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7、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名师点睛:一个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个关系:正确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个举措:实现社会公平的两个重要举措三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
2、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高考复习策略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分配决 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 定决 定决 定决 定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特别提示】 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拓展思维】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
3、作用。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点】存在性质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 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1 1)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现实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必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搞平均主义,会
4、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3、意义(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4、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总结:理解按劳分配(1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
5、义(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为什么是什么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特别提示】 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特别提示】 1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2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3 3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平均分配福利按生产要素分配技术、资本入股所得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2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质检)实
6、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直接以钱生钱为主要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变化,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就必须( )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限制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A、 B、 C、 D、【解析】发展实体经济不能限制非劳动要素参与根本,错误;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选。说法正确,应选。 (20112011湖南模拟)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7、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 A、 B B、 C C、 D D、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只要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一范围限定,不难看出符合题意,应选。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不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不选。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2.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含义:
8、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注意点】分配范围分配对象劳动者特点国家态度个体经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区别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基 础公有制个体经济主 体公有制范围内的职工个体劳动者客 体个人消费品不仅是个人消费品收入形式工资、奖金个人的劳动成果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拓展思维】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类别对应形式是否属于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否按
9、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企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具体分析 【特别提示】: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
10、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科技人员自办实体,自办公司,其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归自己所有。通过转让成果或专利所获得的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特别提示】工资收入不都属于
11、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20112011年1010月3 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和促进天津市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到20152015年民间投资将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近一半。鼓励民间投资有利于( () )A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B B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优化资源配置C C保证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D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解析】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因为资源占有的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排除A A。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C C。民间投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排除D D。B B符合题意。
12、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比较(表1)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区别别所有所有制基制基础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公有制经(公有制经济)济)生产资料个体所有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制(个体经济)(个体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济等)分配分配主体主体社会主义公有制范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围内的劳动者个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私营和外企中的劳私营和外企中的劳动者动者体现体现的关的关系系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劳动者是平等
13、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合作的关系,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非公有制生产关系非公有制生产关系私有制生产关系私有制生产关系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比较(表2)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区区别别劳动者劳动者在生产在生产中的地中的地位位劳动者是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的主人既是劳动者又是经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营者劳动者不占有生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被雇佣地中处于被雇佣地位位在我国在我国分配制分配制度中的度中的地位地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在所有
14、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占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之一之一是我国分配制度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联联系系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合法收入都要受国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合法收入都要受国家保护;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家保护;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下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下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的客观要求。【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 (1)把按
15、劳分配等同于每个劳动者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我国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企业、行业的效益不同,而劳动者的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 (2)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等同。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
16、存 (3)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有: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息等。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 (4)把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或等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在国企上班在私营或外资企业工作存款利息收入做个体生意炒股股息收入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房屋出租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社会福利、保障收入 (2011高考上海卷)一家IT公司生
17、产软件产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其中属于资本要素的是( ) 运转资金 公司办公楼 电脑设备 程序设计 A、 B、 C、 D、 【解析】资本要素是构成生产要素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实物资产,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运转资金、公司办公楼、电脑设备都是属于资本要素。A正确。程序设计不是属于资本要素,它是属于技术要素,不选。 (2010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
18、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解析】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D,即36000+8000=44000,5000+6000=11000。(20122012扬州模拟)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
19、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 A B B C C D D【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故排除。错,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某方面需求的属性,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可分配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见正确。通过科技入股,可见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故正确。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 (1)公平: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
20、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特别提示】“收入分配公平”的误区 (1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2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坚持和完
21、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
22、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拓展思维】:国家收入的分配 (1 1)初次分配: 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注重效率,利用经济杠杆配置资源,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2)再分配:(二次分配) 政府财政调节,提高低收入,扩大中 间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3)第三次分配: 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慈善机构的公信度。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23、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思维拓展】 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1)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
24、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 (2009高考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
25、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的,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属于再分配,C应选。ABD是属于初次分配,不选。 (2010高考江苏卷)13、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 B、 C、 D、 【解析】体现江苏特色。综合考
26、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学生解题时有一定难度。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比较。本题采用排除比较容易。分开比较解答。注意: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是属于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不是公共服务职能,本题应选C。 (20112011高考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A. B. B. C. C. D. D
27、. 【解析】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正确; ;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正确;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说法错误; ;货币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 ; (20122012山东泰安二模)“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中,有两个数据格外引人注目:其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7;其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 7以上,外界形象的解读为“收入要跑赢GDPGDP”。从经
28、济生活角度看,“收入要跑赢GDPGDP”应该 在初次分配中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 在再分配中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 允许生产要素按比重参与收入分配 A A B B C C D D 【解析】说法是正确的,本身说法不准确,不能普遍降低税收起征点,应视经济发展情况而定,而且降低税收起征点,会减少居民的收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不是比重。 (20122012山东烟台二模)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
29、的启示是( ) A A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 B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C C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是工作求人,解决“用工荒”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加以解决,正确选项是A A。BDBD与题意无关,C C本身说法是错误的。 (20122012云南省二模)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 ) 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最低
30、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 A A B B C C D D 【解析】此题考查提高两个比重的意义,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应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高管人员薪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无益,不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应选。 (20122012广东汕头质检)材料二: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是社会公平的“稳压器”。我国目前大约23%23%人口跨入中产阶层,珠三角地区已率先呈现了“橄榄形”的雏形。但是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1/3,劳动报酬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0042004年49.6%49.6%降到20092009年的40.6%40.6%。
31、(2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为广东实现“橄榄形”收入分配提出建议。 【解析】为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提出建议,实际上考查的是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结合材料,回归教材不难回答。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3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3分)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4分)(20
32、12福州市3月文综质检)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7中内容为福建省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预期目标。(1)依据图17所示关系,填写出的内容;并说明实现应采取的措施。 (1) 的内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3分)。 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分)。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3分)。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3分)。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
33、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对立性:一致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011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 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 Y代表效率,原点O 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 在X X1
34、 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A B B C C D D 【解析】图示信息显示,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比例方向变化,错误;但收入差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差距继续拉大,效率反而会降低,符合;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错误,正确。 (2012天津十二县区二联考)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是正相关系。企业支付高工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队伍质量、提高员工努力程度、降低离职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资理论说明了
35、A.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B.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C.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D.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解析】由效率工资理论可知,企业支付高工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这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B正确。ABC项与题意无关,效率工资理论没有涉及国家,A不选;与我国分配制度无关,B不选;强调效率,与公平无直接关系,D不选。(2)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
36、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只有初次分
37、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家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拓展思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特别提示】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平均富裕”、“同等程度富裕”。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2010高考山东卷)201
38、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回答17-18题。 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解析】选B。党和国家倡导的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A说法与现实不符;C说法错误,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说法错误,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会是合理的。所以排
39、除ACD. (20112011高考天津卷8 8)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 “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 A. B. B. C. C. D. D. 【解析】:提升居民的幸福程度,就要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增加财政收入不能直接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不选;从居民的收入角度,从居民的住房角度,从物价角度,都是提升居民幸福程度的措施。应选C C。(20112011高考上
40、海卷)20102010年9 9月16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代替传统产业A A、 B B、 C C、 D D、【解析】本题考查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主要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分析。的做法体现了是包容性增长,应选。本身说法是错误的,现阶段,贫富差距不能消除,只能缩小;高新技术产业也不能代替
41、传统产业,不选。 (2012济南三模)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 初次分配重视公平,再分配重视效率 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提高最低工资,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 B. C. 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的说法不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58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