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525110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引入新课设问: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有哪些?其主张各有哪些?2、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如何?3、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青睐的治国思想是哪种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其主要主张有哪些?讲授新课讲授新课第二讲 汉代儒学汉武帝汉武帝董仲舒董仲舒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解读:解读: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措施。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讲授新课讲授新课(一)、

2、秦朝儒学的地位:焚书坑儒”使儒学发展进入低潮1、背景: 1)、政治制度: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制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2)、思想领域:一些儒生、游士一些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言论以借用古代圣贤言论以古非今,批评时政。古非今,批评时政。威胁秦的专制统治。威胁秦的专制统治。 3)、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4)、李斯建议:提出焚书建议得到秦始皇采纳。提出焚书建议得到秦始皇采纳。2、目的:遏制思想文化泛滥,维护专制统治。遏制思想文化泛滥,维护专制统治。一

3、、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史料一 秦朝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丞相绾等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4、。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不便。” 始皇曰: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廷尉议是。” 史料二:李斯建议,始皇采纳 丞相李斯曰:“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制曰:“可。” “始皇三十五年,书生议政有犯禁者四百六十余,皆坑于咸阳。” 以上均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3、过程 焚书坑儒发生秦朝。公元前焚书坑儒发生秦朝。公元

5、前213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淳于越反对当时反对当时实行的实行的“郡县制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主张禁止“儒生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藏诗诗书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谈论诗诗书书的的处死处死,称,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

6、令的人要以官吏为;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方士(修炼功法炼(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丹的人)、儒生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些事情为“焚书坑儒焚书坑儒”。4 、评价:“焚书坑儒”A、积极:积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和维护秦朝的统一;B、消极:消极: a、实质实质:一种:一

7、种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文化专制政策;政策; b、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粗暴否定和一场和一场文化浩劫文化浩劫; c、文化成为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政治权利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死气沉沉沉,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低潮。 d、限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发展,摧残摧残了了人才人才,阻碍阻碍了社会了社会进步进步和发展和发展; 过渡: 秦朝采用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以、以严刑酷法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短期而亡而亡。汉以来,主流文化对。汉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

8、儒焚书坑儒”进行了大力批判。秦灭汉兴,面对严峻进行了大力批判。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来治国呢?来治国呢?(二)、汉初恢复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迫切需要加强专制集权A、概念概念“黄黄”:黄帝的学说,主张修身,养生。黄帝的学说,主张修身,养生。 “老老”:老子的学说,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无为而治。B、具体措施:具体措施:休养生息政策休养生息政策对外:与匈奴对外:与匈奴“和亲和亲”;对内:轻徭;对内:轻徭 薄薄赋赋 ;1、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黄老之学汉文帝汉文帝汉惠帝汉惠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

9、到武帝即位时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时间里,间里,黄老思想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居于支配地位。汉景帝汉景帝汉高祖汉高祖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想一想,汉初统治

10、者为什么要想一想,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以黄老思想以黄老思想治理国家呢?治理国家呢?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原因:想一想,黄老思想的实施有何影响?想一想,黄老思想的实施有何影响? “至汉武帝之初至汉武帝之初, ,七十年间七十年间, ,国家亡事国家亡事, ,非遇水旱非遇水旱, ,则则民人给家足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钜万, ,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充溢露积于外, ,腐朽不

11、可食腐朽不可食” ” 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积极:积极: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促进了西汉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促进了西汉社会的稳定消极:消极: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影响: 历史原因:秦朝儒学受到打击,汉代主流文化对秦朝儒学受到打击,汉代主流文化对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的批判,的批判,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机遇为儒学复兴提供了机遇社会背景:1、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政治:王国问题、边境问题等突出,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王国问题、边境问题等突出,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现实需要。现实需要。思想:

12、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的需求的需求思想发展,顺应需要。思想发展,顺应需要。文化: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现实需要。现实需要。时代特征: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大体定型现实需要。现实需要。2、汉武帝改变策略,董仲舒改造儒学 1)弃用黄老思想,重视儒学:起用儒学之士,咨询治国方略。 2)董仲舒建议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13、。 3)董仲舒改造儒学(主要主张) 董仲舒董仲舒首先自己得行董仲舒这个董仲舒这个“读书虫读书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实际就是皇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们称赞他见。寒来暑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们称赞他“三年不三年不窥园窥园”。“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为成语后来精炼为成

14、语“目不窥园目不窥园”。中国有史以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了名的第一个出了名的“书呆子书呆子”,非董仲舒莫属。,非董仲舒莫属。王立群读王立群读史记史记之汉武帝之汉武帝其次得有人说你行汉武帝即位的当年,下诏汉武帝即位的当年,下诏“海选海选”。既是既是“海选海选”,就要不设,就要不设门槛地选人才。这次,董仲舒门槛地选人才。这次,董仲舒“举首举首”,考了第一名。,考了第一名。王立群读王立群读史记史记之汉武帝之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的汉武帝的“雄才大略雄才大略”1、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2、建立内朝外朝制度、建立内朝外朝制度3、实行察举制、实行察举制4、盐铁官营,发展经济、盐

