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4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濡养/儒家 蓓蕾/自吹自擂 江郎才尽/豁然开朗B. 恫吓/吓唬 咀嚼/味同嚼蜡 挑拨离间/挑三拣四C. 恣睢/关睢 倾听/一碧万顷 持才傲物/桀骜不驯D. 叨念/叨扰 给予/予取予求 富商巨贾/余勇可贾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牡蛎 摇曳 节骨眼 走投无路 泉香酒冽B. 豢养 恪守 互联网 羊肠小道 韬光养晦C. 纯粹 安详 兵马俑 走投无路 横无际崖D. 稠密 宽宥 圆明园 李代桃疆 静影沉璧
2、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3.按要求默写。不应有恨, _ 。_ ,在乎山水之间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水天一色浩瀚无边的洞庭春晴图的句子是“ _ , _ 。”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面对人生进取跋涉的艰难,李白在行路难 里用“ _ , _ 。”告诉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面对亲人的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_ , _ 。”来祝福天下离人。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
3、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水浒传 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列章节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汴京城杨志卖刀艾青是伟大的。他和我国古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一样,都是我们的骄傲,他的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艾青诗歌出现最多的意象是什么?你读了艾青的诗后有怎样的感受?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4、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第 2 页,共 14 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已经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前人评论这首诗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尾联中的“暂”有什么意味?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7.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5、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从武林门而西,望保淑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桌小人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
6、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节选字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 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王。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_ A是日更定矣是金陵人B上下一白长堤一痕C湖中人鸟声俱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语段(一)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8.0 分)8.阅读下
7、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温暖的脚印 想起来,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一场雨不合时宜地从清晨开始飘落,院子里不久就成了湿滑一片。芦花鸡似乎想从屋檐下冲到对面的瓦棚去,但没跑几步就被雨点逼了回来,身上的羽毛打了绺儿,木呆呆却心有不甘地看着远处。某一刻,我感觉它的神情和我惊人的相似。 分配通知书是昨天送来的。几行龙飞凤舞的字迹,把我打发到了一所乡下初中,要求第二天报到。也就在那天,我得知一起毕业的七个女生中,有六个被分到了新建的中心学校。新校条件好,熟人多,不会孤单,而我即将报到的那所中学呢,更像一个被世人忘记的老者,在乡野深处顽强地存在着。房子低矮,破旧,大门洞开,风和沙尘在春季会肆无忌惮地涌进来。
8、A 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没人告诉我,我究竟被谁玩弄于股掌。成绩优异如何,实习表现优秀又如何,无须比试,我已败北,睁着一双迷茫的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 父亲一直坐在椅子上抽烟,缭绕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很多年了,他习惯用沉默作为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但昨夜,很晚了,还听见他和母亲在说着什么,第 3 页,共 14 页如同风吹树响,偶尔夹杂着一两声叹息,轻轻传来,落叶一样,轻得让人心疼。眼泪就是在那一刻蓄满眼眶的,不为命运,不为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女儿,只为白日里他紧绷的面孔,以及看我时躲闪的目光。 将近九点,雨停了。父亲把烟头掐灭,走出去探路。不一会他折回,眼神依旧躲着我
9、,说:“能走了。”又说,“第一天上班,耽误了不好。”我把通知书揉成一团,扔在了桌子上。纸团滚动了几下,好像落到了地上,我也懒得去理会。从杂物间推出自行车,刚要走,父亲从后面赶过来,把车子接了过去。 门前的路,向东约五百米才是油漆路。父亲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滑地出了家门。我跟在他身后,躲闪着泥水,可鞋子上还是沾上了泥巴。我一皱眉,他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踩着我的脚印走!” 果然,他的脚踩过的地方,泥巴被带走很多,我再踩,就不大沾脚了。只是这样一来,他需要把步幅缩小,来迁就我。却也不焦躁,一步一探地谨慎地落着步子。B 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
10、脖子上青筋暴起,最粗的一条突突地跳着,仿佛那里活跃着一轮即将喷薄而出的太阳。 太阳终于跳出云层了。浅草窝里,一朵蒲公英黄艳艳地向着天空挺起了身子。叶底还沾着泥,花茎的顶端却托举起一圈干净的花瓣。那么美,那么自在,那么快乐地绽放自己啊,在这风雨之后!眼睛碰到它的刹那,心中某根弦忽然放松了许多。 到公路上,父亲放下车子,跺了跺脚,拍了拍手。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他的脸上却见汗了。到底岁月不饶人。我让他回去歇歇,他转身要走,又回过头看看我,把手伸进上衣口袋里,我以为他要掏手绢擦汗,摸出来的却是一张纸。交到我的手上,还带着父亲的体温。定睛一看,是那张被我揉皱的通知书,已经被叠得四角分明。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
