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第四讲 心性论心性论v一、一、引论v二、性v三、心1一、一、引论v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儒家哲学的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大体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认识器官及其知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觉、思虑的功能,此即所谓知觉灵明之心;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二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此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良心。上述两方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面分别代表了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儒家思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更强调道想家中有的更重视认知之心,有的
2、更强调道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德之心,有的则二者并用 。2v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性范畴在儒家哲学中主要被规定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为人的内在本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是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理性,如孟子性善之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论性;一是指人的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若食色性也之谓。若食色性也之谓。3心性关系v大体上有两种主要观点:心性合一论,即所谓道德自律论;心性为二论,即所谓道德他律论。v前者中又有所谓客观论与主观论之别,所谓客观论主要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说明心性合一,如理学中周张二程朱子之论。主
3、观论者在理学中以陆王为代表,他们从本心或良知出发,主张心即是性,提倡完全自主自律的道德原则。4v他律论者也承认性源于自然法则,承认道德理性的存在与作用,但只承认知觉认知之心,否定心体即性之说,从而心形关系在他们看来主要是一种认知关系,而不是自我超越的统一关系。5二、性v(一)先秦文献中的性v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v太甲“习与性成”,v西伯戡黎“不虞天性,不迪率典”v召诰“节性,惟日其迈”v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 62、左传、国语中的“性” v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
4、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昭公八年) 7v“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公十四年) 8v夫小人之性,釁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子展说,不御寇。(襄公二十六年) 9v“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周语中) 10(二)孔子之言性v“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下愚不移。”v“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
5、而闻也。”v“夫子教人,文行忠信,而性与天道在其中矣。故曰不可得而闻。” (顾炎武日知录卷七 ) 11(三)孟子之言性v“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不謂性也。” (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
6、矣”。 (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 12(四)荀子之言性v“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v“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而能为之动谓之伪。”13v“凡性者,天之就也,
7、不可学,不可事。礼义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是性伪之分也。”14v“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
8、者,非特以二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莫不有辨。”v“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最为天下贵也。”15v“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v“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而辞让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用
9、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矣,其善者伪也。” 16(五)宋明理学之心性论v1、张载、张载v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v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开塞,所以有人物之别。之别。v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性尽其道,则命至其源也。v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天斯能知人矣。知天知人,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同意。于命同意。v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不知天道,则何以语性?张载集张载集17v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形而后有气质
10、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v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之则天地之性存焉。v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气质犹言人性气,气有刚柔、缘速、清浊之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气也。质,才也,气质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气质。亦可言气质。v“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182、二程v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与天道,一也,天道降而在人,故谓之性。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性者,生生之所固有也。循是而之焉,莫非道也。也。v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
11、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v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发而中节,则无往而不善。19v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是。 v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孟子言性善,是也,虽荀、扬亦不知性。孟子所以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独出诸儒者,以能明性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至于涂人,一也。才禀于
12、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为贤,禀其浊者为愚。v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浊。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才则有善有恶,性则无不善。 203、朱熹21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v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v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22(六)新儒家之论心性v“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
13、元受命于天,其所禀大抵言性,便须见得是元受命于天,其所禀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赋自有本根。非若心可以一概言也。”v“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23v“理便是性。理便是性。”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v“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理之不具。之不具。”朱子语类朱子语类24v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性,因各得其所赋之理,
14、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25v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v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
15、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相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莫不有是理。26v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v“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 朱子文集朱子文集27三、心论三、心论v(一)心的整体性v(二)心的内向性v(三)心的功能性v(四)心的
