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高一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自由落体运动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一章学生学习了对运动的描述和使用打点计时器后,本章主要通过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作为一个典型的实例,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一次个案研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应用,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课,也是为后面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
2、的地位和作用。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2)能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3)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重点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性质以及规律。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探究。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小组实验探究,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策略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自由落体运动课型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一章学生学习了对运动的描述和使用打点计时器后,本章主要通过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作为一个典型的实例,对匀变速直线运动
4、进行一次个案研究,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具体应用,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课,也是为后面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 学习者分析学生前面已认识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已体会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运用理想模型和数学方法(图象、公式),以及测加速度、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3. 学习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2)能
5、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并能自主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3)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4.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性质以及规律。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探究。5. 学习评价设计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围绕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
6、体运动的性质,它遵从什么规律展开,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的特点。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教师活动1进行抓纸币的游戏学生活动1进行抓纸币的游戏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环节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建立教师活动2通过实验装置演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学生活动2分组讨论,通过纸片纸团实验,认识到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必然联系活动意图说明建立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环节三: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教的活动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活动3学生可以自主采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可以自主采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7.板书设计2.5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条件:从静止开始,初速度为0 只受重力3、性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规律: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10. 教学反思与改进1、 因为设计了实验,学生学习本节兴趣高,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气氛好;2、对于纸带的处理,可以让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或者分组进行展示,这样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