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财务会计主讲: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瞿灿鑫 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 钱逢胜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中注协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企业会计准则2006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财政部 教学网站: http:/ 第一章 绪论本章内容 第一节 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第三节 会计的分类与职能 第四节 会计规范 第一节 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包括: 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最大 教育环境 文化环境 二、社会经济的发
2、展对会计的影响 1.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货币价值的变动; 4.知识经济的发展。 三、会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用于宏观国民经济的管理 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 3.支持经济法制,使社会经济生活有序进行 4.繁荣涉外经济 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是一门计量的技术 三、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四、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有联系,有区别,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 1、财务会计是通过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情况,来检查和监督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财务审计是在检查和监督的基础上,来反映客观经济活动情况的合理、合法性。 2、财务会计的监督是直接的监督,财务审计的监督是间
3、接的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监督。 3、财务会计的工作由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来完成,财务审计必须由第三方人员来完成。 第三节 会计的分类和职能 一、会计的分类 (一)按照会计管理的范围 资金管理方面财务会计 成本管理方面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 (二)按照会计应用的范围 工、农、商、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会计。 (三)按照会计所处理的特定范围里业务的性质 租赁会计、寄售会计、税务会计、 破产清算会计等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比较 相同点:相同点:对象一致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 目标一致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收益 不同点:不同点: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 1 1、工作侧重、工作侧重 控制资金的
4、占用 控制成本的发生 2 2、基本模式、基本模式 凭证账簿报表 没有固定的模式 3 3、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定期、事后为主 不定期、事前为主 4 4、数据要求、数据要求 要求严格、准确 不必十分准确 5 5、信息要求、信息要求 概括性、通用性 灵活性、针对性 三、会计的职能 反映 监督 参与经营决策 第四节 会计规范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 以成文法为特征的大陆法系国家有法国和德国等。这些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的会计规范实施直接的干预和制约,虽然民间会计组织也颁布一些与会计规范有关的文告,但是其影响力和制约力不如英美等国。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 以习惯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国家,其会计规范一般
5、由民间组织来制定,比较典型的是美国。三、 (一)会计法 1985年颁发, 1993年修订,1999年再次修订。 (二)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第287号令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这是我国有关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法规。 (三)企业会计准则 1、会计准则的涵义 企业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 2、制订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1)转变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 (2)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经营方向多元化的需要; (3)发展市场经济,协调经济利益关系需要; (4)对外开放的需要。 3、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演进 (1)改革与探索阶段(19781
6、992) 国际化的开端 (2)逐步建立阶段 (19922000) 国际化的发展 (3)大力发展阶段 (20012005) 以国际化为主导策略的确立 (4)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和完善阶段(2005) 4、会计准则的层次 第一层次:基本会计准则 ( 1项) 第二层次:具体业务会计准则 (38项) 第三层次:应用指南 ( 2项) 基本准则基本准则财务报财务报告目标告目标会计基会计基本假设本假设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认计量原则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一般业务准则准则特殊行业特殊特殊行业特殊业务准则业务准则报告准则报告准则第一层次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应用指南应用指
7、南准则解释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及主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要账务处理 第三层次第三层次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年代年代 事事 件件19881988从从19881988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1992199219921992年年1111月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19931993年年7 7月月1 1日起日起正式施行。正式施行。19971997- -20012001自自19971997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
8、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开始,截至开始,截至20012001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1616项。项。2006200620062006年年2 2月月1515日财政部发布了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和和38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企业
9、的典型形式。其造成的结果如下: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股东、债权人、政府税务机关和企业管理当局等各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企业为了获取有保障的资金来源,必须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以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需要。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1)年份年份事件事件19091909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一个会计名词特别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任命了一个会计名词特别委员会,准备进行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委员会,准备进行会计实务的规范化。19171917美联储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对企美联储和美国联邦贸
10、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对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标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而编制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标准化。准化。1920-1920-19301930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末、年代末、202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客观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的作用。上起到了推动会计准则制定进程的作用。19331933- -19341934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规定所用证券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统一的会计程定所用证券上市企业都必须执行统一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序与方法,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负责)负责
11、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发展过程(2)年份年份事件事件19341934美国会计师协会批准了六条美国会计师协会批准了六条“会计原则会计原则”为为“认认可的会计原则可的会计原则”,并以,并以公司会计资料的审计公司会计资料的审计为名,以小册子形式发表。为名,以小册子形式发表。19371937制定会计准则的权限由证券交易委员会转到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权限由证券交易委员会转到美国会计师协会这一职业团体。会计师协会这一职业团体。19381938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美国会计师协会成立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CAP),),负责制定会计准则。负责制定会计准则。1
