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背景: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 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 出。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 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活动主题:二、活动主题: “绿色上网,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三、活动目的: 1使学生明白“沉溺网络”的危害性,让学生通过参与,从思想上彻底认 识到远离网络游戏等不良内容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小学生,处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我们应该 利用
2、网络资源,促进我们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四、活动形式:四、活动形式: 多媒体课件、交流讨论、课本剧表演、唱歌等。 五、活动过程:五、活动过程: 精品教育资料下载;上传您的资料还可赚现金!快来 看看吧 主持人:何亦杰、吴雨轩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何亦杰,我是吴雨轩。 “争做文明铜陵人,共奏网络和谐曲”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绿色上网, 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了! 这样的画面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有的同学爱上了手机上网,有的同学迷上 了网络游戏,甚至有的同学辍学上网、有的上网弄得家庭倾家荡产,走上了不归 路。针对于这些现象,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在这里探讨有关绿色上网的问题,一
3、 起在网络信息大道上寻觅启迪,共同在 e 时代中健康成长。 (一) 、视频导入 1.主持人:现在,就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整理好思想包袱,由(第四小队)为我们 带来了一段视频,请看大屏幕 看完这段短片,我觉得脖子后边有一股凉凉的感觉,好冷!不知大家看完有 何感受? 同学: (魏源、龙之骏、朱子翔)据我了解,学校的作业都是发在妈妈的微 信上面的,然后就跟妈妈要手机做作业。支付密码跟妈妈的锁屏密码一样,都是 试出来的。每次汇款成功,妈妈的手机都会收到扣款信息提示。为了不让妈妈知 道,小卞会第一时间将短信删除。所以,直到 25 万元全部花光,家人一直毫不 知情。 2.主持人:对我们来说,网络既是天使,又是
4、魔鬼。不合理运用,他就会成为吞 噬灵魂的魔鬼。 这些都是网络成瘾的症状。我们知道,前些日子,为了开好这次队会,全班 同学查找有关上网成瘾危害的资料。现在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下面用掌声请同学 们向大家汇报一下。 3 个同学 A、B、C 2 课件展示: 上网成瘾已成“精神疾病的新诱因” 。 上网成瘾已成“隐形杀手” 。 上网成瘾已成“败家”的一种手段。 同学 A:一位 13 岁少年迷恋电子游戏,整天泡在电子游戏厅里,易怒厌世, 对人极为冷漠,甚至整夜不回家,最后被确诊患上精神病,这是发生在陕西省汉 中市的一个真实故事。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提醒人们,上网成瘾已成精神疾 病的新诱因,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
5、关注。 同学 B: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天津市某中学学生小赵因升级游戏屡次 失败,心灰意冷,感觉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回家跟父亲说“爸爸谢谢你,养育了 我十一年,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再见。 ”然后,从电梯上到 11 楼,跳下,留下悲 痛欲绝的父母。父亲大声诉说: “救救孩子” 。 同学 C: 其实,类似给主播送钱事件之前还曾发生不少。 2016 年 10 月至 11 月,浙江丽水 14 岁的男孩小明打赏 5 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 机游戏,共计花费 3 万余元,直至刷到储蓄卡只剩下一毛五才停手。小明称,父 母上班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所以他经常只能一个人玩, “只有游戏才能让我快 乐。 ” (二)
6、、互动认识 1.主持人:谢谢几位同学的案例分享,那你知道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哪一些? 同学 D:青少年的自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 自流。学习压力过大,学生课余生活缺少乐趣,社会教育内容贫乏,一些颓废、 低俗的文化流行等。 同学 E:其实,这些悲剧的发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并没 有让孩子在一种被合理管理的状态下上网,对我们的“网络瘾” ,要不就是放任 自流,要不就是完全禁止,但是这两种极端的手段都不是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 我们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还处于形成过程中,本身的自觉性较差,极容 易受外界的诱惑,任由我们无节制的接触各种消极信息,只会让我们迷失
7、方向, 终于酿成了悲剧。 2.主持人: 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很详细地介绍了对于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学校和 家庭应该履行的责职。那你平时是怎样利用网络的呢?请同学们来说说吧! 同学:聊天、听音乐、打游戏、浏览网页、查询资料等。 主持人:不错,我们平时上网时很多都是在娱乐方面,那么你觉得我们如何做是 绿色上网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以下绿色上网的特征 3.绿色上网的特征: 上网要限制时间,包括每天上网时长不宜超过 1 个小时。 浏览的网页资源内容要健康。 有效监控并及时制止未成年上网者的不适当行为。 4.主持人:了解了绿色上网的特征后,现在我就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如果有同学或朋友邀你去网吧,你会怎么办?
