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医 基础理 论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人体的主要结构二、人体的主要结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三、构成人体的物质三、构成人体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四、中医对疾病过程的理解四、中医对疾病过程的理解-邪正斗争邪正斗争提提 纲纲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v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1.
2、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v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v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 胆 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 胃 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 膀胱经 (2)病理上的整体性v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形体官窍;v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v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3)诊治上的整
3、体性v诊断:由外察内-验舌、望面、切脉。v治疗: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治内愈外。如泻心火治疗口舌生疮。 (4 4)养生康复的整体性)养生康复的整体性-形神共养形神共养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v “天”,指整个“自然环境” ,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v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variation)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v证,即证候(syndrome),是疾病过程中
4、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v证的四要素:病位、病因、病性和病势(邪正关系)v证候反应疾病的阶段性本质。v辨证,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v步骤:1、四诊收集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2、用中医理论分析、综合;3、辨清病位、病因、病性和病势(证);4、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v根据辨证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v步骤:因证立法:依据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法选方:随治法选择相应的处方。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 施。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v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其证候不同
5、,因而治疗也就不同。v如感冒:可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v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v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v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脏腑脏腑-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五脏、六腑、奇恒之府形体形体-五体(皮、肉、筋、骨、脉)五体(皮、肉、筋、骨、脉)官窍官窍-五官九窍(眼、耳、口、鼻、舌、二阴)五官九窍
6、(眼、耳、口、鼻、舌、二阴)经络(略)经络(略)第二节第二节 人体的主要结构人体的主要结构一、 五脏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 1)主血脉)主血脉 脉:又称血之府,即血管。v涵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2 2)主主神志神志A.主宰和协调全身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B.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一)心(一)心2、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开窍为舌(3)在液为汗(4)在志为喜(二)肺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宣发肃降)主宣发肃降-是肺气的运动形式:是肺气的
7、运动形式: v 宣发:宣发:指肺气指肺气向上、向外向上、向外的布散作用的布散作用 v 肃降:肃降:指肺气指肺气向内、向下向内、向下的输布作用的输布作用v (2) 主气、司呼吸主气、司呼吸 : 主呼吸之气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清浊交换的场所。主管气的生成主管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调节全身气机 (3 3)促进)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水液输布和排泄(行水)(行水) 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肺为水之上源 (4 4) 助心行血(朝百脉)助心行血(朝百脉) 百脉百脉 百脉百脉 全身血液血液 肺肺 全身血液全身血液(浊气) (清气) 助心行血气体交换生成宗气
8、2、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 2)开窍于鼻)开窍于鼻(3 3)在液为涕)在液为涕(4 4)在志为悲(忧)在志为悲(忧) (三)脾(三)脾 1、生理功能 (1 1)主运化)主运化 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到全身的功能。A.运化水谷: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运化水谷: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吸收并转输其精微(谷精)的功能。促进胃肠消化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促进胃肠消化饮食物(分为精微和糟粕);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促进胃肠吸收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气散精布散全身 脾脾
9、失失健健运运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气血不足,如疲倦乏力、气血不足,如疲倦乏力、头晕眼花、面黄肌瘦。头晕眼花、面黄肌瘦。脾脾气气健健运运精气血津液充足:精气血津液充足:面色红润、精力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肢体强壮充沛、肢体强壮B.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水液。运化水液:吸收、输布水液。脾气运化,吸收水液,脾气运化,吸收水液,生成津液生成津液,滋润全身;,滋润全身;脾气转输水液,脾气转输水液,上输于肺上输于肺,宣发肃降,布散,宣发肃降,布散全身全身;病理变化(理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喜燥恶湿”痰饮、泄泻、痰饮、泄泻、运化食物与运化水液的关系:运化功能的
10、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2.2.主统血主统血-防止出血防止出血 病理脾不统血便血、尿血、崩漏、 肌衄阴道出血阴道出血皮下出血皮下出血下部出血多见下部出血多见 3.主升 (1)升清: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以濡养全身。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为和” 病理脾不升清:眩晕、腹胀、便溏等。 (2)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病理中气下陷:内脏下垂。病理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3、在液为涎4 4、在志为思、在志为思 1.生理功能 (1)(1)主疏泄主
