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编制技术规定编制技术规定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二 OO 九年八月九年八月 前前 言言 本规定依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加强对本市行政区建设工程 初步设计审查管理的要求进行编写,旨在配合贯彻实施建设工程质 量管理条例(国务院 279 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 务院 293 号令),并针对重庆特点,加强对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的设计 深度管理。 本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 建筑工程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编写,并针对重庆的实际情况作 了如下补充和规定: 概况中,对各专业设计基本情
2、况增加了一个简要的归类说 明,以便日后查询。 针对重庆的特殊地理条件,对场地环境、边坡、基坑等增加 了设计内容要求。 细化了抗震设计要求,对抗震概念设计作了一定规定。 增加了消防设计中对结构专业的要求。 根据重庆特点,对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作出了进一步细化 要求。本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 本规定由重庆市设计院负责解释。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重庆市设计院, 参编单位为机械工业第三设 计研究院、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重庆分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分院。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关于印发重庆市建筑工程
3、初步设计 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 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的通知的通知 渝建发2009126 号 各区县(自治县)建委,工程设计、建设及有关单位: 为加强初步设计审批管理,规范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提高初步 设计质量和审批效率,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 制深度规定(2008 年版)和原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 度规定(2004 年版),在总结我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已有建设 成果和成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我委委托市勘察设计 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写了 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
4、术规 定 、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经公开征 求意见,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颁布,自自 2009 年年 9 月月 1 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上述规定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 由编制单位负责解 释。各单位应根据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建议及 时反馈到我委勘察设计处及编制单位。 二二 o o 九年八月三日九年八月三日 目目 录录 1 总则总则 1 2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1 21 概况 1 22 总平面 3 23 建筑 5 24 结构 7 25 给水排水 11 26 电气 14 27 采暖通风与空调、热能动力 20 28 消防 24 29 人防 27 21
5、0 节能 29 211 环境保护 35 212 概算 36 213 需说明的问题 52 3 图纸图纸 52 31 总平面52 32 建筑54 33 结构56 34 给水排水56 35 电气57 36 暖通及动力59 1 总则总则 1.1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确保初步设计质量,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依据 国家及部委有关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初步 设计。 1.3本规定所指的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由初设文本和初设图纸两大部 分组成。其中初设文本中包括初设说明、节能计算书
6、、概算书等相关技 术文件。 注:涉及结构安全及消防隐患的建筑工程,还需提供结构计 算书和消防计算书等相关技术文件。 2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21 概概 况况 2.1.1 反映整个工程状况的鸟瞰图、效果图或模型照片。 2.1.2 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各专业特点等内容,可按表 2.1.2 填写。 表表 2.1.2 工程概况表工程概况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地 项目业主方 建筑性质 建筑面积 (地上/地下) 最大建筑高度 (地上/地下) 最大建筑层数 (地上/地下)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地 项目业主方 建筑抗震设防 分类类别 建筑场地类别 建筑抗震设防 裂度 主要结
7、构体系 是否高切坡 (深基坑) 是否超限高层 人防保护等级 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日污水量 电力安装总容 量 动力负荷 概算总造价 备注 2.1.3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设计中应贯彻的国家政策、法规。 2 项目立项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意见书、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文件的文号或名称、方案文件等,并应在说明书后附件。 3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地灾评 估报告、环境评估报告等。 4 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5 规划、用地、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节能、轻轨等 要求和依据资料。 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7 项目的分期实施情况和
8、设计范围。 2.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2 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节能、安保、人防设置 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 3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2.2 总平面总平面 2.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 摘述方案依据资料及批准文件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内容。 2 规划许可的技术条件(道路红线、 建筑红线或用地界限、 建筑物控制高度、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车位数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 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 要求。 3 工程地形图采用的坐标、