8、) 同学:我坚决不去,并劝说同学不要去,必要时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主持人:面对不良网络的诱惑,我们要坚决说不! 5.三句半表演。 (第三小队) 3 (三) 、辩论赛 支持人:网络是把双刃剑,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下面 双方进行辩论,一 、二小队为正方,三、四小队为反方,正反方辩论开始。 (四) 、课本剧表演和小结 主持人: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网络的优势和便捷优势还是非常凸显, 现在我们就轻轻地把脚步从徘徊抽回到我们的队会现场,来观看由 A.B.C.等同 学表演的课本剧 。 (五) 、齐读文明公约 主持人:谢谢第二小队的精彩表演,大家再一次掌声鼓励!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
9、距离, 若过度依赖, 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 2001 年 11 月 22 日,团中央等部门向社会公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了 “五要五不”的网络道德要求。国家和社会如何来保护我们呢?现在就让我们来 学习一下吧!请看大屏幕全体同学齐读。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LOGO 展示。 (第一小组的创新活动! ) 主持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希望我们能认真遵守公约,在网上开展积极 的学习、交流和创新活动。接下来有请第一小
10、队的叶雨恩、黄梓康、徐梧鸣三位 同学为我们学校和网吧设计的绿色上网的徽标,大家掌声铺垫,有请! (七) 、配乐演唱与众不同的童年 (第三小队) 同学们的标志设计的非常好!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恩祈同学用故曲填新 词的形式演绎“绿色文明上网的歌曲” ,他和程楠楠同学给我们带来好听的配乐 对唱!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欢送! (八)全班贴“心愿树” ,提倡“绿色上网,健康成长” ! (背景音乐“童年”伴 奏) 主持人:倡导“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是我们本次队会课的宗旨,最后有请全体 同学将自己的心愿和签名贴到“心愿树”上! (九)落幕 主持人: “争做文明铜陵人,共奏网络和谐曲” ,现在呢,
11、就请我们班主任老师对 4 我们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 辅导员夏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很高兴,大家的精彩表演我很满意。网 络世界丰富多彩、网络世界诱惑无限。如何上网,选择在我们。我呼吁大家绿色 上网,健康成长!愿孩子们健康每一天、快乐每一年、拥有与众不同的童年! 主持人: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宣誓:绿色上网,健康成长! 本次“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对会完满结束,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事做 起,做一名真正的文明人! ! ! 一、活动主题: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二、活动指导思想: 学生迷恋网络是班主 任工作中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初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简单说教、严厉 5 制止的教育方式是收效
12、甚微的。所以,这堂班会课的设计,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 求为出发点,力求让学生通过诉说、倾听、讨论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找到正确 对待网络的方法,让他们在自我体验和互动中明辨是非,远离网吧,文明上网。 三、活动目的 : 1、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网络资源正确地加以取舍应用,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 2、增强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构筑抵制不良信 息冲击的“防火墙” 。 3、正确认识网络环境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及影响,呼吁学 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促其全面发展和健 康成长。 四、 活动准备: 1、 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初步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2、 让同学们聆听迷恋网络带
