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妆扮表演且以代言体叙述故事的艺术。戏剧的代言体,是指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化妆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为戏剧人物,不仅以该戏剧人物的身份、言语和行动,更通过样貌、声音和行为模式等途径,努力营造如同真正的戏剧人物出现于观众面前的幻觉。戏曲用独特的脚色制,将所有演员分为不同的行当、帮助观众跨越演员和戏剧人物之间的界限。脚色制不仅是戏曲内部的行业制度,更是用以表现不同类型戏剧人物的表演体制,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戏剧这种艺术样式以演员的表演为媒介,通过有限的演员,把整个人类历史与现实作为其表现对象。戏剧的
2、本质特征是由演员“扮演”人物,但演员数量是有限的,而戏剧人物是无限的,演员与戏剧人物无法一一对应。观演双方的关系,就建立在观众认同演员在舞台上通过扮演转化为戏剧人物这一重要默契的基础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戏剧表演者所运用的艺术化手段,能引导观众忽视有限的演员需在不同戏剧作品中扮演无限多的戏剧人物这一明显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在不同剧目(甚至在同一剧目)中扮演不同戏剧人物时采用合适的手段和途径,为观众营造误将演员视同戏剧人物的幻觉。 戏曲更倾向于通过将所有戏剧人物按照表演艺术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类”,这里所说的“类”的表现方式就是“脚色”。 戏曲的脚色制指戏班剧团里的所有演员都分门别类归属于各自的“行当
3、”。每个戏曲演员都有相对固定的具体分工,分别司职扮演某一类戏剧人物,是谓“脚色”。如洛地所言,“脚色,是因演员设置分工而划分、安排的剧中人物的分类,同时又是按剧中人物分类而安排、划分的演员分工。”“脚色”和一般的戏剧术语“角色”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每个脚色都有其按例应该负责扮演的戏剧人物,即“角色”。 在戏曲成熟之前脚色制就已经形成其雏形。学者延保全通过对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证,指出“宋杂剧通常有五个脚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金院本的脚色体制亦与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戏文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脚色体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两宋之交的南宋戏文有完备的生、旦、净、末、丑五
4、大脚色的划分,这一脚色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从宋杂剧、金院本到标志着戏曲成熟形态的南戏和元杂剧,脚色体系的称谓有某些明显的变化。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从“引戏”演化而来,而“引戏”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则从“末泥”转化而来,它的前身是戏头。也有歌舞的渊源,是负责歌唱的“舞头”在戏剧中的演变。 戏曲脚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标志, 包括“末”和“生”的分离及“净和“丑”的分离。宋杂剧金院本没有净行,从宋杂剧金院本向成熟的戏曲形态南戏和元杂剧演变过程中,就在“副净”转化为“丑”的同时,其表演上的特色与“净”开始出现明显区隔,变为两个行当。从现存南戏和元杂剧的剧本可见,净和丑之间分工十
5、分明确,滑稽调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担,而“净”虽然和丑一样在装扮上以涂面为标志,在表演上则更近于正色。无论是从功能看还是从表演风格看,南戏和元杂剧里的“净”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杂剧、金院本里的“装孤”。而与“副净迥然相异。从宋杂剧、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主要脚色,到南宋戏文和元杂剧分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脚色,看似差别细微,却完成了从表演小型节目的宋杂剧、金院本所需的脚色体系到表演有完整叙事内容的南戏所需的脚色体系之间的关键递进,戏曲因此才形成完备的脚色体系。这一体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备和系统的接续,并最终影响几乎所有戏曲剧种。 戏曲的脚色体系不受角色数量的限制,从而解
6、决了戏剧人物在数量上的无限和演员在数量上的有限这一矛盾,这是脚色制的重要价值之一。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戏剧智慧。又与戏剧的一般规律有内在的相通之处。 (节选自傅谨脚色与行当 , 新华文摘2020 年第 2 期,有删改) 材料二 什么“跳进跳出”,什么“写实写意”,我们总在这两个圈子里做文章,没有更多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戏曲岂只是“跳进跳出”?这个自由度,咱们评弹、演戏,和现众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实现的方式有多么丰富。什么一会我进角色,一会我出角色。我们根本没有什么演员与角色的所谓界限。这个不是哪个西方戏剧能够实现的,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戏曲太高明的地方。 西方传统戏剧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员创造角色的至
7、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是多重的关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员与角色时而交替、时而并存、时而自己都讲不清此时此刻我到底是角色还是我自己:经常还时不时地同观众一起审视、欣赏、评价、调节、控制自己的表演,这种中性的状态能使演员获得心理的、形体的、声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与观众交流,时而进,时而出,叙述的、人物的、审视的、体验的无所不能。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国,是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 (节选自林兆华戏剧的生命力 ) 1请根据对材料中相关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部分有改动)中戏曲术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戏剧脚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约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
8、” B“(正旦上云)妾身姓窦(娥) ,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 C“旧戏班的老师,一开始就要替学生决定他应该学习什么角色。” 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 2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戏曲脚色演变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戏文脚色体系的“旦”与“末”,是由“引舞”“戏头”直接演化而来的。 B“丑”从“副净”转化而成后,与“净”成为两大行当,二者差异随之趋大。 C“净”与“副净”的表演风格迥异,它的源头是宋杂剧、金院本中的“装孤”。 D脚色体系从宋杂剧到南宋戏文的发展,最终完成了从雏形走向完备的过程。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