9、高程系统。 4 凡概况中已阐述的内容可从略。 2.2.2 场地概述 1 说明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区位,简述周围自然与人文环境、 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以及四邻已建或现划 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 2 概述场地的地形地貌(如水域的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按 多少年一遇的洪水位设计等,山丘位置、高度、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 度等) 3 描述场地内已建建筑物、构筑物、高压线、地下洞室,以及保留(包括 名木、植被、古迹等)、拆除的情况。 4 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数,如湿陷性或涨缩性土、地裂缝、岩 容、滑坡与其他地质灾害。 2.2.3 总平面布置 1 说
10、明如何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 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 要求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2 说明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的意图、预留发展用地的考虑。 3 说明建筑外部空间的组织及其与四周环境的关系。 4 说明环境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 2.2.4 竖向设计 1 说明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 地形、 排水、 洪水位、 土方平衡等情况)。 2 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收集利用和排除 方式(明沟或暗管)等; 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与高程 等情况。 3 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石方工程量。 2.2
11、.5 交通组织 1 说明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出人口、停车场(库)的位置及停车数量的 确定; 2 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 3 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路面宽度、路 面类型、最大最小纵坡等)。 4 说明绿化设计情况, 如绿地面积、 覆土层厚度等, 并符合相关要求。 5 说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情况。 2.2.6 综合管网 1 说明市政管网现状与城市规划管网的相互关系、位置、能提供的容 量大小等技术参数。 2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本工程总用水量、总污水量、总天然气用量、总 冷(暖)负荷量、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 2.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
12、指标。 表表 2.2.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 号 名称 单位 规划 条件 比准 方案 初步 设计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h(m2) 2 总建筑面积(地上/ 地下) m3 地上、地下可分列 3 建筑基地总面积 h(m2) 4 道路广场总面积 h(m2) 含停车场面积并应注明停车泊 位数 5 绿地总面积 h(m2) 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 6 容积率 7 建筑密度 % 8 绿地率 % 9 小汽车/大客车停车 泊位数(室内/室外) 辆 室内室外应分列 10 配套公建 m2 小区住宅设计时应注明各类配 套公建的面积等 2.3 建建 筑筑 2.3.1 设计依据 1 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国家
13、规范和技术标准。 2 表述设计中适用的地方规定和技术标准。 3 必要时说明引用的其它规定和技术标准。 2.3.2 设计说明 1 概述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建筑层数、层高和总高,结构选型 和对方案调整的原因、内容。 2 简述建筑的功能分区、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组成。 3 简述建筑的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局, 以及所采用的电梯、自动扶梯的功能、数量和吨位、速度等参数。 4 综述防火设计中的建筑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 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节能、人防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 5 说明能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技术指标诸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旅 馆的房间
14、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车库的停车位数量等。 6 简述建筑立面造型(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色彩处理等)、建筑群体 与周围的空间关系。 233 简述建筑的主要特征,多子项工程中的简单子项可用建筑项目主 要特征表或逐个描述方法作综合说明。 表 233 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 项目名称 备注 编号 建筑防火等级 耐火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地下室防水等级 项目名称 备注 建 筑 构 造 及 装 修 墙体 地面 楼面 屋面 天窗 门 窗 顶棚 内墙面 外墙面 2.3.4 对需分期建设的工程,说明分期建设内容和对续建、扩建的设想及 相关措施。 2.3.5 幕墙工程、特殊屋面工程及其他需要另行委托设计、
15、加工的内容的 必要说明。 2.4 结构结构 2.4.1 设计依据 1 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3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包括名称、编号、年号与版本号等)。 4 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及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 5 建地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 6 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 7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8 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2.4.2 设计安全标准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16、 5 地下室防水等级。 6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7 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与耐火等级。 2.4.3 场地分析和地勘报告分析 1 简述场地基本情况;判定建地是抗震有利或不利地段;是否存在高 边坡或高切坡;场地是否稳定;有无潜在的滑坡、溶岩等。 2 简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应包括主要土(岩)层的承载力特征 值、 土的压缩模量、 土(岩)的变形摸量、 岩体裂隙的分布状况和发育状态、 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及特殊地质条件等的说明;土及地下水对 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等。 3 对地勘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4.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 楼(屋
