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高教2011版)复习题导论、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访谈法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其答案,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2、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地观察、访谈、整理文献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社会事实的性质、特征作出概括,探索其复杂、细致的过程和原因。二、简答1、试析西方社会学的局限性。首先,西方社会学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对其所处的现实社会基本上采取维护态度,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局限。其次,西方社会学倡导所谓价值中立原则,掩盖了其研究的阶级倾向,误导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再次,西方社会学
2、普遍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倾向,认为西方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唯一正确的途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必须照搬其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最后,西方社会学思维中存在着机械的二元对立倾向,导致在社会学研究中无法就行动与结构、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偶然与必然等达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理解,妨碍社会学理论的综合与发展,也不利于客观、科学地分析社会现象。2、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的基本观点。(1)实践的观点;(2)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3)实事求是;(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简要回答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1)社会事实因果分析法;(2)理想类型分析法;(3)社会系统分析法;(4)中轴原理分析法。三
3、、论述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一是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基本的认识视角和理论准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归根到底要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离开了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根据这一理论,社会主义建设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实现社
4、会公平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认识现阶段的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入分析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 主要矛盾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仍然是我国的最大实际。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5、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社会学研究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根据这一理论,从事社会学研究,推进社会建设,绝不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又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急于求成,不超越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三是深刻阐明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遵循。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这-思想强调,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三个重要方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改革、发
6、展的前提。这三者“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人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方针。要深刻认识和把掘好改革、发展、稳定三个方面,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根据这一思想,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努力实现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相协调,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四是深刻闸明了
7、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确立了根本要求。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根据这一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学必须站在最广大
8、人民的立场上,把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自己责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良性运行。五是深刻阐明了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指明了现实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起来,走文明发展道路。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化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障碍,提供了一种基本思路。根据这
9、一思想,社会学要把促进文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经济社会持久永续发展。六是深刻阐明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为促进农村社会建设、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统筹兼顾,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出发,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稳妥推进城市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
10、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理论,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指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共同繁荣和发展的道路。根据这一思想, 社会学要更加重视农村社会建设,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推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既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发挥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促进作用,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七是深刻闸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须按照民主法治
11、、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团结,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街献力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
12、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认识的深化。这个思想更加突出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为提升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促进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学思想,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必将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2、论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包括个体与整体相统、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