15、铁官营,发展经济5、打匈奴,通西域、打匈奴,通西域6、开辟丝绸之路、开辟丝绸之路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三策天人三策 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地、人三者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从董仲舒认为,君主是天、地、人三者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从“王王”字的字型上看,它由三横连在一起而成,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因字的字型上看,它由三横连在一起而成,三横分

16、别代表天、地、人。因此,王代表人类与天交流,王的权力来自于天,即君权神授,所以皇帝此,王代表人类与天交流,王的权力来自于天,即君权神授,所以皇帝称为天子。这种称为天子。这种“天人合一”的学说为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的学说为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 董仲舒认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与地解决了人的精神董仲舒认为,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与地解决了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问题。在天人关系方面,天完全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的形象:生活与物质生活问题。在天人关系方面,天完全按照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的形象:天有天有366日,人有日,人有366节骨头(实为节骨头(实为206根);天有五

17、行根);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五金木水火土,人有五脏脏心肝脾肺肾;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心肝脾肺肾;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人感应”学说成为董仲舒整个理学说成为董仲舒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论体系的基础。 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附会当时政治,写了篇文章,认为这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附会当时政治,写了篇文章,认为这些灾异都是天在表达它的意志,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大臣。文章上奏前,被告发。些灾异都是天在表达它的意志,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大臣。文章上奏前,被告发。武帝召集大臣进行讨论。董仲舒的建议引起了许多重臣的愤怒,建议把他定为死罪,武帝召集大臣进行讨论。董仲舒的建议引起了许多重臣

18、的愤怒,建议把他定为死罪,但汉武帝赦免了他。但汉武帝赦免了他。 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岳麓版) 认识:认识:董仲舒的思想,其实就是以老庄的董仲舒的思想,其实就是以老庄的“天道观天道观”、阴阳家的、阴阳家的“五行说五行说”来改造和发展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来改造和发展儒家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神化君权,加强皇,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另一方面,又用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用灾异来警示君主,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重要发展

19、。 但是,君主滥用权力,会造成政局混乱,甚至政权倾覆。所以董仲但是,君主滥用权力,会造成政局混乱,甚至政权倾覆。所以董仲舒又借助天来约舒又借助天来约 束君主。他指出,假如君主为所欲为,就是违背天道,束君主。他指出,假如君主为所欲为,就是违背天道,天就会给予责罚。责罚往往通过地震打雷、日食月食、水旱灾害等来进天就会给予责罚。责罚往往通过地震打雷、日食月食、水旱灾害等来进行。这种行。这种“天谴说天谴说”对君主又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对君主又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译文:春秋译文:春秋推崇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推崇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 概念:“大一统”不同于

20、“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材料: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大一统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 (以(

21、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提出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维护维护社会社会统治秩序统治秩序 含义:三纲含义:三纲-“君为臣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夫为妻纲”; 五常五常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信信 【仁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认为“三纲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

22、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则。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4)结果: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3)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法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迎合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在现实政治中,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是有所保留的。他并不完全依赖儒士,在宗教方面,相当依赖面,相当依赖道家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方士;在政治方面,相当依赖法家法家他的

23、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他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儒表法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即以儒术的外表掩盖法术的内里。儒表法儒表法里,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里,成为后世统治者的治国秘诀。樊树志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国史十六讲注意:秦始皇秦始皇汉武帝汉武帝不不同同点点政策政策原因原因影响影响相相同同点点排斥、打击排斥、打击1、秦刚刚统一,需要巩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固君主专制;2、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尊崇1、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的政治需要;2、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24、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思想的自由发展(5)影响: 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思想文化专制 开启了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神学化,儒家,儒家宗教化宗教化,孔子,孔子教主化教主化的进程。的进程。 A、积极: a、政治地位:儒学地位上升,成为正统思想; b、民族文化: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c、政治局面:加强

25、了中央集权,为实现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 d、民族性格: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如刚健有为、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 B、消极: a、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b b、“三纲五常”宣扬纲常伦理,充满了封建意识,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应批判。思考探究:先秦之儒与董仲舒之儒有什么区别? 思考:思考: 教师:儒家五经博士教师:儒家五经博士 。 生源:多为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生源:多为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 清议,指由古代乡里、学校清议,指由古代乡里、学校对官吏对官吏

26、的批评发展而成的的批评发展而成的社会舆社会舆论论,奖褒公卿,裁量执政,评论官吏、,奖褒公卿,裁量执政,评论官吏、朝政的风气朝政的风气为历代所继承。为历代所继承。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清议:清议:“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里选举,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里选举,必先考其生平,一沾清议,终身不齿。必先考其生平,一沾清议,终身不齿。”东汉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东汉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他们尚未跻身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他们尚未跻身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他们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他们所接受的儒学教育中的民本思想。思考题:太学生敢于进行清议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题:太学生敢于进行清议的原因