16、情感意向性v(五)心灵的超越性28(一)心的整体性v心是主体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所在。人之所以为类,就在于心。但它不是与客观世界完全对立的主观世界,而是与自然界完全统一的。v“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周易系辞传29v“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篇,张载集)v程颢 “只心便是天”(遗书卷二上,二程集)v程颐 “不当以体会为非心”(同上)v“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它,不可将心滞在知识上,故反以心为小。”(同上)v朱熹 “心无限量”(见尽心说,朱子文集卷六十七)、“唯心无对”(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v“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杂说,象山全集卷二十二)v“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17、(传习录上30(二)、心的内向性v心灵作为完满具足的绝对主体,只是就其潜在性、可能性而言,并不是完全现实的,就是说,它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需要返回到自身,不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反思、自我修养、自我完成的工作。这就构成儒家心灵学说的内向性特征。 31v“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 v“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同上) 32(三)、心的功能性v在儒家哲学中,心是存在与功能范畴,不是静止的实体范畴,心具有无限创造力,处在永无停息的活动与过程之中。 v“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其心之谓与!” (孟子告子上) v“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周易系辞33v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
18、絪緼,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人与天、地一物也。 (二程遗书卷十一,二程集)程颐说:“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心,生道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二程遗书卷二十一下) 34v朱熹:“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孟子集注卷二) v王阳明“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传习录下)v“所谓汝心,都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个性之生理,便谓之仁。”(传习录上) 35(四)、心的情感意向性v“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v“可欲之谓善。
19、”(孟子尽心下)v“养心莫善于寡欲”(同上) 36(五)、心灵的超越性v儒家哲学的根本目的正是实现超越,实现一种心灵境界。v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儒学,更重视心理经验的作用,主张通过“下学而上达”、“尽心知性知天”,建立其自我超越的境界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经过大学的“明明德”到“止于至善”,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以及易传的“三材”、“参赞化育”、“天人合一”之学,到了宋明儒学,即完成了形而上的心灵境界说。 37v如何超越?v最主要的方法是直觉体验与意向活动。 v儒家哲学不是把人作为对象去认识,而是作为有理性、有情感、有意志的生命主体去对待,这种认识是直接的、整体的自我直觉(
20、或直观)。v人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要进行“溯本穷源”式的全体把握,此即所谓直觉。 38v体验是出于经验而又超经验,出于情感而又超情感,最终实现超越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儒家心灵体验的根本特征。39甲、心之涵盖性v孔子论语:“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v又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v孟子:“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v陆象山语录:“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己分内事,即宇宙内事。”40乙、心之虚灵性v张横渠正蒙:“由象识心,徇象丧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v陈白沙与谢元吉书:“人
21、心容留一物不得,才着一物则有碍。圣贤之心,廓然若无,感而后应,不感则不应。又不特圣贤如此,人心之本体都一般。”v陈白沙与何时矩书:“才一觉则我大而物小,物有尽而我无尽,夫无尽者,微尘六合,瞬息千古。”41丙、心之感通性v王阳明传习录:“心只是一个灵明。充塞天地中,只有这个灵明。天莫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高?地莫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的深。天地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莫有天地万物,亦无我的灵明了。如此便是一气流通,如何与间隔得。”v又曰:“目无体,以天地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天地万物之声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之感应之是非为体。”v明道语录:“圣人之心,未尝有在,盖其道合
22、内外,体万物。心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者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是也。”42丁、心之性v陈安卿心说(此文经朱子认可):“体虽具于方寸之间,而其所以为体,则实与天地同其大。万理盖无所不备,而无一物出乎理之外。用虽发于天地之间,而其所以为用,实与天地相流通。万事万理无所不贯,而无一理不行于事之中。凡理之所至,其思随之,无所不至。大极于无际而无不通,细入于无伦而无不贯。前乎上古,后乎万世,而无不澈。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亦不过充吾心体之本然,而非外为者。”v王阳明传习录:“天地万物,皆俱在我的良知发用流行中,何尝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43戊、心之神v孟子:“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
23、与天地同流。”v扬雄法言:“请问神,曰心。请问心,曰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神天明,照知四方,人心其神矣乎。”44己、心之志气v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v礼记乐记:“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乐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乐极乎天而蟠乎地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v易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45庚、心之情v程明道定性书:“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46辛、尽性v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平静之性在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v又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24、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7v朱子仁说:“天道无外,此心之理(性理仁理)亦无外。天道无限量,此心之理亦无限量。天道无一物之不体,而万物无之非天。此心之理亦无万物之不体,而万物无之非心。盖是理在天地间,流行圆转,无一息之停;而万事万物,小大精粗,无一非天理之流行。吾心之全得是理,而是理之在吾心,亦本无一息不生生,而与天地相流行。”48v王阳明大学问:王阳明大学问:“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非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岂惟大人,虽
25、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与孺子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者也。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为一体者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为一体者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焉,是其仁之与草木为一体者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为见瓦石
26、之毁坏,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为一体者也。是其一体之仁,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一体者也。是其一体之仁,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自然灵明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自然灵明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明明德者,明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德。明明德者,明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49历代儒者心性论举要v(一)孔子(一)孔子 v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阳货)v2.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阳货)v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子曰:中人以
27、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以语上也。 (雍也雍也)v4.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季氏季氏)v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者。 (雍也雍也) 50(二)孟子心性论v甲、性善甲、性善v1.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v2.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有不忍人之政
28、矣。 (公孙丑上)(公孙丑上)v3.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弗思耳矣。 (告子上)(告子上)51v4.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丑上)v5. 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v6.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乎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谓善也。若乎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故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52乙、
29、性善之证明v1.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丑上)v2.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之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所不之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也。(尽心上)53v3.