13、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社会现象片面地归结为个人的、心理的因素,强调对行动者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理解,认为个体是这些行动的唯一载体:国家、民族、公司、家庭或类似的集体状态,只是单独个体实际的或可能的社会行动的某种发展,即是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合体。通过对个体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理解达到对整体社会现象的因果说明,亦即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优先考虑个体。方法论整体主义强调个人都在一定的群体 与社会中生活,个人的行为受一定的群体与社会影响,社会的整体决定其各部分的本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社会整体或社会结构。方法论整体主义将独立于行动者的社会现象作为
14、认识对象,认为由于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基本相同的特征和规律,所以完全可以像自然科学对待自然现象那样将社会现象看做一个客观事物。马克思主义坚持个体与整体相统的原则,认为特定对象系统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部分是整体的成分,所以部分的特性存在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之中。这样看问题就改变了过去把对象先分割成部分,然后再综合的传统方法,开辟了从整体出发研究问题的新思路。这种思路提供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 旦离开了-定的社会整体,它就不可能被科学地解释。只有了解社会整体本身,才能正确解释社会整体的每一个部分。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 要求社会学考察研究对象系统内外各种要素
15、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效应,对象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具有的新的性质。社会现象系统的整体属性,不能归结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简单相加。恩格斯说过:“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因为在这之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东西了。”研究社会系统的整体效应对于某一个社会现象的作用,在方法论上就是把整个相互作用作为原因来探究。(二)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原则在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和社会学方法论中,一直存在着结构与过程的二元对立。如结构(功能)主义认为,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都隐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表面现象的结构,结构是外在于个体活动的实体性存在,个人只能在一定的结构下活动;
16、认为具有多样性的历史事件都是不变的社会结构的表现。结构(功能)主义忽略了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主体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结构与过程的关系,陷人了二元论的困境。- - 些当代社会理论,如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布迪厄的结构生成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都试图克服与避免这种二元论困境,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结构与过程割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坚持结构与过程相统一的分析原则。马克思主义深人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阶层结构及其关系等社会结构方面的问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对社会过程的探讨,涵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异化与演变
17、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及其初级阶段等研究。马克思主义主张结构与过程的统一,坚持把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解决了西方社会学研究中结构与过程相割裂的矛盾,为认识和研究社会发展、社会结构以及社会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理论研究是指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和非逻辑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以思维与知识形式反映社会的客观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 是马克思主 义社会学方法论不同于以往传统实证主义的基本特点。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容易出现用主观分析代替客
18、观真实的情况。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时应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建构与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与再认识。实证主义只承认“实证的”(确实的)事实,认为经验的事实和现象是由人的主观感觉构成的。它认为人们感觉的世界依赖于经验而存在,否认不依赖于经验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认为人类知识无法认识与证明经验以外的世界,科学只是对主观感受、体验的描述,事实的本质在经验以外,是不可知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认为切科学 都建 立在观察和试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经验是唯一的来源 和基础。只有那些可以观察和直接测量的现象、因素才能形成人们可以接受的资料。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力量引起的,要解释人的行为,必须了解那些可以直接观察的和
19、客观测量的外部力量,而探索人的意识是无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强调以严密的理论体系的方式再现和阐述一定的社会现象及过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并经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以一种历史的、 发展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静态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的各种矛盾与对立的现象,并非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或属性,是内在于事物之中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认知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经验经过抽象上升为理论,才能解释人们的社会活动。知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过程,因为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而是经过思想加工的文化世界,这种文化世界体现了人类所创造的思想产物,即社会价值、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20、四)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历史与逻料相统.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历史规律和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原则。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对象的客观发展史相一致;二是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人们对这一对 象的认识发展史相一致。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们的认识中,理论的逻辑体系应该反映客观实在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是说,理论的逻辑体系应该与客观实在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贯的形式的反映。恩格斯非常强调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的一致性,尽管历史的演进是曲折的,经常会有一些跳跃式的插曲,但纵观历史长河总是沿着闪烁
21、着偶然性的必然走向前行的。“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的进程.因此,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是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性和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一致性。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一方面, 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反映与反映的对象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另一方面,逻辑扬弃细节和偶然的东西,这是更深刻地反映历史。马克思对于国家问题的研究,首先是对国家的产生
