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中 医医 内内 科科 学学 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前言 是临床专业课,是中医 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 学科的基础。其水平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 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 性质金匮要略 范围伤寒论 外感 内伤温病学 以及后世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萌芽(殷商时代到 周朝)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胃肠痛、蛊病。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奠基(春秋 秦汉)脉法五十二病方
2、治百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充实(宋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葛洪 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2.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四大家形成(明清时代)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张介宾景岳全书 秦景明症因脉治 李宗梓医宗必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清代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学会中医思维学好中医基本理论强迫记忆第一章 感冒定义: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
3、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沿革:感冒之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病证认识始于内经伤寒 病因病机 1六淫病邪 风寒暑湿燥火均可为感冒的病因,因风为六气之首,“百病之长”,为感冒的主因。六淫之间可单独致感冒,但常互相兼夹为病,以风邪为首,冬季夹寒,春季夹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夹燥,梅雨季节夹湿邪等。 2时行病毒 时行者指与岁时有关,每23年一小流行,每10年左右一大流行的邪气;病毒者指一种为害甚烈的异气,或称疫疠之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邪气。诊断要点1有伤风受凉,淋雨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2起病较急,病程3
4、-7天,感冒一般不传变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部分患者病及脾胃,而兼有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同时发病,迅速蔓延。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见。鉴别诊断1咳嗽 感冒易与外感咳嗽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者,按感冒论治;咳嗽吐痰,甚则喘息症状突出者,辨为外感咳嗽病证。2.头痛 感冒易与外感头痛相混,其鉴别应以主症为主,若发热恶寒突出者,按感冒论治;若头痛明显,以其为主要痛苦者,应辨为外感头痛病证。 3风温 感冒一般病情轻微,发热不高,少有传变,服解表
5、药后多能汗出热退。风温肺病较重,咳嗽较甚,或咳则胸痛,甚或咳铁锈色痰,必有发热,甚至高热寒战,服解表药后热虽暂减,旋即又起,多有传变。4鼻渊 感冒与鼻渊均可见鼻塞流涕,或伴头痛等症。但鼻渊多流浊涕腥臭,感冒一般多流清涕,并无腥臭味。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辨风寒与风热 感冒应首先分清风寒、风热。二者均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等症,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原则 解表达邪 感冒由外邪客于肌表引起,采用辛散解表的法则,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感冒亦愈。根据所感外邪寒热暑湿的不同,而分别选用辛
6、温、辛凉、清暑解表法。虚人感冒应扶正祛邪,累及胃肠者,又应辅以化湿、和胃、理气等法治疗。分证论治风寒感冒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风寒夹湿,身热不扬,身重苔腻,脉濡者,用羌活胜湿汤;风寒兼气滞,胸闷呕恶者,用香苏散;表寒兼里热,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或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解表清里,用双解汤加减。 轻证亦可用生姜10克,红糖适量,煎水服用。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微恶寒,或有汗,鼻塞喷嚏,流稠涕,头痛,咽喉疼
7、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银翘散。加减: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生,寒战高热,全身酸痛,酸软无力,或有化热传变之势,重在清热解毒,方中加大青叶、板蓝根、蚤休、贯众、石膏等。 风热感冒可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丸)、羚翘解毒片等。时行感冒用板蓝根冲剂等。暑湿感冒症状:发生于夏季,面垢身热汗出,但汗出不畅,身热不扬,身重倦怠,头昏重痛,或有鼻塞流涕,咳嗽痰黄,胸闷欲呕,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暑热偏盛,加黄连、青蒿、鲜荷叶、鲜芦根清暑泄热;湿困卫表,身重少汗恶风,加清豆卷、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宣表;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茯
8、苓清热利湿。 暑湿感冒兼见中焦诸症者,用成药藿香正气丸。 体虚感冒气虚感冒 素体气虚者易反复感冒,感冒则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气短,咳嗽咯痰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法为益气解表,方用参苏饮加减。自汗者,加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气虚甚而表证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解表。阴虚感冒 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外出,微恶风寒,少汗,身热,手足心热,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解表,方用加减葳蕤汤加减。阴伤明显,口渴心烦者,加沙参、麦冬、黄连、天花粉清润生津除烦结语 感冒是感受风邪为代表的六淫、时邪病毒,侵犯肺卫
9、,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全身不适为临床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证属表实,病位在肺卫。治疗以解表达邪为原则,分清风寒、风热与暑湿及兼夹病邪的不同,而分别采用辛温、辛凉和解表清暑祛湿等治法祛除表邪,时邪病毒又当以清热解毒为治疗重点。感冒的治疗一般禁用补法,以免敛邪,但若体虚之人,又当在解表剂中佐以益气、养阴等补益之品,以扶正祛邪。复习思考题1.感冒的发病季节多在: A春夏 B秋冬 C冬春 D四季 E夏秋2时行感冒治疗与普通感冒治疗不同的是要重用: A清热化痰药 B凉血药 C清热燥湿药 D解表药 E清热解毒药3. 感冒之因虽多,但有主次不同,其主因是( ) A.寒邪入中 B.风邪侵袭 C.热邪犯胃 D.燥邪入侵 E.外湿浸渍4.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辨证依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恶寒,发热的轻重 B.渴与不渴 C.舌苔黄与白 D.脉浮与不浮 E.咽喉红肿疼痛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