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第二节 成瘾行为第三节 饮食行为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第五节 锻炼和防止意外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四、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和 社会健康计划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 行为(behavior)是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 疾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 疾病角色行为 (sick behavior) (Kasl,Cobb,1966) 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寻求医疗机构治疗的行为。
2、 指按医嘱服药和休息等康复行动。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健康心理学:研究行为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健康保护行为:是对健康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诸如刷牙、系安全带、接受健康信息等)。 损害健康行为:是一组相对明显、相对确定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行为,或称行为病因。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从不吸烟有规律地体力活动晚上睡78小时保持正常体重适度饮酒或不喝酒吃早餐两餐之间很少吃零食七种健康保护行为美国加利福尼亚人类人口研究室 Belloc和Breslow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 心脏健康的维多利亚宣言(1992)提出四类健康保护行为: 促进健康的膳食习惯 戒烟生活方式 经常运动 建立
3、支持性心理社会环境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健康行为损害健康行为4.致病性行为模式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2.不良病感行为3.日常损害健康行为如饮食过度、高脂、高糖、低纤维素饮食、挑食、嗜好致癌性食物。 如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医嘱、迷信、放弃治疗而自暴自弃等。 如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为等。 如A型行为和C型行为。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一)民间医学(二)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三)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城 乡差异(四)落后习俗 (五)工业化和媒体宣传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落后习俗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一)
4、自我效能理论(二)健康信念理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一)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有的信念。 1.自我效能来源于成功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导和生理状态。 2.自我效能维持健康相关行为和改变损害健康行为。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健康信念理论 (health belief model,HBM)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用于解释和预测健康行为的理论。个体感觉可以避免患病;采取适宜行动有助于避免患病;相信自己能成功地采取推荐的行动。 理论假设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二)健康信念理论
5、 (health belief model,HBM)1.感知到的易感性2.感知到的威胁 3.感知到的益处 4.感知到的阻碍 5.行动线索6.自我效能 HBM组成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四、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 形成法律法规推出健康项目鼓励健康行为消除损害健康行为 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二、酗酒与问题饮酒三、吸烟四、过度使用网络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drug abuse)或依赖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1950) 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个体使用;
6、个体为获取而不择手段;使用剂量逐渐加大;易产生心理和身体依赖;危害个人和社会。 成瘾药物特点依赖性药物麻醉药品麻醉药品narcotic narcotic drugsdrugs阿片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待因、阿片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菲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菲等等可卡因、古柯叶、古柯糊可卡因、古柯叶、古柯糊大麻、大麻酚大麻、大麻酚 氯胺酮(氯胺酮(K K粉)粉)精神药品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psychotropic substancessubstances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等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等 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冰毒、摇
7、头丸等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 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LSD)LSD)等等 其他其他 烟草、酒精烟草、酒精挥发性有机溶剂:胶水、汽油等挥发性有机溶剂:胶水、汽油等 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一)滥用药物的危害 1.最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是急性中毒乃至死 亡。 2.生理依赖(由于反复用药形成的适应状 态),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 3.心理依赖,呈现渴求状态。 4.局部与周身感染。 5.杜会功能丧失。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一)滥用药物的危害 吸毒者末日的惨状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二)药物滥用的原因 1.心理原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同伴影
8、响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三)成瘾机制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药物使人产生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欢愉、满足 感) 强迫性用药行为(reinforcement)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依赖性药物反复使用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身体状 态。中断戒断症状(abstinence syndrome) 渴求感的本质与行为失控渴求感的本质与行为失控正常大脑成瘾大脑控制控制奖赏记忆记忆奖赏动机动机负性强化作用戒断症状疼痛症状群卡他症状群神经精神症状群植物神经症状群消化系统症状群呼吸系统症状群运动系统症状群生殖系统症状群 不安焦虑
9、、忽冷忽热,流泪、流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炎痛、震颤等。(以海洛因为例)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四)治疗和预防 脱毒阶段:重点是中止滥用毒品,治疗戒断症状,初步摆脱对毒品的依赖; 康复阶段:矫正个体对药物的依赖,防止复吸,训练或扶植参加劳动,助其重新回到社会。 第二节 成瘾行为一、药物成瘾(四)治疗和预防 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酗酒(alcohol abuse)指过度饮酒造成躯体或精神损害,以及带来的不良社会后果,或称为问题饮酒或酒精滥用。 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不能自控不顾后果常出现思维障碍持续或周期性特征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危害 1
