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704105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PPTX 页数:167 大小:3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科学-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领导科学-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领导科学-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领导科学-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领导科学-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领导科学 选用教材:选用教材:彭向刚编:领导科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 1美彼得诺斯豪斯: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美理查德哈格斯等著:领导学:在经验积累中提升领导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 刘峰著:新领导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 王乐夫编著: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通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讲授内容及学时:讲授内容及学时:34学时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方式:闭卷课堂考核(20分)加期末笔试(80分)。一、领导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1、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要求。 2、

2、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基础。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领导科学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领导科学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原因 1、我国的领导活动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2、加强领导科学的研究,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领导人才的需要。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重视科学、尊重知识、讲究实际的社会环境是领导科学蓬勃兴起的政治基础。 5、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国内迅速兴起的一些相关学科也为领导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春风 中组部干部教育通知决定开设领导科学课。 1983年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创建我国第一个领导科学教研室。同年,我国第一本领

3、导科学专著领导科学基础出版问世。 1985年4月,我国首届领导科学学术讨论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2002年5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1、领导的含义 西方学者在总括各种学派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十一种对领导的界定: 领导意味着群体过程的中心;领导意味着人格及其影响;领导意味着劝导服从的艺术;领导意味着影响力的运用;领导意味着一种行动或行为;领导意味着一种说服的形式;领导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领导意味着一种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效果;领导意味着一种分化出来的角色;领导意味着结构的创始;领导意味着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1)领导者中心说 2)互动说 3)结构说 4)目标说 领导就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

4、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客观环境的制约下,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1)领导环境2)领导主体3)领导客体4)领导手段5)领导目标 1)领导的自然属性 以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为标志;权威和服从是领导关系的永恒属性。 2)领导的社会属性 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渗透于领导活动之中,并规定着领导活动的社会性质,这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占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1)权威性2)综合性3)超脱性与全局性4)超前性与战略性5)服务性6)间接性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领导

5、活动的基本矛盾。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 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对立,共处于一个结合统一的领导群体之中。 (2)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这两大基本矛盾往往会衍生出一些派生矛盾,即领导者内部的矛盾、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的决策与客观实际的矛盾,被领导者的执行与客观实际的矛盾等。 一、领导科学的性质特点(一)社会性(二)综合性(三)交叉性(四)应用性 (一)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第二,研究内容不同。 第三,表现形态不同。 第四,应用的范围不同。(三)领导科学与政治学(四)领导科学与法学 1、学习与研究领导科

6、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学习与研究领导科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学习与研究领导科学,是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领导队伍的需要。 (一)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研究领导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1)实证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 4)案例研究方法 5)系统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1、简述领导的含义和本质。2、简述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义务的统一。3、简述领导的功能。4、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5、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什么?6、如何理解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特征?7、如何理解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8、如何理解领导科学研究的方法

7、论?第一节 中国传统领导思想溯源 中国传统领导思想虽然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按流派可细分为道家领导思想、儒家领导思想、法家领导思想、兵家领导思想、墨家领导思想等。 (一)道家领导思想 1、道家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奉行无为而治,这才是最好的领导状态。因此,领导应当不断减少对人的管制和束缚,使人返璞归真。对领导者而言,制定政策时不能政出频繁,更不能朝令夕改,应该“政简刑轻” 。(二)儒家领导思想 1、“仁和”思想是儒家领导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领导者要以“仁”为根本;以“礼”为基础;以“信”为关键。 2、儒家认为,领导者的品性要求:通达、刚毅、多艺

8、;领导者的为政原则:先之、劳之、无倦。 3、儒家的道德规范在于“忠”“恕”之道。 4、儒家领导思想,主要包括实行“德治”和“仁政”,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 “法治”是法家领导思想的核心,法家的主要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法律的作用 2、认为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趋利避害”的本性 3、主张采取“法” 、“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1、孙子兵法是兵家领导思想产生的标志。 2、兵家领导思想注重领导者的谋略和良好的品质、作风;推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对领导者的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奖励被领导者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战场上兵无常势,战无常法的情况,提出因敌制胜的领导思