22、和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然后在逻辑上再现国家这一社会现象的基本历史联系,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不仅要学会在实际中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具体方法,更要把握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在解释特定的社会事实及其变化时,把它放在历史的过程中去,只有研究历史的全部变化才能正确解释某个时期的历史变化。3、论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坚持实践的原则。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点。马克恩主义认为,研究者不应当置身于社会实践过程之外,而应当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改进
23、社会,同时用源于实践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修正理论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贯穿了这个特点。二是坚持科学的分析视角。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社会分析必须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原理,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强调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分析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三是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眼光,对社会现象开展动态的矛盾分析。它要求在区别中寻找联系,在联系中发现区别;在一般中关注特殊,在特殊中总结-般;在稳定中
24、揭示变化,在变化中看到稳定;在整体中关注局部,在局部中联系整体;在社会背景下考察个人,在个人活动中揭示社会关系。它要求把各种社会现象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开展具体分析,既重视事物的时间过程,也注意事物的空间位置。四是坚持研究方式的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强调,在社会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市在现存事物存在的根据,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被异化,扭面的原因,以积极的眼光肯定其合理性的一面, 同时以批判的眼光发现并否定其消极性的一面, 推进事物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批判不仅仅是对消极现象的否定与推翻,还包括对积极现象的肯定与维护。这种批判性,是建设性的反思批判精神的体现。五是坚持理论视野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是深
25、刻总结和汲取人类优秀文明的结果,同样,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是在批判、借鉴和吸收人类历史上所有社会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仅对其他各种流派的社会学研究秉持开放的学术态度,而且对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也持开放的学术态度,始终强调任何理论的运用都必须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成果。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永远保持活力。第二章个人与社会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2、社会交往指作为主体的个人,群体,民族等,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各种
26、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3、社会结构社会学中重要而基本的概念,及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4、人口质量亦称“人口素质”。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反映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二、简答1、简要回答构成社会基础的因素。(1)物质生产活动是最为基本的要素;(2)人口要素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3)资源要素是社会维持其存在的能量来源,环境提供了社会活动和发展的空间场所;(4)文化要素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对于社会的构成和运行具有基础
27、性意义。2、简要回答社会化的主要内容。(1)生存技能的社会化,一个人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以及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技术生产技能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生存和生活能力,掌握生产劳动技能的社会化过程。(2)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学习和掌握与性别角色相应的社会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满足社会成员对不同性别的角色期待。(3)政治的社会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形成其政治信仰,确立其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培养其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参与能力,从而对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形成认同感、忠诚感和责任感的过程。政治的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表现。(4)道德的社
28、会化。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通过掌握道德文化,培养道德意识,将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道德的社会化。三、论述题1、论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交往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股等理论为基础,涉及了社会交往的来源、基础、 变迁、发展前景等内容,进步丰富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第一,人的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源头。社会交往作为人类活动的特有方式,是与人的生存需要相联系的。在最初,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人类就以群体行动的方式,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生活资料。在进一步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深人,通过彼此为对方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形成了社
29、会交往过程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恩格斯因此指出:“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起,就是彼此需要的,只是由于这点, 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等, 他们发生了交往。”第二,生产活动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人的社会交往首先是物质活动,人们在谋求生存的劳动过程中,通过生产的协作、产品的交换、需要的满足,结成了交往关系。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本身就是劳动和生产基础上的交往关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对此做了深人的分析和研究,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同时,一切个人的交往都
30、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发生的,其中,所有制与劳动方式是使交往得以持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就深人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交往对于社分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础性意义。第三,社会变迁过程贯穿着社会交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更为宏阔的视野揭示了社会交往的历史深层内涵。物质资料生产不仅提供了人们交往关系形成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的演替也推动了社会交往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交往形式的变迁,指出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使得以往的交往形式变得陈旧,并为更有适应性的新交往形式所取代。他们展现了这种变迁“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总是要让位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