12、9391939美国会计师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正式明确使用美国会计师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正式明确使用“公认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这一术语。这一术语。 (四)企业会计制度 是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 1993年起陆续颁发了13个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到2000年底,颁发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个企业会计制度。 (五)其他会计规范 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有关章节均有具体规定。 四、国际会计规范 1973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于1997年加入该组织。 1973年2000年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C)发布国际会
13、计准则(IASs(IASs) )。 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IASB)取代(IASCIASC),其发布的会计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IFRSs)。 至今已发布了有效会计准则38个。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各国的会计准则不具备约束力,它协调各国的会计准则,提高各国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第二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案案 例例 导导 入入 对财务会计来说,对财务会计来说,2121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世纪的开始,是一个不吉祥的年代。先是年代。先是20012001年年1111月月1818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曝日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曝光了超过光了超过1212
14、亿美元的假账;其后,亿美元的假账;其后,20022002年年6 6月,美国第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又公开承认在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又公开承认在20002000年一年年一年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中,通过将大量的收益支出(费用化)转列为资本支出(资本化),虚增了出(资本化),虚增了3838亿美元的收入和亿美元的收入和1616亿美元的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时隔几天,天,20022002年年6 6月月2828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日,又传出了全球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
15、赖的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50家公司之一的施乐,从家公司之一的施乐,从19971997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年起,在四年内,共虚报收入6060亿,虚增利润亿,虚增利润1414亿。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亿。同时,作为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由于涉及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安然和世界通信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因此宣告破产。 上述财务造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上述财务造假都体现在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造假行为则隐藏于财务会计的处理过程中,人们不禁要问: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要问
16、:财务报表究竟还能不能据此做出可靠的经济决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策?财务信息还值得投资人信赖吗?第二章 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 上汽.pdf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第三节 财务报告的基本目的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第五节 财务报表中的基本要素 第六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第七节 财务报表的列报 第一节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一、会计基本理论的涵义 简言之,会计理论就是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告的道理。 美国会计学会对会计理论的定义:“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的参考框架”。 会计理论来
17、自于会计实务,是对会计实务进行合乎逻辑概括的结果,它由一组概念、信条、原则等所构成,用以解释、评介和指导会计实务,并对会计实务之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作用 1、会计理论是制定会计准则的依据。 2、会计理论是企业选择会计方针的依据。 3、会计理论是会计工作者和财务报告的用户判断会计信息质量的依据。 4、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基础。 三、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方针、实务的关系 引导引导 价值判断价值判断 指导、推荐指导、推荐 会计理论 会计准则 会计方针 会计实务 产生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影响 会计信息用户 经济环境 四、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结构图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
18、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持续持续经营经营货币货币计量计量会计会计个体个体会计会计分期分期一、会计个体 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个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个体,但一个会计个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个体。国有国有企业企业独独资资企企业业合伙合伙企业企业公司公司分公司分公司会计会计个体个体独自独自立负立负经盈经盈营亏营亏法律法律主体主体具有具有独立独立法人法人资格资格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具有具有法人
19、法人资格资格的企的企业业具有具有法人法人资格资格的公的公司司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会计个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会计个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会计个体假设的意义会计个体假设的意义A A会计个体会计个体 A A从从B 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A个体个体作材料作材料购入购入核算:核算:材料增加,债务增加材料增加,债务增加B个体个体作商品作商品销售销售核算:核算:收入增加,债权增加收入增加,债权增加B B会计个体会计个体 二、持续经营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长期地按现
20、时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方针、方向,不间断地经营和存续下去。 即假定公司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被清算和解散。持续经营发展持续经营发展破产破产清算清算某会计主体两两种种发发展展趋趋势势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企业能够对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按期收回应收款,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务,对多期受益的费用支出进行摊提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实际成本费用的摊提费用的摊提债权债务的发生债权债务的
21、发生 持持续续经经营营假假设设会会计计核核算算的的时时间间范范围围月度月度 季度季度 半年度半年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会计分期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年度会计中期会计中期 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它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会
22、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本年度企业财务本年度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和现金流量如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定期结账定期结账编制会编制会计报告计报告及时对及时对外报送外报送 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的对象,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进行计量。货币计量这一前提条件为会计核算指定了计量单位。四、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应设定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
23、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企企业业经经济济活活动动资资 产产负负 债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收收 入入费费 用用利利 润润货货币币计计量量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为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五、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
24、,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付出,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不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的意义权责发生制的意义 企业于6月份预收货款20000元,按合同规定,产品于7月份发出。 企业于6月份预付7月份的房屋租赁费4000元。 企业7月份售出产品,价款10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收到。 企业7月份发生费用5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支付。权责发生制举例7 7月份收入:月份收入:20000+10000=300007 7月份费用
