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518742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项目一项目一 岩层产状的识别和测量岩层产状的识别和测量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任务1 原生构造的识别 任务2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任务3 不同产状岩层的识别 任务4 岩层厚度及埋藏深度的测算 任务5 岩层的沉积接触关系分析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任务1 原生构造的识别1.层理的概念及分类(1)层理的概念o 层理沉积岩沉积时形成的成层构造。它是由沉积岩的成分、结构、胶结物、颜色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面状构造。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层理的分类o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

2、岩层厚度。根据厚度岩层大小,将岩层分为: 巨厚层 2m 厚层 2.0-0.5m 中厚层 0.5-0.1m 薄层 0.1-0.01m 微层 85)的岩层称为直立岩层。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3.2直立岩层的基本特征 (1)直立岩层的地质界线不受地形的控制。 (2)直立岩层的露头宽度等于岩层的厚度,不受地形的影响。 如果地层层序发生逆变,称为倒转岩层。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任务4 岩层厚度及埋藏深度的测算 1.岩层厚度及其测算方法 1.1岩层厚度的概念 岩层顶面到底面的

3、垂直距离,叫岩层的厚度。 岩层顶面到底面的水平距离叫岩层的水平厚度 岩层顶面到底面的铅直距离叫岩层的铅直厚度。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2岩层厚度的测量及计算公式根据实测剖面所获得的数据来计算岩层的厚度: 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间的夹角(); 导线方向上的岩层顶面到底面的实际距离L; 地形坡度角(注意仰角时记为+,俯角时记为-); 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应用上述公式时, 如果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公式中用“+”;当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则采用

4、“”计算,计算结果是负值时取其绝对值。 (sincossinsincos )hL)sinsincos(tgLH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岩层的埋藏深度及测算方法 2.1岩层埋藏深度的概念 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的顶面(或底面)至地面的铅直距离。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o 2.2岩层埋藏深度的测算方法 岩层埋藏深度常常是通过钻探直接测得或间接计算,并进行图解求得。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当地面平坦时 :(为岩层倾角) EG=

5、EF+FG EF=BD=E标高-D标高 FG=DFtg (2)当地面倾斜而且所求深度点E的标高大于已知点D的标高时: EG=EF+FG EF=E标高-D标高 FG=DFtg (3)当地面倾斜,且所求深度点E的标高小于已知点D的标高时): EG=FG-FE FE=D标高-E标高 FG=DFtg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以上几种情况的计算公式可归纳为: EG=(E标高-D标高)DFtg 当所求深度点E位于岩层面上的已知点D的下倾方向时,用“+”;如果E点位于D点的上倾方向时,用“”,计算结果出现负值时取其绝对值。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6、学 院 任务5 岩层的沉积接触关系分析 岩层的沉积接触关系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地壳运动发生和演化的历史。从成因及特征上可以分为整合和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1.整合接触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上下地层平行叠置,时代连续,岩性和生物演化都是逐渐演变的,这种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关系。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岩层整合接触关系具有下列特征:岩层整合接触关系具有下列特征: (1)上下地层的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上下地层的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 (2)沉积岩的岩性、岩相、生物演化是渐变)沉积岩的岩性、岩相

7、、生物演化是渐变的;的; (3)上下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一致。)上下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一致。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不整合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若上下地层间“缺”“失”地层,时代不连续,岩性及古生物的演化又是突变的,上下地层产状平行一致或截交,这种地层的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1 平行不整合接触的特征平行不整合接触的特征 (1)上下地层时代不连续,有显著的沉积间断;)上下地层时代不连续,有显著的沉积间断; (2)上下地层的岩性及岩相、古生物的演变是突变的;)上下地层的岩性及岩相、古生物的演变是突变

8、的; (3)在不整合面上常有下伏地层的风化、剥蚀产物组成)在不整合面上常有下伏地层的风化、剥蚀产物组成的底砾岩,有时还保存着古风化壳、古土壤层、风化残的底砾岩,有时还保存着古风化壳、古土壤层、风化残余型矿床(如褐铁矿、铝土矿)等;余型矿床(如褐铁矿、铝土矿)等; (4)上下地层产状基本平行一致。)上下地层产状基本平行一致。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2.2 角度不整合接触的特征 角度不整合又称斜交不整合。这种接触关系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缺失地层,上覆新地层覆盖在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上下地层产状呈

9、截交关系。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3.不整合的观察与研究 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了地壳运动的方式和特点,是鉴定构造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也是划分地层单位的依据之一。不整合面上可能有风化残余矿床,也可能有内生矿床。不整合对油、气及地下水的储集也有重要意义,在不整合面下找到煤田的也不泛其例。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3.1 不整合存在的标志o (1)古生物地层方面的标志 若上下两套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有明显不同,表现出生物演化的不连续或生物群的迥然不同,说明该地区沉积环境有过

10、巨大的变化。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o (2)沉积方面的标志)沉积方面的标志 上下两套地层在岩性、岩相上截然不同,而且存上下两套地层在岩性、岩相上截然不同,而且存在着风化剥蚀面。在着风化剥蚀面。o (3)构造方面的标志)构造方面的标志 角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褶角度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褶皱的型式和强度不同,断裂的发育程度及切割情皱的型式和强度不同,断裂的发育程度及切割情况、构造线方向等也明显不同。况、构造线方向等也明显不同。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11、术 学 院o (4)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的标志 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是地壳运动不同发展阶段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是地壳运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和次数的不同,伴随的产物。地壳运动的强烈程度和次数的不同,伴随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o 3.2 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的研究 通过对不整合面上下岩性的研究,可以了解沉积环境的变化,为寻找有关矿产和进行古地理研究提供资料。在岩性研究方面,对底砾岩层的研

12、究十分重要,要注意砾石的成分和砾石层中可能含有的化石。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o 3.3 不整合空间分布的研究 每一次地壳运动在不同地区表现的强烈程度和波及的时间都存在差异。因此,形成的地质构造及地层接触关系都具有区域性,在横向上呈渐变过渡;同是一种接触关系,在不同地区缺失的地层也可能不同。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不整合面在空间上的展布是复杂多样的,要注意区别局部地段的冲刷及地层缺失等原因。所以,对不整合的观察研究,要综合广大地区的资料,认真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不整合。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3.4 不整合形成时代的确定 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主要是根据不整合面上下邻近地层的时代来确定。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间缺失地层的时代,代表了地壳运动相对剧烈时期,即代表一个“构造幕”。 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确定不整合的形成时代,只有对区域地层、古地理特征及区域构造发展史等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更准确。构造地质学 第一章 重 庆 工 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岩层产状的识别与测量参考.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