认为史学本来就不讲究理论总结和归纳,可以不讲理论,特别是西方理论不适应中国实际,最好不要用来指导中国史研究。 理论与生活之间一定有距离。 理论是从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一种理想模型而不是生活本身。即便是西方的理论,同西方社会之间都有距离
4、。更重要的是,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理论不跟着变化,同生活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因此,认为西方理论同中国社会有距离不是拒斥理论的理由。 歌德:生命之树常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歌德:生命之树常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西方理论是整个人类的财富。对待理论的正确态度 对待理论,不管它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都首先要明确它同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然后考察某个概念或理论为何提出来,要应对什么问题,它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完成上两步后,就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了,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时反思理论同自己所研究的对象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修正,而不是简单照搬、套公式。在形式上,也最好不要大段搬弄理论,重要的不是
5、形式,而是无声无息地体现在研究中,这才是真正的掌握。 持这样的态度,不但可以指导好史学研究,而且能通过史学研究来检验、完善既有的理论。2.2.从当今的史学发展来看,史学工作者之所以要十分重视理从当今的史学发展来看,史学工作者之所以要十分重视理论素养,有以下几个原因:论素养,有以下几个原因: 重视理论素养的提高,才能跟上科学的历史观的要求。 重视理论素养的提高,才能把丰富的历史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重视理论素养的提高,才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认识人类的历史前途。 二、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二、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史学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什么样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看待历史、研究历史、解释历史。
6、 对于唯物史观来说,历史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历史观和方法论在内涵上是相互关联的,有时甚至可以把历史观直接看作方法论。 毛泽东致吴晗: 此外尚有一点,即在方法问题上,先生似尚未完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倘若先生于这方面加力用一番功夫,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吴晗(吴晗(1909190919691969),浙江省义乌市人,历史学家、杂),浙江省义乌市人,历史学家、杂文家,著有文家,著有朱元璋传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历史的镜子、海瑞罢官海瑞罢官等。等。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只有当它不是作为一般的原则和教条被人们随意搬用,而是作为研究历史和社会的方法论的价值体系与具体路径时,人们才是真正懂得
7、了唯物史观的真谛,才有可能在认识历史和社会的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创造,才有可能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同具体的历史研究结合得越密切,同实际结合得越紧密,越能显示出其科学价值和创造活力。 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工作者以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论作为研究历史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历史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史学工作者确保自己研究工作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不排斥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有价值的历史观点和史学方法;反之,唯物史观善于借鉴这些观点和方法,用以补充和丰富自身以保持新鲜的活力
8、,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1908-19841908-1984) 巴勒克拉夫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英国历史学会主巴勒克拉夫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英国历史学会主席,治史贯通古今,著述等身。席,治史贯通古今,著述等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写写于于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对年代末,对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历史研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历史研究的主流和趋势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究的主流和趋势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对于某一种新方法的提倡和运用,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不应过分夸大某一种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或以此否定以往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
9、法。 史学工作者对于任何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的借鉴,都必须考虑到它们同研究对象是否适宜,以及研究结果是否准确。 专专 业业 素素 养养一、从一、从“史才三长史才三长”到到“史家四长史家四长” 1.1.史才三长史才三长 旧唐书: 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籯,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 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 才才 指史家应有
10、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以及编纂技巧方面的能力。 学学 指史家应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 识识 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点,还包括嫉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刘知幾刘知幾(661721) (661721) ,字子玄,中国古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字子玄,中国古代著名史学理论家,所著所著史通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
