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鬼谷子谋略鬼谷子谋略鬼谷子其人1-1 鬼谷子,姓王名诩,较多史料倾向于认为他是战国时期魏国人,资治通鉴也明确说鬼谷子是魏人,但具体生卒日不详。“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今河南登封县内的归谷山)而得。 鬼谷子其人1-2 鬼谷子所代表的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历代学者对鬼谷子的看法,历来褒贬不一。唐初宰相长孙无忌谓鬼谷子:“便辞利口,倾危变诈。” 中唐散文家柳宗元谓鬼谷子:“险戾峭薄,恐为妄言,乱世难信,学者不宜道之。” 而北宋欧阳修则谓鬼谷子:“因时适变,权事制宜,有足取者。”现传世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 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
2、的原因是其有苏秦与张仪两个叱吒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3 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自称“进取之臣”。早年游说诸侯不利,后为燕昭王亲信,受命使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対外战争,以造成“弱燕敌强齐”的形势。齐湣王末年任齐相,劝湣王勿与秦称东西帝,使秦亦废帝号。与赵奉阳君李兑共同约燕、齐、韩、赵、魏五国合纵攻秦。赵封为武安君。秦因而归还所夺魏地温(今河南温县西南)、轵(今河南済源市南)、高平(今河南済源市西一南),归还所夺赵地王公、符逾。后燕将乐毅大举攻齐,其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 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
3、-4 苏秦自从鬼谷下山。回至洛阳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二弟乃苏代、苏厉也。苏秦欲出游列国。乃请于父母,变卖家财,为资身之费。母、嫂及妻,俱力阻之道:“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转富贵。弃现成之业,图未获之利,他日生计无聊,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亦劝道:“兄如善于游说之术,何不就说周王?在本乡亦可成名。何必远出。”苏秦被一家阻当不过,乃求见周显王,说以自强之术。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素知苏秦出于农贾之家,疑其言空疏无用,不肯在显王前保举。 苏秦在馆舍羁留岁余,不能讨个进身。于是发愤回家,尽破其产,得金百镒。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尚,
4、尽得天下利害之详。如此数年,未有所遇。闻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阳,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惠文王。 时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乃辞道:“孤闻毛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数年,兵力稍足,然后议之。”苏秦乃退,再谒秦相国公孙衍,衍忌其才,不为引进。 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5 苏秦留秦复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之裘亦敝坏,计无所出。乃货其车马、仆从,以为路资,提囊徒步而归。父母见其狼狈,骂辱之。妻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苏秦时方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 苏秦见此光景,不觉坠泪。于是闭户苦读太公阴符,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自刺
5、其股,血流遍足。既于阴符有悟,然后又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遂说服苏代、苏厉助其行资,再出游说列国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6 苏秦复辞父母妻嫂,因秦王不肯收用,乃思一摈秦之策,使列国同心协力,以孤秦势。 于是东投赵国。时赵肃侯在位,其弟公子成为相国,号奉阳君。苏秦先说奉阳君,奉阳君不喜,秦迫去赵。北游于燕,求见燕文公,左右莫肯通达。居岁余,资用已尽,饥饿于旅邸。旅邸之人哀之,货以百钱,秦赖以济。 后适值燕文公出游,苏秦伏谒道左。文公问其姓名,知是苏秦。大喜道:“闻先生昔年以十万言献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读先生之书。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遂车入朝。召秦入见,鞠躬