13、来危害的故事、资料等,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网络的负面 影响。 3、与学生交流,分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现状与根本原因。 五、活动过程: 提到“防火墙”这三个字,我想同学们肯定不会陌生,你家的 电脑安装“防火墙”了吗?-mail、BBS、博客等新鲜的名词都出现在了我们日常 的生活中,在网上冲浪成为了许多学生课余的一大爱好。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 来了新的变化,有了网络,信息传播更快了,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采了。可是,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给老师、家长们带 来了许多的困扰和无奈。今天就让我们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一起来探讨网络这把 双仞剑。 (一)众说纷纭话网络 1
14、.走进网络真精彩。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上网经历。 2. 不良网络祸害多。网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请同学说说网 络的危害。 3.观看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让同学了解网络的负面影响。 (二) 指点迷津明方向。 网络是把双刃剑,要正确地对待网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努力: 1.自我提醒。把上网的好处与坏处分别写在一张纸上,贴在房间的显 眼处,每天默念几遍。 2.自我暗示。一有上网的念头,反复自我暗示。如: “现 在应该学习,等周末再上等。 3.放松训练。当网瘾发作时,常出现紧张、不安 等情绪,此时可做些深呼吸等放松练习。 4.注意力转移。如欣赏自己喜欢的音 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
15、 近日,家住上海松江区的孙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上 25 万元血汗钱“不翼而飞” , 再三追问,13 岁女儿小卞才承认,是自己偷用家长手机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 每次汇款成功后,小卞都会将短信删除,两个月就花了 25 万元。面对消失的血 汗钱,家长最终选择报警。但由于不构成诈骗,公安机关没有办法受理。 事件回顾 不久前,家住上海松江区的孙女士打开微信支付功能,突然发现自己微信钱包中 少了 2 万元。随后,一查微信支付绑定的银行卡余额,她更加吃惊,自己的 25 万元血汗钱竟然全都“不翼而飞”了。孙女士说,通过微信支付明细发现,陆陆 续续地从 2016 年 12 月 25 日开始,自己的银行卡平均每天都
16、有两三笔交易,每 次支出的数额不等,最多一次竟达到 9500 元,到目前累计下来有 25 万多。孙女 士夫妇百思不得其解。而此后女儿出现了种种反常表现,再三追问之下,13 岁 6 的女儿小卞承认:是自己偷用妈妈的手机,通过一款 APP 购买了大量“K 币” , 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 孙女士晒出的消费记录 13 岁少女送两架“飞机”与男主播成“师徒关系” 网名为“杨光”的男主播与小卞是虚拟的“师徒关系” 。然而这种师徒关系却不 是空喊一句“师父”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送两架“飞机” 。一架“飞机”需要 花费 6666“K 币” ,也就是 666.6 元,那么这两架“飞机”就要花费 1300 多元。
17、 通过孙女士发给记者的聊天记录来看, “杨光”经常让小卞“补刀”自己的新歌, 也就是要求小卞给自己发“K 币” ,甚至一次开口要两万。据统计,小卞在男主 播“杨光”身上共花费人民币 21 万余元,同时也在他的 QQ 粉丝群中发了 4 万余 元的红包,总共花费 25 万多元。 说到是如何操作的,小卞说,学校的作业都是发在妈妈的微信上面的,然后就跟 妈妈要手机做作业。支付密码跟妈妈的锁屏密码一样,都是试出来的。每次汇款 成功,妈妈的手机都会收到扣款信息提示。为了不让妈妈知道,小卞都会第一时 间将短信删除。所以,直到 25 万元全部花光,家人一直毫不知情。 对金钱无概念 两月花光父母多年血汗钱 25
18、 万元巨款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被女儿打赏给了网络主播,女儿的大方程度让 孙女士实在无法理解,因为孙女士的家境并不宽裕,这 25 万元是一家人多年的 积蓄。孙女士夫妇老家在安徽,目前在上海松江开设一家烟酒批发店,夫妻两人 每月收入不到一万元,两个孩子都在上海上学,除了日常的生活开销,剩下的钱 并不多。孙女士说,从结婚到现在也就差不多攒下这么多钱。 孙女士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课余时间会玩手机, 她觉得这是学习之外的放松娱乐便 没有禁止,却没想到孩子用自己的血汗钱在“疯狂”打赏男主播。事情发生后, 孙女士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希望坐下来和孩子平静地聊聊,可孩子的态度让孙女 士很担忧: “孩子现在也意识到事情的