9、代言体戏曲,与古典诗歌的代言体闺怨诗实现代言的途径是基本一致的。 B戏曲演员借扮演这一艺术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转化,从而达成了观演双方的默契。 C脚色体系由雏形走向完备,顺应了戏曲表演内容的变化,也因此得以发展完成。 D脚色制的创设是为了解决演员与角色人数不对等的矛盾,它彰显了民族的智慧。 4材料二的语言风格相较于材料一活泼散漫且更趋感性。请仿照材料一画线部分对材料二画线部分进行改写,使之更简练严谨,更富于理性。改写时,可以对原文语词、文句进行适当的增删、更换、调动等,但不得改变原意,遗漏层意;不超过 60 字。 5论述性文章注重运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以达到一定的论证效果。请以材料一的第段与材料
10、二的第段所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为例加以说明。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学术概念之一,由“中华”和“民族”两部分构成。“中华”是中国固有词汇,其词义虽历经变迁,但仍相对稳定。“中华”二字有两层含义:第一,中华民族起源和生息于同一片中华大地;第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不断壮大的机理是文化多元和政治统一。 第一,何谓中华大地?中华大地东起兴安岭,北至蒙古高原,西至葱岭,南达海洋,随着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个自足的历史地理空间。近代以前,世界各大文明都无固定边界,文明边界随王朝兴袁而盈缩不定。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中华大地,也随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兴替而不断变迁。总体而言,从夏商周到秦汉,从秦汉
11、到明清,统一国家的周期性重建和发展,使中华大地不断扩大。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发展,至清代达到高峰,东北地区、正北蒙古、西北新疆,西南西藏与内地共同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农耕和游牧两大经济区最终统一起来。如果说,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版图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逻辑结论,那么,中华大地的历史生长也至此成熟。近代以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世界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公法意义上的固定疆界成为现代国家的生存必需。中华大地不再只是中华民族生活空间的历史呈现,更须寻求此历史空间的现代法理化。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取得了国家形式,中华大地也确立起法定疆域。中华大地从传统天下体系中摆脱出来,不再因王朝兴衰而
12、盈缩不定,从而为中华现代国家奠定了稳固的领土要素。中华大地的历史呈现及其现代法理化,为解决谁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华民族这个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时空框架。中华大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内生息繁衍的人们,无论语言、习俗、宗教、人种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历史和现今的中国人,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也主要在此疆域内展开。这赋予中华民族鲜明的属地性。 第二,文化多元和政治统一。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五千余年,必有其源远流长、不断壮大的机理,这个机理就是文化多元和政治统一。在中华大地上,不断自发生长和外来融入的文化,只要能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便利的生活,皆可一律利用,皆是中华文
13、化的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的长期共存和交融,使中华民族养成了兼容并蓄的品质。 不过,文化的多元性,并不意味着历史没有发展方向多元文化平等相处、互为取鉴的关键是政治统一。从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是统一的周期性重建和扩大。追求统一,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政治文化心理:即以统一为正义、分裂为不义:以统一为理想政治的前提,而历史上的分裂,不过是为更高程度的统一准备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统一,并不建立在某种文化特质基础上,相反,政治统一为多元文化提供了基本框架。中国古代政治早熟,在多元文化的保存上,表现得相当游刃有余。文化的多元性,与其说是一种刻意建构,不如说是固政治统一的自足
14、而造成的文化从容状态。 (摘编自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基本内涵与建设逻辑 )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及今,我国固有词汇“中华”的含义有过演变,但总体而言,变化并不大。 B近代以前,伴随着中国古代王朝国家的兴衰,中华文明的边界在不断地变化。 C中国疆域随王朝更替而变化,其不断扩大源于封建统一国家不断的周期性重建。 D中国的政治统一是多元文化平等相处的关键,其为多元文化也提供了基本框架。 7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总体上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第一段总论,第二至五段是分论部分。 B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明确了全文的中心论题
15、:“中华民族”的含义。 C文章第二、三段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述了“中华大地”的范围是盈缩不定的。 D文章结尾承接上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统一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基础上。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大地不应是中华民族生活空间的历史呈现,而应是国际公法意义上的固定疆界。 B可以说“中华文化多元和政治统一”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不断壮大”是互为因果的。 C因为各国都拥有优秀的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人,所以每个民族具有兼容并蓄的品质。 D谁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华民族这一问题因共和国的成立和法定疆域确定而具备解答可能。 论述类文本阅读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