10、.直接损害健康 2.构成死亡的重要原因3.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冲突 原因遗传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影响程度饮酒的开始进 展酒精中毒酗酒者的发展轨迹环境 (家庭和非家庭)性格/脾气(内在表现型)乙醇的药理作用 (中间表现型)第二节 成瘾行为二、酗酒与问题饮酒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吸烟 (一)吸烟危害 吸烟和被动吸烟均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吸烟者的肺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吸烟 (一)吸烟危害 1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 25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4060毫克的尼古丁可毒死一个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居世界第一中国肺癌死亡率增长为世界第一,且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吸烟者冠
11、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536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第二节 成瘾行为三、吸烟各种不良病态反应吸烟体内尼古丁肝脏糖释放血糖人体酸度兴奋性注意力停止吸烟欲望(二)烟瘾 1989年,WHO把每年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 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慢性或周期性的对网络着迷状态,不可抗拒的渴望与冲动,上网后欣快,下网后出现戒断反应,出现生理或心理的依赖现象。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交易成瘾信息超载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
12、过度使用网络1.耐受性增强2.成瘾症状3.上网频率总比计划高,时间总比事计划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6.上网使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问题严重,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一)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二)网络成瘾的危害躯体损害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精神萎蘼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异常严重引起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三)网络成瘾的原因1.成瘾的精神运动刺激理论2.成瘾的强化理论3.成瘾人格 激活了内部奖赏机制,这种机制比更有力地影响和控制着成瘾。 基于条件反射原理,认为成瘾
13、行为的强化机制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常逃避广泛性的社会关系,而与其他相似成瘾行为的人群发生联系。 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三)网络成瘾的原因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人;缺少家庭温暖,比较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的人;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容易成瘾者第二节 成瘾行为四、过度使用网络(四)预防和治疗 根本宗旨是预防为主。 采用药物心理治疗行为规范家庭治疗的综合疗法帮助患者戒除网瘾。一、肥胖二、合理饮食第三节 饮食行为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 肥胖(obesity)是指体内过量脂肪堆积而使体重超过某一范围,当肥胖影响健康或正常生活及工作时
14、才称之为肥胖症。 第三节 饮食行为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中国BMI的判断标准是: BMI18.5是体重过低, BMI在18.523.9之间是正常, BMI24.0是超重, BMI28是肥胖。 体型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一、肥胖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00.9标准体重公式:体重超过:超重肥胖症体重在以下:消瘦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肥胖症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的一大流行病。目前全世界有约3亿人受肥胖症困扰。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一)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1.肥胖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2.肥胖的
15、心理效应。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二)肥胖的原因 1.家庭、同伴的影响 2.心理应激 3.人格特点 4.社会文化因素 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三)肥胖的机制 1.生物学学说(遗传、基因) 2.定点理论 瘦素、神经肽Y和其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为一个人的体重和食欲确立了一个调定点,大致决定了一个人胖瘦和食欲,肥胖是因为这个调定点较高。一、肥胖第三节 饮食行为(四)控制体重 预防肥胖最好的方法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设计适合的肥胖预防方案。 减肥最常用的心理疗法是行为矫正法。 二、合理饮食第三节 饮食行为(一)饮食成份均衡(二)合理的食品加工方法能保护健康成份 (三)食品间搭配适当 (四)良好的进食方
16、式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一、什么是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二、艾滋病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一、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 人类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是指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接吻、抚摸、性交等)。 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一名医生报告说,在几名同性恋男子身上发现了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新病种。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HI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7、性传播、血液传播、污染针头传播和母婴传播。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艾滋病危害1.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 功能2.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 药和预防的有效疫苗3.艾滋病感染者将承受巨大心理 压力,其家庭和社会负担增加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二、艾滋病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 爱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一)减少不安全性行为(二)减少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三)控制母婴传播 (四)向病人提供心理治疗 1.使用安全套2.减少性伴数 3.减少与危险性伴发生性行为 4.同性恋人群的预防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第五节 锻炼和防止意外一、锻炼(exercise) 是一种通过有效的身体运动方式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活动。运动功能锻炼休闲锻炼1.缓解抑郁 2.降低焦虑与应激反应3.维护自尊心与自我形象4.增加积极情绪与自我良好感 5.改善工作能力 第五节 锻炼和防止意外二、防止意外 意外伤害死亡率达到9.8/10万75.36/10万,占中小学生总死亡率的44.32%60.53%。 第一死因,也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中小学生:积极防止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