19、严重性了,但到现在她也不愿意跟我说她 是什么时候认识这个主播的,之前他们到底聊了什么内容?是谁让她打赏的?” 7 记者问小卞:一共花了妈妈多少钱知道吗?妈妈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小卞回答: 25 万,几千。记者问:25 万元妈妈要挣多长时间?小卞说:几年。看来,这个 13 岁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 25 万元对家里意味着什么。 那么,这笔钱还能追回来吗?碰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负责人说,小卞在直播平台是主动送礼物给主播的,这 期间应该不存在诈骗行为。但是,由于小卞未满 16 周岁,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 人,支付款项也是在账户实际拥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法律角度来讲, 类
20、似事件一旦发生,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所进行的大额消费是可以追回的。据 了解,目前小卞的父母正在跟有关公司联系,看对方能否将款项退回。 偷花父母钱送主播事件频发,败家熊孩子该怎么管? 其实,类似事件之前还曾发生不少。 2016 年 4 月 8 日,福建省 12 岁的男孩小林(化名) ,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 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 3 万元。 紧接着,急于追回钱的哥哥,又误把网络诈骗电话当成该直播服务热线,被骗走 5000 元。这两个孩子的父母,44 岁的外来务工者赵国辉和妻子愁眉不展。省吃 俭用攒下的 5 万余元存款,接连两次损失了近 4 万元。直播平台经过
21、核实,确认 小林的账号最近有相应购买记录,便将全款退还。 2016 年 10 月 7 日至 11 月 27 日,浙江丽水 14 岁的男孩小明(化名)打赏 5 名 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 3 万余元,直至刷到储蓄卡只剩下一毛五 才停手。小明称,父母上班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所以他经常只能一个人玩, “只 有游戏才能让我快乐。 ” 而小明的父母为了省钱,一家人租住在地下室,夫妻俩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 过,小明父母觉得,他们已经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即使这一次,儿子花光了家里 一年的积蓄,他们也没打孩子。 除了打赏网络主播外,熊孩子为网络游戏巨额消费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2017 年春节,北京
22、市民房女士 7 岁的儿子手机玩一款名为“部落冲突”的游戏, 8 为购买游戏里的虚拟道具,一个星期内便消费了近 4000 元。 湖南宁乡的周先生因为春节期间家里来的客人多,他没时间陪孩子,便把手机给 8 岁的儿子玩。没想到仅 1 月 25 日、26 日两天,孩子玩手游就花掉了他一年的 积蓄。 广东中山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用家长的手机购买游戏道具,一周的时间内,他通 过手机支付,花了 1.6 万余元。 山东莱芜一个 6 岁男孩用家长的手机玩手游购买游戏装备,6 天时间花掉了 5 万 多元。 这些偶发的个案如果配合以下数字来看, 或许就多了几分 “必然性” : 第 39 次 中 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
23、告显示,截至 2016 月 12 月,我国 19 岁以下的网民 达 1.7 亿,约占全体网民的 23.4%,其中染上网瘾,成为网游控、手机控的情况 所在多有。 孩子小手一点,家长倾家荡产。这冲动的责任,该由谁来埋单? 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 反思几个现实的问题:比如现在的家庭作业,动用 QQ 群和微信群的越来越司空 见惯,那么,学校有没有意识到,这些社交软件很多是与家庭银行卡绑定在一起 的,一旦被诱导消费,孩子分分钟就能“散尽千金”?比如作为家长来说,明知 手机绑定了银行卡,以近乎不设防地姿态让孩子玩转手机,考虑过后果了吗? 2016 年,上海市组织了一批信息安全的专家,深入到部分学校,进行
24、了为期半 年的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发现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普遍薄弱。上海市信 息安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凯表示: “据我们初步调研,也结合了一些相关部门 的一些数据,差不多在每个平台有 15%左右未成年人在观看网络直播,他们的安 全意识相对来说是非常缺乏的。 ” 那么,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需要注意哪些呢? 为孩子补上“移动支付”这一课 都说“好奇害死猫” ,熊孩子对网络直播的好奇心,害死了父母存放血汗钱的储 钱猫。如果换成现金,25 万那也是几大摞钞票,很大一堆钱,再天真的熊孩子, 9 大概也不会从家里搬出这么多钱给别人,至少心里会感到害怕。但移动支付就不 一样,手机上动动手指,完全没有成堆钞票
