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梦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李清照走近李清照走近李清照走近李清照走近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如梦令:词牌名。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 急猛。疏:指稀疏。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 余醉未消。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为什么说作者为什么说“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
2、,却问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卷帘人?“试问试问”的的“试试”字反映了作者字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理?的什么心理?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字有何内涵? “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
3、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以卷帘人对花事之淡漠对比反衬主人公惜花情深,又藏问于答,含多层曲折。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说出来吗? “绿肥红瘦”一语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
4、动,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拟人。拟人。“绿肥红瘦绿肥红瘦”中的中的“肥肥”和和“瘦瘦”用以拟写用以拟写雨后海棠花的花和叶。形象生动。雨后海棠花的花和叶。形象生动。借代。借代。“绿肥红瘦绿肥红瘦”中的中的“绿绿”和和“红红”是叶和花是叶和花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的颜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设问。设问。“知否知否”问得寻常,答以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妙,妙语天成,奇妙无比。语天成,奇妙无比。反复。反复。“知否,
5、知否知否,知否”。隐喻。隐喻。“海棠花海棠花”应是(变成了)绿肥红瘦。或者应是(变成了)绿肥红瘦。或者以红比喻女人,绿比喻男人也很贴切,从古代的男女以红比喻女人,绿比喻男人也很贴切,从古代的男女地位看:男尊女卑。这个思想性更强。地位看:男尊女卑。这个思想性更强。 技巧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技巧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表现出作事,通过这件事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者怎样的情感? 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义隽永,春之情,语言清新,词义隽永,令人
6、玩味不已。令人玩味不已。词人为什么这么惜花?词人为什么这么惜花? 词人惜花,为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花不常的惋惜之情,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惜。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悠悠然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思,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赏析简评:简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