16、壁江山。伴随着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还有各种爆款方言。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是“土气”的存在吗?“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等十大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是我国的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矛盾,因为两者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公共场所、教育、行政和传媒中具有法定
17、语言的地位,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更是基本语言权利;而方言则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家庭或其他私人领域。当前,面向普通话、方言乃至外语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 不过,短时间内要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这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最可行的办法是开发利用,即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青少年是关键人群。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
18、和传播,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使方言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对方言的适度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方言梗”频上热搜,这是方言仍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有用总比无用强,无须过分担心。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走红里的那些被娱乐化、低俗化的方言,也隐藏着危机。一些“方言梗”里偏爱“土味”,仿佛可以带来接地气的感觉,但却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示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就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让方言贴上“土”“烂”“俗”的标签。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应注意避免盲目
19、追求流量而裹挟着方言,与低级趣味挂钩,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 (节选自饶高琦、王莉宁“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 光明日报2021 年 6 月 2
20、4日)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的方言具有种类繁多、差异巨大的特点,甚至东南地区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B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已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 C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因此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矛盾。 D共同语来自乡土语言生活,方言是它的根本;我们不能忽视一些“方言梗”将方言低俗化的隐患。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以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走红的现象引出本文论题后,阐释了汉语的特点。 B第二段围绕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话题展开论述,
21、分析了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文章以林宝用上海话演绎流行歌曲受到好评的事例,证明“方言梗”占据了短视频平台半壁江山。 D文章指出“方言梗”流行是方言活跃的表现,无须过分担心,还指出要避免其负面影响,论证严密。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既可应对我国当前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又有利于方言文化保护传承。 B方言文化保护传承依靠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积极使用和传播,方言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C不是所有的方言都包含民俗文化,我们在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时,要注意挖掘并展示其地域文化之美。 D方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关系非常密切,方言文化得不
22、到保护和传承,乡村振兴就无法实现。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与进取精神有何关联?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人类的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这个目的,常常以“理想”的形态表现自身。如果理想与现实没有差距,进取精神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小,进取的动力就较弱;如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进取的动力就较强。 如果说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是进取精神的源头,那么“中庸”与“进取”就不是对立的,因为“中庸”是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为理想的宇宙秩序,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现实世界,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一
23、个有生有死、万物相争的世界。人与自身、人与人、族与族、国与国、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争与对抗,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万物相争的现实相比,“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一个极其高远的理想,所以,秉持这一理想的儒家,必然要强调刚健有为,必然要储备极大的力量来改造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中庸”,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蕴含着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造世界的勇气。 中庸以“万物并育”的宇宙秩序为其理想,这一理想决定了它所蕴含的进取精神,具有不同于一般进取精神的价值指向。 首先,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秩序”的进取,是强调“关系”的进取。中庸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也不
