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五个音孔,背面开有一个音孔。平列在管下端背面的两个圆孔是出音孔,可用来调音。在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它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此孔栓系箫穗为装饰。箫不设膜孔,专业演奏的箫音孔增至八孔,并带有铜插口,可调节音高音低,方便于乐队的合奏。箫依据材质和制作工艺以及音色的专业程度分为:普及箫,专业箫和精品箫。普通箫用紫竹制成,不论节数,外漆树脂漆。对材质的要求低,适合于一般演奏和练习用。专业箫选用档次较高的紫竹,制作工艺精良,适于音乐演出使用。精品箫的选材极为讲究,对
2、竹子的长相,老结度,竹子的发音,振动以及节数都有一定的讲究,其中九节箫更是箫中珍品,都为演奏和收藏。 箫: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孔(个音孔加管口孔),西汉京房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 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 。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
3、,是江南数第 一 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 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清代,箫的形制与现在完全一样。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在远古时代,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 箫不仅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并且还擅长表达各种人物和天,地,山,水的运动和形态美。尤其是在速度稍快的音乐中,叠,打,颤等技巧都会留下潇洒,飘逸的印象。 箫的演奏又发挥出其他管乐所望尘莫及的,具有一定朦胧色彩的飘逸感。它既像泉水叮咚流向江河那样流畅,又似一群少女翩翩起舞时那样充满活力,充分的动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