11、吐出一句话:“闺女,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好好教,咱要得对得起那些娃娃!” 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躲闪,似乎有光亮在他的眼底闪动。我低头答应着,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也无暇分辨那闪动着的是期待的神采还是一言难尽的眼泪。车子拐弯时,发现他还在站在那里朝这边张望。巨大的天空背景下,他成了矮矮的一个。什么时候,他开始老了呢?鼻子一酸,眼泪终于掉下来。小时候,我多么喜欢跟着他去田间劳作。他人高,步子也大。每件事,都做得有板有眼,手里的活就像文人笔下的文章一样讲究。人前谦虚,不吹牛,人后要强、努力,也是他教给我的。 就这样,踩着他的脚印,我一步步走出了乡村。 (作者;刘丽丽)(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12、情节。起因:_;经过:上班第一天,“我” 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泥泞的道路,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 _;结果:“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超出了山村。(2)第自然段交代其他六个女生被分配到新建的中心校,这一情节有何作用?(3)赏析文中 A、B 两处画线的句子。A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B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4)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
13、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第 4 页,共 14 页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
14、继续向前。” 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 36 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 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磨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 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
15、了。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 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 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
16、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作者:宋威。有删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 1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第 3 段的论证思路。第 4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八、作文(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00.0 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原来” ,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7、。”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 5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11.下面几则有关反省的经典言论,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一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第 5 页,共 14 页-论语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嘉肴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8、不少于 500 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九、其他(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阅读是未成年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小小原住民,未成年人学生的阅读习惯深受互联网影响,认真分析下表,请分别写出探究结论。 针对图 2 中 3%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家长,请你联系你阅读名著等课外书籍的收获,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 河南频道报道:“诵” 走 2018,“读” 迎 2019,用书香开启新的一年,2018 年 12 月 31日,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河南省文明办
19、、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全民阅读之 2019 跨年朗诵会” 在位于东区的上书房海汇中心店举行, 让郑州零下 8摄氏度的跨年夜充满文化温度;在城市的另一端,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四十年春风化雨-我们的年代阅读”跨年阅读活动,在市新华书店、梁实书店、松社书店同时举行。第 6 页,共 14 页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A分别读:r/r,li/li,lng/lng; B分别读:h/xi,ju/jio,tio/tio; C分别读:su/j,qng/qng,o/o; D分别读:do/to,y/y,g/g; 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
20、识记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字音、字形的辨析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尤其是多音字,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答案】B【解析】A有误,“泉香酒冽”中的“冽”应为“洌”; B正确; C有误,“横无际崖”中的“崖”应为“涯”; D有误,“李代桃疆”中的“疆”应为“僵”; 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
21、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答案】【小题 1】何事长向别时圆【小题 2】醉翁之意不在酒【小题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小题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答案; (1)何事长向别时圆(注意“圆”的书写)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注意“顷”的书写)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