24、是以群体为中心的。它的重心在个体间、团体间、万物间。但是,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它所要求的秩序,是万物“并生”的秩序,是万物“各正性命”的秩序。而肯定万物之生、肯定万物“各正性命”的合理性,必然要给予万物自然生长的空间。 其次,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生存”“发展”权利、推崇“和平”手段的进取。万物并育”以万物之生为前提,没有万物之生,其他权利就将陷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境地。基于万物之生的,首先是其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是在万物发展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权利。没有发展的权利,其他权利也无由产生。以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的中庸,必然以“和平”为主要手段,因为冲突与争斗,首
25、先冲击的就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 最后,以万物并育为理想的进取,是重视“平等”与“仁爱”的进取。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万物在拥有生存和发展之基本权利方面的平等性;肯定万物并育,就会肯定“生生”的价值。“生生”在儒家看来,是“仁”的最基本的表现。儒者之仁,不限于“爱人”,还包括“赞天地之化育”。圣人“峻极于天”的作用,就是发育万物,这是仁的最普泛的表现。 总之,中庸以“万物并育”为其宇宙理想,这一理想的终极指向,是合理秩序造就的宇宙共同体。中庸之宏大理想的实现,中庸之艰巨事业的完成,离不开显性弘道的进取精神。对儒者而言,“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一种源自天命的召唤,回应这一召唤,必须具备自强不息的
26、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是儒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刘静芳“中庸”中的进取精神 ) 材料二 中庸的作者致力于构建哲学思想,其动机缘于忧患意识。 中席表现出一种焦虑的心情。中庸反复引述孔子道之不行的话,主要是哀叹中庸之道的废弃,老百姓缺乏已久,常人不能坚守,小人则肆无忌惮。世上的一切坏事与麻烦,在中席作者看来,都是中庸之道的毁坏所形成的。 中庸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精神,与中国文学的写作精神是相通的,中国文学写作精神出于忧患意识,即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7、。司马迁认为历史上的圣贤著书大抵起源于人生遭遇不幸。哲学的沉思与诗文的写作一样,大都起源于发愤之所为作也。 中庸认为,世间之人,不管何种出身,大抵行事都是凭着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以一己之见去判断,去行事,鲜有不陷于偏私与无知的。 中庸为此极言人们达到中席看似容易,实则极难。 中庸作者指出,世人不能做到中庸,一种是由于不明中庸之理,朱熹注孔子“道其不行矣夫”时指出“由不明,故不行。”另一种则是虽然明于道理,但在实践上却难以做到,即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号、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孔子慨叹,世人皆曰知道中庸,但是被人驱遣到了陷阱之中而不知道。可见,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世上没几个人
28、能做到。为什么呢?原因是人们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唯圣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私欲。 (摘编自袁济喜 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 )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想与万物相争的现实存在着张力,儒家秉持这一理想积极进取以改造现实。 B中庸理想高远,重视“秩序”的进取,强调关系的进取,所蕴含的进取精神不同于一般的进取精神。 C 中庸的作者出于忧患意识才致力于哲学沉思,与诗文写作一样,都重在表现人生遭遇的不幸。 D为实现中庸之宏大理想,儒者响应“不可以不弘毅”的召唤,其具备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
29、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取精神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理想越大进取精神越强,现实越差进取精神越弱。 B儒家之“仁”最基本的表现是“生生”,最主要的要求是“爱人”,其次才要求“发育万物”。 C中庸以万物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权利,必然会只采取“和平”手段,反对冲突与争斗。 D 中庸认为世人多凭自己的日常判断与性情行事,而“知”“ 行”是达到中庸的重要因素。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庸”理念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和平崛起道路, 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C新时代脱贫攻坚是为了解决人的
30、生存问题,让贫困人口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人人应争当英雄,只要付出努力,就可胜过别人;只要有决心,就可战胜自然。 15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16梁惠王询问孟子如何实现王道,下面是孟子的回答。请仔细阅读,结合材料对孟子的主张进行评价。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苦不入泠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
31、题。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文化热词,“圈层”指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大众文化圈层化,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副产品。根据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大数据,互联网使用者被划定为若干个群组。不同种类的信息和文娱产品,依此精准推送。在此过程中,个体构建起具有独特自我标识的信息世界,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从我认识或认可的人那里获取”。 圈层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面对海量内容,人们需要高效率地筛选出有效信息,因此形成对特定信息源的偏好和依赖。另外,当前文艺类型和文化产品丰富,文化市场不断细分,无论个人爱好多么小众,通过网络和社交