9、想。 (1)鼓足士气 (2)权衡利害 (3)攻守兼备,争取主动 (4)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 1、墨家特别重视领导者的技术知识 2、墨家领导思想强调领导的法制、禁令与赏罚 3、墨家的领导思想中最突出的是尚贤,另外还有尚同、惠忠、强节等主张 (2)尚同就是选择贤良智慧之人作为领导者,并形成逐级上同的领导体系 。其实质是要建立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 (3)惠忠是墨家关于处理君臣关系的总原则、总要求,即做君主的一定要仁惠,要有恩惠加于辅臣;做辅臣的一定要忠诚,要以诚心奉事君主。 (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 1、在宏观方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

1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式的革命和发展道路。 首先是决策与执行分工的思想, 其次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 最后是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思想。 1、领导理论是西方的产物。 2、把领导活动纳入到科学的研究程式中,试图通过一些实证式的研究和逻辑化的推理,得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是西方领导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1、特质论阶段 2、行为论阶段 3、权变论阶段 1、人们用魅力、热情、勇气来描绘那些杰出领导人的独特品格和特殊气质。而这些都是领导特质理论所关注的内容。 2、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发现领导者与非领导者在个性、社会、生理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1)它忽视了下属的

11、需要(2)它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它没有对因与果进行区分 (4)它忽视了环境因素 1、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着重于考察领导者偏爱的行为风格,希望了解有效领导者的行为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从而出现了领导行为理论。 (1)结构维度,也叫生产导向,即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 (2)关怀维度,也叫员工导向,即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与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四)领导权变理论 1、所谓权变的含义就是指行为主体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从领导学看来,权变论就是指领导者应该根据

12、环境因素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 (1)它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2)它使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标准第一节 领导方式 一、领导方式的含义 从领导学的角度看,领导方式就是领导者进行活动时对待下级部属态度行为的表现。(一)按社会历史的发展顺序,可归纳出如下几种领导方式: 1、原始民主式领导 2、君主专制式领导 3、资产阶级民主式领导 4、民主集中式领导 1、家长制领导 2、经理制领导 3、职业“软专家”领导制 4、专家集团领导制 5、多级领导制 1、集权式领导 2、分权式领导 1、任务取向式领导 主要表现为关心组织效率,重视组织设计,明确职责关系,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它注重任务的完成,而不注重

13、人的因素,忽视人的情绪和需要。 主要表现为尊重下属意见,重视下属的感情和需要,强调相互信任的气氛。领导者的关系行为包括:建立情谊,互相信赖,意见交流,授权,让部属发挥智慧和潜力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 (五)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可将领导方式分为: 1、自决型(也称独断型)领导 2、放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者主要通过让下属来建立自己的目标并解决问题,是一种回避权力和责任的领导方式。 这是居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一种领导行为模式。采用这一领导方式的领导者既注重正式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又不完全大权独揽,在某种程度上又设法使下级参与一些决策,善于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下属的作用。 一、领导体制的含义 领导体

14、制的含义,概括说就是指领导活动中,领导权限的划分和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领导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2、领导体制的载体是各级各类领导机构的设置。 4、领导体制的内容体现为领导者的管理制度。三、领导体制的特征 1、系统性 2、根本性 3、全局性 4、稳定性 1、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协调各级各类领导机构。 3、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造就更优秀的领导者。 5、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领导活动的效率与活力。 6、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

15、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作为领导内部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形式及相互关系与联系方式,主要有三种基本表现形式,即:直线式、职能式、混合式。 直线式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是将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凡是与完成此任务与职能有关的部门或工作人员统一归该机构领导,同时领导者对其职权范围内的所有问题拥有指挥权。 混合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将直线式组织结构与职