6、请教。 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7 苏秦向燕文公提出:“与赵相亲。因而结连列国,天下为一,相与同心协力以御强秦”的策略。燕文公资以金帛、路费,高车驷马,使壮士送苏秦至赵。适奉阳君赵成已卒,赵肃侯闻燕国送客来至,遂降阶而迎。苏秦向肃侯提出:“邀列国君臣会于洹水,交盟定誓结为兄弟,联为唇齿。秦攻一国,则五国共救之。如有败盟背誓者,诸侯共伐之”的合纵策略。肃侯然之,赐以大第,又以师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千匹,使为纵约长。 苏秦从此走上了身相六国,合纵抗秦,波云诡谲的一生。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8鬼谷子其人之-苏秦1-9 苏秦任齐相期间,燕王受谗言挑拨,一度怀疑作为双重间谍的苏秦,苏秦写了一封对
7、自己一生总结性的陈情信: “燕和齐仇恨由来已久。我为燕齐的邦交奔走,本来就难以获得各方面的信任。齐是燕国的心腹大患,我在齐国,大可使齐不谋攻燕,小可使齐赵关系破裂,以此为大王的大事作准备。 五国伐秦,燕虽然出兵出粮,但一来免去齐称帝燕称臣的耻辱,二来没有齐赵攻燕的祸患。后来奉阳君接受齐的封地,将我扣在赵国。大王救臣下出于水火,现在齐赵都不谋攻燕,燕得以修饬国力,我虽无功,但自以为可以免罪了。 我作为燕臣,在齐国活动,本来就会有流言蜚语。我如在齐显贵,燕国大夫就不信任我,我在齐作贱,世人就看不起我。我如受齐王重用,燕大夫就会对我抱有希望,希望达不到又徒增埋怨。齐国如有不利于燕的地方,就把责任都归
8、到我头上,天下人不攻齐,就说我善于为齐谋划。我的处境也可以说是够危险的了。我不畏死报效于大王,大王却怀疑怪罪于臣下,我实在感到恐惧。 尽管我自以为可以列于天下公卿之中也无可愧疚,如大王只是重用有才的贤人,我愿在齐与他认真合作;如大王不放心我,我就回燕侍奉大王,以宽解大王的忧虑。” 鬼谷子其人之-张仪1-10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张仪拜相后采用连横术
9、迫使五国连横事秦,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后秦武王即位,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年)卒于魏。 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鬼谷子其人之-孙膑庞涓1-11 孙膑,齐国人,庞涓,魏国人。膑与涓同在鬼谷门下学兵法,有金兰之谊。涓先致仕而召孙膑。 后孙庞反目,膑装死出逃、田忌赛马、后孙庞反目,膑装死出逃、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减灶骄敌、涓死于万箭之下。围魏救赵、减灶骄敌、涓死于万箭之下。 鬼谷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大量的谋略术,与军事相关,涉及大量的心理学,游说诸侯的“纵横术”是该书的主体内
10、容。纵横术充满了诈谋、阴谋、诡道。它将古代政治、外交、军事中的诡密术和投机术充分地显示出来,表现诡辩的逻辑思维价值,尤其是为“阴谋术”提供了理论思维的依据。 纵横术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用“阴谋”、“诡计”认识世界,解决争端,指挥军政活动,曾横行天下。纵横术那充满智慧的谋略术,即使在今天的社会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活动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鬼谷子其书 鬼谷子一书的排列顺序,已经具备理论体系的大纲:要谈说首先要“捭阖” ;“捭阖”一开便有“反应”;“反应” 一出,即可看出好恶志欲;”好恶“一现便能运用“内楗”以固结其心;如发现有裂隙破绽,有可乘之机,则可运用“抵巇”;为了使听者欣然接受,
11、要用“飞箝”;掌握了听者的内外反应和相关因素,即可“揣情”;揣得其情,便顺和其意,于是注意“摩意”;揣摩已定便要“权”量对方才能、形式、环境、时机、语意;揣、摩、权定之后,乃可献“谋”;献“谋”之后,还要能促成对方依谋而“决”;“谋”献“决”出后,能否成功,就要看主政者的修养与执行能力了,即 “符言”。 三、鬼谷子选讲捭阖第一捭阖第一(即开、合,可理解为分析综合、分化拉拢、分解组合、鼓(即开、合,可理解为分析综合、分化拉拢、分解组合、鼓动抑止是纵横游说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动抑止是纵横游说术的基本思想方法)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鼓(鼓动)动)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终
12、止)(终止)其谋。与陈伯之书与陈伯之书 故与阳言者(地位尊贵、态势积极)(地位尊贵、态势积极),依崇高。与阴言者(地位卑微、心态消极)(地位卑微、心态消极),依卑小。 反应第二反应第二 (以己之反,求彼之应,以己诘难求彼更思,反应之中得彼实情)(以己之反,求彼之应,以己诘难求彼更思,反应之中得彼实情)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反下;欲取,反与。 己不先定,牧人己不先定,牧人(驾御、引导对方)(驾御、引导对方)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情理)(情理)失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
13、无形容,莫见其门见其门(无形无容、无门无户)(无形无容、无门无户),是谓,是谓天神。天神。 内楗第三内楗第三(内者,进言于人;楗者,结谋于人。主要研究怎样在思想基础或感(内者,进言于人;楗者,结谋于人。主要研究怎样在思想基础或感情上与人谐和,取得对方信任和好感,进而达到进说献谋)情上与人谐和,取得对方信任和好感,进而达到进说献谋)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采邑)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故远而亲者,有阴
