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9281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巴金和他的家本课重点 一、家的写作背景。 二、家的主要思想及与当时主流思潮的联系。 三、从今天的角度看家的得与失。一 巴金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

2、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 多次再版的处女作灭亡(1928)的创作是源于对当时政治的失望。他以杜大心的形象宣扬对现存社会的仇恨,并提出一种殉道的献身精神:只要有足够多的同路人愿意仿效主人公的行动,那么自我灭亡就能导致社会的灭亡。作者本来信奉无政府主义,是巴枯宁(BAkunin)和克鲁泡特金(KropotKIN)的追随者,从他们两人那里借来了笔名:巴金(BaKin。BaJin)。他从一开始就关注青年及其反对军阀和传统旧家庭的反叛行为。 19

3、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 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 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 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

4、,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

5、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6、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二 巴金家的成就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非常丰富,一共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和60多部短篇小说。题材也比较广泛,有写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悲苦生活与抗争的(如中篇砂丁、雪和短篇集光明集与将军集中的一些作品),但更多更集中的是那些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前期又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

7、向崩溃的命运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其代表 。 巴金的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名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才改名为家。1938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先后的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各有其独立的结构,可以分开来读;但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有相互关照,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小说。 巴金构思这类家族题材小说,受到过法国作家左拉的影响,他也试图以卢贡一卡家马尔家族的命运那样的长篇形式,写一个家族的衰变过程,揭示人性的堕落。所不同的是巴金更注重表现青年的希望和新生革命力量的成

8、长。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整部长篇小说长达104万字),对封建家庭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激流三部曲还是第一次 。 激流三部曲中,家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巴金原打算在家中写一个旧式大家庭的衰败的历史,写了六章之后,他所挚爱的长兄自杀,这给巴金极大的刺激,他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黑暗社会的压迫和反抗情绪,集中向旧家庭发泄,虚构了一桩桩血案,更加义无反顾地攻击专制主义。 他认为旧家庭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包括他长兄在内的一切青年的幸福。这种反抗与破坏的情绪转化为家的激进的风格。 和巴金其他早期创作的小说比较起来,家有比较雄厚的生活基

9、础,作家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感同身受而又最能打动同代青年的题材与主人公。 家表明了巴金在更大程度上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的阶段。 1、家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 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 它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家在三四十年代所以能产生积极而巨大

10、的影响,与他的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是分不开的。 2、家中写到的人物有六七十个,最主要的是高老太爷、觉慧和党新这三个典型人物。 1)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高老太爷是这个家族的至尊,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按照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他是家族的“君主”,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 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能给人很深的印象。他就像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

11、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高公馆为人们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而形象的模型。 2)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宽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家的主角,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 他投入社会革命活动,编进步刊物,撰写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和帮助党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他不怕冒犯尊长,公然揭穿他们“捉鬼”行孝的丑剧;最后,他又毅然地从这罪恶的家庭出走。 小说突出了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这正是“

12、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也是觉慧这个形象所以能给人巨大鼓舞的主要原因。 3)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他也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懦弱顺从的性格。 “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炼狱,也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生活情调。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

13、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 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 不过觉新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 作品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家的结尾,瑞珏惨死的教训,终于使觉新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表示支持觉慧出走。 在春和秋中,觉新思想上产生明显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他的“作揖主义”。 如果说觉慧是引导青年“应当这样走”的形象,觉新就是“不该那么做的典型。从家的构思来看,作者是有意将觉慧与

14、觉新两种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道路做鲜明对照,以更完满地表达家的思想主题的。 他们身上体现着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追求。3、家基本上仍然属于“青春型”的创作,那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是特别能唤起青年人共鸣的。 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这种风格自然与巴金激情化的写作状态有关。巴金写作时通常是非常冲动,全副身心投入,忘情地参与他所构设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总是能煽起大悲大喜的恣肆的感情 家问世后又过了七八年,巴金才断断续续写完春

15、和秋。 这两部续篇的构思仍然回到四川那个破败的高家大院,旧家庭的衰落与新一代的反抗仍然是他要表现的主题,但昔日那种激情的风格已趋向平实,戏剧性的激烈的冲突少了,生活琐事的描写多了。 作者用更多的笔墨展示了高家崩溃前青年知识分子与“家”复杂的感情纠葛:他们对旧家庭的守护者们糜烂堕落的愤恨、对“家”的高墙外的社会动荡感到的不安,以及他们与“家”的深刻精神联系,这就展现了新旧转换的艰难。 特别是秋,在揭露病态的封建社会造成的病态心理方面,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的。 但是通观整个激流三部曲,后两部情节开展迂缓,结构比较散乱,新生力量形象的性格也比较模糊,彼此大同小异,因此也妨碍了家中已经展开的矛盾的深化