31、式的新交往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视野中,这一过程也是 人的交往不断从自己与自然、与初始人群的狭隘交往中走出来,从狭小的日常交往发展出广泛的社会交往,从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转变为具有世界性和全球性,从局部的地方性交往进入到普遍的人类交往的过程。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关于社会交往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理论向我们呈现出了人与社会的成长和转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轨迹,从而成为历史进步的一个显示器。第四,人类解放是社会交往的发展前景。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的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私有制使得劳
32、动失去了“本真”性,劳动为他人所购买,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活动。人也因之丧失了自我,成为了物化的存在。在他们看来,必须使人向非异化的自我状态回归,这个过程是由整个人类解放的道路来实现的。当人从旧的所有制关系中获自由。人在其他的社会关系中也相应地获得了自由。人们之间真正的平等关系的建立,将使平等的、普遍的社会交往具有了现实性。第三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一、名词解释1、信仰指人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某种理论价值体系无限信服和崇尚,并奉为言行的准则,甘愿受其支配甚至为之献身。2、代差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3、社会群体冲突同一群体内部成
33、员之间或不同群体成员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排斥、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宗教对社会与个人的消极作用。(1)宗教信仰有时可能会阻挠必要的社会变革;(2)宗教可能造成社会纷争;(3)宗教群体之间、宗教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很难解决。三、论述题1、论述我国当前协调社会群体冲突的基本思路。整体上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社会中各种群体冲突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本质上具有非对抗性,是可以进行有效管理和化解的。但是,群体冲突多种多样,每一种冲突可能都有特定的化解策略,有些冲突的化解策略可能还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处理家庭纠纷的策略
34、和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就有很大区别。但是,在整体层面和抽象层面,协调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群体冲突又有些共同的规律可循。第一,应当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各种社会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把握矛盾、化解矛盾,着眼于提升协调群体冲突的能力。第二,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促进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创造基本条件。第三,应高度关注利益分化对各种群体冲突的诱发作用。无论是群体内部冲突,还是群体之间冲突,很多时候都是由利益差别与冲突
35、引发的。为此,应注意监测利益分配的实际情况,完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切实保障各个群体和群体成员的合法利益,特别是要为困难群众提供切实保障,坚持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发展代价人人共担。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贪污腐败、违法获取利益、投机取巧等容易引起社会不满的社会现象的治理力度,缓解利益分化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的相对剥夺感。相比实际的利益差距,这种相对剥夺感有时也是导致冲突的直接原因。第四,也应关注价值观念多样化对各种群体冲突的诱发作用。价值观的差异和多样,是产生社会矛盾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矛盾必然会演变为公开冲突。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异、多样的价值观。我们应正视价值分化的现实,倡导宽容、沟通,尊重差异、包容
36、多样,积极谋求社会共识,弘扬社会主旋律,建设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成员和谐相处。第五,积极推进冲突以及冲突协调的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应当把一些冲突,特别是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冲突,纳入制度化渠道,从而降低冲突的不可预期性和破坏性,发挥其促进社会沟通与协商的正面作用;另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治观念,通过法律途径协调和解决群体矛盾与冲突,依法治理国家与社会,使群体冲突管理事务化、程序化、规范化,控制冲突的意外演变及其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协调群体冲突也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社会组织一、名词解释1、组织文化社会组织在长期运行和发展中形成的、
37、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习惯及与此相连的经营理念。2、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二、简答1、简要回答组织文化与组织管理的关系。一方面,组织文化都是在组织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管理经验的积累,塑造的组织文化。另一方面,优秀的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管理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组织文化有利于强化组织成员对管理规则的理解;(2)组织文化有利于促进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3)组织文化促进成员之间的协调,能减少管理成本;(4)组织文化能促进组织治理结构的形成。2、简要回答社会组织的构成图要素。(1)一定数量的成员;(2)明确的目标;
38、(3)共同的规则;(4)权威的领导体系;(5)一定的物质基础。三、论述题1、试分析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民间组织逐渐成为紧迫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下着重提出要健全社会组织,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表明执政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里的“社会协同”指的主要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各类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健全社会组织的关键是增强其服务社会的功能,培育和管理并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
39、、规范行为的作用。在实践上,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同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第五章社会制度一、名词解释1、社会制度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规定社会关系、制约社会行动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则。2、非正式制度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习而成的行动规则,是没有明确文字表述和条文款项的制度。二、简答1、将社会制度定义为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则,试析其主要含义。社会制度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规则,社会关系制约社
40、会行动的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规则。(1)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从物质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着眼,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社会制度发展变迁的根源;(2)社会制度是制约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则,包括制约个人行动和组织行动的规则;(3)社会制度是对社会行动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制约作用的规则;(4)社会制度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2、简要回答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其一、价值理念。各种领域的社会制度都包含了某种价值理念。其二、行动规则。任何社会制度都有明确的社会行动制约规则,都有关于行动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行为方式和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否则制度就失去了实际