11、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四四) )肝肝A.A.促进血及津液运行促进血及津液运行 B.B.促进饮食消化促进饮食消化 C.调畅情志 D.调节生殖机能 (2)(2)主藏血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血的功能。 A.A.贮藏血液贮藏血液:肝为血海。:肝为血海。 B.B.调节血量调节血量 :根据生理需要调节。:根据生理需要调节。C.C.防止出血防止出血:肝气收摄约束血液。:肝气收摄约束血液。 (二)(二)与形、窍、志、液的关系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2. 在
12、窍为目在窍为目 3.3. 在液为泪在液为泪 4. 在志为怒在志为怒 1、生理功能 (1 1)藏精)藏精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 功能。( (五五) ) 肾肾肾精的构成:肾精的构成: 肾精以先天之精为主体,加之部分后天之精融合而成。 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形成胚胎 肾精 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合成肾精的作用肾精的作用 A.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B. 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化分凉润宁静抑制沉降 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对立协调 (2)主水液 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1)肾气对参
13、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气衰减,摄纳无力,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3、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体合骨,其华在发 肾藏精充养于骨-充养于脑- 其华在发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发为血之余”齿为骨之余齿为骨之余精生髓 2.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内通于脑,其听觉与肾精、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3.在志为恐: 大恐伤肾 4.在液为唾:唾为口津中较稠者,为肾精所化。 二、 六 腑 六腑的生理功能-容纳、消化、吸收饮食物,
14、 传导、排泄糟粕。 特性-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三焦。1 1、胆、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贮藏和排泄胆汁;2 2、胃、胃-受纳、腐熟水谷;受纳、腐熟水谷;3 3、小肠、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受盛化物、泌别清浊;4 4、大肠、大肠-传化糟粕、吸收水液(少量);传化糟粕、吸收水液(少量);5 5、膀胱、膀胱-贮尿、排尿;贮尿、排尿;6 6、三焦、三焦-是气和水运行的通道。是气和水运行的通道。 v饮食 受纳v胃v 腐熟 食糜 v小肠受盛化物通降清:水谷精微和津液浊: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吸收大肠泌别通降小肠主液六腑在饮食
15、物消化吸收排泄中的作用示意图胃小肠大肠膀胱胆饮食物肝三焦受纳受纳腐熟腐熟受盛化物受盛化物泌别清浊泌别清浊传化糟粕胆汁水液水道水道贮尿贮尿排尿排尿食糜食物残渣水液水液三、 奇恒之腑 肾精肾气天癸五脏经脉与女子胞的关系肾精肾气天癸女子胞化肝主疏泄藏血心藏神主血脉脾气生血统血 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督脉与肾通带脉固胞胎激发中医基础理论 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一)精的生成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父母生殖之精(肾)脾胃运化水谷之精精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分藏于各脏腑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 (二) (三) 化神化神繁衍生命繁衍生命充脑化神
16、充脑化神化气化气化髓、化血化髓、化血充养和促进脏腑功能充养和促进脏腑功能决定抗病能力决定抗病能力化生元气化生元气第二节 气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一身之气元气谷气自然界清气宗气 一、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一)气的运动-气机 (二)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三)气的运动与脏腑关系: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1.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推动生长发育以及
17、脏腑的功能; 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 2.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产生热量。3.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防邪侵入,驱邪外出。4.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气对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控制作 用,防止其无故流失。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元气v概念: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v生成与分布:由先天之精化生,受后天之气的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v功能:1、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2、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v宗气v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v宗气
18、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膻中)。v生成:水谷之气 + + 清气。 v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v 2、贯心脉以行血气v 3、与视、听、言、动相关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宗气呼吸道助肺司呼吸心脉助心行血气丹田资助先天元气 营 气 卫 气 概念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生成 分布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行于脉中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营气与卫气 第三节 血一、血的基本概念v血是运行于脉中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v脉脉是血液运
19、行的管道,又称“血府”。v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出血,称为“离经之血”。 二、血的生成(一)化生之源-精v水谷之精(营气和津液)v肾精三、血的运行脏腑脏腑脉脉血血 血液充盈血液充盈 寒温适度寒温适度 通畅完好通畅完好 功能正常功能正常心主血脉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脾统血肝气疏泄肝气疏泄肝藏血肝藏血 推动力推动力 固摄力固摄力四、血的功能(一)濡养作用-“血主濡之”。v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 (二)化神v血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v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二、津液的代谢(一)
20、津液的生成 饮食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吸收少量水吸收少量水 主主 液液二、津液的代谢(一)津液的生成 主主 津津脾脾(二)津液的输布v 脾脾三焦三焦肺肺肾肾肝肝脾气升清-向上-肺脾气散精-四周-全身宣发-人体上部、体表肃降-人体下部、肾 为水液运行的通路运化水液 主 行 水直接-生尿、排尿间接-促进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功能 主 水 促进水液运行 主 疏 泄 决 渎(三)津液的排泄 汗汗呼气呼气尿尿 肺肺 肾、膀胱肾、膀胱 粪便粪便大肠大肠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二)化生血液(三) 调节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四)排泄废物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 血能化
