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作文热点押题及范文主题:传承红色文化 激荡奋斗精神中央主要领导指出:“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传承红色文化,对于当前改革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
2、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来,党经过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披荆斩棘的改革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红色资源。学习红色文化可以清晰看到在不同时期针对现实问题所作出的最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的英明决策。这对于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青少年认识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百年红色文化中孕育了重要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井
3、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党筚路蓝缕的探索为中国的未来找出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不畏强权,民族自主自立的风骨。改革开放后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凝聚力。新时代的抗疫精神和航天精神让我们看到了面对未知世界勇于牺牲的探索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的根与魂,让我们在未来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都能砥砺前行。押题指数: 写作素材红色资源是鲜活历史的重要载体,是延续传承革命先烈精神、弘扬革命文化的宝贵财富。根据各地不同的特色亮点,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当地红色资源,发挥红色优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才能使党史学习教育“活”
4、起来,使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保护建设红色基地,还原现场感受红色光辉。历史虽已过去,但红色光辉却可发扬传承。习总书记强调:“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继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对于历史作战遗址、烈士陵园、革命文物等有形遗产,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修缮和保护,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尽可能还原其历史真实面貌,深入挖掘、记录、宣传对应的红色史实,建设红色基地,收纳具有重要传承意义的红色遗产,开放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红色氛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
5、命先辈奋斗历史。红色故事记载着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敢于牺牲的事迹,蕴含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一方面要组织力量广泛收集、抢救、整理红色故事,深入挖掘革命时期的战斗故事和革命先辈事迹,不能让民间流传的红色故事逐渐失传。另一方面要在真实红色故事的基础上,筛选出鼓舞人心、广为流传的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故事素材,尽可能还原历史,创新表现形式,采取舞台剧、影视等多种被当代广泛接受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每一个听故事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浩然正气和宝贵的精神食粮。中央主要领导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到:“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6、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要珍惜用好红色资源,保护建设红色基地,继续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一)名言金句1.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鲁迅)2.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3.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4.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5.任重道远,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6.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7.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8.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民族复兴迈步。9.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梦可期!10.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
7、,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11.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董必武)12.兴业路的小楼、南湖上的红船,寄托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二)典型典例“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湘江战役时,师长陈树湘命令大部队突围,自己和两名警卫员留下掩护。经过激战,大部突出重围,陈树湘因腹部受伤不幸被俘。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用手绞断肠子,壮烈牺牲,“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李拯“革命理想高于天” )适用主题:英雄,信仰,革命精神“农民运动大王”1917年,一名富家子弟东渡日本留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当他在图
8、书馆读到共产党宣言时,顿觉进入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回国后,他毅然将自家田契铺约烧为灰烬,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这名富家子弟,就是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我党早期领导人彭湃。(马祖云阅读,成就更美好的自我 )适用主题:阅读,信仰,人生选择“苏区干部好作风”当年苏区劳动力不足,朱德便带头下田,帮助农民插秧收稻、车水抗旱,周恩来、张闻天等人也带头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在军属地里除草、种菜、挑水,正是这种“苏区干部好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黄福特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 )适用主题:劳动,作风,以身作则“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这是一条牺牲之路,一支队伍舍生忘死、抛洒热血。湘江战役,
9、红军浴血奋战7个昼夜,战士马革裹尸,湘江血可漂橹,当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激战独树镇、强渡乌江、浴血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鏖战腊子口“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条血色之路上,至今仍有大量红军墓、红军碑,诉说这支队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适用主题:英雄,勇敢,信仰,革命精神“我看还像个老长工”1951年,陶铸调华南分局工作,顺路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故乡。到家后,妹妹看着戴着棕丝斗笠、穿着草鞋、一身粗布衣衫的陶铸,欢喜之余,感到奇怪:“人家都说你做了大官,我看还像个老长工。”(黄福特共产党人应有的追求 )适用主题:朴素,信念,不忘初心新华颂“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
10、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这首新华颂。适用主题:歌唱祖国,中国巨变(三)角度观点观点:以信念为魄,继续奋进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曾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长征永远在路上。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进中继续奋进,才能挺立起精神的脊梁,跑好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任仲平铸就我们民族的精神航道 )观点:奋斗创造人间奇迹于“漏舟之中”走向站起来,于“濒临崩溃边缘”走向富起来,于“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新中国70年的
