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病毒性脑炎儿科徐宗泽2015.4概述: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如果脑膜同时受累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2岁以内小儿脑炎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约70的脑炎和脑膜炎发生于611月。病毒性脑炎的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留有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病因: 80以上的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临床表现: 发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症状。(一)前驱症状: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
2、、腹泻等。(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发作,严重时呈惊厥持续状态。2.意识障碍:轻者反应淡漠、迟钝、嗜睡或烦躁;重者谵妄昏迷,甚至深度昏迷。3.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婴儿前囟饱满,严重者发4.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出现偏瘫、不自主运动、面瘫、吞咽障碍等。5.精神障碍:病变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可产生幻觉、失语、定向力障碍等精神情绪异常。辅助检查 脑脊液:压力稍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目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涂片和培养无异常。 头颅CT、MRI可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可表现为
3、高波幅慢波,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 治疗 病毒性脑炎至今尚无特效治疗,仍以对症处理对症治疗。(1)控制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化学药物降温。(2)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和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的重症患儿,迅速稳妥地降低颅内压非常重要。一般选用20甘露醇,0510g/kg,每6小时1次,必要时再联合应用速尿、白蛋白、激素等。(3)控制惊厥:可适当应用止惊剂如安定、苯巴比妥等。常见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 2. 急性意识障碍(acute confusion) 与脑实质炎症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 与昏迷、瘫痪有关。4营养失调,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4、征与颅内感染有关。护理措施l发热的护理 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体温385oC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静脉补液。 2精神异常的护理 向患儿介绍环境,以减轻其不安与焦虑。明确环境中可引起患儿坐立不安的刺激因素,可能的话,使患儿离开刺激源。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错误。如患儿有幻觉。询问幻觉的内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患儿提供保护性的看护和日常生活的细心护理。 3.昏迷的护理 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便让分泌物排出;上半身可抬高2030度角,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利于降低颅内压; 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痰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动作宜
5、轻柔;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防止因移动体位致脑疝形成和呼吸骤停。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如有痰液堵塞,立即气管插管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给予鼻饲,保证热卡供应;做好口腔护理。4.瘫痪的护理 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使家长掌握协助患儿翻身及皮肤护理的方法。适当使用气圈、气垫等,预防褥疮。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督促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加强保护措施,防碰伤。在每次改变锻炼方式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正面鼓励。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或缩小或忽大忽小,对光发射迟钝,且伴有“两慢一高”,多提示有脑疝或呼吸衰竭发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