14、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不用的谋略得到应证)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说赵太后) 抵戏第四抵戏第四(堵塞漏洞、消除矛盾;抓住对方弱点,利用矛盾说服对方)(堵塞漏洞、消除矛盾;抓住对方弱点,利用矛盾说服对方)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补塞),可抵而却(消除),可抵而息(安抚、暂时平息),可抵而匿(隐蔽、掩盖),可抵而得(取而代之),此谓抵戏之理也。 圣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
15、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飞箝第五飞箝第五(先以为对方制造声誉来嬴取欢心,再以各种技巧来箝制) 引钩箝之辞,飞(先飞)而箝(后钳之)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效果不好)者,或先征(赞同)之,而后重累(刨更问底,使其词穷);或先重累,而后毁(否定)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侍奉)之。 忤忤(错杂模糊、背离错杂模糊、背离)合合(联合)(联合)第六第六 世无常(永恒的、永久的)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古之善背(
16、背弃)向(趋向)者,乃协(协和)四海,包(包容)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在微妙的背、向运作中转化形势),然后求合(新的、更高层次的“合”)。(岳飞) 揣篇第七揣篇第七(揣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测知内情;)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表现出来)其变(剧烈变化之时)。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通“措”,放置)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亲近者),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现)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以情动人三菱广告)摩摩(试探、诱动)(试探、诱动)篇第八篇第八 (摩是以己之言探
17、人之心使之外露) 摩者,揣之术也(揣知其情,然后以其所欲摩之)。内符者,揣之主也(情欲动于内,而符验现于外,揣者见外符而知内情) 其摩者,有以平(平静),有以正(正面)理智;有以喜,有以怒情感;有以名,有以行声誉;有以廉,有以信道德;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 (政坛揣摩图片)权篇第九权篇第九 (权,原意为称锤,称;引申为权衡、权变、斟酌)(权,原意为称锤,称;引申为权衡、权变、斟酌) 说者,说之(说服他人)也;说之者,资之(利用他人的思想情绪)也。饰言者,假(假借)之也;假之者,益损
18、(增强或减损对方的决心)也。应对者,利(犀利)辞也;利辞者,轻论(多断而少证)也。成义(有义理)者,明(观点鲜明)之也;明之者,符验(印证)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诘难)言者,却(反驳)论也;却论者,钓几(诱导对方心中的隐秘)也。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谋篇第十谋篇第十 (设谋、进谋,(设谋、进谋,“权权”为如何说,为如何说,“谋谋”为说什么)为说什么)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达
19、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仁人、勇士、智者)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心);内亲而外疏者,说外(外部环境、公关活动);故因其疑以变(调整)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改变)之,因其患以斥(排除)之;摩而恐之,高(高超、夸张)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说人进谋的策略)。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关系好),其言外(不投机)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
20、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海大鱼) 四、鬼谷子二十四术四、鬼谷子二十四术第一术第一术 捭阖阴阳捭阖阴阳 捭阖之术与天地之道相通。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所以,捭阖之术就是阴阳之术,捭阖阴阳的意思就是变动阴阳四时,即发挥施术者的主观能动性去变阳为阴,像改变四时的运行顺序那样去影响和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第二术第二术 刚柔弛张刚柔弛张 自古至今,人们理治社会,处理事端,虽然运用千万种方式,变换千万种手法,无论怎样变化无穷,其宗旨都在与一点:阴阳 柔刚 开闭 弛张。总之一句话:软硬两手,刚柔兼施、绵里藏针。