25、:月份费用:4000 + 5000=90007 7月份利润:月份利润: 30000-9000=21000 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均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三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也称为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会计要为哪些人服务、提供哪些会计信息。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理论内涵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理论内涵(一)受托责任观(一)受托责任观
26、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会计的目标就是以适当的方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式有效反映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任及其履行情况。 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行情况; 财务报表以反映经营业绩为财务报表以反映经营业绩为重点;重点; 受托者不但对资源或资产的受托者不但对资源或资产的所有者要履行受托责任,还所有者要履行受托责任,还要履行对整个社会的受托责要履行对整个社会的受托责任,比如就业、环保、公益任,比如就业、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责任。等方面的责任。(二)决策有用观(二)决策有用观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用者提供
27、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为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为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等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提供有助于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提供有助于评估来自股利或利息及其来自销售、偿付、到期汇息及其来自销售、偿付、到期汇券或贷款等的实得收入和预期现券或贷款等的实得收入和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定性的信息。 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发生变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息。 提供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提供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委托给他的企业资源时是怎样履委托给他的企业资源时是怎样履行他
28、对业主的管家责任的信息。行他对业主的管家责任的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认为: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 1、提供有助于投资与信贷决策的信息 ; 2、提供有助于评估现金流量数额、时间与不确定性的信息; 3、提供有关企业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资源和要求权变动的信息。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层次结构效益效益成本成本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相关性相关性可靠性可靠性可比性可比性重要性重要性
29、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目标的体现。八项特征八项特征相关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可比性重要性重要性谨慎性谨慎性及时性及时性可靠性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 (一)可靠性(基本准则第十二条)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它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表达的现象或情况的质量。 信息的可靠性又有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三个因素所构成。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
30、可靠,即企业不得虚构、歪曲和隐瞒经济业务事项。 可靠性原则是实现会计其他原则的基础,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前提。会计会计核算核算停停 虚假虚假经济业经济业务务停停 虚假虚假会 计 信会 计 信息息会计会计报告报告 (二)相关性(基本准则第十三条)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关性又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时效性三个因素所构成。投资者和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债权人等其他方面其他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会计会计信息信息企业内部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 不
31、同的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不同,不同的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不同,因为他们各自所进行的经济决策有所不同。因为他们各自所进行的经济决策有所不同。如果会计核算的信息不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如果会计核算的信息不符合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即使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要求,即使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也毫无价值。情况的会计信息,也毫无价值。 (三)明晰性(基本准则第十四条) 也称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基本准则第十五条)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是指能够使信息用户从两种不同的经济情况
32、中区别其异同的质量特征。 这个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对不同会计主体之间在使用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会计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基本准则第十六条)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经济实质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法律形式经济业务经济业务资产、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所有者权益等所有
33、权、使用权、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处置权等二者统一二者统一二者分离二者分离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所有权(法律形式)在其所有权(法律形式)在租赁期内并非属于企业,租赁期内并非属于企业,但它已经是企业控制和使但它已经是企业控制和使用的资产(经济实质)。用的资产(经济实质)。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作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作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为企业的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即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算。即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经济实质,而不完全拘泥于其法律形式。于其法律形式。 (六)重要性(基本准则第十七条)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34、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原材料原材料 价值较低,发挥价值较低,发挥效益时间较短。效益时间较短。固定资产固定资产 价值较高,发挥价值较高,发挥效益时间较长。效益时间较长。原材料原材料 、 、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原始价值累计折旧累计折旧损耗价值损耗价值 “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七)谨慎性(基本准则第十八条)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要义在于: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
35、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 (八)及时性(基本准则第十九条)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就要求企业要及时收集、加工和传递会计信息。如果会计核算不及时,就很难准确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如果企业要通过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费用,来人为地调节利润,造成会计后息失真,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及时性包括两个含义:根据这一原则的要求,会计核算必须首先迅速记录、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初步信息;其次要把这
36、些初步信息及时加工,以便尽快输送出去,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根据这些信息迅速作出决策,以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第五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 定义: 对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称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简称会计要素。 内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要素为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要素为收入、费用与利润。 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与费用(与我国准则相比,没有将利润纳入基本要素的范畴)。 现金流量表要素作为资产负债表要素与利润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形态,没有纳入其中。 一、资产 (一)资产的确认 定义: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