22、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4.【答案】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从城到市的变化第 7 页,共 14 页【解析】处下文是“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提示考生,处应填的内容应与城的功能,再结合下文“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 ,可得出此处的答案应为“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处所在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这样,结合开头段,和上文先写城又写市,可得出处应填入由城到市的变化,或由封闭到开放的变化等。 答案: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
23、” “从防御趋向流通”)(意思对即可,每空 2 分,共 4 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连贯。解答这类题目总的方法即是考生要学会从文中找答案,也就是说,考生的答案点应该从上下文中来阅读、提炼、归纳答案,此处的上下文就是指要填的空子之前和之后的隐含提示性信息的语句、语段,所以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候,就要认真通读文段,细心发现隐性信息,因为有字数要求,所以我们的考生可以在稿纸上整合好答案,再在试卷上答写出来。5.【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评价。根据题干中所给的人物的生平,联系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 水浒传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林冲、杨志是具有代表性的人
24、物,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被高俅父子陷害,他一再忍让,在看守草料场时,侥幸逃得姓名,知道真相后才被迫反抗,杀了恶贼,上了梁山。杨志本是名将之后,做事谨慎,只图封妻荫子,却屡遭挫折,被生活逼迫要卖掉祖传宝刀,被地痞牛二欺辱,怒而杀人,又因失陷生辰纲而落草。林冲之悲在于一味忍让,最终家破人亡;杨志之悲在于命运的磨难,而又急功近利。由此可见,这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个人悲剧。 (2)本题考查作品分析和作家评价。结合诗人的作品分析其诗歌的意象和阅读感受。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他的我爱这土地里的土地意象,包含着对对祖国 -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还凝聚着他对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的劳动
25、者最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索。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深深地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的农民百姓的热爱,希望农村生活蒸蒸日上。他的向太阳 与黎明的通知 里的太阳象征着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人们从太阳里所受到的启示是:创造性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与革命。这也蕴含着诗人希望在新时代里,人们应该与寂寞、彷徨与哀愁告别,勇敢地走向太阳,走向新生活。解答阅读艾青诗歌的感受,可以联系艾青诗歌的主题、特点,以及读艾青的诗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触动的角度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 (1)
26、示例:林冲一身本领却被高俅父子陷害,被发配沧州看守草料场,又遭路谦、富安放火暗算。林冲幸免于难,得知真相后,于山神庙前怒杀二人,后冒风雪连夜逃亡落草。林冲之悲,悲在一味懦弱退让,最终家破人亡。 示例:杨志本是杨家将的后人,想凭一身本领博得个封妻荫子,却屡遭挫折,在汴京城欲卖掉祖传宝刀,又遭泼皮牛二寻衅滋事,一时兴起,怒杀牛二,吃了官司,又因失陷生辰纲而落草。杨志之悲,悲在命运坎坷,怀才不遇,急功近利。 (2)示例:土地和太阳。艾青的诗,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他的诗代表了一个时代,与民族和土地的忧患息息相关,从他的诗中,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诗人在无比巨大的历史胸腔内创造出的诗的生命的激情, 这激情使
27、人类美好的智慧和精神能不断繁衍和发扬光大下去,让我们永远感谢诗人艾青和他的诗。【小题 2】【解析】 本题是对文学名著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第 8 页,共 14 页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平时看名著要识记作家、熟知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6.【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意思表达、哲理性等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作者以沉舟、
28、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作者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诗人消沉颓唐。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仔细体会“暂”在诗句中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从而进行赏析。“暂” 指暂且,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奋精神,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感谢,也表明诗人的旷达是惆怅中的旷达,旷达之中也有隐隐的感伤
29、。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情感由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来乐观的精神。 (2)“暂”,暂且,姑且,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奋精神,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感谢;一个“暂” 字,表明诗人的旷达是惆怅中的旷达,旷达之中也有隐隐的感伤。 译文: 湖南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过去了,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王质,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
30、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小题 2】【解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筵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解答诗歌鉴赏类题目,需要充分的理解诗歌内容,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来领会诗歌的主旨,然后作答,这样就会有思路了。7.【答案】【小题 1】C【小题 2】【小题 3】【小题 4】【解
31、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这表示判断 B全一道 C消失消失 D古代计时单位还 故选:C 第 9 页,共 14 页(2)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莫,不是。更,还。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痴”说明其与众不同,这与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从中