16、。 4、极其成功。、极其成功。 巴金的家是一本幸运的书,它的续篇春和秋也跟着交了好运。 正如一切关于幸运的故事的开头,最初,家以激流的题目在上海时报连载的时候,颇为命乖运蹇。若不是巴金跟新换任的编辑说最后几章的稿酬不要了,时报上的这部长篇小说便会成了”断尾巴蜻蜓”。 随后,开明书店的单行本却大受欢迎,仅在1949年以前便出了三十多版,销行数十万册。 此后,到1978年,仅北京一地就印行十五次。它还先后三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亦曾被改编成话剧、粤剧、越剧等等。 三 家里和家外 依照巴金的说法,激流三部曲正是一本写命运(旧家族的命运以及旧家族中的年轻的生命的命运)的大书 。 无数年轻的有为的生命成为

17、垂死制度的牺牲品,这是不公平的命运: “是的,我要反抗这个命运。我的思想,我的工作都是从这一点出发的。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1、命运被一分为二: 一是”必然趋势”,无可挽回的灭亡的命运,属于那个旧家族旧制度,以及作为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那些个人。 二是”不公平的”,作为旧制度的牺牲品的命运,应该反抗,因而也就可能改变的命运,属于旧家族中那些可爱的、有为的、年轻的生命。 重在后者:青年的希望。进化论。 孩子们认同后一命运的唯一中心依据便是他们是孩子,同义反覆的叙述圆圈构成一整套空洞的能指符号(青春、生命、幸福、爱情、美丽、新、时代、未来等等),因其空洞而激动人心,因其空洞而获得强大的解释力

18、量,并终于在一九三年代成就一个完满的现代意识形态神话(而鲁迅却在此前后宣布自己的”进化论思路”完全”轰毁”)。 激流三部曲的成功和幸运,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一种神话性写作的完满体现。 鸣凤投湖自杀的第二天,觉慧在湖边,愤恨、内疚、绝望:”我是杀她的凶手!”觉民劝解半天无效,最后念出一段觉慧平日常念的、屠格涅夫的前夜中的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紧接的一段描写充分说明了上述”中心依据”的神话治疗功能: 觉慧不作声了。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得很快,这表现出来他的内心的斗争是怎样地激烈。他皱紧眉头,然后微微地张口加重语气地自语道:”我是青年。”他又愤愤地说:”我是青

19、年!”过后他又怀疑似地说:”我是青年?”又领悟地说:”我是青年,”最后用坚决的声音说:”我是青年,不错,我是青年!” 2、另一个”同义词”爱情”亦具有同样的咒语般的治疗或反治疗作用。 爱情既是后一命运的解药又是前一命运的毒药。对奔向新前程的孩子们来说,它是信念,旗帜,屏障,是射入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是社会和政治进化乌托邦的情感对应物,唯独不是爱情本身(激流三部曲中的”爱情”甚至有意无意地涤除了其中的性爱成分)。 每当琴这个人物出现在高家花园里总是带来色彩和亮光(尤其在春与秋中),她就是爱情的光明的象征。 在高家花园里,只有爱情无法实现的痛苦,爱情被“父之法”摧残阻挠的痛苦,至于爱情本身的痛苦(

20、嫉妒、猜疑、失常、兴奋、争吵),爱情实现之后的痛苦(”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类),则被一概掩入叙述的盲区。 显然,非如此不足以保证爱情的纯洁性和战斗性。这种纯洁性和战斗性必然要求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殉道式的献祭。鸣凤、梅、瑞珏、蕙,湿淋淋的尸首,停放在破庙里的棺柩,死者的形象既是控诉又是升华。爱情作为神话咒语的两重功能:诅咒与超度,完满地实现在这些死者美丽凄婉的形象上。 3、事实与虚构。、事实与虚构。 巴金对自己的小说常作意犹未尽的解说,那些序、跋、后记、创作谈往往自行解构了小说本身。 实际上,巴金的大嫂虽亦曾被迫到城外生产,却并未因此去世。 ”梅”的原型在有情人未成眷属之后做了富家的填房少奶

21、奶,”十几年内她生了一大群儿女,成了一个爱钱如命的可笑的胖女人”。 ”鸣凤”的原型翠凤亦未投湖,她拒绝做巴金远房亲戚的姨太太,宁愿后来嫁给一个贫家丈夫。 最后,那个真正自杀而死的大哥却一直活在小说里。 加工证明了意识形态完满性对作家的控制,意识形态的交战杀死了小说的人物。死者封闭了探索爱情作为意识形态神话的途径, 或者说,正好标出了”五四”新文化的结构性缺损的位置。女性被历史性地凝结在两个互补的瞬间姿态上:逃向死亡的美丽而凄婉的姿态(鸣凤),逃向生路的美丽而决绝的姿态(淑英)。 4、“家”的自我解构。 这一画面定格的解凝,在巴金的创作中,要到寒夜才见端倪:“新女性”曾树生进进出出的”家门”多元