17、)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 2 风载:包括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有条件时说明体型系数、风振 系数等。 3 地震作用: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 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 4 温度作用:包括升(降)温和有关系数。 5 地下室浮力有关设计参数。 6 其它特殊荷载。 2.4.5 地基基础及环境设计 1 地基处理方案。当采用地基处理时,应说明地基处理要求并阐明处理 方法是否满足实际要求。 2 基础设计所采用的岩(土)力学参数。 3 基础选型说明。采用天然地基时,应说明基础埋置深度及持力层名称, 当采用桩基时,应说明桩的类型、桩端持力层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 深基坑
18、基础,应说明基岩开挖方式或支挡方式。 4 环境处理方案及支挡(放坡)形式简述。对于高切坡(深基坑)应编制单独 的送审报告。 5 必要时应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等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6 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7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2.4.6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l 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 2 各单元结构概况(如各单体建筑物的最大高度、高宽比、层数、各层层 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工作级别及吨位等)。 3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说明。 对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或多层及高 层钢结构(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 应对房屋的竖向和平面是否规
19、则进行 描述;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应描述房屋平面规 则性、横墙间距、落地墙数量及材质、房屋中砌体墙段的最小尺寸、底 框(内框)柱网尺寸、楼(屋)盖系统、构造柱、圈梁等;对于单层工业厂房, 应对厂房平面规则性、柱网大小、跨度、端墙的设置、排架、吊车梁、 屋盖系统、柱间支撑系统等进行说明。对于存在转换层等薄弱部位的建 筑,应有加强措施和对薄弱层的加强方法的描述。 4 对抗震概念设计的必要说明(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个别指标 超过规范限值时的针对性处理措施、必要时填写重庆市高层建筑工程 结构抗震基本参数表等)。 5 对于其它一些特殊结构的建筑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 说明
20、或 简图。 7 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明确抗浮措施或施工措施要求。 8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与超长结构应明确的相应处理措施。 9 施工特殊要求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10 结构计算(分析) 1)计算(分析)程序的选用:采用的计算(分析)程序应有名称、版本号、 编制单位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对于复杂或重要建筑,应至少采用 两种不同力学模型且经鉴定后的计算程序进行计算。 2)计算(分析)模型的选用:说明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及整体计 算嵌固部位,必要时应附计算模型简图。 3)计算参数的选取:应列出主要计算参数(如计算层数、层高、嵌固点 位置及其它主要参数;对于需进行时程分析的建筑,应给出地震波名称、
21、 加速度峰值、持时等)。 4)输出的计算成果, 应对计算输出的控制性成果采用图表方式列出(如 高层建筑的墙(柱)轴压比、房屋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比、第一平动周期与 平扭周期比、楼层侧向刚度比值等),对计算结果超限的部分进行必要的 分析和说明。 5)对薄弱层和薄弱部位的判别,必要时提供层间位移、剪力分布图。 6)应判别程序计算的主要成果是否合理有效。 6 主要结构材料选用。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砌体强度等 级、砂浆强度等级、钢绞带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焊条牌号、特 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锚具、铸钢件、成品支架、阻尼器等)的说 明等。 2.4.7 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设计如
22、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应说明其运用部位和运用 原因。并说明所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是通过相关论证的。 2.4.8 其它需说明的内容 l 有无对施工特殊的要求。 2 必要时应提出的试验要求, 如风洞试验、 振动台试验、 节点试验等。 3 进一步的地勘要求、试桩要求等。 4 尚需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的要求。 5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2.5 给水排水给水排水 2.5.1 设计依据 1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2 本专业相关的内容。 3 相关专业的本工程设计资料。 2.5.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内容和分工。 2.5.3 概况 1 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
23、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位置、管径、能提供 的水量与水压及接管点位置。并应说明的供水干管现状与城市规划管网 的相互关系。 2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状况、供水量、 取水方式及净化水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3 排水管网现状: 说明现有市政污水、 雨水管网管径(或管沟断面尺寸), 排入点位置、标高能否接纳本工程的污水、雨水排放,当排入水体为江、 河、湖时,还应说明对排入的具体指标要求。 2.5.4 用水量计算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用水量标准,用水人数或(单位数)、用水时间、小 时变化系数、用水量及其它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 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
24、房、水泵用水、道路、 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当生产工艺要求时,还应列出其用水量及 水质标准,总计用水量(含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2.5.5 给水系统 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给水系统的划分、组合情况、给水方式,分质、 分压、分区供水情况及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计量方 式,设备控制方法、水箱、水池设置位置、容量、材质、设备选型,保 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2 说明给水管材选用、接口、敷设方式及卫生洁具的选用。 2.5.6 热水系统 1 说明热源、水温、水质要求、生活热水系统供水温度。 2 热水系统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用水量标准、用水人数 或单位数)、用水