16、能式组织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的组织结构形式。 1、集权制与分权制 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职责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是指一切重大问题的最后决定权都集中在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必须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或决定办事的领导体制。 分权制则是指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解决问题,上级对下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决定处理的事情不得随便干预的领导体制。 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或者称之为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

17、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也称为集约制、一元制或者统属制,是指属于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完全集中在一位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的领导体制。 分离制,又称之为独立制或者多元统属制,是指凡属同一个领导层级的各机关,或者一个机关中的各个构成单位,不分工作性质异同,其所接受的上级指挥、监督与控制不集中于一位首长或者是一个上级机关,而是按照各个领导机关的不同职

18、责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限,且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制约的领导体制。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层级制与职能制。 层级制,又称之为直线制、层次制、分级制或者系统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个下属层级对上一个层级负责,从指挥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金字塔式那样的指挥系统,每一个层级的领导业务范围基本相同,但管辖的范围与规模随层级的降低而逐渐缩小的领导体制。 职能制,又称之为分职制、功能制或者机能制,是指在一个领导机关中在横向上平行地设置若干个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各个职能部门所管辖的范围都以本领导机关的整体为对象,只是工作的性质

19、与内容不同的领导体制。1、领导方式的含义是什么?2、领导方式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是什么?3、领导体制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4、简述领导体制的内容。5、简述领导体制的结构和类型6、简述领导体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 作用。 第一节 领导的个体素质 一、领导素质概说 (一)领导素质的含义与特点 领导素质,是指领导者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1)物质性和精神性 (2)先天性与后天性 (3)适应性与发展性 (4)相关性与变异性 (5)多样性与综合性

20、(6)社会性与时代性 领导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素质 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l)政治理论 (2)政治知识 (4)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 (5)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 (6)政治作风 (7)法律修养 (8)政治阅历和政治经验 (9)政治技能与艺术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事业心和使命感 (2)进取心 (3)胸怀宽阔 (4)公正 (5)自身廉洁 (l)政治能力 (2)科学决策能力 (3)选才用人能力 (4)计划规划能力 (5)组织协调能力 (6)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8)应变与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9)开拓与创新能力 (10)学习能力 4、知识素质 主要包括以

21、下几个方面:(1)宽广的知识面(2)熟悉现代管理知识 (4)本职专业知识 (5)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5、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乐观的情绪 (2)坚强的意志 (3)广泛的兴趣 (4)开朗的性格 包括体质和体貌两个方面: 体质就是通常所说的体格或体魄,是身体素质的内在成分、质量、结构、性状和特征。 体貌即外形,指身体素质的外在成分、质量、结构、形状和特征,包括相貌、气色、声音、体态、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 1、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2、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 3、领导素质是形成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 一、领导群体的含义 领导群体,是指相互之间有直接影响作用、有共同目

22、标的、较为持久的一群领导者的组合。 一般来说,合理化的领导群体结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年龄结构 领导群体年龄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年龄结构的具体比例应视各级领导机构的具体情况定,一般说来, 1 : 2 : 1 的老、中、青比例较为合理。比较利于新老合作,老、中、青接替,有效地保障领导活动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 领导群体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

23、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 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气质、性格的成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气质,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是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关于速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心理综合特征。 人的气质主要有三个特点:(1)先天性 (3)可变性 按心理学可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1)胆汁质 其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而持久。在动作上比较猛烈和迅速,言语上也表现出强烈而快速的性质。 其特点是:热情亲切,情感发生迅速,对一切现象

24、都容易产生情绪反映,但容易变化。在动作上也表现出敏捷迅速的特点。(3)黏液质 其主要特点是:主动性低、情感和动作发生得比较缓慢,情绪不外露,容易自制。 其特点是:情感深刻而稳定,不容易变化,敏感性高,但主动性、平衡性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得孤僻,胆怯,刻板。 2、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领导者的性格与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直接联系。(2)领导者良好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造不良的气质,使之服从领导工作的需要。(3)领导者的性格对能力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3、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 领导群