22、化也复杂化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价值的递升是价值虚无主义的逻辑思路,总是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来否定当下的执着。 治愈觉慧的内疚的良药正是”事业”、”社会”、”广大的世界”。 北京来的新书报、利群周报社的活动、觉慧从上海寄来的信和文章,这些在激流三部曲中占了相当篇幅的叙事,尽管对后来的读者的阅读耐力可能是个考验,却是小说必不可缺的部分。 一切在”家”里失去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友情、爱、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意义、奋斗的目标。 5、隐含的二元对立/二分法简单化思维。 建基于近百年来的”启蒙神话”而作的命运(封建/现代)二分法,引发其内含的重重矛盾和抗辩对诘的嘈杂声音。

23、 二分法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其实就聚焦于贯串家春秋全书的人物,大哥觉新身上。 他是青年(只有二十六岁),却已历尽沧桑(丧父母丧妻儿);他是”子”辈,却支撑家业的相当部分(长房长孙);他是痴情的恋人,却又是遏阻这些爱情的”同谋”;他是新思想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觉慧最早读到的新青年即由他那里得来),却又兢兢业业维系一切旧的礼数规矩。 他是夹在书中两类”不肖子”中的唯一”肖子”,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高老太爷们只承受来自”新时代”一面的压力,觉新则还要承受来自高老太爷们的压力),承受了最多的苦难灾难和责难(巴金似乎执意要把全世界可能有的不幸都堆到他头上)。 在那个“弑父”的时代,“大哥”的身分是最为暧昧

24、不明的,他既是“父”的代替物,又是“子”们的同辈,使得“子”们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排解必得采取更为复杂曲折的形式。 许多时候,觉慧觉民对觉新的愤怒比对高老太爷克安克定们更甚,倘若觉新身心交瘁而死,早已派定的凶嫌是不会疑心到他们身上的。 或许这也顺便解释了觉新最后并未如同其生活原型般自杀身亡,而是有了个差强人意的结局:他在书快结尾时终于挺直腰杆站到作为叛徒的”子”的一边。然而,正是在这里,父子冲突、黑暗光明的二项分立、两种不同命运的搏斗等等显得最为晦暗不明。 在秋的(也就是激流三部曲的)临近结尾处,两类”不肖之子”之间终于爆发郁积已久的一场正面冲突。叛徒觉民长篇大论痛斥他的叔叔败家子克安克定,历

25、数他们勾引老妈子、按丫头、包妓女、闹小旦、吃鸦片烟诸般丑事,真个是义正而辞严: 你们口口声声讲礼教,骂别人目无尊长。你们自己就是礼教的罪人。你们气死爷爷,逼死三爸。你们只晓得卖爷爷留下的公馆,但是你们记得爷爷遗嘱上是怎么说的?你们讲礼教,可是爷爷的三年孝一年都没戴满,就勾引老妈子公然收房生起儿子来!你们说,你们在哪一点可以给我们后辈做个榜样? 准则是礼教的准则,权威是爷爷的权威,产业是先辈的产业,支撑“严辞”的“正义”并非来自叛徒们信奉的“新思想”,而是他们深恶痛绝的传统礼教。恐怕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仅仅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运用,“不肖孙”与爷爷之间的某种同质性正从话语的缝隙中向我们昭显他

26、们都是某种新家(事)业的开创者。 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共同作用。 “家”作为空间形象,相对于陌生、危险、动荡、广漠、孤立无助的世界,它狭小却亲切,昏暗却温暖,平庸却安全。它荫庇童年的生长,维系血缘的亲情,繁衍延续的生命,传递历史的记忆与讲述。 高家花园(后来还有憩园)的充满深情的反覆描写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因此,甚至于像激流三部曲这样立意于“控诉”的家族史长篇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写成一曲挽歌。 高老太爷临终时与觉慧的对话是最动人的一幕。而这正是这部小说在历史和美学两方面的魅力之所在。 第35章: (高老太爷)伸手在觉慧的头上摩了一下,他又把手拿开,然后低声说:“你来了。他他他”(觉慧拉着觉民的手

27、接连说“他在这儿。”觉民也唤着:“爷爷。”) “你回来了。冯家的亲事不提了。你们要好好读书。唉,”他吃力地叹了一口气,又慢慢地说:“要扬名显亲啊。我很累。你们不要走。我要走了。”他愈说,声音愈低,他的头慢慢地垂下去,最后他完全闭了口。 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是敌对还是承继?是战斗还是融合? 能否简单化为老年/青年、封建/现代、落后/进步、中国/西方? 事实是,这部1931年的作品还在继续着1900年梁启超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现代中国理想,简单和天真为其重要特征之一。总结 一、家的成就及意义是在当时激励了一大批青年,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创作。 二、家之外,作家对事实的修改,暴露对西方现代性的狂热与盲目,判断力稍差的作家无一例外地将之奉为圭皋。 三、今天对现代启蒙的反思不断加深,巴金这样简单的作家,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参考书目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黄子平:命运三重奏:家与“家”与“家中人” 作业 思考现代化理想对一代作家的影响。 预习老舍骆驼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5巴金和他的《家》汇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