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在了解幼儿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掌握作为幼儿期主导活动的游戏的发展特征,了解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和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认识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皮亚杰有关前运算思维发展的观点;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特点幼儿大脑的发展幼儿大脑的发展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参考
2、书目与推荐阅读材料参考书目与推荐阅读材料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年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年3、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年4、朱莉娅、朱莉娅.贝里曼等著陈萍贝里曼等著陈萍,王茜译王茜译 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年5、高月梅、高月梅,张泓张泓.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年年.6、陈帼眉、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学前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年。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年龄阶段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条件幼儿心理发展的条件幼儿的一般特点幼儿的一般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幼儿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点v 一、年龄阶段一、年龄阶段v1、 幼儿期:是指儿童3岁到6、7岁这一时期,又被称之为学前期。v2、在教育体系中的性质:保育教育。v防止两种倾向:保育化和小学化二、幼儿心理发展条件二、幼儿心理发展条件1、幼儿生理发展为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幼儿生理发展为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2、生
4、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幼儿地位的变化:幼儿地位的变化:由活动客体转向活动的主体;由活动客体转向活动的主体;主动性的发展。主动性的发展。人际关系突破狭义的血缘关系而形成了儿童自人际关系突破狭义的血缘关系而形成了儿童自己的世界;己的世界;主导活动形式的变化:由摆弄物体转向游戏。主导活动形式的变化:由摆弄物体转向游戏。三、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三、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1、游戏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活动形式;、游戏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活动形式;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抽象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不随意性,但抽象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起来;
5、展起来;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意识进一步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大脑的发展幼儿大脑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物质基础。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大脑结构的发展(一)脑重量继续增加出生出生390克(克(25%) ,1岁岁900克,克,3岁岁990-1011克(克(75%),),6岁岁( 1280 )克,是成人的克,是成人的90%,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幼儿的神经纤维继续增长;神经纤维基本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髓鞘化;髓鞘是神经纤维的绝缘体,没有它,神经传导会互相干扰。例如
6、,婴儿的髓鞘发育不完善,发烧时很容易引起全身抽搐。脑细胞跟着身体的成长,会伸展出许多突触、神经纤维长出髓鞘,这叫做髓鞘化。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额叶表面积的增长率继2 2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岁左右的增长高峰后,在5-75-7岁时又有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水平岁时又有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稳定水平。(二)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二)大脑皮层结构日趋复杂化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的构造神经元像小树,分枝状的树冠部分叫树突树突,树干和树根部分叫轴突轴突。接收信息靠树突树突,传递和输出信息靠轴突轴突。树突树突轴突轴突髓鞘髓鞘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要参数。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又一重
7、要参数。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这一儿童大脑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程序是:枕叶颞叶颞叶顶顶叶叶额叶。额叶。脑电波的研究还表明,个体在脑电波的研究还表明,个体在4-204-20岁之间,大脑岁之间,大脑的发展存在两个加速期,第一次加速期就是在的发展存在两个加速期,第一次加速期就是在5-65-6岁。岁。(三)脑电波的变化三)脑电波的变化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抑制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上。机能上。(由这种抑制机能的不断发展,儿童能更
8、专注地认识事物和操作物体,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长,表现在与此同时,幼儿的兴奋过程也比以前增长,表现在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延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延长。幼儿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仍不平衡,兴奋强于抑制幼儿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仍不平衡,兴奋强于抑制. .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游戏游戏是幼是幼儿的儿的主导主导活动活动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游戏理论(游戏的实质)游戏的类型游戏的作用(一)早期的传统理论霍尔(Hall)的“复演说”席勒-斯宾塞(Schiller-Spencer)的“精力过剩说”彪勒的“机能快乐说”格罗斯(Gross)的“
9、生活准备说”拉扎鲁斯-帕特瑞克(Lazarus-Ppatric)的“娱乐-放松说”博伊千介克(Buytenclijk)的“成熟说”一、游戏的理论一、游戏的理论(二)当代的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动力说 学习理论一、游戏的理论一、游戏的理论1、复演说、复演说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S.Hall)在)在20世纪初提出的,内容如世纪初提出的,内容如下:下:(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复演人类祖先的活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动,重演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2)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