41、作用。其三:制约对象。社会制度定要有明确确的制约对象,不仅企业管理、行政事务和组织活动中正式制度的制约对象都是中定比较明确的,而且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对象也是确实存在的。其四,预期目标。制度的确立或实行,都包含了可能产生的结果的预期。从个别意义上分析制度的构成要素,这涉及把一般意义上的制度构成要素分析具体化到个别制度的要素分析。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方法原则,后者不过是同个别制度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了。三、论述题1、比较马克思与韦伯关于社会制度变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把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看做社会结构成社会制度发展交化的根本原因或根本动力,这就为研究社会制度发限交迁指明了
42、出发点和立足点,为人们认识社会制度变迁的规律确立了明确的方法论原则。不过,马克思的观点不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变迁也存在-些偶然性,-些制约人们具体行为的社会制度,也可能因为一- 些突发事件或个别人物的思想意志而被改变。但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看,社会制度变迁特别是对社会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重要制度的改变,其最终根源还是在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的基本观点对韦伯也有很大影响,虽然韦伯认为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迁的一个重 要原因或动力,但是韦伯并不否认物质生产发展变化对社会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迁的重要根据之一。在韦伯看来
43、,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同新教伦理改革共同推动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亦即共同推动着西方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尽管这两种动力并不是有意相互支持,但是它们在历史变迁中确实发生了一.种双向亲和的作用。2、论述社会制度变迁过程的复杂性。社会制度变迁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演变过程,即便某些政治社会制度的改革方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台 ,但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准备,具备了某些现实的基础,才能得以实现,否则社会制度的变迁过程是不可能顺利展开。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定的,要正确认识制度变迁过程的复杂性,首先要看到物质生产力或经济因素的根本作用。马克
44、思主义在强调物质生产力和经济因素的根本作用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上层建筑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对制度变迁的作用是直接的,甚至具有强制性。另外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其在本质上,是没有以明确的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或感性认识,他对人为社会行为的制约具有深层稳定性。在制度变迁过程中,那些旧制度常常同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系。所以改革这些旧制度,难免会遇到来自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阻力。由于制度变迁一定要通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来实现,而人们都是在特定的利益关系中存在的,所以制度变迁必然同人们的利益关系发生密切联系,因此制度变迁,必然引发人们
45、利益关系的调整变化。在此变化中增加了社会变迁的复杂性。另外在社会结构发生深度转型的时期,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利益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社会结构转型必然引起社会成员分层地位的分化重组。同时社会生活中形成多元多样和多变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形成具有利益分化关系,甚至利益矛盾关系的利益群体。另一方面面临复杂变化的利益关系,社会成员获利群体也会根据利益得失的变化而转变对制度变迁的态度。从而增加社会变迁的复杂性。第六章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一、名词解释1、阶级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
46、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2、阶级斗争扩大化是一种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属于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当作阶级斗争的“左”倾言论和行动。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1)关于阶级产生,存在与消亡的观点。(2)关于“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的观点。(3)关于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的观点。(4)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冲突的观点。(5)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观点。2、试析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存在的问题。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存在的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总体变迁趋势是朝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阶级阶层结
47、构在(1)整体上还是表现出下大上小的所谓“金字塔形”的特点,农民、农村户籍人口还是占到总人口的将近六成。所以调整结构的最突出问题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这是阶级、阶层结构协调的主要矛盾。(2)我国城市和农村也有低收入者,贫困群体,弱势群体等问题也需要通过调整结构的方法来解决。三、论述题1、论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与经济上的两面性。在经济上,他们怀着“振兴实业”、“实业报国”的理想,试图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势力的羁绊,发展民族经济,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繁荣本国产品市场,因而他们是进步的,保存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性。同时,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无论是机器设备、技术,还
48、是资金都无法摆脱对帝国主义资本的依赖,由于不少民族资本家本身就是封建官僚、地主或由官僚、地主转化而来,使得他们容易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他们要想获利,只有强化对工人的剥削。在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需要借助无产阶级和民众力量抵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得自身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害怕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进步发展起来后,侵犯到自身的阶级利益。所以,民族资产阶级兼具革命性和妥协性,他们在反动派和劳动人民之间摇摆,大多数人是动摇不定的中间派。与买办阶级的反动性根本不同,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 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第七章社区与城市化一、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是指人口由分散到集中的现象。2、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内靠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来维系的人们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二、简答1、简要回答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1)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2)经济活动简单,商品交换有限。(3)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关系浓厚;(4)社会交往面窄,人际关系密切。(5)社区生活节奏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