3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54v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尽心上)v5.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v6.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告子上)
31、55(三)中庸心性论v1.天命之谓性。(1)v2.自诚明谓之性。(21)v3.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25)v4.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20)56(四)易传心性论v1.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传上)v2.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传上)57(五)张载心性论v甲、性论v(甲)天地之性v1、天之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之所命者,通极于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 (诚明)v2、有无虚实通为
32、一物者,性也;不能为一,非尽性也。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 (干称)58v(乙)气质之性v1、形而后有气质之性。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焉。(诚明)v2、上智下愚不移,充其德性则为上智,安于见闻则为下愚,不移者,安于所执而不移也。(张子语录上)59v乙、心论v1、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v2、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检其心,非道弘人也。(诚明)60(六)程灏心性论v1、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此何烦人力之为也?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有出甚远,方
33、有所也?有流而未远,固已渐浊;有出甚远,方有所浊。浊。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故不是善与恶在性中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为两物相对,各自出来。 (程氏遗书第一)(程氏遗书第一)v2、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 (程氏遗书第一)(程氏遗书第一)v3、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v4、只心便是天,尽之便尽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只心便是天,尽之便尽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取,更不可外求。 (二程遗书第二上)(二程遗书第二上)
34、v5、心是理,理是心。、心是理,理是心。 (程氏遗书第十三)(程氏遗书第十三)61(七)程颐心性论v甲、性、心、情v1、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二程遗书二十二上)、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二程遗书二十二上)v2、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与不善。若既发,则可谓、心本善,发于思虑则有善与不善。若既发,则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二程遗书第十八)之情,不可谓之心。(二程遗书第十八)v3、问喜怒出于性否?曰:固是。、问喜怒出于性否?曰:固是。问性之有喜怒犹问性之有喜怒犹水之有波否?曰:然。水之有波否?曰:然。然无水安得波浪?无性安然无水安得波浪?无性安得情也?(二程遗书第十八)得情也?(二程遗书第十八
35、)v4、称性之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称性之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谓之性善。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谓之天,性之有谓之性善。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遗书二十五)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遗书二十五)62v乙、仁性爱情v1、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二程遗书第十八)(二程遗书第十八)v2、仁义礼智信,于性上要有此五事,须要分、仁义礼智信,于性上要有此五事,须要分别出。(二程遗书第十五)别出。(二程遗书第十五)v3、盖仁是性也,孝悌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盖仁是性也,孝悌
36、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几曾有孝悌来?(二程遗书第十礼智四者,几曾有孝悌来?(二程遗书第十八)八)v4、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作仁。公而以人体之,之理,不可将公便唤作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二程遗书第十五)故为仁。(二程遗书第十五)63丙、性善与气才情之有恶v1、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同乎?曰:性字不、生之谓性与天命之谓性同乎?曰:性字不可一概论。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可一概论。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今人言天性柔缓、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今人言天性柔缓、天性刚急,俗言天成,皆生来如此
37、;此训所天性刚急,俗言天成,皆生来如此;此训所禀受也。若性之理也,则无不善。曰:天者,禀受也。若性之理也,则无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二程遗书第二十四)自然之理也。(二程遗书第二十四)v2、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之未发,何尝不善?(二程遗书第二十二乐之未发,何尝不善?(二程遗书第二十二上)上)64v3、性无不善,其所以不善者,才也。受于天、性无不善,其所以不善者,才也。受于天之谓性,禀于气之谓才。(二程全书,外书之谓性,禀于气之谓才。(二程全书,外书第七)第七)v4、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一也。、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途人,