10、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追赶动物、制演,人类祖先在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追赶动物、制造工具、采集果实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有相似之处。造工具、采集果实等,与儿童的一些游戏形式有相似之处。(3)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可以遗传,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认为人类的文化经验可以遗传,游戏中的所有态度和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动作都是遗传下来的,如儿童爬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儿童玩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盖房子的活动等。的活动;儿童玩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盖房子的活动等。 2、精力过剩说、精力过剩
11、说 德国思想家席勒(德国思想家席勒(J.C.F.Schiller)、英国社会学家、心)、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赛(理学家斯宾赛(H.Spencer)提出的,内容如下:)提出的,内容如下: (1)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儿童体内存有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又没有其他途径来发放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成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发放这些能量,只有把游戏当成发泄能量的一种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可以在游戏中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 (2)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愈多。)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愈多。 (3)低等动物的精力基本上都用于维持它们的生命了,剩)低等动物的精力基本上都
12、用于维持它们的生命了,剩余的精力较少,所以相对于高级动物来说,低级动物没有游余的精力较少,所以相对于高级动物来说,低级动物没有游戏或少有游戏。戏或少有游戏。3、机能快乐说、机能快乐说 彪勒提出来的内彪勒提出来的内容如下:容如下: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儿童在游戏中可以 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儿童不知疲倦地游儿童不知疲倦地游戏只是为了追求身戏只是为了追求身心的快乐心的快乐。4、生活准备说、生活准备说(1)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是为成熟作准备性练习。作准备性练习。(2)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儿童有天生的本能
13、,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儿童就是通过游戏的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儿童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准备练习,锻炼和培养自己方式在本能的基础上进行准备练习,锻炼和培养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3)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儿童本能地把游戏看成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他们在游戏中练习着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5、成熟说、成熟说 博伊千克(博伊千克(Buytenclijk)提出的内容如下)提出的内容如下 : (1) 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游戏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
14、2)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第一是发展个人主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动性的欲望;第二是适应环境的欲望;第三是重复练习的欲望。练习的欲望。 (3)幼儿之所以如此地喜欢游戏,需要游戏,就)幼儿之所以如此地喜欢游戏,需要游戏,就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这三种欲望。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这三种欲望。(二)当代游戏理论(二)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2、认知动力理论、认知动力理论 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S.Freud)(1)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
15、成分,游戏是补尝现实)儿童对游戏的喜欢也有潜意识的成分,游戏是补尝现实 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事件的手段(2)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摆脱 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尝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危险冲 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动,缓和内心的紧张,发展自我的力量以适应现实的环境。 埃里克森埃里克森(EHErikson)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则认为:他则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
16、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戏中儿童既可以重复快乐,也可以抚平创伤。2 2、认知动力理论、认知动力理论 认知动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认知动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学派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的创始人皮亚杰(JPiaget):): (1)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认识新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的事物,可以巩固和扩大已有概念,但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概念,但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 (2)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游)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游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是由其戏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是
