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24874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版部编版六六年级语文年级语文下下册册 备备 课课 参参 考考 2020 年 01 月 1 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 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 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 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 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 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

2、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 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 年创作话剧龙 须沟 ,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 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 婚 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

3、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八粥腊八粥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 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 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 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 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 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 和谐、温馨的图景。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

4、价,到惊讶, 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 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 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 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沈从文, 原名沈岳焕(1902 -1988) ,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他主张“美在生命” ,中篇小说边城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 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 “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

5、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 合祭祀,叫做“合祭” 。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 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 ,借 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 2 说: “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 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 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

6、、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是很享受的事情。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翊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 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 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 也很高。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 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

7、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 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 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 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 的新格高调。 十五夜望月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出处: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 望月寄杜郎中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 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韩翃

8、,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宝十三年(754) 进士。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 的幕僚,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 书舍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 言精工,意味深长。有韩君平集 。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 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 词著称, 中年后, 诗风转变, 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 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

9、七言歌行体。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 诗。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春节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3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日 (宋)

10、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元宵节诗。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

11、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藏戏藏戏 【教材分析】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 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 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 的“活化石” 。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 介绍藏戏主要特点:“戴着面具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接下来详细写 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 “许下宏愿,发誓架桥” “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 “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紧接着介绍藏

12、戏的重要特 4 征“面具”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简略地说明其他特色:舞台简朴;剧情靠解说、说唱来描述; 开场、正戏、结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多彩;演出时间长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 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 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 解藏族的文化。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马晨明,1977 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支援西

13、藏,人民日报记者。现任教师。作品: 金融时报 西藏采访笔记 藏戏 。作品藏戏收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第七课 中,写作形式新颖,在藏戏中用三段反问句开头,引人入胜。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 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 演出,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演出时一般分 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 ,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 ,是正戏;第三

14、部分称为“扎西”, 意为祝福迎祥。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 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 曲结诺桑 朗萨姑娘 苏格尼玛 白玛文巴 等剧目,多含有 佛教内容。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 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

15、浪 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 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小 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滨逊遇 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 “难”中处处透着“险” 。 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 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 年),英国作家。

16、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 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 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笛福 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 59 岁了。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 长 杰克上校 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 以及作用。 其作品可读性强。 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 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与

17、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 。 5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 1704 年 4 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 900 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 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4 年零 4 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 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但在小说的创作过 程中, 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 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 18 世纪的殖 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人物介绍】 鲁滨逊 17 世纪中叶,鲁

18、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 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 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鲁 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水文观测、日移与 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时,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 鲁滨逊在自制的日历星期五这一天,救下了野人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为祭祀的祭品带到 荒岛上来的,无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 宗教及文化的人,

19、慢慢改变了自己,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谊。这份友谊成为鲁滨逊后来经历 20 多年荒岛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 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他, 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 。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鲁滨逊才得 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星期五是一个朴素、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 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许多年,星期五的到来 让鲁滨逊圆了归家梦。星期五乐观上进,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 【作品影响】 作品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它的价值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鲁

20、滨逊这个崭新的人物 形象。他是资产阶级文学中最早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以其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进取精神压倒了 因循守旧、委靡不振的贵族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共分 3 卷,第 1 卷于 1719 年 4 月出版,到 8 月即重印了 4 次。同年出版了 第 2 卷。1720 年出版了第 3 卷。读者熟悉的是第一卷。到 19 世纪末,第 1 卷的不同版本已出版 了近 700 版。 【作品评价】 法国思想家卢梭: 鲁滨逊漂流记虽并非一本名著,但却是对自然作了满意的论述。 骑鹅旅行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材分析】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 1907 年。 在该书中,

21、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 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 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 科学性于一体。 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内容简介】 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 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妖精,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 小妖精,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自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

22、 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己久的拉普兰。途中尼 6 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不畏艰险和困难智取乌鸦山的盗贼。尼尔斯和野鹅 群一起主持正义,扶危济困,在去往拉普兰的路上,结交了很多好朋友。正是这些经历使尼尔斯 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名有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尔斯最终 变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变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身边,从此也变成一名热爱学习的好学 生。 该作品不仅给读者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还告诉读者相关地理概况、风土人情以 及历史知识等。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01940)