21、第三术第三术 守司门户守司门户 圣智之人处理事情时,不但要考察事件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但要考察民心民情,不但要考察事件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抓住其关键环节,在这个关键环节上用功夫。抓住了关键环节,再去考察与此环节相关的前因后果,权衡其轻重缓急,分析其优劣短长,便可顺利地控制事态,处理事件了。(勇敢造反) (仁川)第四术第四术 周密贵微周密贵微 好的计谋在实施中能够成功,要让敌人受骗上当,保密保的好不好是关键之一。否则,被敌人看破,让敌人得到消息,就不会再上当。 (诺曼底登陆)第五术第五术 为人自为为人自为 在处理事件时,分析了形势,权衡了利弊,明白了对方的决策打算之后,自己得先定一个“度数
22、”。这个“度数”,就是制定一个让对方怎么做才对自己有利的准则和规划。若对方的计划合于你的“度数”,即表面上对他有利而实际上,最终却对你有利,你便“为之虑”,即帮助他完善这一计划,帮助他实现这一计划;若对方的计划打算不合你的“度数”,即确定对他有利而对你无利,你就要“自为之虑”,说动对方放弃他原来的打算,抛开他原先的计划,让他按你的计划行事。 第六术第六术 阴极反阳阴极反阳 从对事物性质作静态考察的角度来说,“阳”和“阴”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阳”和“阴”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阳”的特点是“动”,形态是“行”;“阴”的特点是“止”,形态是“藏”。“阴”与“阳”不仅仅是对立的,也是相辅相补,互为势
23、态,互相依靠的,它们不仅是事物形态的两个对立面,也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相连相接,缺一不可的环节。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就应使用“阴极返阳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事物由“阴”向“阳”转化,以成其事。 第七术第七术 张网得实张网得实要像设饵钓鱼,张网捕兽一样,你要有收获,就得摸到别人的底牌,侦得敌人的情况,就要投其所好而引诱之,从而达到目的。 第八术第八术 欲取反与欲取反与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点什么,就要先给他点什么。就像种庄稼一样,要想从地理收获粮食,你就要先给地里施肥。做事也是一样,你要从对方那里得到点是什么,必定要给予人家点什么,人家才能答应你。不过,智者所给予别人的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其
24、价值(特指对自己的价值来说)是不一样的,这样才不是“亏本买卖”。就像捕雀一样,你撒上几粒米给它,却得到了雀。但对方也是精明的,他是否同意与你做此“不等价”交换,这就全看你的智谋,手段了。 第九术第九术 见微知类见微知类世间事物由于处在类似环境中,故那些同类事物,虽然在表面形态上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和差异点,但在实质上,在主要部分,却有着相似的东西。聪明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往往善于利用“见微知类”的推理技术,去预见先设置计谋,预先安排措施,故能遇事不慌,稳坐钓舟,制事取胜,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出租车司机的营销学)第十术第十术 知彼始己知彼始己人是有共性的,由于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受到相同的文化
25、熏陶,故有着相同的欲望,有着相似的追求,有着模式大致相近的想法和计谋。所以,智者了解别人,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以己度人,以己推人。由己欲而知对方在相似情况下的欲望,由自己的做法而推求别人在相似环境下的措施。这样去推知,去了解别人,就像古人传说的比目鱼相并而行那样不差丝毫,又像光一亮影子就出现那样一察即得。第十一术第十一术 抵隵得失抵隵得失 器物的毁败都是由微小的缝隙引起的。俗话说:小洞不补,必成破釜。微隙不治便发展成小缝;小缝不治便发展成大缝;大缝不补,器物便毁坏了。处理世间事物也是这个道理:小事端不去管它,就会发展成大矛盾;大矛盾不去调解处理,离事物败亡湮灭就不远了。我们要寻找甚至一些些小事端
26、,然后利用这些小事端,制造大矛盾,再从扩大或解决这个矛盾中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第十二术第十二术 深隐待时深隐待时 抵隵之术是一种寻找事物之“缝隙”,以突入其中,从内里“开花”突破的为事之术。但有时候这种可利用的“缝隙”还没出现,或没有发现时,不要硬打蛮干,而是要把自己深深隐藏起来,等待时机,等有“缝隙”时再动手。也就是当世道没有可让人利用的“缝隙”,无法施展抵隵术时,就韬光养晦,深隐而等待“缝隙”出现。第十三术第十三术 飞箝近心飞箝近心 要善于先审察,揣摩对方的心意,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然后再靠上去说些对方喜欢听的话,把他捧得心花怒放,或评击他最讨厌的事,以便让他把你引为知己。在他心花怒放