11、发展,将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任仲平奋斗创造人间奇迹)观点: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焦裕禄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沈浩扎根小岗村,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杨善洲放弃退休后悠闲的生活,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永恒的丰碑上记录着这些时代的先锋,不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或者财富,而是因为他们刻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图片范文展示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青春奋进力量“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
12、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首过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顽强奋斗、不懈拼搏,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一个个动人的红色精神凝聚而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也照亮培养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方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在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青少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其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
13、代重任。“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3个问题,是信念之问,更是初心之问。80多年前,正是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年轻队伍,完成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历史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初心也不会自然保质保鲜。只有回到过往的点位之中,看到一双双草鞋支撑的艰难跋涉,感受到革命前辈经历的是何种磨砺,思考的是多么重大的家国问题,谱写出的是怎样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才能更清楚地向年轻人传承红色精神,激活年轻人的红色基因。历史是有温度的,历史的细节,往往具有直击心灵的力量。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蕴藏在焦裕禄“生也
14、沙丘,死也沙丘”的坚定信念里,体现在“两弹一星”元勋们“踏遍戈壁共草原,群力奋战自当先”的科研精神中,彰显于“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抗疫精神里。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在心与心的触碰中传承红色精神,能让年轻人不再汲汲于眼前小事和个人得失,而是可以真正激荡家国情怀,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视野和格局。“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一百年来,我们党由建党时的50多人,发展为今天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本身就是培养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最大底气。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和
15、观望。新时代的青年只有深入历史的波澜壮阔,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必然,才能避免迷失自我,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万水千山已过,未来,我们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持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不断滋养。“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时至今日,红色精神的精髓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在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的故事里,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决策智慧;在“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中,体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改革魄力;通过脱贫攻坚的恢弘历程,学习“精准务实、尽锐出战”的方法论悉心观察后不难发现,红色精神正是我们党的巨大政治
16、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恰是指引我们步履不停、奋勇前行的珍贵宝藏。青少年的精神素养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通过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培养良好的精神素养,必将在传承与发展中续写新的辉煌。用红色文化涵养艰苦奋斗精神中央主要领导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崇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在逐梦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断从中汲取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勤劳勇敢、奉献牺牲、团结协作、自强不息
17、等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熔铸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内核,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精神动力,昭示出一个道理:伟业成于苦干实干,幸福源于艰苦奋斗。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何等波澜壮阔、何等艰苦卓绝!“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其中展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形象何等崇高伟岸!20世纪60年代,30万林县人民面对极度缺水的生存困境,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靠一锤一钎一双手
18、,以宁愿苦干、绝不苦熬的艰苦奋斗精神,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起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人间奇迹。过去几十年间,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攻坚克难、勇于创新、顽强拼搏,成就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彰显了永远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色。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矗立起的一座座不朽丰碑,正是中华儿女在艰苦奋斗精神感召下敢于追梦、勇攀高峰的生动注脚。任何幸福美好的生活,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精神。时下,有的人觉得时代、环境变了,艰苦奋斗“过时了”。这种观点是错误和有害的。艰苦奋斗精神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19、始终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这是因为,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国改革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矛盾与问题、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把红色基因融入党的全面建设中。应当把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作为重要途径,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从历史叙事中探寻奋斗足迹、感悟艰苦奋斗精神。深挖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地方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和呈现载体,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红色教育,通过文献、歌曲、影像、雕塑以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和先进典型的光辉历史和英勇事迹,用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感召人、鼓舞人,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力量。建立弘扬红色文化的体制机制,激励党员、干部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坚守如磐初心、勇担时代使命、永葆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