23、 ,瑞典 19 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她不仅是第一位荣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还是唯一位凭借一部长篇童话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因为拉格 洛芙的成就,1914 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由于其文学贡献,从 1991 年开始,拉格洛夫 的肖像被印在瑞典货币 20 克朗钞票上。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1887 年,一位名叫达林的师范学院院长请长期担任地理、历史教师的塞尔玛,写作一本以小 学、为对象的通俗读物,向瑞典儿童介绍历史和地理。她创作时,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意图: “为了 教育瑞典儿童热爱自己的祖国。 ”从教育学观点出发,她认为“只有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国家,熟悉 祖国的历史, 才能

24、使他们真正热爱和尊重自己的祖国” 。 这部长篇童话事实上是被当作教科书的变 异品种出版的。 作者为了写好这部作品,历时几年访遍瑞典大江南北,认真搜集境内各种动、植物的详细资 料,细心观察飞鸟走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并且在收集资料的途中也不忘对当地风俗、民间传说 等故事的搜集,这样就极大的丰富了作品的真实性。作者很多作品都是以家乡为故事背景,构想 这部童话作品也是她从一次散步经历中找到的灵感:一次在花园散步时,作者被急声传来的“救 命”惊呆,一个小男孩正在奋力抵挡朝他猛啄过来的猫头鹰。而这一幕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后 来这个画面就是她童话中小主人公尼尔斯经常欺负家里鸡鸭猫狗遭到动物反击的场景。 【人

25、物介绍】 尼尔斯 作品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本是一个十四岁左右的少年,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 对待动物和人十分凶狠,因为对小精灵不恭敬、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 有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旅行路上的尼尔斯,跟着鹅群看到了许多美丽迷人的瑞典自然风光那些 巍巍高山、茫茫大河、黑黑森林、或贫瘠或富饶的土地、或雄伟或壮观的城镇,都让尼尔斯惊奇 不已,在这一条前行的路上,他收获了友情和爱。然而,也有孤独、无助、饥饿、寒冷甚至死亡 的一次又一次威胁。 【作品影响】 这部童话出版以后,被指定为全瑞典学童的必读课外读物,并译成 50 多种文字流传世界。由 于这部作品的成功和广泛流传,许多

26、喜爱这部作品的读者甚至从丹麦、挪威和德国来看望作者拉 格洛夫。瑞典文学院将 1909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授给了她。 在瑞典,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个名字命名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材分析】 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奇的妈妈萨契尔太 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 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 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

27、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 子的地方。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7 马克吐温(18351910 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 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游广阔,威廉迪安豪 威尔士、布克华盛顿、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曾被誉为: 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 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 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其于 1910 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 拉。 马克吐

28、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 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 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写作风格:熔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 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的杰作,又是悲天悯人的严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名著内容简介】 汤姆幼年丧母, 由阿姨收养。 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阿姨和学校老师的管束, 常常逃学闯祸。 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被凶

29、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 , 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 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 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 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庞大的、机器轰鸣的工厂的出现,集体化 的大生产组合以及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工业的突飞猛进,使得以往平静而又无多少竞 争的年代里蔚然成风的礼

30、貌行为和道德涵养准则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因此,对维多利亚时代的 温文尔雅的摒弃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它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奴隶制的同时,也 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进向传统宣战的潮流,使他们体内潜藏已久的 被压抑的暴力进发出来,去摧毁那个不合时宜的 19 世纪社会。 马克吐温就是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创作 汤姆索亚历险记 的, 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使它脱离了 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 【人物介绍】 汤姆索亚 全名托马斯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

31、子,阿姨罚他星期六不 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汤姆 骨子里具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 犯乔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哈克贝利费恩 圣彼得斯堡镇上公认的 “野孩子” , 他的父亲是个酒鬼, 不会照顾哈克。 但是哈克却心地纯良, 他不受约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 斯寡妇一命而被寡妇收养。 波莉姨妈 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时戴个老花镜,但是看人的时候喜欢从镜框上看,不通 过眼镜看人。对于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

32、有教养的好孩子。 莫夫波特 一个 “酒鬼” , 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 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伊陷害, 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印江乔伊 8 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孙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嫁祸给 了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贝基萨契尔 萨契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她 有一双蓝眼睛漂亮迷人,一头金发编成两条长长的辫子,上穿白色衬衫,下穿绣花灯笼裤。 乔伊哈波 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 海盗生活。 【作品

33、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该书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密 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1883 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84 年) ,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 河三部曲” ,还原了 19 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 该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匆匆匆匆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 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 。 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 年,他考入北京

34、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 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 ,提前一年投考北京 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25 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 年 8 月,出版散文集背影 ,在文坛引起强烈反 响。 1937 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 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 ,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 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 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 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 生平事迹。 19

