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道路工程安全隐患检查及防治,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ppt制作人:黄宽宏 日期:2018年1月26日,前言:市政道路施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广泛存在着安全隐患,施工中对安全隐患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一、排水检查井施工的安全隐患及防控技术 1.检查井产生危害的原因 原因:造成检查井相对路面起伏主要是由于检查井附近路面不均匀沉降造成。 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施工条件、基础处理、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检查井与道路各结构层很难形成一个整体,同时,检查井四周路面的结构层施工也是路面施工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在检查井周围路面面层施工时,为保证砌筑的检查井不受破坏,一般在该处不采用重型机械施工,结果造成
2、检查井井体周围的土体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2.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加强检查井四周土体的碾压,当该部分不适应用大型机械时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方法也要保证四周土体密实度达到甚至超过设计要求。 砌筑新型检查井。由于常规检查井结构是一个整体构筑物,在沉降过程中其作为一个整体下沉,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检查井结构来防止其沉降幅度。新型结构检查井将其整体分为几部分,最上边为井圈、井盖,中间部分为井颈,下部为井室和基础 (或钢筋混凝土管 ) ,在上层结构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型井圈,井圈底宽为 500mm,由于井圈的大宽度可以增加井圈与地基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井圈的沉降量;井圈套入井颈并宽出井颈 50mm,整体
3、长度为150mm;井颈部分采用混凝土平口管代替砖砌结构,既可以增加井颈的强度也可加快施工速度,在井圈与井颈衔接处采用密封膏将其进行密封,实现各部分之间的连接为柔性连接,并保证其伸缩量达到 7 - 8cm,同时要保证检查井上部与路面路基形成刚性连接,以便其共同沉降,这样检查井下部的柔性连接可以对沉降量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检查井上部不受影响。,二、高边坡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 1.高边坡产生危害原因分析。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若遇到高边坡施工时,尤其是在边坡的支护结构施工和道路开挖期间容易出现边坡滑坡等现象,严重会影响边坡出现裂缝甚至影响附近房屋的安全。 2.高边坡防治措施。全风化一强风化岩石边坡防治。对于
4、该种边坡处置方法一般采用砌体护面墙、喷素混凝土或挂网锚喷素混凝土等措施。对于较低的全风化-强风化花岗岩边坡具有封闭坡面可靠、美观的特点因此一般将植生袋设置于较低浆砌片石挡土墙上,并锚固于边坡上,以保持封闭体的稳定的措施;对于较高边坡,一般采用锚杆框架结构来增加岩体的整体性,可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之后在框架内种植绿色植被,也能够起到封闭坡面的作用。 破碎、变形严重的边坡处置。由于该类边坡受区域构造作用强烈,属变形严重的岩质高边坡,且易发生坍方现象。同时由于该类边坡缺乏整体稳定问题,因此表面不宜全部封闭,一般设置垫墩锚杆给予加固,之后采取主被动防护网等措施防止落石现象。 整体稳定性差的边坡处置。该
5、类边坡一般具有高度较大,边坡岩体呈节理裂隙发育,本身强度高,不利于整体稳定的特点,因此必须首先解决整体稳定问题,一般在计算出其所需锚固力之后,根据其设置预应力锚索或锚杆,之后再进行整体稳定加固和综合整治措施。,三、道路工程中机械的施工安全 道路工程施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所用机械设备较多; 作业线路较长,地质水文复杂; 工程中土石方数量大; 防洪防水毁等排水系统较多,等方面。由于筑路机械所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在公路建筑过程中机械事故的数量占据事故总数的绝大部分。而且由于机械的种类和数量较多,施工线路较长,作业点较多,使管理难度较大,事故常常造成人员伤亡。 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6、: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 65%,如无证上岗、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违反操作规程、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占15%,如机械本身有故障、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管理的原因,占20%,如施工指挥人员未对机械驾驶员做好作业内容和注意事项的技术交底、劳动组织不合理等。,防范措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人及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目标;保证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消除其安全隐患;持续推行为筑路机械安全作业的全方位性、全员性和系统化安全管理。,四、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违反施工现
7、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金属箱体与金属箱门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违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施工现场的木工、钢筋、混凝土、卷扬机械、空气压缩机必须搭设防砸、防雨的操作棚
8、。,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应使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与出现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品接触。,违反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得超过1.5m。,违反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开关箱中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它设施上。,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
9、器必须可靠完好,严禁使用破损、不合格电器。,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违反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脚手板搭接铺设时,端头必须压过横向水平杆150mm。,违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违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1.0-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m。,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违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0、:基坑上口边沿1m以内不得堆放模板及材料。,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五、认识重大危险源,80%的安全事故因为什么?是松懈。追究造成松懈的原因,一半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重视,另一半是对危险源的疏忽判断。安全生产若要真正落实,除了提高安全生产教育外,还必须提高作业人员的危险源识别能力。 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通知,通知附件中包含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1、制定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起重机械使用、基坑工程、脚手架、模板支架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内容,1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安全要点 一、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 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 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起重机械司机、信号司索工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安装拆卸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办理安装拆卸告知手续。 五、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六、起重