27、是什么?中央官学私学官学汉代学校系统地方官学郡国学政治管理人才做官察 举 制察举制科目:孝廉、明经-考查儒家思想太 学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时间先秦 汉代 魏晋隋唐方式世袭推举兼有考试考试依据门第德才门第成绩1 1、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2 2、科举科举制度的制度的演演变变阅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世官制:世官制: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始于夏商,盛于周,终于战国。周世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担任王室

28、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垄断官职,占有封地。 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春秋战国时,社会开始大变革。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军功爵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军功爵制度,世官制时代结束。 察举制:察举制: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选官制度。它肇基于高祖刘邦,刘邦,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初步形成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东汉末年因战争频仍而无法推行。无法推行。 此制选官,此制选官,先经官吏

29、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即,即“选贤使能选贤使能”。考核能力的办法是。考核能力的办法是“对对策策”: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皇帝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策问策问,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被逐级举荐到朝廷的人把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把答案也写在竹简上,叫做对策对策。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的高下。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察举制作为豪强地主把

30、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用。 科举制:科举制: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起迄:起迄:此制产生于此制产生于隋隋,确立于,确立于唐唐,大发展于,大发展于北宋北宋,极盛而衰于,极盛而衰于明清明清,19051905年废除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最广的选士制度。 过程:隋文帝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

31、吏。隋炀帝隋炀帝时开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代宋代科举仿行科举仿行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唐制,但在考试程序、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很大改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明清两代八股文在四书五经范围中两代八股文在四书五

32、经范围中命题命题。(1 1)积极:积极: A A、儒生即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儒生即是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也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B B、有益于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的稳固; C C、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 D D、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1 1)、)、消极:消极: A A、儒生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仆从; B B、儒学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因

33、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奴化臣民的工具; C C、导致导致文人学士文人学士醉心于醉心于功名利禄功名利禄; D D、导致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相对薄弱。史料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小结:小结:阅读:概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 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受到冷落、遭受打击、地位上升、成为正统的过程。(1)、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孔子在

34、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儒家学说,其核心是“仁仁”和和“礼礼”,主张仁爱,维护周礼。战国时期,孟子发,主张仁爱,维护周礼。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政,认识到展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政,认识到“民贵君轻民贵君轻”、人民、人民的力量。的力量。 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逐渐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崩溃、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的变革时期,儒家学说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打击奴确立的变革时期,儒家学说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打击奴隶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统一国家、相互争霸的需要,隶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统一国家、相互争霸的需要,没有得到新兴统治阶级的重视。没有得到新兴统治阶级的重视。(2)

35、秦始皇采取了秦始皇采取了“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的政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沉重打击。秦朝利用法家思想,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由于实行严刑峻法,剥削沉重,仅存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仅存二世,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3)自汉代以来,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受到主流文化批判。汉武帝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武帝初年,开始大批起用儒学之士,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方略。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禁绝为治国方略。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确立独尊地位

36、,禁绝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建议和文化上实行与儒家相异的学术这一建议和文化上实行“大一统大一统”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地位上升,儒家思想的观点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儒学地位上升,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立为正统思想。 课堂练习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的建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B.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D.教育开始被儒学所垄断教育开始被儒学所垄断B5、隋唐科举制

37、确立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隋唐科举制确立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巩固政治体制的巩固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技文化的发展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削弱了贵族特权则,削弱了贵族特权 A. B. C. D. C6唐朝时规定:唐朝时规定:“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现象,实质上说明唐朝科举制这一现象,实质上说明唐朝科举制

38、()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C.明确规定了对考试人员的资格限制明确规定了对考试人员的资格限制D.严格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严格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 7科举制的实行,是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其科举制的实行,是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其主要原因在主要原因在() A.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官员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官员B.科举制是由孔孟创立的科举制是由孔孟创立的C.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D.考生全部来自朝廷设立的太学考生全部来自朝廷设立的太学BC8、汉武帝和

39、秦始皇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A.完全一致完全一致 B.正好相反正好相反 C.压迫限制压迫限制 D.大力推崇大力推崇 9“举贤良对策举贤良对策”是下列哪位统治者实行是下列哪位统治者实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A.秦始皇秦始皇 B.汉高祖汉高祖 C.汉文帝汉文帝 D.汉武帝汉武帝BD10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有利于文化教体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体的发展11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不包括以下内容(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挥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君权神授君权神授” B.“节用而爱节用而爱” C.“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D.“天人合一天人合一”CB12 汉武帝问太子:汉武帝问太子:“我刘家天下是从何我刘家天下是从何处而来?处而来?”太子以下的回答,汉武帝最满意太子以下的回答,汉武帝最满意的是的是() A.高祖用武力夺来的高祖用武力夺来的 B.祖上传下的祖上传下的 C.上天赐予的上天赐予的 D.百姓拥戴而来的百姓拥戴而来的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课件(共52张PPT).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