25、时间、时变化系数、用水量、总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耗热量: 3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热水系统的供水方式、供水分区、系统的选择、 供水加压及加热设备的容量、位置及选型、保温及防腐蚀的技术措施等。 2.5.7 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 说明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循环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 消毒剂的选用。 2.5.8 循环冷却水系统 l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空调循环冷却水量,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选 型及稳定水质措施等。 2 说明采用冷却构筑物应符合环保及消防要求。 注:应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参数,重庆主城区采用:大气压力 730mmHg,夏 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2.4o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
26、温度 27.3 oC。 2.5.9 排水系统 1 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排放 时,应分别说明排放量、水质、工艺流程、处理分式、设备选型、构筑 物情况及处理效果等。 2 说明雨水系统的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重现期、雨水排放量等。 3 说明排水体制是否雨水、污水分流。 4 排水管材的选用、接口及敷设方式。 2.5.10 中水系统及雨水利用系统 1 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 水质要求、 设计参数、 工艺流程、 处理设施、 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2 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水量、日可回用雨水 量、日用雨水量、工艺流程、处理设施、设备选型。 2.5
27、.11 计算书(内部使用) 1 各类用水量和排水量计算。 2 有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 3 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26 电电 气气 2.6.1 设计依据 1 工程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结构类型、面积、层数、高度等。 2 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 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 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含本地相关标准及法规,包括标准的 名称、编号、年号、和版号)。 5 方案设计文件的批复意见。 2.6.2 设计范围 1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内容, 以及与相
28、关 专业的分工与分工界面。 2 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2.6.3 变、配、发电系统 1 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级别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要求外供电源容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 非专用线、线路备由及敷设方式、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 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主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 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 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 交、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 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的台数、容量)及
29、型式(户内、户外或混 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电气设备的环境特点。 6 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 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 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 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 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 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低压设备的操作电源、控制电源,以及 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 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1l 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12 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13 电动机启动及控制
30、方式的选择。 2.6.4 照明系统 1 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 光源灯具及附件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 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 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 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2.6.5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 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 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 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 线路选择及敷设。 5 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2.6.6 通信系统 l 对工程中不同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 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
31、选择和确定。 3 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 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 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 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设和引入位置的确定。 7 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 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2.6.7 有线电视系统 1 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2 节目源选择。 3 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 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2.6.8 闭路电视系统。 1 系统组成。 2 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 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 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2.