37、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 1、资产的内涵是资源。 企业的资产只限于资源,非资源不是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特定的企业现在所拥有或控制。 有些资源虽然其所有权不属于特定企业,但为该企业所实际控制,也是该企业的资产。 3、资产必须具有能为特定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服务潜力,即具有有用性的特点。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可靠的计量。 (二)资产的分类 通常将企业的全部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可以合理地预期将在一年内转换为现金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38、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统称为非流动资产。 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三)资产的计价 资产计价的内容: 资产增加时,确定资产的入账金额。 资产减少时,确定按什么金额从账面上减记资产。 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确定结存资产的金额,即要确定在资产负债表上,按怎样的金额列示各项资产。 二、负债 (一)负债的确认 1、定义: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基本特征:负债是现时存在的、由过去的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经济责任。负债是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负债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或
39、者受款人和偿付日期可以合理地估计确定。 2、负债的了结方式支付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提供劳务;以其他业务替换该业务,即以新的负债替换原有的负债;将该业务转换为所有者权益,如将公司的应付债券转换为本公司的股票。此外,企业的负债也可能由于债权人放弃债权等原因而了结。 (二)负债的分类 按其偿还期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债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费、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 2、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三)负债
40、的计价 两种可供选择的标准: 未来应予偿付的金额(到期值) 未来偿付金额的贴现价值(现值) 从理论上来说,所有负债的计价都应采用第二种标准。然而,在会计实务中,根据重要性原则,对负债的计价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用的标准。 由于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较短,现值与到期值(未来偿还金额)非常接近,所以在会计实务中,流动负债通常按它们的到期值(第一种标准)进行计价。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定义: 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
41、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的定义: 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的定义: 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可分为: (1)实收资本或股本 (2)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指按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得盈余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可以合称为留存收益。 总之,所有者权益包括本钱(资本)和利钱(盈余)
42、两大部分。3/83/8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资产保持数量关系,它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所有者权益只是某种数学运算的结果,只是一个平衡数。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金额并不代表、一般也不等于企业净资产的市场价值。 四、收入 收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的是狭义的收入概念。 广义的收入:广义的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企业获取收入的表现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入企业、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需要注意的是
43、:并非所有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企业的收入。(例如: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进行投资) 狭义的收入: 狭义的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它有各种各样的名称:销售收入、服务费收入、使用费收入和租金收入等。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取的投资报酬 主要有: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股票投资的股利收入等。 五、费用 (一)费用的定义与范围 费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的是狭义
44、的费用概念。 广义的费用广义的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企业发生费用的表现形式是:由于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都意味着企业发生了一项费用。(例如:企业所有者抽回投资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狭义的费用定义: 狭义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内容: 狭义的费用主要包括: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 (二)费用的确认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
45、用货币加以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这就意味着,在确认费用的同时,要确认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或计提产品保修费用)。 六、利润 利润也称净收益,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如果收入大于费用,意味着企业流入的资产多于流出的资产,因而净资产增加,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反之,收入小于费用,发生净亏损,则会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此,利润可以反映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资源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企业经营管理业绩和效率的综合表现。 七、会计等式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46、+(收入(收入-费用)费用)资产资产=负债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期初:期中:期末: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一方面取得收入(广义),一方面发生费用(广义)。因此,企业在会计期中,原来的会计等式就转换为下面的形式到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向抵消,计算出本期利润,并将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后,会计等式恢复为期初的形式。世界权威商业杂志对全球公司排名标准世界权威商业杂志对全球公司排名标准 财富:“世界500强” 以销售收入为依据排名。 福布斯:“环球500强” 综合考虑年销售收入、利润、总资产和市值。 商业周刊:“全球1000强” 以股票的市值作为主要依据。 金融时报:“世界500强” 以股票的市值作
47、为主要依据。 第六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会计要素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报告会计计量会计计量 将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将某一项目作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表中数量描述的问题。和在报表中数量描述的问题。 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项目在账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项目在账户中正式记载的过程。户中正式记载的过程。 以财务报表或其他报告的形式以财务报表或其他报告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 一、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 确认:确
48、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地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要按一个确定性的时间、金额来确认一项要素。 FASB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应当符合: (1)符合定义 (2)可计量 (3)相关性 (4)可靠性 CASCAS认为:如果满足以下标准,就应确认: (1)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可能会流入或流出企业; (2)该项目具有能够可靠计量的成本或价值。 二、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计量的概念 计量:计量:是指选择适当的属性和计量单位对所确认的事项予以记录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一般以本国法定的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 (二)计量属性 指计量
49、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和特征。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的重量、楼房的面积等。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
50、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在实务中,重置成本一般应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等。 3、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