25、被搬走的画面,就是换了几个数字而 已。大人尚且容易因此冲动消费,孩子自然更没概念,无所畏惧地打赏,好像不 要钱似的。 熊孩子对移动支付完全没有概念, 不能将手机上的数字变化与真实的钞票支付建 立联系,这是类似熊孩子败家打赏事件一再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现实生活中,花 一元钞票买东西也许都舍不得;手机直播中,花万元“数字”打赏主播却可以完 全无感。 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没有错,熊孩子爱玩手机直播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家 长和学校应该及时补上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支付这一课: 并不是爸爸妈妈钱包 里的钞票才叫钱,更多的钱是存在银行卡里的数字,这些数字可以通过手机以数 字的方式直接支付给对方。所有的孩子似
26、乎都应该学一点金融常识和财商意识, 学校应该有这部分教育内容,父母更应该进行合理引导。 那么面对这种新支付方式的背景下,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花费与理财呢? 一、教孩子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因社会阅历所限,孩子往往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当孩子使用手机时,父母不要在 手机支付应用里存入大数目金钱, 并教会孩子使用可信任的手机安全软件保护支 付安全,不要因为好奇点开陌生连接,并定期对手机进行杀毒。最重要的是要让 孩子记住:不要对任何人提及自己的支付密码,尽量定期更换支付密码。 二、监督孩子制定花销计划 孩子对金钱没有太大概念,因而花钱总是缺乏计划性,这时父母便有必要监督孩 子制定花销计划,有计划地花钱
27、。手机支付的一大优点就是消费明细有据可查, 父母通过检查孩子的支出,不但能了解孩子的收支情况,保证孩子的花销处于平 稳可控的运转状态,而且也是方便孩子了解自己的消费流向,找出并改正自己的 消费陋习。 三、强调个人信用的重要性,避免冲动消费 在孩子的诸多消费习惯中, 冲动消费是最常见的。 要控制住孩子冲动消费的念头, 首先就是要教会孩子合理估算欲买商品的价格,避免因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其次 最好能让孩子按照阶段性支出计划进行消费, 把每个阶段的支出都安排在可控制 范围内,有多少财力,买多少的东西,个人信用很重要,大笔借贷消费不提倡。 当孩子已经习惯手机支付的方式,家长就要肩负起不让孩子的钱很快流失
28、掉的 职责,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做到合理分配每一笔财富。 10 对待手机,家长应转变观念 为何孩子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很容易出现高消费的情况呢?有家长分析,孩子 对钱没有概念,加之手机支付并不是现金交易,体会不到“痛感” ,所以孩子经 常会“刹不住车” 。 家长要求返还孩子的消费,这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难度。对 于未成年人发生的重大的赠与, 是要有父母的追认才算有效, 否则可以要求返还。 但是,家长必须要举证这些的确是孩子的行为。从现实的角度看,由于家长很难 证明是孩子所为,要求返还这些巨额消费存在很大难度。 另一方面,无论是给主播打赏还是玩手游消费,都不属于诈骗,而
29、是一种自愿的 民事行为。由于未成年人是拿着家长的手机玩游戏、玩直播,游戏运营方、直播 平台无法确认是未成年人消费,因而,家长的责任其实更大。相比事后费尽心思 搜集证据维权, 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 家长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手机支付密码, 不要把自己的手机轻易给孩子玩。 现在的手机具备了支付功能,已经不再仅仅是通讯工具或是消闲解闷的玩具了。 现代人应该对手机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手机就像钱包、存折一样,需要提高这方 面的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不光是为了防范“熊孩子” ,也是为了防范其他情况。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手机、电脑大量普及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成 熟度, 与父母小时候的那种状态是不一样的。许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接触了 数码产品,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对于手机支付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父母。在 非面对面的手机支付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商家也无法甄别消费者是否为孩子, 所以父母更应该心中有数,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消费行为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