32、可以看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4)本题考查写景的方法。景物描写的方法有: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和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等;可以从语言的平实和生动上考虑。甲文语言直白,叙事简单。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乙文多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四种景物:山色、花光、温风、波纹;一连用了四个比喻,以排比的形式出现;文字高度洗练,既传神地传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又从整体上概括了仲春二月西湖的特点
33、,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C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 (3)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4)语段(一)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语段(二)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语段(一)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语段(二) 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译文: 【一】 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光
34、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 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二】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
35、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 ,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
36、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第 10 页,共 14 页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8.【答案】十六年前,“我”被分配到一所乡下初中,内心十分痛苦不甘;来到公路上,父亲鼓励“我”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我”十分感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
37、概括的能力。要依据全文内容概括总结。从文中第自然段可以概括出事情的起因是:十六年前,把我打发到了一所乡下初中,我很迷茫;经过:从文中第-自然段可以概括出:上班第一天,“我”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泥泞的道路,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从文中第自然段可以概括出:来到公路上,父亲鼓励“我”“好好教,咱要得对得起那些娃娃!”“我”鼻子一酸。从第自然段可以看出故事的结果:“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超出了山村。(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对比等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去进行分析。 从第自然段交代其他六个女生被分配到新建的中心校,新校条件好,熟人多,不会孤单,而我即将报到的那所中学呢
38、,更像一个被世人忘记的老者,在乡野深处顽强地存在着。房子低矮,破旧,大门洞开,风和沙尘在春季会肆无忌惮地涌进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解释了上文我“木呆呆却心有不甘地看着远处” 的原因。为下文我坚定志向,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乡村做铺垫,突出文章主旨,正因为如此,父亲才送我去上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A:两个“又”字传神的写出了面对只有自己一人被分到乡下初中的现状,“我”内心的不甘、痛苦、
39、迷茫等复杂心情。B: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写出父亲苍老及扛自行车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情感体悟分析。爱孩子,理解孩子心情。从文中“父亲把烟头掐灭,走出去探路。不一会他折回,眼神依旧躲着我,说:“能走了。”又说,“第一天上班,耽误了不好。”可以看出父亲关心孩子;从“刚要走,父亲从后面赶过来,把车子接了过去。他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踩着我的脚印走!” 可以看出父亲爱孩子;从文中“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吐出一句话:“闺女,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好好教,咱要得对得起那些娃娃!” 可以看出,我被分到乡下初中,他理
40、解我的痛苦,劝诫我好好教书。勤劳,注重言传身教。从文中“去田间劳作。他人高,步子也大。每件事,都做得有板有眼,手里的活就像文人笔下的文章一样讲究。人前谦虚,不吹牛,人后要强、努力,也是他教给我的。”可以看出父亲教子有方,注重身教。答案:(1)起因:十六年前,“我”被分配到一所乡下初中,内心十分痛苦不甘;经过:来到公路上,父亲鼓励“我”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我”十分感动。(2)和下文我被分配到乡下初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乡下初中的破旧和条件的简陋,解释了上文我“不甘” 的原因,为下文我坚定志向,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乡村做铺垫,突出文章主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A:两个“又”字传神的写出了面对只有
41、自己一人被分到乡下初中的现状,“我”内心的不甘、痛苦、迷茫等复杂心情。B:细节描写。“歪”“牢牢地倚”“星星点点的白”等细节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的苍老及扛自行车的费力,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4)爱孩子,理解孩子心情。雨后道路难行,父亲为我扛自行车,让我踩着他的脚第 11 页,共 14 页印走;我被分到乡下初中,他理解我的痛苦,劝诫我好好教书,“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勤劳,注重言传身教。手里的活十分讲究;教育孩子人前谦虚,人后要强、努力。本文通过写十六年前,“我” 被分配到一所乡下初中,内心十分痛苦不甘;上班第一天,“我” 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泥泞的道路,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来到公路上,父亲