32、6.9 有线广播系统 1 系统组成。 2 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 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6.10 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1 系统组成。 2 设备选择及声源布置的要求。 3 确定机房位置。 4 同声传译方式。 5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6.11 呼叫信号系统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 设备选型。 2.6.12 公共显示系统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 显示装置安装部位、种类、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 显示装置规格。 2.6.13 时钟系统 1系统组成、安装位置、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3、。 2设备选型。 2.6.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系统防范等级、组成和功能要求。 2保安监控及探测区域的划分、控制、显示及报警要求。 3摄像机、探测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4访客对讲、巡更、门禁等子系统配置及安装。 5机房位置的确定。 6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6.15综合布线系统 1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 功能、 环境条件和近、 远期用户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的类 型及配置标准。 2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 3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及信息终端的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6.1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系统组成、监控点数、及其功能要求。 2确定机房位置及设备选型。 3导体选择及敷设方
34、式。 2.6.17信息网络交换系统 1系统组成、功能及用户终端接口的要求。 2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6.17车库管理系统 l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监控室设置; 3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6.19智能化系统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2设备选择。 2.6.20建筑物防雷 1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2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 当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 取的措施和要求。 2.6.21接地及安全措施 1本工程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接
35、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作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2.6.22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遗留的主要问题 2.6.23设计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2变压器选型计算。 3电缆选型计算。 4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5防雷类别的选取或计算及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6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 7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8 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说明,并应在 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27采暖通风与空调、热能动力采暖通风与空调、热能动力 2.7.1采暖通风与空调 l设计依据 1)相关批文(写出文号及
36、文件名)和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 准的要求; 2)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包括规范和标准的名称、 编号、 年号及版本号); 3)工艺或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说明本专业在本工程中的设计内容以及与有关专业的设计分工。 3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详表271) 表271 房间 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量标准 m3/h人 噪声标准 dB(A) 温度 0C 相对湿度 温度 0C 相对湿度 注: 温度、 相对湿度采用基准值, 如有精度要求时,添加、值表示精度范 围。 4采暖 1)采暖计算热负荷; 2)热源及参数、热媒参数、室外管网、系统补水及定压;
37、3)采暖系统形式、管道敷设及分户计量方式; 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对水温、工作压力、埋管、绝热层的技术要求; 5)发热电缆系统的电缆布置方式及温控器的选择; 6)低温辐射电热膜计算热负荷、电热膜数量及敷设方式; 7)其它采暖设备、散热器型号以及管道材料、保温材料的选用。 5空调 1)空调计算冷、热负荷; 2)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设计工况参数; 3)系统热源及设计工况参数; 4)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摘要介绍浅层地热能资源和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勘 察报告及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报告; 5)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摘要介绍水文地质勘察、可行性报告及当地政府的取 水许可情况,地下水回灌
38、措施和有关监测系统的设置; 6)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摘要介绍地表水资源(深度、 面积或流量、 水质、 水位、 水温)、环境评估、技术经济比较等资料; 7)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和水系统制式,系统平衡、调节手段,各空调区域的空 调形式,空调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方式,洁净空调注明净化级别; 8)系统监测与控制简述; 9)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用。 6通风 1)设置通风设施的房间或部位; 2)通风系统的形式、换气次数及风量平衡; 3)通风系统设备选择。 2.7.2热能动力 1设计依据 1)相关批文(写出文号及文件名)和依据性资料(水质分析、燃料种类、地质情况、地 下水位); 2)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