35、48 年 6 月 18 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 ,并 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 月 12 日 11 时 40 分,病逝于北平,享年 51 岁。 【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 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 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 谈到文体的完美, 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 (3)朱自

36、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 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9 【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

37、,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那个星期天那个星期天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 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 1969 年插队延安,1972 年因病致瘫,转回 北京,1971 年到 1981 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 1979 年开始创作, 1998 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 年,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 行遗体告别仪式, 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 12 月 31 日凌晨 6 时许, 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38、 【人物评价】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 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 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韩少功评 【主要作品】 务虚笔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中短篇小说结集之一。 插队的故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当属 于知青文学的经典佳作。 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作为 2002 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 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 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

39、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 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 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知识储备 1、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 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 追求“形似” 。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40、品格,追求“神似” 。 描其 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 10 和想像等。 3、分类 (1)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 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贺知章咏 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 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

41、体的“物”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 的白云泉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简介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 祖父长大。1913 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 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 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 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他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

42、命后, 编辑 新青年 , 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 1920 年 2 月,他同邓中夏一起,在北京大学里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 月,李大 钊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起了积极作用。1924 年代表中 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领导了 1926 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 众示威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

43、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他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 中钉。1927 年 4 月 6 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 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 但是, 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 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 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 “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 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敌人丧心病狂地

44、折磨李大钊、绞刑竟用了四 十分钟之久。 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 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军阀张作霖简介 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奉天(今辽宁省)海城人。 1916 年起任奉天督军,投靠日本帝国主义,长期统治东北。 1920 年直皖战争中与直系联合,战胜皖系,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1926 年 3 月,率兵进关,攻占河北、察哈尔、山东等省,残酷镇压革命运动,使当时北方的 革命运动受到很大破坏。 1928 年,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发生矛盾,在皇姑屯车站(今辽宁境内)被日军埋下的炸弹炸死。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

45、务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史记作者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原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11 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 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 下腐刑极矣。“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 一书中用这句话赞 扬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而牺牲,其死重于泰山,进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战士要向张思德学习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 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 1

46、.52 万平方公里。海拔在 3500 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 甸,覆盖于沼泽之上。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 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红 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战胜千难万险, 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 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麦麸少。我国西藏、 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演讲的基本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充实 演讲者往往针对现实问题

47、,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集中的、明确的,演讲者的态度是 鲜明的、坚定的,否则就不足以鼓动人、说服人。要想感染听众,演讲的内容就要贴近听众,要 充实、有新意,切忌口号连篇,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2)感情充沛,张弛有度 要使演讲富有生命力,演讲者就要有真实感受,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演讲者传 达给听众的应该是真诚、热忱的感人之情。同时,演讲者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对自己感情 的控制收放自如、有节有度。 3)语言丰富,仪表端庄 没有一个听众会信服一个不自信的演讲者。自信,既是对自身的充分肯定,也是征服听众的 有力武器。演讲者不仅要表现出自信的神情,还要用自信的目光不断与听众交流。

48、端庄的仪表是 参加公众活动所必须的,这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会使自己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4) 语言丰富,表达流利 演讲要在语言流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述形式。比如,用口语化的词句增 强演讲的亲和力,用比喻句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用排比句增强语势,通过引用名言警句 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习作:心愿习作:心愿 我的心愿有很多很多 在我还没有上学时,我就想当警察了。爸爸妈妈告诉我,警察帮助别人指路,帮助有困难的 人解决问题,帮助好人把坏蛋抓住 要是家里来了不认识的人,就给警察打电话,记住打“110” 。 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有一次叔叔从外地来我家玩,我以为是坏人,就拿起电话要打“110” ,幸亏 是爸爸跟在后面,我才没有这样做。妈妈还告诉我, “警察”的“警”字上面是个“敬”字,意思 就是大家都敬佩警察。我想,做一个大家都敬佩的人那该是多么伟大的事啊,从此,我天天念叨 着做警察,还常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做警察的游戏。当然,我是不愿扮坏人的,每次都是我当警 察。 上学后,我看到老师很帅气,下课时小朋友都爱跟老师讲话,围着老师说这说那;上课时, 12 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的,听老师讲课,老师一会儿表扬这个同学,一会儿表扬那一个同学,大家 都喜欢老师,我也想做老师了。想着我站在讲台上,让下面无数双带着“?”的眼睛一一变成带 着“! ”的眼神,那该有多美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备课参考.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