42、鼓励“我”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我”十分感动。“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超出了山村。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意。本题(3)考查语言赏析,常见题型有: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模式: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9.【答案】【小题 1】(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
43、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题目或文章的最后一句。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全文围绕题目展开论证的。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引用名言、俗语) ,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列举宋代诗人石曼卿投掷桃核空山收获繁花似锦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引用苏轼的诗句,吸引读
44、者的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理解论证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合第三段内容可知,首先引用“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指出“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然后举黄大发挥洒 36 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水渠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坚持,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4)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45、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内容“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可知,列举举苏格拉底给学生布置“每天甩手 300 下”的作业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坚持不易” 的观点,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然后“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 将柏拉图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坚持不易”的观点,并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增强了
46、文章说服力。 答案: (1)最快的脚步是坚持。(或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2)讲述宋代诗人石曼卿叫人用黄泥裹着核桃做成弹丸往山岭上投,使得“花发满山” 的故事引出本文的论题“坚持”;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故事鲜活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首先引用诗人的话,指出“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然后举黄大发用 36 年的时间凿通水渠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坚持,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4)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举苏格拉底给学生布置“每天甩手 300 下”的作业的例子,第 12 页,共 14 页并将柏拉图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坚持
47、不易” 的观点,并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小题 2】【小题 3】【小题 4】【解析】 本文开头列举宋代诗人石曼卿投掷桃核空山,收获繁花似锦的事例和引用苏轼的诗句,引出本文的论题;接着从“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坚持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最后总结全文,进一步点明中心论点。议论文开头作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引出下文论述。10.【答案】【例文】 原来,美并不遥远 美,是人生的一种追求,然而,我往往陷入这样一个怪圈:
48、在追求美的时候,并不知道真正的美在哪里,对早该注意的美倒是熟视无睹。 我从小对画画兴趣很大,美术成绩一直不错。上中学后,我更是把每一幅画画得尽善尽美,但老师似乎总不满意,给的分也总是 5 分。 又到美术课了。今天要画的是一只普通的花瓶,没有插花,而且似乎很旧。老师也只说了一句:“今天画这只花瓶,只画你看到的,看谁画得最好” 我拿着铅笔,端祥着这只旧花瓶,心里直嘀咕:“怎么用只旧的,还不插花老师也真是的,就不会换只新的,让我们好画得美点儿?” 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向周围的同学看去,他们也是一脸难相,并不比我好多少。我又抬起头,更仔细地观察着。呀!我突然一惊,花瓶瓶口居然有一个不算太小的豁口,而且
49、裂纹一直曲折延伸到中间的瓶肚处!我更犯难了。平常画的都是很新很美的东西,作品的效果也好,可这豁口、裂纹是和尚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的。这该如何下笔呢?这时,老师走到我的身边,我抬头望着她。她仿佛看出了我的疑惑,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看到什么,画什么。” 她向我深深地点了点头,就走开了。我心里一动,迅速拿起笔画了起来。 下课了,我站起来,收我们组的图画本(我是组长),他们一个个都画很得漂亮。 “成绩出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都跑到讲桌前,翻找着自己的作品。“听说只有一个 5 分,不知是谁。” 我听着大家的议论,突然发现自己的签名。这时,美术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陆续回到了座位。“把你画的向大
50、家展示一下!”老师对我说。我拿着作品走上讲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只很旧的没有插花的花瓶,瓶口有一个豁口,一条裂纹曲折延伸到瓶肚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是啊,一只没有插花的旧花瓶,表面上不太美,但它是真实的,真实地记录了曾经带给人们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哦!原来,美并不遥远【解析】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而且没有提示性文字,需要我们自己紧扣题目打开思路,题目难度适中。考生拿到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第一时间就是定下神来,将题目补充完整。很多同学都知道,这种半自主命题作文题目一定要够新颖够独特,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