11、论史家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 2.2.史德史德 清章学诚: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 仔细分析刘知幾的话,“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云云,其实也具有“德”的意义。但章学诚直接点明了。特别需注意者,刘、章二人都强调了“德”与“识”的不可分,用今天的话来讲,他们讲的“识”不是纯粹的见识,而是基于一定价值判断的。 (1738173818011801) 章学诚,字实斋,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方志学章学诚,
12、字实斋,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著有家,著有文史通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方志略例等,等,文史通义文史通义与与史通史通齐名。齐名。3.3.史家四长史家四长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提出“史家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史才。 史德史德 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 史学史学 贵专精不贵杂博,专门学问与普通 常识结合。 史识史识 历史家的观察力。“由全部到局部”、 “由局部到全部”,“不要为因袭传统 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 所蔽” 。 梁启超于1921年在南开大学讲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1926年至1927年在清华研究院讲授
13、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他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品。补编论述史家所应有的修养及各项专史的研究见解,所论述举例都是中国历史值得探讨的历史人物。着重探讨了各种专史的研究、写作方法。 史才史才 作史技术,一是“组织”,包括对史 料、史实的“剪裁”、“排列”;二是 “文采”,包括行文的“简洁”、“飞动”。 才、学、识、德, 对史家的素养做了高度精要的概括,到今天仍然是衡量史家的最佳标尺。上一节所讲的“理论素养”,完全可以包涵在“史识”中,在现代史学中,理论素养是高超史识的必要条件。2.2.西方对史家修养的论述西方对史家修养的论述 古希腊作家卢奇安论撰史: 历史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
14、尘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这样,他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既不会歪曲真相,又不会使之失色。 历史家必须具备两种才能:一是政治眼光,一是表现才能。前者是天赋的才能,不可学得;后者是后天的修养,只要熟读典籍勤学苦练,便可以学到。 (约(约120120180180) 卢奇安,又译作琉善(),生于叙利亚的萨莫萨塔,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语讽刺作家,以描述到月球旅行的信史(周作人译名真实的故事)及一系列对话集闻名。他的论撰史是对当时为数众多的历史著作的反应,他在这篇论文中表示反对因袭和摹仿,反对不必要的修饰和夸张,提倡尊重事实。 塔西佗: 在研究过去的历史而得到我的结论时,我认为我们不能相信传说中的每个
15、细节。普通人常常容易不用批判的方式去接受所有古代的故事就是对于那些和他们本国有关的故事,他们也是这样。 如果我们考虑到我们是研究古代历史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只用最明显的证据,得到合乎情理的正确结论。 关于战争事件的叙述,我确定了一个原则: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所面熟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的。就是这样,这里还是不容易发现的:不同的目击者对于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说法,由于他们或者偏袒这一边,或者偏袒那一边,或者由于记忆的不完全。我这部历史著作很可能读起来不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
16、。 (约(约5512055120年)年) 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古代罗马帝国执政官、雄辩家,杰出的历史学家,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著有阿格里科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对话集、历史、编年史等。二、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即“史家四长”中的史学 1.需要吸取的知识 史学本身的知识 通史、断代史、专史、区域史、专题史等,又如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 与史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考古学、社会学、地理学等 与史学有关联的自然科学知识 古人类学、古地理学、古物候学等 2.历史知识积累和运用过程中的原则 多读书,多积累 力求通达 贵在善择 三、历史见识和史学见
17、识 即“史家四长”中的史识。指历史见识,也指史学见识即对史学自身及其与社会之关系的认识。 1. 历史见识 有科学的研究路径和相应的器识,即对某一历史研究领域有全局的见解,以及对这一领域在史学中的位置有恰当的定位。 有明确的研究宗旨和相应的研究结论,或揭示历史内在本质,或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善于阐明历史发展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关系。 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提出新问题,并在研究结论上有所创新。 在历史评价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即把一定的历史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考察,不以对今人的要求去苛求前人,但要以今人的认识水平去评价前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给今人和后人以启
18、示和借鉴的作用。 2.史学见识 史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关于史学的社会功能及其发挥社会功能之途径的认识。 史学能够产生社会作用的原因 史学同社会的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任何时期的国家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史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史学服务于社会的途径 当今史学工作者对史学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史学可以帮助人们总结历史经验,增益历 史智慧。 史学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史学可以促进人们认识、调整人与自然的 关系。 史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读历史是智慧的 事”。 史学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前途教 育。 四、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 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是对“史家四长”中“史才”
19、的概括。 1. 三个方面的要求: 历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即体裁、体例; 历史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既要反映史学传 统的优点,又要符合当今的学术规范; 历史研究成果要有准确的、流畅的文字表 述。 2.史学所要求的文风 要平实,不要浮华 要简略,不要烦琐 要措辞精密,不要浮词 讨论: 教师可选择一篇或几段表述不大妥当的史学论文,带领学生一起逐字逐句地挑出毛病并加以修改。 道道 德德 素素 养养一、精神境界一、精神境界 教材把“史家四长”中的“史德”概括为史学工作者的精神境界、社会责任和端正的学风。 精神境界包括: 1.1.做人道德做人道德 为人诚实、正直、谦虚、上进,是史学工作者待人接物的原则,也是史
