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总纲总纲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第六章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管理职业病危害管理第七章第七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第八章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度; 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2、的熟悉程度;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 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熟悉程度。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3.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安全安全、危险、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危险源、重大危险源事故事故、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安全安全生生产产、劳动保护劳动保护、职业安全职业安全卫生卫生安全生产管理
3、安全生产管理一一个不期望的过程,导致了不期望发生的意外后果,这时所有的中间事个不期望的过程,导致了不期望发生的意外后果,这时所有的中间事情称为事件,意外后果的事情称为事故。情称为事件,意外后果的事情称为事故。 广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广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狭义的危险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特定危险事是指系统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
4、合。它有两种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结合。它有两种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发生概率的大小,严重性是指发生的后果。,可能性是指发生概率的大小,严重性是指发生的后果。危险源:危险源:广义的危险源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隐患。狭广义的危险源是指危险的根源,包括危险载体和事故隐患。狭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义的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或(和)状态。根源或(和)状态。 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是指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
5、而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质单元。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2.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系统论原理系统论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动力
6、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预防原理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强制原理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3.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方针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方针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
7、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和使用。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投入制度的熟悉程度;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8、制度的熟悉程度。 检验应考人员对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掌握程度;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掌握程度;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工伤保险制度的熟悉程度。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3. 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6.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8. 劳动
9、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9.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和和主要规定主要规定 安全安全生产生产法法;国务院国务院规定规定 、决定决定。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
10、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的内容 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
11、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等等。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
12、人员,则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安全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但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3.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投投入入 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一、对安全生
13、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事故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支下方面: (1)建设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墙、通风工程等; (2)增设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4
14、)按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5)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该计划的核必是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主要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故障安全设计、减少故障和失误。 (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发生事故以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
15、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掌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是贯彻经营单位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
16、首先在于提高经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学习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其次是能够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生产法第20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考核不得收费。 第21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
17、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教育的原则和作用安全教育的原则和作用 1安全教育的原则有:安全教育的原则有: 教育的目的性原则教育的目的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与学互动性原则教与学互动性原则 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巩固性与反复性原则 2安全教育的作用安全教育的作用 安全教育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安全教育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任务。安全教育使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经验的任务。安全教育使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精神需求不断发展。提高,安全精神需求
18、不断发展。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5.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的法律规定范围依据的法律规定范围依据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的定义、内容的定义、内容 1“三同时”的定义 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劳动安
19、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人投资计划;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2)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并应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资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审查并批复初步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审查同意后,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3)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
20、“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实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4)试生产阶段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结果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
21、管理机构审批。 (5)竣工验收阶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验收。 凡符合需要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在正式验收前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验收或专项审查验收。对预验收中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整改。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6.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及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和内容: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和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一是定期安全检查;二是经常性安全
22、检查;三是季节性安全检查;四是专业性安全检查;五是综合性安全检查;六是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具体主要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31、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安全检查的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 检查的工作程序:一是检查的准备阶段;二是实施安全检查;三是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四是及时做出决定进行处理;五是实现安全检查工作闭环。 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范围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范围特种设备生
23、产、使用、检测等安全管理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测等安全管理规定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8.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要求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有效使用期;判废规定。判废规定。按接触能量(物质);按主要危险特性;按特殊的工作条件。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头部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护肤用品、防
24、坠落用品、 35、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P40P41) (1)选用的基本原则:)选用的基本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 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2)发放要求:)发放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6、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做一次外观检查。 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
25、,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监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还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 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二章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9.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概念与基本原则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的资料条件和待遇给付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实施的,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职工或遗属提供补偿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38、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 1)强制实行的原则; 2)无责任赔偿原则; 3)劳动者个人不缴费原
26、则; 4)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与待遇给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与待遇给付:(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工伤保
27、险的实施范围: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职工职工是指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包括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 41、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预防的关系: 一是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二是工伤保险基金的组成和征收办法有利于工伤预防; 三是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28、四是实行安全生产奖励机制; 五是赋予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从事事故预防的职责。 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评价分类及其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安全评价程序的掌握程度; 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及辨识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安全评价方法的熟悉程度; 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掌握程度。 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辩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29、性及严重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及安全专项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及安全专项评价。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1.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的分类2. 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4.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5.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1.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概念概念及及内