17、由其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的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的. 3 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974-1949)提出来的,内容提出来的,内容如下:如下: (1)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的影响,各种特定的文化对不同的行为会给予不同的奖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励或抑制,这种社会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游戏中。(2)游戏也遵循)游戏也遵循“效果律效果律”
18、。效果律强度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效果律强度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游戏依靠社会它出现的可能性。游戏依靠社会上成人对它的强化。上成人对它的强化。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一)按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等。教学游戏教学游戏: 它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编制的游戏。活动性游戏:活动性游戏: 它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如:走、跑、跳等。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二、游戏的种类及其发展1、练习(机
19、能)游戏机能游戏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游戏形式。它包括简单地、重复性地移动自己的身体,或反复摆弄某物体,儿童只是从动作本身获得乐趣,游戏的象征性机能这时还没出现。 2、象征(建筑)性游戏建筑性游戏是指儿童为了建成某种东西而对物体;如积木,木块,沙子等进行的操作。建筑性游戏中已表现出了游戏的象征性功能。(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3、假装游戏假装游戏的内容既与现实相似,又具有戏剧性色彩;这类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代替性和假设性,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4、规则游戏规则游戏是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一般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参加。规则可以是由儿童人为制定的,也可以是由具
20、体的某个游戏情境决定的。这种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遵守规则的意识。(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二)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三)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三)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1 1、无所事事游戏、无所事事游戏 无所事事游戏是指儿童并末真正地参与到游戏中去末真正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只是偶尔注视一下所感兴趣的事情,如摆弄自己的衣服,在地上跳来跳去,四处张望。这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 2 2、单独游戏、单独游戏单独游戏是指儿童可以精力较为集中地、独自地玩某种玩具独自地玩某种玩具或其他的东西,在这种游戏中,儿童常常是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没表现出任何想要参加到周围儿童的游戏中的愿望。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也
21、较低。 3 3、旁观游戏、旁观游戏旁观游戏是指儿童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观看别人的游戏观看别人的游戏,为别的朋友喝彩、加油,对别的小朋友的行为表现出兴奋或焦虑,将自己的感或精力投入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自己却不参加。4、平行游戏平行游戏是指几个儿童以一种相仿的方式同时玩同样或类似同时玩同样或类似的玩具彼此的空间距离很近,也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彼此不交谈,也无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无共同的目的和合作的意图。 5、联合游戏 联合游戏是指儿童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共同参加一项游戏,有彼此间的交谈,但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共同的目的,也没有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也没有分工,突出的只是个人兴趣,而不是游戏集体的兴趣6、
22、合作游戏 合作游戏是有明确的目的、分工和合作明确的目的、分工和合作,儿童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角色去完成任务;相对于前几种游戏形式来说,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最高。(三)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三)从社会化程度角度划分三、游戏的特点和作用三、游戏的特点和作用( (一一) )游戏的特点游戏的特点 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第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第二,游戏虽然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它不是现实生第二,游戏虽然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它不是现实生括的简单翻版。括的简单翻版。第三,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第三,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也不像劳动那样要创造财富
23、,而是与儿童性和义务性,也不像劳动那样要创造财富,而是与儿童自己的兴趣相联系,儿童在游戏中相当愉快,因此很受自己的兴趣相联系,儿童在游戏中相当愉快,因此很受儿童的喜爱。儿童的喜爱。(二)游戏的作用(二)游戏的作用1 1、能发展幼儿的智力。能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 )2 2、能锻炼幼儿的身体、能锻炼幼儿的身体。(竞赛游戏,跳绳、跳橡(竞赛游戏,跳绳、跳橡皮筋)皮筋)3 3、能培养幼儿优良的品质。、能培养幼儿优良的品质。(如角色游戏)(如角色游戏)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如娃娃家
24、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如娃娃家游戏、公共汽车游戏、开医院、站岗游戏等游戏、公共汽车游戏、开医院、站岗游戏等 智力游戏:(训练记忆力)智力游戏:(训练记忆力) 看看1010秒钟后遮起,要求凭记忆依次说出名称。秒钟后遮起,要求凭记忆依次说出名称。 智力游戏:(训练注意力)智力游戏:(训练注意力)有效命令和无效命令有效命令和无效命令结构游戏结构游戏 幼儿利用各种结构幼儿利用各种结构玩具或材料进行玩具或材料进行的游戏。如积木、竹的游戏。如积木、竹制材料、塑料、金属材制材料、塑料、金属材料以及粘土、纸和浆糊料以及粘土、纸和浆糊等,或玩水、玩雪、玩等,或玩水、玩雪、玩土、玩沙等土、玩沙等。返回结
25、构游戏结构游戏第四节第四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言语的发展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主要内容:词汇的发展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一、词汇的发展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不断增加。(一一)词汇数量的增加词汇数量的增加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关注词汇量的发展有许多研究。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差异,研究结果并