21、气 血能载气三、精与血的关系精血同源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四、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能生精,精能化血互化血中津液可渗出脉外脉外津液可渗入脉中同源同源同源于水谷精微同源于水谷精微互化 五、精与气的关系(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中医基础理论 病因病机v发病:即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处于邪气损害与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阴平阳秘(健康)阳邪阳气阴气阴邪阴阳失调阴阳失调(疾病)(疾病)第一节、中医对发病的认识第一节、中医对发病的认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泛指人体的
22、各种物质结构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脏腑、经脏腑、经络、精气络、精气血津液血津液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内伤、劳逸损伤、 痰饮、水湿、结石等。 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第二节、关于邪气第二节、关于邪气v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v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因分类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内伤
23、、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一、六淫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性质性质致病特点致病特点风为阳邪风为阳邪轻扬开泄轻扬开泄易袭阳位(病位在上、在表)善行善行病位游移不定数变数变发病急骤、变化无常主动主动肢体异常运动多兼他邪多兼他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1.风邪2.寒 邪伤寒寒邪侵人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寒客肌表,郁遏卫阳。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寒 邪性质性质致病特点致病特点阴邪阴邪寒凉寒凉 易伤阳气 表现寒象凝结凝结阻滞阻滞 阻滞气血,多见疼痛收缩收
24、缩牵引牵引 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挛急3.湿邪性质性质致病特点致病特点阴邪阴邪易损伤阳气,使脾阳不振 沉重沉重秽浊秽浊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黏滞黏滞阻遏气机病程缠绵难愈趋下趋下易袭阴位(人体下部)4.燥邪燥邪伤人燥邪伤人温燥凉燥初秋,燥与夏末之初秋,燥与夏末之余热相合侵犯人体。余热相合侵犯人体。深秋,近冬之寒气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与燥相合侵犯人体。4.燥邪性质性质致病特点致病特点干燥干燥涩滞涩滞易伤津液易伤津液:口、唇、鼻、咽、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小便少,大便干。易于伤肺易于伤肺: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5.火(热)邪性质性质致病特点致病特点燔燔灼灼急
25、急迫迫表现阳热之象:表现阳热之象:壮热、面赤、烦躁、舌红,脉洪数。 易伤津:易伤津:汗出、口渴喜饮,尿少便干; 耗气:耗气:疲倦乏力,少气懒言。易生风:易生风:高热、抽搐; 动血:动血: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出血。易致阳性疮痈:易致阳性疮痈:疮疡局部红、肿、热、痛。易扰心神:易扰心神:高热、神昏。炎上炎上侵犯人体上部:侵犯人体上部:咽痛、牙龈肿痛等。6.暑邪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v 暑邪致病暑邪致病伤暑伤暑中暑中暑病缓而轻病急而重暑邪 性性 质质致致 病病 特特 点点 炎 热表现阳热之象:表现阳热之象:壮热、心烦、面赤、烦躁,脉象洪大。 升 散上犯头目,扰及心神:上犯头
26、目,扰及心神:头晕目眩、心胸烦闷。伤津耗气:伤津耗气:大汗、口渴,尿少色黄; 气短乏力,倦怠,甚则昏倒。 挟 湿暑湿夹杂:暑湿夹杂:发热、烦渴,兼四肢困倦、 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二、 疠气 (一)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疠气所致疾病疠气所致疾病-瘟疫病。瘟疫病。 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AIDS)、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v疠气的传染途径: 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 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染而发病。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27、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气候反常 环境污染、饮食不洁 预防隔离措施不当 社会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过度 第二节 内伤病因一、七情内伤(一)基本概念v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 v七情内伤: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过于突然、强烈或持久,超越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导致疾病发生,七情则称之为“七情内伤”。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使肝气
28、上逆。怒则气上:使肝气上逆。喜则气缓:使心气涣散不收。喜则气缓:使心气涣散不收。悲则气消:使肺气耗伤。悲则气消:使肺气耗伤。恐则气下:使肾气下陷。恐则气下:使肾气下陷。惊则气乱:使心气紊乱,肾气不固。惊则气乱:使心气紊乱,肾气不固。思则气结:使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思则气结:使脾气机结滞,运化失职。3.七情变化影响病情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一)饮食不节 1.过饥(水谷之精不足营养不良) 2.过饱(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二)饮食不洁(食物中毒) (三)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过凉过热伤胃) 2.五味偏嗜(五味有偏,脏气偏胜) 二、 饮食失宜三、 劳逸失度 (一)过劳 1.劳力过度:劳则气耗;劳伤
29、筋骨。 2.劳神过度: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而积劳成疾。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3.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损及心神。 (二) 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发胖臃肿发胖臃肿过逸脾胃呆滞脾胃呆滞正气虚弱正气虚弱易感外邪易感外邪心悸气喘心悸气喘第三节 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 一、痰饮v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v饮则流动性较大,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
30、名称。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触之有形的痰;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无形之痰痰饮的致病特点v1.阻滞气血运行v2. 易扰心神v3.症状复杂,变幻多端v4.影响水液代谢二、瘀血v基本概念: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瘀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血致病病症特点肿块疼痛刺痛固定不移拒按血肿癥积血色紫暗夹有血块面色爪甲口唇舌质涩迟弦结代出血望诊脉诊固定不移色紫暗不畅脉涩宝山壁画v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欢迎大家观看!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