20、学工作者专业道德的基础 。 2. 2.专业道德专业道德 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研究历史和解释历史,要以唯物的、辩证的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上的人和事;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唯真理是求,维护历史科学事业的严肃性。 其次是站在历史潮流进步的方面,努力以历史研究和史学活动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为祖国利益服务,这是史学工作者的神圣的天职。 二、社会责任二、社会责任 1.史学工作者既是历史研究工作者,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历史教育活动中,要使自己先受到历史教育,再以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及其启示去教育他人。 2.要关注史学工作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3.把史学服务于社会作为使命和天职
21、看待。 三、学风端正三、学风端正 1.1.坚持实事求是的作史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作史原则 2.2.遵循学术规范遵循学术规范 规范与学术规范 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学术规范:学术界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通常是约定俗成的,也有明文规定的,如许多大学都规定学位论文如出现抄袭就不予毕业。 现在许多人把学术规范化约定为不抄袭,过于简单化,就史学而言,规范应包括: 格式格式 包括正副标题以及小标题的排列、关键词、内容提要、正文内容、注释等,都有讲究。关键词关键词 很多人以为关键词就是从标题中选择几个词,这是错误的。关键词是用于检索,拟关键词之前要想想希望什么样的人看到你的文章以及他搜索什么就能
22、搜到你的文章。考虑到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差异,Keywords 不一定就是关键词的翻译,例如,Ming-Qing Dynasty这样的关键词是恰当的,但对中国学者来讲,“明清”就嫌太宽了,很少有人按这个词搜索。 讨论:讨论: 查阅历史研究上的几篇论文,看看这些文章是如何注释的,要细看专著、论文等怎么征引,再找几篇英文论文,看看如何注释。大家把看的结果进行交流,总结出中、英学术论文征引别人成果的规范。 表述:简洁、流畅、平实,不僵化 尊重既有成果 创新 如果毫无新意,就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一篇习作。 3.3.学术批评学术批评 学术规范主要依靠学者自己内心的自律来维持,有无这种自律精神,是判断真
23、假学者的最重要标准。这是从学者个人而言的。 从整个社会即学术界来看,必须建立与良好学术生态、学术环境相关的机制,这个机制中的最重要一环,即是积极、健康、严格的学术批评。 积极,是指学者们都有热情去维护、发展学术批评; 健康是指学术批评只针对学术本身,与个人恩怨无关; 严格,既指学术批评应该一丝不苟,也指任何违反学术规范的现象,哪怕很小,也不应漠然置之(现在许多学者的论文被抄袭之后,自己就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是一种纵容学术生态恶化的态度)。有学者总结了应该予以批评的几种论著:有学者总结了应该予以批评的几种论著: 一是抄袭 在研究中不注明来源地引述他人著述,可视作抄袭;对于所引用的成果,只在文章
24、的末尾或书末列为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并不提及,也可视作抄袭;将他人著述中的文句进行改写,又得出与他人相同的结论,同样视作抄袭。 二是拼凑 在描述性、实证性的著作中,研究者往往大量引用他人成果,且都注明资料来源,但不对所引成果进行讨论或修正,且无自己的创见和发明,故可视作拼凑。在理论性的著作中,研究者大量引用他人成果,且都注明资料来源,但分析方法无甚新意,所得结论又与他人相似,亦可视作拼凑。 三是重复 检验一本描述性、实证性著作是否为拼凑之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即检查在该书所有的章节中,属于作者本人研究成果的章节到底有多少重复。大量低水平的研究论文或著作主要表现为对已有成果的重复。重复有两种情况:重复
25、有两种情况: 1.研究者在研究中根本不考虑已经在本专题中已有的成果,盲目地开展一个专题的研究,最后的结果未能超越他人,形成重复。 2.研究者参考了他人已有的工作,对他人的成果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但由于他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所形成的观点并未得到科学的证明,也形成重复。四是胡诌 研究者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证明,是一项非常复杂且艰巨的劳动。由于概念不清、资料不足、推理不严、常识有误,研究者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也体现出研究者的水平高低。然而,目前学术界有些人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研究者在作出他的判断性的结论时,竟然可以不要任何依据。这种学风,称为胡诌。 曹树基学术批评的规范 单是形成批评的机制是不够
26、的,还必须保证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现在一些伪学者能够靠严重违反学术规范的所谓“学术成果”安然无恙地在学术界立足,这是危害学术发展与社会公平的一大毒瘤。 必须指出,学术批评的真正涵义是学术批评的真正涵义是“学术评价学术评价”,它也应该承担起介绍、推荐有价值的学术作品,交流好的方法与经验,总结学术潮流、前瞻未来趋势的功能,而不只是批评。只是在当今学风浮躁,许多学者缺乏学术神圣感的情况下,批评显得更具现实感和更为引人注目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提倡并为之努力的,是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了学术批评。是否具有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是学术环境、学术生态是否良好的标志,
27、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学术水平的高低。 4. 4.正确处理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的关系学术创新是有条件的: (1)要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包括资料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积累; (2)要对某一领域的学术前沿有清晰的认识,在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和契机; (3)从学术积累和学术前沿的结合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实现学术创新。 顾炎武: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 (1613161318821882) 顾炎武,字宁人,世称顾炎武,字宁人,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在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在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经理学、历史学、哲学、经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学、音韵学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成就。著有重要成就。著有日知日知录录、肇域志肇域志、天天下郡国利病书下郡国利病书、音学音学五书五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