32、媒体,都能找到同好。特定文化圈层一经形成,创造和沟通的模式随之诞生:同好之人可以一起探讨,共同深耕这一领域。比如某视频弹幕网站涵盖 7000 多个兴趣圈层,许多内容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比如,以民族舞蹈、民乐、汉服等为代表的“国风”内容增长迅速,当前该网站“国风”爱好者已经超过 4000 万,创作者大多是 95 后,是热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年轻群体。年轻人对“独特性”的追求也加固了圈层,各种应用通过精准推送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这个过程容易造成“信息茧房”效应,即圈层内部与文化整体相隔膜,缺乏对社会整体的理解和认知。 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要清楚认知大众文化圈层化的形成过程,认识到是技术的迭代和青
33、年文化寻求个性标识的诉求彼此呼应,形成了今天的圈层化。另一方面,则要从大众文化圈层化现象中,获取推动社会文化生产的有益启示。对身处文化圈层中的个体来说,可推动圈层文化中的部分文化要素为时代和社会共享,积极促进圈层文化与文化整体的互动互通,实现圈层文化的“破壁”“出圈”。 数字化时代,人们看似可以掌握无穷信息和海量知识,但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小天地,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每个人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培养的媒介素养。大众文化的圈层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现象,我们要正视它、研究它、善用它,激发其内在文化创造力,使其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 (摘编自罗小茗既要特色,也要共识 , 人民日
34、报2020 年 5 月 8 日) 1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圈层”是指对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 B随着创造和沟通的模式产生,出现了特定文化圈层,同好之人可以一起探讨,共同深耕。 C一个文化圈层的形成可以有助于这一领域文化的发展,但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效应。 D通过大数据被精准推送的不同种类的信息和文娱产品完全符合个体的需求。 1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以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述了圈层文化,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B第 2 段以当前“国风”内容增长迅速为例,意在论证同好之人可以
35、一起探讨,共同深耕这一领域。 C文章第 2、3 段论述了大众文化圈层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大众文化圈层化引发的一些现象。 D文章以数字时代的文化热词“圈层”为核心,论述客观、辩证,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 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圈层中的个体而言,要想掌握无穷信息和海量知识,就要实现圈层文化的“破壁”“出圈”。 B即使没有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大众文化圈层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会出现。 C面对大众文化圈层化,要认知其形成过程和原因,在其现象中获取推动社会文化生产的有益启示。 D圈层的出现,与面对海量内容时人们对特定信息源的偏好和依赖以及文化市场的不断细分有关。 现代
36、文阅读 材料一: 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 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
37、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微博橙子辅导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 “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无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 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 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
38、,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且陶陶,乐尽天真”,“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病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
39、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 濂溪诗序云:“(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
40、的同构。 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 (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 ,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
41、史使命感。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 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其次,是词体的雅化。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微博橙子辅导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
42、。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 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经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 ,有删改) 2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3、A 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 B “东坡范式”是苏轼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C 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 D 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 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党争不断,士人贬谪流离,个体该如何在变化中安身立命?这对宋词的表达功能提出了新的思考。 B 苏轼和欧阳修都创造了大量雅词,这是因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C 早期的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
