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

上传人(卖家):longfei1026 文档编号:2480015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一、选择可能的出题范围:1)毛泽东思想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4)毛泽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二、名词解释可能出题范围:1)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命题包含以下几层意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迅速地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

2、治力量,组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接过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

3、是民主革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2)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是1928年11月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红色政权的总概念。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这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3)农村包围城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曾经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例如,法国的巴黎公社起义和俄国

4、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成为各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惟一形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将工作重点放在中心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在中心城市建立起巩固统治的情况下,固守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不仅不能成功,而且使革命力量遭受惨重损失。毛泽东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崭新的革命发展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所谓农村包围城市,就是共产党将自己的主要力量和工作重点先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将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在那里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

5、市,夺取全国胜利。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集中力量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策略。5)社会主义改造:所谓社会主义改造,简单地说就是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个体劳动者所有制改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应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根据剥夺剥夺者的原则,对资产阶级非劳动者的私有制采取没收(无偿的)或赎买(有偿的)的办法,把它收归国有,变为全民所有制;对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的劳动者私有制,原则上不能剥夺,只能经过合作化的途径,逐

6、步把他们从个体所有制改造成为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根据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党和政府的积极领导下,经过合作化和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逐步把我国的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顺利地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伟大变革。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关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7、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其中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逐步实现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二者相互促进。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7)“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根据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范围的胜利的新形势,告诫全党要防止出现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以及贪图享受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告诫全党要经得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毛泽东强调:“现在就必须

8、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8)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在党的八大会议上,陈云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的这个设想,不仅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而且涉及允许非公有制

9、经济成分合法存在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这个设想为党的八大决议所采纳。三、简答可能出题的范围: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所讲述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以及性质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上层建筑,确立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中,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

10、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11、即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中国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路线而不走资本主义路线?(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鸦片战

12、争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统治,教训了外国侵略者。戊戌变法则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两大目标提到全新的高度,对中国出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辛亥革命则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去了。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潮的辛亥革命终以失败而告终结,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行不通。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这些条件是:

13、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而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则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路线而不走资本主义路线。4)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

14、主要经验: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一,要努力解决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就是要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全党特别是党的中高级干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指出:党的建设的过程,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是这样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

15、是这样同党对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密切地联系着的。政治路线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成败,因此,正确地确定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开展党的建设的前提。党的建设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必须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走群众路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防止和克服个人专断,也要反对极端民主化。必须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条件,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党的思

16、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一起,成为毛泽东建党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必须重视作风建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突出贡献,是把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提高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高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特别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他主张在使用干部上要实行“德才兼备”的“任人唯贤”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干部路线,反对“任人唯亲”的干部路线。强调要善于识别干部,善于使用干部和善于爱护干部。整风

17、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所谓整风,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是党在主观和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以及作风上存在的主要错误倾向,集中一段时间,对全党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毛泽东针对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倾向,科学地概括出整风的方针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践证明,这是解决党内矛盾最有效的方法。5)中共八大和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这次代表大会的任务是: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

18、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一建国目标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在性质上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二,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不仅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应该对人类的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19、。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初步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新方针。1956年9月,中共召开八大,大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路线和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构想。党的八大科学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

20、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义和科学内涵是什么?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本源和特点。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联,强调理论来自实践。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说明了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进程中毛泽东个人创造同党的领导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四、论述可能的出题范围: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在中国具体运用的必然结果。中国革命的

21、敌人异常强大,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争,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改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革命势力有回旋的余地),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的不统一和充满着各种矛盾,由于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样,就使得在一方面,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

22、取得胜利的可能;而在另一方面,则又造成了革命的不平衡状态,给争取革命全部胜利的事业带来了长期性和艰苦性。由此也就明白,在这种革命根据地上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其次,这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武装斗争是必由之路。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当时,之所以出现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不同认识,特别是对半

23、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主张以城市为中心,坚持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包括共产国际的某些领导人认为,在中国,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乡村只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单斩断他们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们的头脑、炸裂他们的心腹,是不可能置他们于死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取得成功,才可能影响小城市和乡村,才可能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所以一味地主张通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来发展革命,夺取胜利。再次,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农村的反动统治力

24、量薄弱,革命力量应冲破这个薄弱环节,在农村发展和积蓄革命力量。毛泽东指出,由于城市总是集中的,乡村又总是分散的,当敌人占据中心城市和交通线后,共产党在乡村建立的阵地就在地域上被分割,给革命战争带来了许多困难。这就规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可以坚持长期的革命战争,去反对占据城市的敌人;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磨炼中生息自己的力量,削弱敌人的力量,等将来条件具备时,就能举行反攻,夺取城市,夺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总之,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是城市中心论者所想像的那样。恰恰相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因素弱,经济文化发展极端落后,不可能

25、形成像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全国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在中国,广大的乡村由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自然经济占着显著的优势,仍然可以相对独立于城市而顽强地存在着,主要在中心城市建立起政权的反动统治阶级对广大的乡村往往有鞭长莫及之烦恼,旧中国的城市不可能像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那样控制乡村。而帝国主义的分裂政策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派系的割据状态,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心城市与广大农村的分离。这种中心城市无法统治广大农村的状况,使广大农村成为反动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农村不仅可以为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共产党到农村去后,只要坚持开展土地革

26、命,就可以得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使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获得深厚的社会基础。所有这些,规定了中国革命可以而且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及启示?(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这一讲话中,毛泽东用对立统一规律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即重要内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是非对抗性的。第三,社会主

27、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正是这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巩固。第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可以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突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的改革提供了哲学依据。(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8、的讲话,还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第二,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要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解决。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大量表现出来的人民内部矛盾,目的是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理论,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创造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longfei1026)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