25、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应当是成员在气质和性格上能够互补的合理结构群体。 (1)气质互补 建立一个领导群体时,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气质特点,建立合理的群体气质结构,从而使大家在气质上互相取长补短。 在组合领导群体时,也应当考虑将成员个人性格方面的特点合理搭配、从而产生性格互补效应。 三、领导群体结构的功能(一)群体功能的含义 群体的功能,就是指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作用能力和功效。 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般是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促进结构。结构存在,功能存在;结构变化,功

26、能变化;结构破坏,功能也随之丧失。一个良好的领导群体就是要在运动中不断调整群体的结构,实现相对平衡与稳定,使其发挥最佳功能。 1、简述领导素质的含义与特点。 2、简述领导素质的内容。 3、简述气质和性格的含义。 4、领导者的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一节 决策与领导决策 一、决策(一)决策的含义 一般说来,决策是指为了解决当前已经发生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时,从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替换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可以达到目标的最满意方案的过程。 1、目的性 2、预见性 3、选择性 4、优化性 5、可行性 (一)领导决策的含义 领导决策,一般是指在组织中处

27、于领导地位的个人或集体依据法定的职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解决领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活动。 1、决策主体的限定性,只有那些掌握决策权力的组织或个人才能成为领导的决策主体。 2、决策内容的广泛性,管理的范围和对象的广泛和复杂,决定了领导决策内容是极其广泛的。 4、决策目的的公共性,行政机关的设立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根本任务,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决策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可以按如下几个角度来分: (一)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出现概率的不同,领导决策可以分成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二)根据决策的层级不同,领导决策可分成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四)根据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可以分成经

28、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 .(一)决策者 也就是决策主体,他贯穿于决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在决策目标的选择、决策方案的制订、决策实施的监督、决策结果的最终评价和验收,可以说没有决策者就没有决策。 是决策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般说来决策目标的制定需要满足如下几条标准: 1、目标具有针对性。 2、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3、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 4、目标应该是合理、规范的。 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依据,信息和决策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决策是接收、分析、判断、处理信息的能动过程。 2、信息是决策的导向因素。 备选方案的意思就是指不止一个方案,即可供选择的方案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备选方案是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方式,是及时、有效地实现决策目标的根本途径和可靠保证。 决策环境是指影响决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在决策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以下列两个因素最为重要: 1、国内环境 2、国际环境 是指一项决策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结果有可能达到预定目标,也有可能与预定目标相反或者出现出乎意料的情况。第二节 领导决策体制和基本原则 一、领导决策体制的含义与特征 领导决策体制,就是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这里所说的组织体系,是指决策整个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30、 1、决策制定与决策执行相对分工。2、决策研究与决策行动相对分工。3、决策系统与信息系统日益结合。4、人与科技日益明显地结合。5、高度分工和高度综合的有机完整体系日益形成。 (一)古代智囊体系的发展 决策智囊系统,即所谓的“智囊团”、“思想库” ,是一种专门为决策机构或决策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现代咨询机构的形象称呼。智囊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智囊”指足智多谋的人。 现代科学型的“智囊”体系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在此条件下,“智囊”具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即现代咨询机构。 1、现代西方的智囊体系 现代决策智囊机构首先在西方建立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重视。 华盛顿总统

31、首次在美国政府中设立了咨询机构,此后,决策智囊团在美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918年创立的布鲁金斯学会,1919年创建的胡佛研究所,这两个综合性的研究机构,是现代决策智囊团的先驱。 我国历史上的“智囊”组织始终没能上升到制度化的高度,充满浓烈的“人治”色彩和经验决策的特征。 现代智囊决策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在新中国建立后,曾经因忽视智囊的作用,而造成很多决策失误。如“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等。 随着我国现代智囊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现代领导决策有了科学的依据和保障,同时也为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提供了智力和制度的保证。现代社会发展和领导决策科学化需要智囊组织。 智囊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2、 第一,行政决策方面 面对复杂的决策对象,智囊机构越来越成为现代领导决策的主要依靠力量,而智囊团的发展也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智囊团聚集了各方面的优秀专业人才,拥有广博的智力支持系统,能够对行政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研究,提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备领导者咨询或选择,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可能出现的疏忽,造成决策的失误。 此外,智囊团还具有教育功能的作用。 三、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面对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我国目前决策民主化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进一步完善各种规范的民主政治制度。 (2)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进一