26、不完全一致。但一般来说幼儿的词汇量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见表4-1)。表4-1 幼儿词汇量发展的比较020406080100年增长率(% )456年龄(岁)德国美国日本中国( (二二) )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206页)可:幼儿词汇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实词和虚词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在增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词汇逐渐增多,儿童对所掌握的每一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不断丰富和深刻。表4-2 学前儿童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比率情况表表4-3 学前儿童动词常用词汇量情况(三三)词类范围的扩大词类范围的扩大词汇的发展还表现的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儿童先掌握的是
27、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幼儿掌握得较晚,数量也较小,没有明显增加。儿童掌握的词类与概念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幼儿较易掌握。副词比较抽象,幼儿掌握较难。虚词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幼儿掌握起来就更困难。不过幼儿已经可以掌握各种最基本的词类( (四四) )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的增长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儿童的词汇量并不等同于他们正确运用的质量,这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造词现象”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幼儿阶段,当儿童词汇贫乏或词义
28、掌握不确切时,还有一种“造词现象”。 促进儿童词汇发展的方法促进儿童词汇发展的方法 (一)、多给儿童以言语交际的机会。如:谈话,说歌谣,讲故事等。 (二)、积极发展儿童的言语。在儿童已有的词汇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言语。 (三)、利用言语交际,不断丰富儿童的知识。 (四)、对于儿童言语中的错误和缺点,不要加以讪笑,不要故意重复他的错误和缺点,而要给以正确的示范。 (五)、多鼓励儿童说话,积极而机巧地回答儿童的发问。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掌握词汇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语法,口语表达能力随之得到发展。(一)语法的掌握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9、复合句包括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幼儿比较容易掌握联合复句,其中并列复句的比重最大。偏正复句出现较晚。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幼儿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幼儿初期儿童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情境性特点。情境性言语情境性言语不反映整个思想内容,听者必须考虑讲者通过手势、表情所表示的情境才能理解表达能力发展的顺序性表达能力发展的顺序性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 独白言语独白言语从情境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从情境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连贯性言语连贯性言语则是前后一贯的表述,听者不必去考虑情境,就能领会。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二二
30、)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第五节第五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 ( (一一) )记忆容量记忆容量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土2个信息单位,3岁儿童为3个左右,6岁可达6个左右。 ( (二二) )记忆类型记忆类型 1无意识记和意义识记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主要地位幼儿初期无意识记占主要地位,凡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或特点鲜明的事物都容易被记住。幼儿晚期,儿童的识记逐渐地能服从一定的目的性幼儿晚期,儿童的识记逐渐地能服从一定的目的性,这就是有意识记。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 2形象记
31、忆和词语记忆 幼儿初期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幼儿初期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而对词的逻辑记忆能力还很差。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儿童形象记忆的成绩优于词语记忆,且这两种记忆能力均随幼儿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幼儿后期时,词语记忆能力的发展速度高于形象记忆。 二、思维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一)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一)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
32、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和形象的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和形象的思维的经验性思维的经验性思维的拟人性思维的拟人性思维的表面性思维的表面性思维的片面性思维的片面性2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3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研究表明:
33、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象调节的,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象调节的,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 ,只有在做完这个动作以后,只有在做完这个动作以后,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很差;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小班儿童的思维特点(小班儿童的
34、思维特点(3-43-4岁)岁)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思维靠动作进行,如用思维靠动作进行,如用积塑片插接积塑片插接 ,事先不会,事先不会计划,用手数东西。计划,用手数东西。(1 1)要求具体。如聚精)要求具体。如聚精会神会神(2 2)不说反话。)不说反话。具体形象思维(思维依靠具体的形象做支柱。老师的语言尽量形象,如笔直)中班儿童的思维特点(中班儿童的思维特点(4-54-5岁)岁)3+2=3+2=?+=?1 1、好学、好问、好学、好问大班儿童的思维特点大班儿童的思维特点(5-65-6岁)岁)(1 1)不光问)不光问“是什么?是什么?”,还要问,还要问“为什为什么?么?”(2 2)喜欢拆东西研究