38、一也。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才禀于气,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浊者为愚。但肯学时,亦有可移之理。但肯学时,亦有可移之理。(二程遗书第十八)(二程遗书第十八)v5、盖大贤以下即论才,大贤以上即不论才。、盖大贤以下即论才,大贤以上即不论才。(二程遗书第十八)(二程遗书第十八)65(九)朱熹本性论v甲、论心甲、论心v1、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然阴阳五行,、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太极图说解)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太极图说解)v2、心
39、者,气之精爽。(朱子语类卷五)、心者,气之精爽。(朱子语类卷五)v3、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孟子集注卷十三)(孟子集注卷十三)v4、心一也,方寸之间,人欲交杂,则谓之人心;纯、心一也,方寸之间,人欲交杂,则谓之人心;纯然天理,则谓之道心。(朱子语类卷一一八)然天理,则谓之道心。(朱子语类卷一一八)v5、心官至灵,藏往知来。(朱子语类卷五)、心官至灵,藏往知来。(朱子语类卷五)66v6、心统性情,统,犹兼也。心统性情,性情皆因、心统性情,统,犹兼也。心统性情,性情皆因心而后见。心而后见。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性者,理也。性是体
40、,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统,如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以主之也性是理,情是用,性静而情动。(朱性是理,情是用,性静而情动。(朱子语类卷九十八)子语类卷九十八)v7、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情,故曰心统性情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情,故曰心统性情也。(朱子语类卷九十八)v8、性犹太极也,心犹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性犹太极也,心犹阴阳也。太极只在阴阳之中,非能离阴阳也。非能离阴阳也。v然至论,太
41、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惟性与心然至论,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惟性与心亦然。(朱子语类卷五)亦然。(朱子语类卷五)v9、问心之动?性之动?曰:动处是心,动底是性。、问心之动?性之动?曰:动处是心,动底是性。(朱子语类卷五)(朱子语类卷五)v10、心有善恶,性无不善。(朱子语类卷五)、心有善恶,性无不善。(朱子语类卷五)67乙、论性v1、道即性,性即道,固是一物。(朱子语类卷五)v2、性即理也。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近思录集注卷一)v3、心,譬水也;性,水之理也;性所以立乎水之静,情所以行乎水之动,欲则水之流而至于滥也。(朱子语类卷五)68v4、天与命,性与理,四者之别:天则就其自然
42、者言之,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朱子语类卷五)v5、孟子之论,尽是说性善。至有不善,说是陷溺,是说其初无不善,后来方有不善耳,若如此,却似论性不论气,有些不备。(朱子语类卷四)v6、气质之性,只是此性堕在气质之中,故随气质而自为一性。(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徐子融)69丙、论情v1、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情之主。、性者,心之理;情者,性之动;心者,性情之主。(朱子语类卷五)(朱子语类卷五)v2、性对情言,心对性情言。合如此是性,动处是情,、性对情言,心对性情言。合如此是性,动处是情,主宰是心。(朱子语类卷五
43、)主宰是心。(朱子语类卷五)v3、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性也;恻隐情也;、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性也;恻隐情也;此是情上见得心。又言:仁义礼智根于心,此是性此是情上见得心。又言:仁义礼智根于心,此是性上见得心。盖心便是包得那性情。性是体,情是用。上见得心。盖心便是包得那性情。性是体,情是用。心字只是一个字母,故性情皆从心。(朱子语类卷心字只是一个字母,故性情皆从心。(朱子语类卷五)五)v4、横渠说得好。心统性情者也。、横渠说得好。心统性情者也。性无不善;心性无不善;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说不善非是心,亦不得。却所发为情,或有不善。说不善非是心,亦不得。却是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而为
44、不善者,情之迁于是心之本体本无不善;其流而为不善者,情之迁于物而然也。(朱子语类卷五)物而然也。(朱子语类卷五)70(九)陆九渊心性论v1、伯敏云: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伯敏云:如何是尽心?性、才、心、情如何分别?先生云:如吾友此言,又是枝叶;何分别?先生云:如吾友此言,又是枝叶;虽然,此非吾友之过,盖举世之弊。今之学虽然,此非吾友之过,盖举世之弊。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全心才,都只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全集卷三十四)集卷三十四)v2、心只是一个,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心只是一个,某
45、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全集卷三十五语录)亦只如此。(全集卷三十五语录)71v3、某之所言,皆吾友所固有。且如圣人垂教,、某之所言,皆吾友所固有。且如圣人垂教,亦是人固有。(全集卷三十五语录)亦是人固有。(全集卷三十五语录)v4、虽田亩之人,良心之不泯,发见于事亲、虽田亩之人,良心之不泯,发见于事亲、从兄、应事、接物之际,亦固有与圣人同者。从兄、应事、接物之际,亦固有与圣人同者。(全集卷二十二杂着)(全集卷二十二杂着)v5、义理所在,人心同然。纵有蒙蔽移夺,岂、义理所在,人心同然。纵有蒙蔽移夺,岂能终泯?患人
46、之不能反求深思耳。能终泯?患人之不能反求深思耳。 (全集卷二十序赠)(全集卷二十序赠)72(十)王阳明心性论v1、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v2、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73v3、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传习录上)(传习录上)v4、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 (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v5、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 (全书续编一大学问)(全书续编一大学问)7475767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