44、内容局限,这不利于词的创作传播,有鉴于此,苏轼认为要变革词风。 D 苏轼在创造上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词文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由此,诗与词双峰并立。 2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 ) 。 A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C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3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 24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二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理解与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45、自 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大讨论开始,“自然人化”(指在人类意识的渗透下,自然原本的特色被进一步改善和发挥,使其具有审美性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便成了自然美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并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第二次“美学热”。其中,大多数美学研究者赞同自然美生成于“自然人化”的判断,只是对“自然人化”的理解有差异。如有的主张自然美源于“情感化”,运用“移情”解释自然美;有的则主张自然美源自“实践化”,认为劳动实践是自然美得以生成的路径。 但“自然人化”命题,难以有效解释“人化”自然过程中的美丑并存现象,无法阐释自然美和实践美学关于美本质界定之间的内在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当代美学在这
46、一发展阶段,深受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哲学框架的束缚,没有借鉴现代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也没有承续中国传统的有机自然观。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开始,便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高扬人的主体性大旗,强调对抗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的审美价值因此而长期遭到否定。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美才开始受到关注;到启蒙运动之后,自然因象征自由、浪漫而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到现代,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逐步消解,自然在“诗意地栖居”等思想中,方成为自然本身。 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实与西方之“自然”在内涵上存在着错位:前者具有非实体性,而后者则指向实体事物。中国传统文化秉持自然生命观,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47、”“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等。由此,在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建构中,除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移情”外,更有“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的“畅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互赏”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可谓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 20 世纪 90 年代,生态型美学开始在中国勃兴。所谓生态型美学,主要是指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景观美学。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所依赖的自然科学基础不同,分别为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景观规划设计学和景观生态学。同时,观察维度也不同;生态美,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旨在凸显自然生命样态之真;环境美,强调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自
48、由的关系,旨在凸显自然生存环境之善;景观美,则强调形式的艺术性,旨在凸显自然物象之美。 而三者之所以可统称为“生态型美学”,在于有共同之基础:秉持生态世界观,即以生态地球为本体,认为人与自然平等共处于一个生态系统;汲取以自然为本位的思想文化,以深化生态世界观;坚持生态审美原则,从生态维度重新理解美与丑,进而从自然出发、以追求自然本真之美;强调生态审美方式,基于但又不受限于自然科学理论,以生态感知方式体验自然美。 因面对共同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国内兴起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西方生态型美学很快交汇融合。在生态型美学理论体系中,自然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物质性存在,而是处于整体有机关联且动态流变之生
49、态系统中的生命存在;作为审美者的人,也不再是万物的主宰,而是与自然物同处生态系统之中的生命存在。由此,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审美关系的建构,便促使“自然人化”在两个维度发生转变;走向“自然化人”由于自然生存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加重,人更加注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将生态规律视为“美的规律”的有机内容;走向“人的自然化”从理性的、处于主体地位和作为类的“人”,走向更为关注生命体验和生态保护的人。 在生态审美原则下,自然美的呈现,是诉诸本真生命样态,展现出自是、自在、自为和自由等审美特征。自然美的构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审美原则下的形式美,而是凭借自身的生命价值、在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价值等,展现
50、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摘编自席格自然美学的演进与拓展 )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学研究者虽然对“自然人化”的理解有差异,但一致赞成自然美生成于“自然人化”的判断。 B自然的审美价值在西方文化中长期遭到否定,直到启蒙运动之后,自然才成为重要审美对象。 C在西方,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逐步消解以及“诗意地栖居”等思想的出现,自然方成为自然本身。 D中国与西方在“自然”的内涵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指向非实体性,而后者则指向实体事物。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多次引用中国传统观点和主张,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文化中自然与人平等的自然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