39、工艺或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总平面布置图、供热分区及介质参数等)。 2设计范围 1)说明本专业在本工程中的设计内容。 2)供热和供气的协作关系、计量方式、对今后发展或扩建的考虑; 3)改、扩建工程,应说明对原有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利用情况; 4)安全措施; 3锅炉房 1)热负荷的确定及锅炉类型的选择 确定计算热负荷;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确定锅炉类型、规格、台数、并说明运行 及备用情况。 2)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熄火保护装置、 燃气锅炉房的卸爆措施、放散管、可燃气体 浓度报警系统及事故通风简述; 3)热力系统及辅机选择 说明水处理系统、 给水系统、 蒸汽及凝结水系统、 热水循环系统及其调节、
40、定压补 水方式,排污系统、各种水泵和加热设备的台数及备用情况; 4)燃料系统 说明燃料来源及耗量。 当燃料为煤时, 说明煤的种类, 确定煤的处理设备、 计量和 运输设备;当燃料为油时,说明油的种类、油罐大小、数量及位 置、 储存时间和运输方式; 当燃料为燃气时, 说明燃气的来源、 调压站(柜、 箱)位置及 安全措施。 5)简述锅炉房及附属间的组成,对扩建发展的考虑。 6)技术指标: 列出主要设备及规格、 建筑面积、 供热量、 燃料消耗量、 灰渣排放量、 软水消耗量、 自来水消耗量及电容量。 4其他动力站房 1)热交换站 说明加热介质及其参数、供热负荷、供热介质及其参数。简述热力系统、水处理系
41、统、定压补水方式、确定热交换器及配套辅助设备。 2)气体站房 说明各种气体的用途、 用量和参数、 供气系统、 主要设备选择。 若为可燃气体站房 应明确有关安全措施。 3)柴油发电机房 说明供油系统及排燃烧尾气方式。 4)燃气调压站 说明燃气用量、调压前后压力参数、调压器选择及有关安全措施。 5)气体瓶组站 说明各种气体的用量和参数、调压和供气方式、瓶组数量。若为可燃气体站房应明 确有关安全措施。 6)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核实冷、 热、 电负荷; 说明系统规模、 站房位置、 设备配备情况及系统运行方 案;说明系统能源利用综合效率及污物排放量。 5室内管道 确定各种介质负荷与参数, 说明
42、管道及附件的选用, 管道敷设方式及保温材料 的选择。燃气管道的安全措施。 6室外管道 确定各种介质负荷与参数, 说明管道走向及敷设方式, 明确主要管材和附件的 选用,注明保温防腐方式和保温材料的选择。 2.7.3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对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热、 冷负荷、 风量、 空调冷热水量、 冷却水量、 管径、主要风道尺寸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计算结果应列入设计说 明书中的有关部分。 对于热力工程的负荷、 主要设备选型、 水电和燃料消耗量, 应做初步计算。 计 算结果应列入设计说明书中的有关部分。 28消消 防防 2.8.1设计依据 1有关的现行规范、规定。 2公安消防相关的
43、方案批文。 2.8.2工程简述 1建筑的防火分类及耐火极限,单项工程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建地周围的环境情况。 3建地与公安消防队(站)的最近距离。 2.8.3总平面 1消防道路的设置,当需设微型消防站时,简述其位置或设置方式。 2 各子项建筑面积、层数、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高层建筑的扑救面和扑救场 地。 3 新建工程与周围相邻建(构)筑物的关系及需要拆除的建(构)筑物的范围及期 限。 4各类物品储存堆放场地(站、库)的布置情况,内部消防车道、防火间距、防火 设施。 284建筑 1 平面及竖向的防火、防烟分区的设置情况,防火、防烟分区的最大面积,防 火分区墙上采用的特殊防火材料(如防
44、火卷帘、防火门窗等)配套设备用房的防火设 计情况。 2平面竖向的交通疏散组织,安全出口,楼梯间形式、数量、位置、疏散距离、 宽度及防火门窗的耐火等级,并应有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3消防电梯数量、速度、吨位。 4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停机坪的设置及设施。 5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如影剧院、 体育馆、 大型商场等的最大容纳人数、 控制疏 散时间, 走道的宽度、 安全出口的数量, 走道和安全出口的总宽度, 座位的排列、 排 距等。 6 高层建筑与附属建筑的关系,如锅炉房、煤气调压室、油浸电力变压器室、配 电室、 柴油发电机房、 空调机房、 汽车库位置, 其与主体建筑的防火防烟分隔措施及 自身的防火设计。
45、 7有爆炸危险的甲、 乙类生产厂房应阐述结构选型与防爆措施, 如泄压设施的 材料和面积,墙面、地面及洞口作法。 8在使用功能上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如无窗厂房、 洁净厂房、 地下建筑等有 危险性的房间所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 9建筑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要求。 10其他的耐火构造,如玻璃幕墙的防火实墙、防火分隔及防火材料构造。 2.8.5结构 1 根据防火类别及耐火极限,对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应说明各类构件的最小 尺寸和钢筋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 2对钢结构,应说明其防火涂层的材质和厚度。 3对于有防火要求的特殊房间, 应说明其楼盖的结构选型。 将屋面兼作消防车道(消 防扑救场地)时,应明确消
46、防车荷载的取值。 2.8.6给水排水 1消防水源:说明消防水源情况及市政供水管网状况,应说明供水干管的位置、 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2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类消防用水量标准及设计参数。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消防系统(如消火栓、 自动喷水、 水幕、 雨淋喷水、 水喷雾、 泡沫等系统)的供水方式、 供水分区系统组成, 控制方式、 消防池及水箱的容量、 位 置及主要设备的选型等。 4说明消防系统管材选用、接口及敷设。 287电气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消防控制(或值班)室的位置。 2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3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4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
47、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5火灾探测器、 报警控制器、 手动报警按钮、 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火灾报警 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6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7 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 方式及联动关系。 8漏电火灾报警设置部位及控制方式等。 2.8.8暖通 1防、排烟 1)防排烟系统简述; 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及封闭式避难层(间)的防烟 设施、风量叙述和设备选择; 3)中庭、内走道、地下室等需要排烟房间的排烟设施、风量叙述和设备选择; 4)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程序。 2通风
48、与空气调节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简述。 29人人 防防 2.9.1人防工程设计依据 1有关人防现行设计规范、规程、规定、标准等。 2人防监督机关对本工程的批文或意见。 2.9.2建筑 1 人防等级、使用性质、面积、位置,是单独还是按平战结合方式设 置等。 2人防范围内防护单元的划分,防护单元个数,抗暴单元的划分。 3 每个防护单元的出入口个数,有关口部设置如进排风机房、滤毒、 扩散、洗消间、水池、旱厕等。 4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抗暴隔墙等设置。 5对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说明战时的人防措施。 293结构 1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2人防地下室结构布置和选型。 3主要构件尺寸及材料选用: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