12、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起重机械的顶升、附着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 八、遇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严禁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顶升作业。 九、塔式起重机顶升前,应将回转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可靠连接,并应进行配平。顶升过程中,应确保平衡,不得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操作。顶升结束后,应将标准节与回转下支座可靠连接。 十、起重机械加节后需进行附着的,应按照先装附着装置、后顶升加节的顺序进行。附着装置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拆卸作业时应先降节,后拆除附着装置。
13、十一、辅助起重机械的起重性能必须满足吊装要求,安全装置必须齐全有效,吊索具必须安全可靠,场地必须符合作业要求。 十二、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及附着作业后,应当按规定进行自检、检验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起重机械使用安全要点 一、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 二、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当办理使用登记,在机械设备活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起重机械司机、信号司索工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起重机械使用前,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五、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违章指挥、
14、违规作业。 六、遇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不得使用起重机械。,七、起重机械应当按规定进行维修、维护和保养,设备管理人员应当按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八、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连接螺栓必须齐全有效,结构件不得开焊和开裂,连接件不得严重磨损和塑性变形,零部件不得达到报废标准。 九、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在同一现场交叉作业时,应当制定塔式起重机防碰撞措施。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十、塔式起重机使用时,起重臂和吊物下方严禁有人员停留。物件吊运时,严禁从人员上方通过。,3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一、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
15、模的深基坑工程要组织专家论证。基坑支护必须进行专项设计。 二、基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基坑工程施工。 三、基坑施工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四、基坑施工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 五、基坑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基坑主要影响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 六、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七、基坑周边应按要求采取临边防护措施,设置作业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八、基坑施工必须采取基坑内外地表水和
16、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出现积水和漏水漏沙。汛期施工,应当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九、基坑施工必须做到先支护后开挖,严禁超挖,及时回填。采取支撑的支护结构未达到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支撑。 十、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实施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指定专人对基坑周边进行巡视,出现危险征兆时应当立即报警,4脚手架施工安全要点 一、脚手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 二、脚手架搭设、拆除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从事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 三、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脚手架搭设、
17、拆除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五、脚手架材料进场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六、脚手架搭设、拆除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脚手架外侧以及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底层应当封闭严密。 八、脚手架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设置剪刀撑和连墙件。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载堆放材料,严禁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 九、脚手架搭设必须分阶段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 十、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
18、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当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5模板支架施工安全要点 一、模板支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 二、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从事模板支架搭设、拆除作业。 三、模板支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五、模板支架材料进场验收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六、模板支架搭设、拆除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
19、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和剪刀撑;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严禁超出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八、模板支架搭设完毕应当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铺设模板。 九、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应当指定专人对模板支架进行监测,发现架体存在坍塌风险时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 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拆除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六、安全隐患与事故处理程序,原则: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
20、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处理方式:停止使用、封存;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以达到规定要求;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对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教育或处罚;对不安全生产的过程重新组织。对处理结果验证。,2事故处理程序 一般事故由企业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重大事故按事故处理条线向有关部门报告: (1)发生人身伤亡(重伤以上)的生产事故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民检察院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3)事故报告应当实事求是,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组织一切力量抢救受伤人员,迅速对其伤势进行判断,疏散有关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对机械设备、工程结构等无人员伤亡的事故,应迅速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制订出抢救方案后再实施。 妥善保留事故现场。 妥善处理好伤亡者的善后工作。 按“四不放过”原则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制订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并认真加以实施。事故处理报告书在调查工作结束10 天内报送上级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