33、步扩大民意表达的渠道。 (3)加强对决策过程的监督。 2、科学化原则 决策科学化就是要在决策过程中努力运用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l)决策体制的科学化。 (2)决策程序的科学化。 3、依法决策原则 领导依法决策的基本要求:(1)通晓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2)建立决策制度化机制。(3)加强决策民主化。(4)提高决策透明度 。(5)建立决策的制衡机制。 系统性原则即在决策时要围绕问题或机遇,对相关因素与环境做出系统分析与综合,以掌握时机,提高效率,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系统性原则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要从整体把握局部,不能把某一部分、某一指标作为总体决

34、策的依据,而要考虑决策所涉及的整个系统和相关系统的联系,这样才能实现决策的总体化、综合化。 信息革命使领导决策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掌握信息成为实现科学决策的最基本的条件。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不断变化、流动,只有使决策系统中的信息从吸取、储存、传输、加工到输出畅通无阻,形成信息流,才能使决策系统有序运行,产出高质量的决策方案。 领导决策是面临着多种备选方案的选择过程,追求优化是领导决策的本质所在。此外,领导者还必须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对决策的实施步骤、进度、行动效果进行适时调节控制。 在领导决策中要贯彻调控优化原则,必须做到: (1)建立追踪评价机制。 7、求实创新原则 求实创新原则是现代领导决策者必

35、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在领导决策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一、现代领导决策的程序 决策程序指的是决策过程中的决策环节或决策步骤,是基于科学思维规律、行为规律和认识规律,对决策行为进行适当的阶段划分,以力求避免经验决策状态下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科学决策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领导决策者要有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逻辑思维意识。领导者应该极其敏锐地意识和觉察并预测领导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诊断、提炼问题,建立问题系统。 发现问题后 ,就要分析其性质、类型、大小及其产生的原因条件,并结合领导者自身条件及组织环境,确立具体可

36、行的决策目标。目标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二是期限性 三是责任性 四是量化和层次性 此外目标还要具有系统性、可行性和规范性。 拟订方案,就是决策者依靠专家和智囊集思广益,综合运用调查研究、分析综合等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行动提出具体设想和安排。 拟订方案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目的性、排他性。 备选方案拟制出来后,就要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估,最后由决策者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选其一或合为一,以达到择优的目的。这是决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决策者对方案的选择标准应符合下列原则: 2、长远性。领导决策要解决的是重大、复杂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把解决现实问题和长远问题结合起来。 3、合理性。所谓合理性就

37、是指抉择的方案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5、伦理性。所谓伦理性就是指抉择的方案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决策的实施与反馈 首先,重大决策在普遍实施之前,要进行局部试验,如果确实可行,再进行推广。 其次,要做好实施决策方案所需要的物质力量的准备。 1、领导决策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2、领导决策有哪些要素? 3、简述领导决策体制的含义和特征。 4、智囊在现代领导决策中的作用有哪些? 5、领导决策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什么是决策程序?决策程序包含哪些环节?第六章 领导选才用人第一节 领导选才 一、领导人才的含义和特点(一)领导人才的含义与属性 领导人才的属性: 1、社会性 2、创造性

38、 3、进步性 领导人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领导人才具有特定的领导范围和领导职能。2、领导人才拥有一定的权力和权威3、领导人才拥有或支配各种社会资源。4、领导人才拥有特定追随者。 5、领导人才具有特定的素质基础。 在领导选才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事择人 所谓因事择人,就是以事业的需要、职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职位对人员资格的要求来选拔人才。 公开,是指在选拔人才时要公告通知、公开进行。 公平,是指凡具有应聘资格的公民,便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与机会,而不受其种族、性别、年龄、出身等诸方面的限制。 竞争择优的原则,就是指在公开公平的前提下,让求职者依靠自身的素质进行竞争,用人单位择优选