27、或引你为知己之时,一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交出老底了。第十四术第十四术 钩箝进心钩箝进心 在飞箝近心后,要尽量“得其情”,摸准对方的一切情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等情况,特别是所要“钩箝”之对象的详细情况, “钩”对方的手段有财货,珠宝,美女等;“箝”对方,即控制对方的关键是“良能立势”和“伺候见洞”,即制造一种势态使对手就范,或利用对手的矛盾控制他。想引诱敌方上钩,须先得对方之情,即掌握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关键资料。第十五术第十五术 重累抑敌重累抑敌 对那些“飞箝术”不能令其附己,“钩箝术”不能引其上钩的不吃“软”手段的对象,就要用“重累术”这种“硬”手段对付他。“重累”包括直接从精神或物
28、质上胁迫对方,还可间接从对方“身边目标”下手“迫之”,甚至干脆“毁之”。重累术是一种威胁收买术,其目的是逼迫对方,断其退路,实现削弱对方,壮大自己的目标。第十六术第十六术 反忤背向反忤背向 世界上任何事物所处的环境、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千变万化的动荡发展中。处于矛盾地位的双方是无可谓和的,取胜的关键在于依据现实环境,选择斗争措施,改变斗争立场,变被动为主动。 “深识背向之理者”,就是能够依据天时、地利和人心所向,判断出哪方是将要获胜,良禽择木而栖,然后审时度势,选择时机来投靠“天命所归者”,他们即使在敌对阵营中做事,也实际上在为这位“天命所归者”卖力。第十七术第十七术 谋阴阳成谋阴阳成 圣智之人
29、做事,靠的是足智多谋,在暗地里把一切都策划好,把一切都预料到,让别人按他的谋划去做事,或中了他的圈套还茫然不知。直到成功事遂,大事完毕,结局已定,别人才豁然明白,但悔之已晚。在计谋的使用上,此术主要表现在:表面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是为这件事行动,但实际目的却在那里,是为了办成那件事,即所谓“事在此而意在彼。”第十八术第十八术 众口铄金众口铄金 口可食,不可言。言行要谨慎。 另一方面,就是“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用舆论杀人。第十九术第十九术 取长补短取长补短 智者处世,首先要能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看待自己和别人,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虽属智者,但愚者在所能、所虑诸方面也会有某些工处和长处。
30、所谓智者和愚者的划分,只是一种综合参数,并非说智者所有方面都会超过、优于愚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在处世做事中去发现别人的工巧之处,而在设置计谋中借用别人的工巧之处和优长之处,为自己成事服务。智都能够做到这些,便会无往而不胜。第二十术第二十术 因性制人因性制人 对付不同类型的人,应使用不同的手段。对于那些天天琢磨别人的意向、唯恐得罪人的人,就应用恐吓手段对付他,说这么做某某人会不高兴,那么做某某人会有意见,在他惶惶无所适从的之际,让他按我们的心意、按我们的意向去做事,去处理问题; 而对于那些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人,则可以使用“动其根基”的手段对付他,把准他赖以自高、赖以自恃的地方,专门攻击、
31、贬低,从而动摇他的自信心,动摇他的“自高”基础,让他从自我感觉“前途光明”而转向自我感觉“前途暗淡”,这时我们再用我们的主张、打算去说服他,叫他按我们的意向行事; 对于那些喜欢在微暗之中搞小动作、作手脚的人,我们可用“证之”的手段对付他,说要把他的小动作、见不得人的勾当公布于众,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亮相于大庭广众之前,这样便可把他吓得俯首帖耳,听令于我们。第二十一术第二十一术 三步制君三步制君 对付强者时,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强者,随声附和,应之者响,取得强者的好感和信任。第二步:取得强者的信任和重用。第三步:阻隔强者与其他人联系,让他不知不觉间按我们的计谋、按我们设计的步骤发号施令。(齐
32、桓公之死)第二十二术第二十二术 欲除故纵欲除故纵 要想使敌手离开这里,要想使某个人滚蛋、倒霉,不是先批评他、教育他,而是纵容他,让他犯错,等到其错误越犯越大,无法改正,无法弥补的时候,突然对他发起攻击,使他无法招架,从而打倒他,排挤他出去。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第二十三术第二十三术 智者贵阴智者贵阴 圣智之人做事外软而内硬,暗用功夫;而愚蠢之人做事的措施却外硬而内软,咋咋唬唬,而没有实际内容,没有畏人的招数。所以说,智者处世,在于举重若轻、棉里藏针,运用一些别人不能知道、不能发现的招数,去处理事情,去对付别人。第二十四术第二十四术 积弱为强积弱为强 世间事物中,柔弱的东西往往得最具生命力的东西。正如老子所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途,柔弱都生之途。”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刻的辩证思想。在社会中暂时处于劣势的弱者只要善于思考用计、善于调动内部的积极因素,去励精图治,去发展壮大自己,反而从弱变强,最终战胜对手。君子非不知也,不为也!心中有佛,万般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