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撤机的概念 指逐步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逐步恢复患者自主呼吸,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即把降低呼吸机支持条件到完全脱机拔管的全部过程理解为撤机,更符合撤机的病理生理过程。撤机的方式 当患者病情达到撤机标准时,酌情选用过渡撤机或间断撤机。 1)过渡撤机法: 先逐步改变呼吸模式,适应24h后再开始逐步脱机,开始时每天停用35次,30min/次,以后逐渐增到停用12h/次。在停用期间患者如无异常,再逐渐增加停用时间,直到连续2个白天患者能自主呼吸,才考虑撤机。 2)间断撤机法: 当短期撤机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频率增快等一系列症状时,立即恢复机械通气。采用逐小时撤机,以后视情况逐渐增加每日白天撤机的时间
2、,逐渐减少晚上上机的次数和带机的时间,直至完全撤机。停机时间 一日内停机总时间超过开机总时间,或一次停机持续2-3小时而无呼吸困难、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表现,且血气分析正常。撤机前的准备 l )有效治疗呼吸衰竭原发病:控制肺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保持通畅和有效廓清。 2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撤机前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是导致撤机困难的重要因素,应积极予以纠正。 3 )各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心、肝、肾、胃肠、脑等脏器的功能对撤机能否成功有重要影响,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给予必要治疗。如治疗心衰,争取撤机前患者的心排出量、血压、心率能大致正常并保持稳定,胃肠出血停止,贫血纠正,肝肾功能达较
3、好水平。 4 )高呼吸负荷的纠正:寒战、发热、烦躁、情绪激动均增加氧耗,这些加重呼吸负荷的因素在撤机前应尽量去除。 5 )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危重患者大多数营养支持不足,导致呼吸肌在内的肌肉消耗,因此需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持良好营养状态,有利于撤机。 6 )长时间依靠呼吸机支持呼吸的病人,会产生呼吸肌力的下降,肌力的减退往往与疾病的轻重和呼吸机使用天数的长短呈正相关。临床发现一般使用超过二周,就会产生呼吸机较强的依赖性,一旦撤机时,往往会不适应,病人心理负担加重,情绪紧张,因此,撤机前,必须做好撤机前的心理护理。 撤机时机的掌握很重要,过早易招致撤机失败,过迟则增加机械通气并发
4、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撤机时机的决定主要靠临床综合判断,撤机指标和功能测定参数可作为参考。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神志清醒或已恢复机械通气前较好时状态,呼吸衰竭病因已基本纠正,感染控制,呼吸道分泌物不多,自主呼吸平稳,呼吸动作有力,无明显呼吸困难或紫绀,具有足够的吞咽和咳嗽反射。 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休克和低血容量已彻底纠正,没有频繁或致命的心律失常,体温正常 血氧饱和度始终维持在90%以上;动脉血气分析PAO2大于50MMHG,,PACO2无明显升高,PH值基本正常。 撤机后护理1 )监测撤机反应1、停机时给氧吸入,如患者安静,未梢红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两肺呼吸对称,呼吸平
5、稳,可继续停机。 脱机过程中,如出现下述生理特征之一时应立即恢复机械通气: (1)收缩压2.67 kPa或舒张压1.33 kPa。 (2)脉搏110次/min或增加20次/min以上。 (3)呼吸频率30次/min,或增加10次/min以上。 (4)潮气量250300 ml(成人)。 (5)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 (6)吸氧条件下PaO28.00 kPa,pH7.30。 (7)病人出现胸式呼吸不明显,胸腹运动不协调, 鼻翼煽动,出冷汗、紫绀,烦燥不安等 2 心理护理 撤机后患者除了呼吸肌做功负荷增加外,心理上更要承受紧张、兴奋、敏感、失望等多种情绪体验。停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
6、导病人正确呼吸方法:其一,如 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可嘱咐病人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其二,当病人脱离呼吸机时由于心理因素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接模拟肺, 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其三,若病人的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 提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同时在撤机过程中,由于病人是逐渐训练脱机,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此时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停机使用机器再停机只是为了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与护士共同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停机。停机时的营养支持是患者能够撤机成功的基本条件。营养不良可造成停机后呼吸肌无力作功病人将再度进入乏氧状态,造成撤机的失败。因此当病人禁食时必需实行肠外营养,纠正负氮平衡。 随着人类生命价值的提高,危重病人在医疗监护和抢救中使用呼吸机越来越普遍,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有依赖性的病人进行撤机时,必须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特点、心理状态和耐受力,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