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辨治思路与探讨1一 、概述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习惯性抽搐”、“抽动障碍”。 临床上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点,可兼有人格、行为、思维的障碍。 发病年龄 以2-15岁之间,尤以5-8岁多发 男女之比为39:1 2二、病因 病因十分复杂,常见有以下6种: 感染感染 (继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之后) 生化代谢生化代谢 为微量元素失调与药物诱发 遗传倾向遗传倾向 环境、压力过大、过分溺爱、精神刺激环境、压力过大、过分溺爱、精神刺激 围产期异常围产期异常 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于其他疾病 如癫痫、脑发育不良、脑瘫3三、病机、病名探讨(1) 外感风
2、邪外感风邪风邪留恋型风邪留恋型“风为阳邪,善行与速变”、“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气通于肝” 外风引动内风可见眨眼、耸鼻、咧嘴、异声、摇头 如风邪挟痰流注经络,可见颈、肩、躯干、四肢抽动,及局部肌肉不适,舌红苔薄,脉弦数。本型病人有鼻炎、咽喉部炎症,症状以局部肌肉抽动为主 4 患儿素体阴虚,易反复感染,伤及阴分,尤其目前竞争激烈,孩子负担过重,或望子成龙,或溺爱过份,任性好强,以致脏腑阴阳失调,阴虚火旺。 症见抽动反复不愈,抽动强劲有力,烦热、躁动、秽语、暴力,夜间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5 多为抽动反复发作,病久生虚,五脏失调,情绪抑郁。 症见抽动虽频,但幅度不大,日久
3、难愈,言语不多,纳食欠佳,睡眠不安,面色欠华,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凡阴阳失调者易见人格、行为、思维异常 。6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不足,过食肥甘,化生痰湿,痰气互结,上蒙心神,发为抽动、异声、胸闷为主。 但我认为食积内滞,虽是产生抽动的原因之一,更是抽动症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食积生痰,痰食互滞,以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就造成驱邪不易,调治难以取效的后果。 此类病人多为体态肥胖、面色瘀黯,日久不愈。近年来,一当食积消除,面色好转,抽动即愈。 7 围产期异常是抽动发作的原因之一。中医应作血瘀对待,不需以舌脉而言。82. 病名探讨 近代文献把本病归纳为“慢惊风”、“瘈疭”、“抽搐”、“肝风
4、证”、“风痰证”、“目连剳 ” 本人认为,目前很难用一个单一的古代“病名”、“病症”来概括。因其症状繁多,病因复杂,包含多个疾病。比如它与感染有关,是否可与“风症”、“鼻渊”、“乳蛾”相关,乃至与“惊风后遗症”有关;若脾气急躁,情绪亢进,或抑郁(人格、行为异常),则与“癫狂”、“郁证”相关;若继发于痫证则与“痫”相关;继发于产伤、外伤与“瘀证”有关;甚至我发现很多患儿与饮食有关(多食、肥胖、瘀黯),是否与“食积痰证”有关。9四、辨证分型与治疗1、风邪留恋型、风邪留恋型102、 阴阳失调,肺肾阴亏,心肝火旺阴阳失调,肺肾阴亏,心肝火旺113、阴阳失调,心脾不足,肺脾生痰,肝失调达、阴阳失调,心脾
5、不足,肺脾生痰,肝失调达12 4、加、加 减减13饮食所伤,是抽动症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治疗不是简单的消食,要从过食导致气滞血瘀着手。 临床上不仅可见舌苔厚腻,形体肥胖,甚至面色瘀黯,可加生山楂10g消食化瘀,柴胡5g、枳壳5g调理气机,川朴5g、槟榔5g化湿消滞,助痰瘀之消,并嘱少食肥甘,不能过食。14 多动难静,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绩欠佳者乃肾气不足,髓海失养,或阴阳失调,阴不足,阳有余,需补肾益智,醒脑安神,加制首乌15g,炙龟板10g,益智仁10g,远志5g,菖蒲5g 15五、体会 1、外风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外风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162、 病机上,本病大
6、多为虚实挟杂证病机上,本病大多为虚实挟杂证 173、对食积、痰滞、血瘀的认识、对食积、痰滞、血瘀的认识 18 但从深层次来说,食积、痰滞、血瘀更能影响到抽动症的发展与预后。如过食肥甘症见形体肥胖、面色灰黯,这是过食化生痰湿,以致气机不利,瘀滞内阻,故见肥胖而面灰黯,如以单纯消食很难获效,必以消食导滞理气消瘀,加以节食。本人加用四逆散、生山楂、玉金、菖蒲渐可改观。19 风邪挟痰滞流注经络是抽动症日久不愈的又一原因之一。多见肌肉抽动,局部不适之症,大多因贪凉,汗出当风,风邪挟痰滞流注经络所致,单以祛风难以取效,此时需祛风同时加以调气化瘀,涤痰通络,加用柴胡、枳壳、白芍、菖蒲、胆星、天虫、威灵仙、川芎等品方可治愈。204、调治阴阳、调治阴阳215、本病症状十分复杂,除了多部分肌肉抽动(如眨眼、耸鼻、咧嘴、怪相、异声、摇头、耸肩、抬手、扭臀等症)外,常可兼有运动、行为、人格、思想障碍,一般来讲运动障碍与风有关;行为障碍与肝火有关;思维、人格障碍与心脾痰滞有关。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