35、。(闹钟、玩具)喜欢拆东西研究。(闹钟、玩具)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天上有天上有88个星座,个星座,6974颗颗星星。星星。 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都知道,冬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都知道,冬天洗车最好用冷水而不用温水,天洗车最好用冷水而不用温水,否则温水一沾到车厢便会马上结否则温水一沾到车厢便会马上结冰。难道温水比冷水结冰快?这冰。难道温水比冷水结冰快?这是为什么呢?是为什么呢? 2 2、抽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出现:大班儿童的思维特点(大班儿童的思维特点(5-65-6岁)岁)(1)会分类,知道区分水果和蔬菜(2)知道事物简单的因果关系.1 1、好学、好问、好学、
36、好问 分别说出生活在陆地、天空、和水中的动物?说出他们的相同点。(二)幼儿初步概念的掌握(二)幼儿初步概念的掌握 1、幼儿掌握初步概念的特点、幼儿掌握初步概念的特点 2、幼儿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幼儿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3、幼儿最初数概念的掌握、幼儿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4、幼儿类概念的掌握、幼儿类概念的掌握 1、幼儿掌握初步概念的特点、幼儿掌握初步概念的特点 (1)(1)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每一个词只能代表特定的某一事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每一个词只能代表特定的某一事物或特征,而不能代表一类事物或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物或特征,而不能代表一类事物或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2)(2)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
37、延也不恰当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 (3)(3)概念的概括特征主要是概念的概括特征主要是 外部的、非本质的外部的、非本质的 2、幼儿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幼儿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1)(1)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只能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只能代表儿童所熟悉的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定的事物或某一些特定的事物(3-4(3-4岁岁) ) (2) (2)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一些实物的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功用上的特征特别功用上的特征(4-5(4-5岁岁) ) (3) (3)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 特征的总和,但是
38、还只限于特征的总和,但是还只限于 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 内部的特征,但还不能初步内部的特征,但还不能初步 地掌握某一实物概念的本质地掌握某一实物概念的本质 特征特征(5-7(5-7岁岁) ) 3、幼儿最初数概念的掌握、幼儿最初数概念的掌握(1)2-32-3岁、岁、5-65-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而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在展的关键年龄,而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岁左右.(2)儿童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三)儿童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个阶段:A、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岁左
39、右)B、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岁)C、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岁) 4、幼儿类概念的掌握、幼儿类概念的掌握(1)国内外的心理学家用实物或形象的材料为实验材料来)国内外的心理学家用实物或形象的材料为实验材料来研究儿童的类概念。研究儿童的类概念。(2)研究表明,)研究表明,4岁以下的儿童基本不能进行分类,岁以下的儿童基本不能进行分类,6、7岁岁的儿童已能按事物的功用和本质特点进行初步的分类,的儿童已能按事物的功用和本质特点进行初步的分类,即即6、7岁的儿童,其抽象概括能力已开始初步发展。岁的儿童,其抽象概括能力已开始
40、初步发展。 (把水果归类把水果归类) (三)幼儿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三)幼儿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1、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 2、幼儿推理能力的发展、幼儿推理能力的发展 1、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 (1 1)幼儿以直接判断为主,到幼儿晚期,其间接判断)幼儿以直接判断为主,到幼儿晚期,其间接判断 的能力开始有所发展的能力开始有所发展 (2 2)幼儿起初对事物的判断常常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幼儿起初对事物的判断常常依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经验,而不考虑事物本身的客观逻辑,随着儿童和生活经验,而不考虑事物本身的客观逻辑,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开始摆脱知识经验的丰富,开始摆脱
41、“主观化主观化”或或“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倾向,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关系中寻找判断的依据的倾向,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关系中寻找判断的依据 (3 3)年幼儿童常常意识不到判断的根据,即使有时他)年幼儿童常常意识不到判断的根据,即使有时他们能作出某种判断,稍大些的幼儿开始明白作出判断需们能作出某种判断,稍大些的幼儿开始明白作出判断需要有根据,也意识到应该自己去寻找根据。要有根据,也意识到应该自己去寻找根据。 2、幼儿推理能力的发展、幼儿推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已能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但水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已能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但水平比较低,表现在其推理的抽象概括性、逻辑性、自觉平比较低,表
42、现在其推理的抽象概括性、逻辑性、自觉性都较差。性都较差。 (1 1)幼儿的归纳推理)幼儿的归纳推理 (2 2)幼儿的演绎推理)幼儿的演绎推理 (3 3)幼儿的类比推理)幼儿的类比推理第六节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社会认知的发二、社会认知的发三、社会行为的发展三、社会行为的发展四、同伴交往四、同伴交往 社会性: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社会性: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 社会化:社会化:
43、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过程;过程; 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 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社会知识、获得社会规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社会知识、获得社会规范、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等多个方面;范、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等多个方面; 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使个体成为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使个体成为独立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独立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第六节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自我意
44、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成份。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成份。(一)自我认知(一)自我认知(二)自我评价(二)自我评价(三)自我情绪体验(三)自我情绪体验(四)自我控制(四)自我控制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认知(一)自我认知 幼儿的自我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自己的描绘仅限幼儿的自我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述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对自己身体
45、的认知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对自己身体的认知不能认识自己的存在;不能认识自己的存在;“点红测验点红测验”结果:结果:戏物(戏物(89个月),镜像个月),镜像“伙伴伙伴”游戏(游戏(1岁),相倚性岁),相倚性探索(探索(18个月),自我认知出现(个月),自我认知出现(18-24个月)个月)认识自己身体各个部分;认识自己身体各个部分;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18-24个月);个月);意识自己的身体内部状态(意识自己的身体内部状态(2岁);岁);名字与身体联系(名字与身体联系(3岁)岁) 。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对自己行动的
46、意识1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岁左右的儿童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的对象区分开来;4岁的儿童回爬行,但不能意识到自己怎岁的儿童回爬行,但不能意识到自己怎样运动的样运动的.5-6岁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岁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比自己身体、动作意识更为困难。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比自己身体、动作意识更为困难。3岁儿童出现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岁儿童出现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开始意识到“愿意愿意”和和“应该应该”的区别的区别4岁儿童出现对自己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岁儿童出现对自己认识活动和语言的意识;开始知道怎
47、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等开始知道怎样去注意、观察、记忆和思维等学前儿童只停留在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学前儿童只停留在意识到心理活动的结果,而意识不到心理活动的过程。意识不到心理活动的过程。掌握掌握“我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整个幼儿期,儿童对自己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整个幼儿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能力是不高的,基本上仍处于学习自我评价的阶的评价能力是不高的,基本上仍处于学习自我评价的阶段。段。幼儿自我评价特点是:幼儿自我评价特点是: (1 1)比较信赖别人的评价比较信赖别人的评价 (2 2)主要是对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主要是对
48、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 评价评价 (3 3)评价比较笼统,较多只从某个评价比较笼统,较多只从某个 方面或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方面或局部对自己进行评价 (4 4)评价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情绪性评价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情绪性(二)(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三)自我情绪体验(三)自我情绪体验 1、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4岁左右岁左右 2、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是从低级向、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是从低级向 高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高级发展的,具有很强的受暗示性。 3、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 幼儿的自尊。幼儿的自尊。 3岁左右,儿童产生自尊感的萌芽;岁左右,儿
49、童产生自尊感的萌芽; 6岁左右,儿童基本都能体验到自尊岁左右,儿童基本都能体验到自尊感;感; 学龄初期,儿童自尊感的发展已趋于学龄初期,儿童自尊感的发展已趋于稳定。稳定。 (四)自我控制(四)自我控制 1、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的年龄在、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的年龄在4-5岁岁 2、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与其品质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与其品质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是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是逐渐产生和发展的 二、社会认知的发展二、社会认知的发展 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人类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人类自身事物的认知。自身
50、事物的认知。(一)性别认知的发展(一)性别认知的发展(二)道德认知的发展(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一)性别认知的发展(一)性别认知的发展 1、性别的认同、性别的认同 2、性别角色的认同、性别角色的认同 3、性别角色发展理论、性别角色发展理论(一)性别认知的发展(一)性别认知的发展第一次知道自己是男人! 1、性别的认同、性别的认同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以对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即以对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自己在生物学特性上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一个分类。分类。 (1)性别同一性: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身)性别同一性:性别同一性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