30、容内容第三章第三章安全评价安全评价2. 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安全全评评价价准备准备危险识别危险识别定性、定量安全评价定性、定量安全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编制报告编制报告现场勘察、资料收集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害、有害性分析、识别危害、有害性分析、识别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单元划分单元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危险分级危险分级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作出评价结论作出评价结论事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影响因素、事故机制第三章第三章安全评价安全评价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
31、划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的识别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定。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方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 1对照、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
32、、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类比方法 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
33、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一)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二)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三)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四)建构筑物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2.2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2
34、.2.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16-92),分为),分为6大类,大类,37个小类。个小类。6大类大类为:为: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515类;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5 5类;类;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5 5类;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6 6类;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5 5类;类;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1 1类。类。第三章第三章安全评价安全评价4
35、.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分类分类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定性 定量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其它安全评价分类法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常用安全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PHA)(PHA)故障类型和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影响分析(EMEA)(EMEA)事件树事件树(ETA)(ETA)事故树事故树(FTA) LEC(FTA) LEC法,法,道化学指数法道化学指数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和熟悉被评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和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
36、价方法。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充分性原则充分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5)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5. 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及编写程序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及编写程序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告安全现状评价报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告第三章第三章安全评价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技术性文件安全评价技术性文件 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
37、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检验应考人员对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及辨识标准的掌握程度;准的掌握程度; 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掌握程度。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措施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1.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38、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疡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疡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险源两种。 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1.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辨识标准 危险危险源源的的概念概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和方法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表1、标准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第四章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
39、控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监控 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危险源重点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
40、作业审批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等。、异常情况应急措施、考核奖惩制度等等。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分别确定各级的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导定期参加检查。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
41、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程操作;全值班、交接班,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程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审批等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领导和安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题,及时给以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奖惩。 危险源、事故隐患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危险源、事故隐患的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即技术控制、人行
42、为控制和管理控制。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固有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的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制,主要技术的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保留和转移等。、保留和转移等。 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
43、陷,错误地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地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置等。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检验应考人员对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熟悉程度; 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程度; 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与评审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1.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2
44、.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3. 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1.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特点与意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特点与意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应急救援的要求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应急救援的要求应急管理过程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四个层次预防、准备、响应、恢复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的响应程序的响应程序及及支持保障系统支持保障系统预预防防准准备备响响应应恢恢复复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
45、应急救援体系的组织结构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救援专家组应急救援专家组医疗救治医疗救治消防与抢险消防与抢险监测组织监测组织公众疏散组织公众疏散组织警戒与治安组织警戒与治安组织洗消去污组织洗消去污组织后勤保障组织后勤保障组织信息发布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响应程序响应程序事故事故警情判断警情判断响应级别响应级别应急启动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应急结束(关闭)中心人员到位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指挥到位现场清理现场清理解除警戒解除警戒善后处理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人员救助人
46、员救助工程抢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警戒与交通管制医疗救护医疗救护人群疏散人群疏散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现场监测现场监测专家支持专家支持应急增援应急增援响应升级响应升级信息反馈信息反馈总结评审总结评审YYYNN关闭关闭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支持保障系统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救援体系的支持保障系统支持保障系统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通讯系统通讯系统警报系统警报系统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第五章第五章 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层次层次
47、及及文件体系文件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应急救援预案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编制、审编制、审核和批准过程核和批准过程 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事故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编制编制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预案的作用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便于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特别是利于培训便于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特别是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和开展和演习工作和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以降低事故后果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以降低事故后果成为各类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成为各类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当发
48、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部门协调上级部门协调有利于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编制重大编制重大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预案时预案时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及其影响影响本地区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本地区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本地区行政区域划分及工业区、功能区布置
49、情况本地区行政区域划分及工业区、功能区布置情况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重大重大事故应急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预案的层次综合预案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现场预案1 1现场预案现场预案2 2现场预案现场预案3 3应急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预案的文件体系 一级文件预案一级文件预案 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和责任 二级文件程序二级文件程序 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说明某
50、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 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 三级文件指导书三级文件指导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 四级文件应急行动记录四级文件应急行动记录 在应急行动期间所作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出入事故在应急行动期间所作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出入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 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指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