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肝脏疾病病人的护理.解剖生理概要n一、肝的位置、形态与毗邻n1体表投影:n上界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n下界与右肋缘平行。n2形态:不规则楔形。n3膈面: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冠状韧带和三角韧带,在右冠状韧带前后页之间有肝裸区。将肝固定在膈肌与前腹壁。n4脏面:“H”形.n二、肝脏的分叶n1按肝内分叶的自然界线(肝裂)为标志分为6叶。(对于肝脏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开展肝叶切除术有重要意义)n按肝裂和门静脉及肝静脉在肝内的分布为基础分为5叶8段。(Couinaud分段法) .n三、肝的生理功能n1分泌胆汁n2代谢n3凝血n4解毒n5吞噬或免疫n6贮存血液、参与造血 .细菌性肝脓肿n病
2、因病理n1胆道梗阻:最主要原因,多见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n2经肝动脉血行感染:如中耳炎、痈、化脓性骨髓炎等。n3经门静脉系统感染n4经淋巴侵入n5、肝脏开放性损伤.临床表现 n1病史:多有胆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腹腔急性炎症史。n2感染症状:寒战高热,全身中毒症状。n3、肝区疼痛。n3体征:肝脏肿大,压痛;右上腹和肝区叩击痛。严重时有黄疸,如脓肿巨大可见右季肋饱满,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n(一)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n(二) 影像学检查n(1)X线检查:右叶脓肿可见右膈肌抬高,运动受限;左叶脓肿可见胃小弯受压推移。n(2) B超:首选。直径2cm。n(3) 放射
3、性核素扫描、CT、MRI和肝动脉造影:酌情选用。.脓肿部分液化脓肿部分液化.n诊断要点n1 肝区疼痛、肝肿大、寒战高热,短期内呈严重病容。n2 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或在超声引导下作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即可证实。n并发症n右肝脓肿膈下脓肿,右侧胸膜炎;n左肝脓肿心包积液、心包填塞;n进入腹腔腹膜炎;n穿破血管上消化道大出血。 .治疗原则n(一)非手术治疗:适于急性期肝脓肿和多发性小脓肿。n1、给予足量抗生素;重视全身支持疗法。n2、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n(二)手术治疗n1、切开引流n(1)经腹腔切开引流:放置双腔引流管负压吸引。n(2) 经腹膜外切开引流n4肝叶切除术:适于慢性厚壁肝脓肿。.护理.护理
4、诊断n1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n2疼痛:与肝包膜张力增加有关。n3潜在并发症:继发感染。 .护理措施n1病情观察:对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观察。n2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肠内、外营养支持。n3高热护理:环境和被褥使病人舒适;观察并处理高热;合理应用抗生素。n4疼痛护理:n5引流管的护理.健康教育n1、指导病人或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表现。n2指导高热病人的家属进行降温的家庭护理。n3告知病人应进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原发性肝癌n病因n1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相关率为80%。n2 黄曲霉毒素n3 饮水污染n4 微量元素n5 性激素n6其他:.病理
5、n(一)病理类型n1 结节型:多见,多伴有肝硬化;n2 巨块性:容易出血、坏死;n3、弥漫型: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极差。 n(二)转移途径n1直接蔓延n2血运转移:肺、骨、脑等。n3淋巴转移:肝门淋巴结-胰周、腹膜后和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n4种植转移.临床表现n1 病史:有无肝炎史或乙肝抗原阳性史;4060岁;男性;n2 肝区疼痛:首发症状。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n3 全身和消化道症状n4 肝肿大:中、晚期。.辅助检查n(一)定性诊断n(1)AFP检测nAFP=400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n(2)血清酶学和其他肿瘤标志物:缺乏特异性,早期阳性率极低。.n(1) B超:首选n(2)CT:早期诊断肝癌的可靠方法。n(3)MRIn(4) 肝动脉造影n(5)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诊断大肝癌。n(6) X线n(7)细针肝穿刺活检:可确诊,目前为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n(8)腹腔镜或剖腹探查 二二 定位诊断定位诊断.B超超.CT.肝肝动动脉脉造造影影.治疗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n 1 早期施行手术治疗。n2B超引导下行射频、微波或注射无水酒精。体外高能超声聚焦疗法。n3化疗n4放疗:一般情况和肝功能好,无远处转移而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5免疫治疗:可与化疗合用。n6中药治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