39、拔人才。三、领导选才的对策与方法(一)领导选才的对策 2、运用领导素质理论和领导人才理论,促进领导素质的提高和优化。 3、建立科学有效的择优机制和“汰劣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和法制化,形成一个稳定的领导人才化趋势。 5、积极培养、选拔、开发和使用领导人才,确保领导人才得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真正增强群体、组织、民族、国家或社会的实力和竞争力。 1、竞争考试法 2、竞争上岗法 3、绩效考核法 4、荐举法 5、群众评议法 6、领导亲自考察法 7、信息网络法一、领导用人的含义和特点(一)领导用人的含义 领导用人是指领导者科学合理地使用公共人力资源中的人才资源,以做到人事相宜,相得益彰,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40、:一是用当其位,使其担负的职责与其才干正好相匹配;二是用当其时,使其能在年富力强,能够发挥最佳作用时,担负起本职工作。 领导用人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关键性 2、覆盖性 3、破格性 4、争议性 5、动态性 6、准确性 (一)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种用人原则:1、峰区年龄原则 2、扬长避短原则 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 4、诚信不疑原则 7、用养并重原则 8、流动原则 (二)领导用人方法 要达到使用人才的目的,就要采用正确的用人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委任法 3、聘任法 4、选举法 5、晋升淘汰法 一、激励的含义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的领导者采取有计划的措施

41、,设置一定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引起其内部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之产生领导者所预期的行为反应,以期正确、高效、持续地达到组织预定的目标。 领导在激励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一些激励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及时适度原则 3、因人而异原则 4、一致性原则 6、讲求效应原则 7、注重法纪原则 三、激励的方法 具体来说,激励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目标激励法 2、荣誉激励法 4、尊重激励法 5、情感激励法 6、公平激励法 7、宣泄激励法 8、危机激励法 9、领导行为激励法 10、全方位激励法 1、什么是领导人才?领导人才的特点有哪些? 2、领导选才的对策与方法有哪些? 3、领导用人的

42、特点有哪些? 4、领导用人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 5、激励的原则与方法有哪些?第一节 领导艺术一、领导艺术的实现途径 领导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实现其内容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实现领导艺术的基本途径 二、领导团队的艺术(一)团队的含义 所谓团队,是在组织中存在的一群具有共同理想、追求共同目标的人,为完成组织的特定任务而进行合作,彼此认同某种组织文化的人的集合。 (二)团队的作用 团队可以使成员获得安全感,可以为成员提供社交满足,可以使成员体会到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可以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和集体力量感等。 (三)创造成功团队的艺术 1、确定共享价值观 2、描绘远景,明确目标 3、尊重个性,找出共同点 4、建立

43、透明式的信任关系 5、充分授权,勇于承担责难 6、以人为本,发掘每个成员的潜能 三、领导沟通的艺术(一)沟通的含义、特点、分类及意义 1、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指在一个组织的内部,领导与群众、各种人员之间观念和消息的传达及了解的过程。 2、沟通的特点 (l)主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渠道进行。 (2)沟通不仅传递情报、交换消息,还包括思想、情感等的交流。 (3)沟通涉及双方的动机、目的等特殊需要 (4)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心理障碍。 3、沟通的分类 (l)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4、沟通的意义 (l)沟通有利于消除误会,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沟通有利于协调组织成员的行动,确保组织计划和目标的顺利完成。 (3)沟通有利于领导者了解组织及部属的动态,有助于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 (4)沟通有利于加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保证组织与环境协调一致。 (5)沟通有利于激发整体创新智慧,增强组织的持续发展动力。(二)有效沟通的艺术 1、开动所有的沟通渠道 2、树立积极主动的沟通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领导科学-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